问题

为什么现在的公共媒体如此重视对「敬爱父母,关爱老人」这一美德的宣传?

回答
当前公共媒体高度重视“敬爱父母,关爱老人”这一美德的宣传,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历史文化传统的延续,也有现实社会问题的回应,更包含了国家社会发展战略的考量。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维度详细阐述:

一、 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与道德传承

1. 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孝道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伦理道德之一。 儒家思想将“孝悌”(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视为“仁”之本。从《孝经》到《论语》,“孝”被反复强调为个人修养、家庭和谐、乃至国家安定的基石。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爱惜身体就是孝。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在外闯荡也要让父母知道自己的去向,这是对父母的责任。更重要的是“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通过自己的成就来荣耀父母,这是最高层次的孝。
这种文化基因根深蒂固,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 即使在现代社会,尽管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孝”的理念在民间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公共媒体宣传,是对这种传统美德的呼唤和强化,也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

2. 社会结构的变迁与家庭观念的调整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流动加剧,传统的大家庭结构瓦解,核心家庭甚至单身家庭成为主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原有的家庭支持系统。
公共媒体需要引导和重塑现代社会下的家庭价值和代际关系。 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如何维系亲情,如何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和精神需求,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宣传“敬爱父母,关爱老人”成为了一种对现代家庭责任的呼唤,提醒人们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不应忘记最基本的家庭责任和情感纽带。

二、 应对日益严峻的社会挑战

1. 人口老龄化加速与养老压力凸显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快的国家之一。 随着生育率下降和人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长,比例持续升高。这给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以及家庭养老模式带来了巨大压力。
政府养老金体系难以完全覆盖所有需求。 尽管国家在不断完善养老保障制度,但家庭养老仍然是重要的补充。公共媒体宣传“敬爱父母,关爱老人”是鼓励家庭成员主动承担起照顾老年人的责任,减轻社会整体的养老负担。
老年人权益保障问题。 一些老年人面临被遗弃、被忽视、被虐待的情况。媒体的宣传有助于提高全社会对老年人权益的关注,倡导尊重和关爱,营造一个更加友善的老年人生活环境。

2. 代际沟通与融合的挑战
信息鸿沟与价值观差异。 年轻一代和老年一代在成长环境、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上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容易产生代沟和沟通障碍。
媒体通过宣传“敬爱父母,关爱老人”,可以搭建沟通的桥梁,引导年轻人理解父母和老年人的不易,鼓励他们多与长辈交流,分享生活,增进感情。同时,也可能向老年人传递一些新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促进代际融合。

3. 弘扬社会正能量与道德建设
价值观的引导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多元化信息环境下,公共媒体肩负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敬爱父母,关爱老人”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和谐”等相契合。
塑造积极健康的社会风尚。 通过宣传先进的孝老敬亲典型事迹,可以树立榜样,激励更多人践行这一美德,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这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温暖、互助、和谐的社会。

三、 国家社会发展战略的需要

1.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家庭和谐作为基础。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才能促进社会整体的和谐。强调孝老敬亲,就是维护和加强家庭功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

2. 人口结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
虽然宣传孝老敬亲本身不直接影响生育率, 但它传递的是一种对家庭、对下一代的重视。在鼓励生育的政策背景下,强调家庭的责任感和情感纽带,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年轻人的婚育观产生积极影响,虽然这种影响是间接的。

3. 提升国家软实力与文化认同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宣传和弘扬以孝道为代表的传统美德,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这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并在国际社会展现中国的文化魅力,提升国家软实力。

四、 媒体传播的特性与策略

1. 情感共鸣与社会认同
“敬爱父母,关爱老人”触及的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亲情。媒体通过感人的故事、鲜活的案例,容易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从而产生广泛的社会认同。
这种宣传相对容易被大众接受, 不会引起太大的争议,是媒体进行价值引导的“安全区”。

2. 故事化与榜样效应
媒体善于通过讲述“孝子”、“孝女”的故事来传播信息。这些故事往往具有戏剧性和感染力,能够生动地展示孝敬父母、关爱老人的具体行为和深刻意义,形成强大的榜样效应。

3. 多平台、多形式的推广
无论是电视、报纸、广播,还是如今的短视频、社交媒体,各种公共媒体都在用不同的形式宣传这一主题。例如,制作专题节目、播出公益广告、发布感人文章、组织相关活动等,全方位地将这一美德传递给社会大众。

总结来说,公共媒体对“敬爱父母,关爱老人”美德的宣传,是一个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它既是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也是对当前社会老龄化挑战和家庭结构变化的积极回应,更是国家在构建和谐社会、提升文化软实力战略下的重要举措。通过媒体的持续宣传,旨在唤醒和强化社会大众的家庭伦理意识,促进代际和谐,最终建设一个更加文明、友善、充满温情的社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那是因为你只看到了跟这个主题有关的公益广告,或者说,只有这个主题相关的公益广告对你产生了心灵上的触动。

刚好借这个机会,我来杂谈一下央视的公益广告。

我经常听有人说,香港翡翠台的公益广告做得很好。就算这些广告是替代“迎客松”用的,也让很多人跟着香港的小朋友一起,在这些家喻户晓的广告片段中度过自己的童年。

香港公益广告:广播事务管理局 https://www.zhihu.com/video/1092383861916413952

不过这跟央视的广告有本质的区别。香港和台湾的此类宣传片的制作方都是政府部门,可以被叫做政府宣传片或者政令宣导片。

我们也有一些政府授意制作的宣传片。比如目前在焦点访谈前广告时段播出的《保险让生活更美好》,以及之前一些应时产生的经济普查,人口普查,预防非典禽流感等信息。在广告的右下角都会标注广告制作的部门,一般是国家有关部委。

保险让生活更美好(承诺篇) https://www.zhihu.com/video/1092384096193503232

还有也是非常著名的“扬正气促和谐”系列广告:

尊重自己 尊重他人 扬正气促和谐 https://www.zhihu.com/video/1092388566302384128

再有就是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的中国梦系列广告了。

如果你有停下脚步看一看的话,中国梦系列的作者都是中国网络电视台也就是央视。这个原因我会放到最后说。

---

至于央视本身的公益广告,包括你在讨论的孝老敬亲的“大手笔大制作”,都是自己做的。政府只是订了一个大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之下,央视完全是自选动作,想怎么弄就怎么弄。这个主题就是传说中的六字真言——讲文明树新风(Uphold the Virtue and Foster New Practices)。

央视的公益广告一直做得都很不错,这些广告在最开始是与央视有关系的广告公司,比如最著名的北京未来广告公司制作。你们还记不记得,特别特别小的时候演过的那个“妈妈洗脚”?早至97、98年,央视的公益广告就已经有让人看一次哭一次的优良传统。

公益广告 帮妈妈洗脚 https://www.zhihu.com/video/1092384361428750336

不过另一方面,每个年代的公益广告都难免沾染当时的时代气息,是为了满足某些方面的需要,因此也会让一些观众心情复杂。

公益广告 刘欢MV 从头再来 https://www.zhihu.com/video/1092385050431229952

央视在新闻频道 2009 年改版之后又播出了一系列公益广告,这些广告只在新闻频道播出,有着清新明快的矢量风格,主要是关于环境保护,个人文明礼貌行为,包括不要闯红灯,光盘行动等等。这个系列有一个名字“点滴·文明”。央视的一些报道比如说为阿尔茨海默氏症正名也会被做成公益广告片。

央视今年春晚的片头《春晚是什么》,后面一段归家的镜头,是选自央视去年大制作拍摄的一组4集公益广告系列《回家》,分别讲述了农民工骑摩托返乡,带着重庆媳妇回到福建的海上人家,从非洲倒了8次车回到黑龙江农村老家,分居台湾和上海的兄弟俩团员并祭拜母亲的故事。请看这个13分钟的整合版+花絮:

央视春节公益广告片《回家》 https://www.zhihu.com/video/1092386408119037952

//请看弹幕吐槽版,看看这个广告是如何征服了一众90后孩子的心

这些高标准、大制作的公益广告,有些出自国际知名的 4A 广告公司,央视可谓不惜工本。

  • CCTV“让爱回家”春节主题系列公益广告
  • 片名/广告公司/导演
  • 关爱老人-爸爸的谎言篇/盛世长城国际广告有限公司/林明(中国香港)
  • 关爱老人-妈妈的等待篇/盛世长城国际广告有限公司/林明(中国香港)
  • 关爱老人-打包篇/盛世长城国际广告有限公司/侯仲贤(中国台湾)
  • 红包篇/睿狮广告传播/Thay(泰国)
  • 回家篇/麦肯光明广告有限公司/何男宏(中国台湾)
为保证公益广告的制作品质,中央电视台同时与盛世长城国际广告公司、麦肯光明国际广告公司、睿狮广告传播等国际顶尖4A广告公司鼎力合作,这在中央电视台广告创作中是非常罕见的。各家公司为了此次合作,推掉了众多商业广告的机会,抽调最顶尖的创意团队和执行团队投入到制作中来。
麦肯光明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莫康孙在广告界纵横四十余年,是备受尊敬的前辈大师。惊艳中国荧屏的《水墨篇》就是莫总与央视合作的经典之作,此次莫总与央视再续前缘,亲临督导激情大片《回家篇》。从波涛汹涌的福建海面,到冰天雪地的东北牡丹江,莫康孙先生不畏艰辛全程跟随。莫先生兴奋地说:“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激动人心的作品了,它燃起了我的无限热情。”
睿狮广告传播董事长、CEO伦洁莹女士是被媒体评价为“血液里流淌着广告的DNA”的资深广告人。香港人尽皆知的励志名言“生命没有第二次”(答主注:“生命冇Take 2”,防止青少年犯罪广告)正是伦总创作的公益广告语,对公益广告的倾情投入使伦总被誉为“香港公益广告之母”。因此,这一次与央视的合作一拍即合,势必碰撞出激情四溢的创意火花,感动中国。
盛世长城国际广告公司大中华区总裁李家舜先生表示,盛世长城一直倡导践行“至爱品牌”理念,在品牌传播中牵系情感的纽带,渗透爱的基因。李总凭借多年对情感传播的敏锐把握,率领林晓琪、吴凡等著名创意人组成的团队倾情加入创作。
同时,“让爱回家”系列公益广告精心挑选了来自香港、台湾、泰国的亚洲顶级广告导演操刀制作。
《关爱老人-爸爸的谎言》、《关爱老人-妈妈的等待》两支广告的导演林明来自香港,在广告业拥有18年的创作经验,曾获得多个广告奖项;
《打包篇》导演侯仲贤是华语广告导演中的翘楚,曾执导过200多部广为人知的广告作品,获奖无数,曾在权威国际广告评选报告《Gunn Report》中,被选为全球十大最佳广告导演之一;
执导《红包篇》的是泰国新锐广告导演Thay,其为支付宝拍摄的公益作品《钥匙阿姨》得到了众多中国观众的赞誉;
《回家篇》由台湾导演何男宏操刀,曾激励众多观众与企业的CCTV宣传片《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正是当年何导的摄影作品,此次与央视再度握手,何导身兼导演、摄影双职,千里跋涉,全情投入,期待再造经典之作。

---

央视还举办了全国电视公益广告大赛。有很多优秀的作品都是在比赛当中选拨出来的。下面给大家看一下关于这个比赛的某位参赛选手的介绍:

---

央视公益广告是全国同行的标杆,所以有那么六个部委就把做政府宣传公益广告的任务交给了央视。中国网络电视台成立了名为“全国网络公益广告制作中心”的机构。

“讲文明树新风”全国网络公益广告制作中心将牵头策划、制作网络公益广告,同时集纳其他媒体的优秀作品,搭建优秀公益广告作品的展示平台,形成公益广告作品通稿库,供全国各媒体无偿选用。
中心发动社会力量,联合全国的网络媒体同行、国内一流的制作团队、广告业界精英、全国高校、有社会责任感和爱心的企业和机构,共同制作和推出有社会影响力的网络公益广告精品,推动网络公益广告宣传常态化。

---

最后再推荐一下真正让我泪腺崩坏的广告:老爸的谎言,你听得出来吗?

央视公益广告:老爸的谎言 https://www.zhihu.com/video/1092387490140450816

再有多少意识形态,在这个广告面前,也会被感动吧。

请不要神经过敏。有多长时间,你没有真真正正的被感动一回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