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韦小宝用石灰粉暗算敌人,陈近南知道后为何一点都不生气?

回答
话说韦小宝这小子,自打跟了陈近南大哥,就没少惹事儿,但每次都能化险为夷,甚至还能歪打正着地给天地会办成些事儿。这次,又是跟一个名叫“独臂神丐”的家伙较上了劲。这“独臂神丐”在江湖上也算是一号人物,但为人却非常狡猾,不易对付。

当时,天地会正在筹划一件大事,需要从“独臂神丐”那里拿到一份关键的名单。这份名单据说掌握着清朝朝廷安插在各地的眼线,一旦拿到,对于天地会来说绝对是如虎添翼。陈近南自然是将这件差事托付给了韦小宝,毕竟这小子虽然不靠谱,但鬼点子多,而且皮糙肉厚,不怕吃亏。

韦小宝领命之后,自然是先去探听虚实。他打探到,“独臂神丐”身边有个小喽啰,是个酒鬼,平日里就喜欢贪点小便宜。韦小宝这脑袋瓜子一转,主意就来了。他弄了一包上好的酒,又偷偷地从自家(当然,那时候他还没有什么家,就是从陈近南那儿顺的)拿了一包白花花的石灰粉,掺进了酒里。

这石灰粉可是个好东西,遇水遇汗都会产生热量,而且还会刺激人的眼睛和呼吸道。韦小宝的想法是,把这酒灌给那个酒鬼小喽啰,等他喝醉了,再让他去办自己的事儿,到时候这石灰粉一发作,指定能把那小喽啰弄得够呛,说不定还能趁乱拿到名单。

计划是这么个计划,可事情到了执行层面,就不是那么顺当了。韦小宝给酒鬼灌了酒,酒鬼果然喝得酩酊大醉。但他酒量太好,或者说这酒的后劲没那么大,竟然只是醉倒在地,并没有出现韦小宝预想中的那种“石灰粉发作”的惨状。而且,那酒鬼居然还死死地捂着嘴巴和鼻子,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不对劲。

眼看着计划出了岔子,韦小宝可不像那些循规蹈矩的侠客,他脑子一拍,直接冲上去,趁着酒鬼醉倒,想强行搜身。结果这酒鬼虽然醉,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防备,两人就这么扭打在了一起。打斗中,韦小宝一不小心,把手里的石灰粉包打翻了,那石灰粉扬得漫天飞舞,正好就扑到了“独臂神丐”脸上。

“独臂神丐”当时正在一旁看着,本来觉得这小毛贼还能有点意思,结果被这突如其来的石灰粉袭击,顿时疼得满脸是血,眼睛也睁不开,只能在那里鬼哭狼嚎。韦小宝抓住这个机会,撒腿就跑,至于那份名单,自然是没拿到。

等韦小宝狼狈地回到陈近南面前,把事情原原本本地汇报了一遍,包括自己怎么用石灰粉,怎么搞砸了,怎么被“独臂神丐”追着跑之类的。按照常理,陈近南知道了这件事,而且韦小宝这次可以说是白费功夫,还招惹了更大的麻烦,多少也该发发脾气,训斥一番吧?

可出乎韦小宝的意料,陈近南听完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脸上露出了一丝难以察觉的笑容,甚至还轻描淡写地问了一句:“那这‘独臂神丐’现在怎么样了?”

韦小宝当时就懵了,心想:“不是吧?我把您布置的任务搞砸了,还惹出这么大的乱子,您老人家怎么一点火气都没有?”

陈近南之所以不生气,原因其实很多,而且都挺有意思的:

首先,陈近南深知韦小宝的“特质”。他早就摸透了这个徒弟的性子,知道这小子脑袋里装着的不是江湖规矩,而是各种稀奇古怪的歪门邪道。韦小宝“不按常理出牌”这一点,陈近南非但没觉得是缺点,反而觉得这是他能成事的关键。一个循规蹈矩的人,可能永远也想不到用石灰粉这种“下三滥”的招数去对付敌人。而这种招数,恰恰有时候能出奇制胜,虽然这次没成功,但陈近南看到了韦小宝的“潜力”所在。

其次,韦小宝的行动虽然失败,却也意外地制造了混乱。 韦小宝用石灰粉暗算“独臂神丐”,虽然没能拿到名单,但却让“独臂神丐”吃了个大亏,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他是别想再出来兴风作浪了。在江湖争斗中,有时候制造混乱本身就是一种战略。让对手吃亏,限制对手的行动,这本身就是一种间接的胜利。陈近南可能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虽然他不可能鼓励这种“无厘头”的手段,但他看到了韦小宝在不经意间,给敌人造成了实质性的打击。

再者,陈近南更看重韦小宝的“胆量”和“应变能力”。 韦小宝虽然用了旁门左道,但关键时刻他敢于行动,而且在计划失败后,他能够迅速逃脱,虽然过程狼狈,但至少保全了性命,并且还能回来向陈近南汇报。这说明他不是个胆小怕事的人,而且在紧急情况下也能随机应变(哪怕是逃跑)。对于一个需要领导一群人的帮派首领来说,手下有这样有胆识、有应变能力的人,是很难得的。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陈近南可能对“独臂神丐”本身也不太感冒。 “独臂神丐”为人狡猾,而且可能与天地会之间也有不少恩怨。韦小宝这次虽然没能完成任务,但却让这个敌人吃了苦头,从某种程度上也算是“报了一箭之仇”。陈近南作为天地会总舵主,他更关心的是整个组织的利益和发展,对于具体某个人的“小委屈”,只要不伤大局,他是可以容忍的。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陈近南欣赏韦小宝的“机灵”和“运气”。 韦小宝这次行动虽然看起来很滑稽,但他的那些“小聪明”和“运气”却是陈近南所需要的。要知道,韦小宝后来之所以能为天地会做出巨大的贡献,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他那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好到离谱的运气。陈近南看到了韦小宝身上这种“不寻常”的特质,虽然现在表现得有些“傻气”,但未来潜力无限。他知道,如果让他去抓一个不那么狡猾的敌人,韦小宝反而可能束手无策。

所以,当韦小宝忐忑不安地等着挨骂时,陈近南的淡然和甚至带着一丝赞赏的态度,让韦小宝觉得自己仿佛是个屡立奇功的英雄,而不是一个惹祸精。这也是为什么韦小宝如此忠诚于陈近南的原因之一,因为陈近南懂得欣赏他,也懂得如何利用他身上那些“别人看不上的优点”。陈近南的城府之深,以及对人心的洞察力,在这一刻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陈近南的武功呢,叫做九天十地菩萨摇头怕怕金光霹雳雷电掌——啊,不对,不对,是叫做凝血神抓。

陈近南比谁都知道行大事不拘小节的道理,关键时刻不吭不哈就悄悄给对手抓一把,让他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反正我心里清楚为什么用对谁用什么情况下用就行了。

洒石灰这种事?该出手时就出手呗。

这本来就是陈近南的风格。

user avatar

韦小宝帮茅十八时的情形,是茅十八按照江湖规矩约了人决斗。这种决斗,胜败任凭功夫,生死不论。用石灰,就是违法江湖潜规则的。

而茅十八这样的人,是头可断,血可流,但是名声不能坏。他暴跳如雷,是因为韦小宝救了他认为不那么重要的东西(命)毁了他更重要的东西(名声)。虽然从旁观角度看,茅十八对自己的救命恩人又打又骂,有犯浑嫌疑,但是韦小宝此举,确实是「以己度人」了。(茅十八宁愿死,也不愿背负「小人」的名声。)

韦小宝帮陈近南的情形,不是陈近南在与人公平决斗,而是他被郑克塽和洪锡范逼迫、扣帽子,因为迫于主臣之分,只能任打不还手。

韦小宝听到这里,已明白了一大半,心道:“这小子想跟他哥哥争位,怪我师父拥他哥哥,受了冯锡范的挑拨,便想乘机除了我师父。”
只听郑克塽又道:“反正你在中原势大,不如就杀了我罢。”

此处是告诉看官,郑克塽嘴上仁义道德,心中权谋算计。

陈近南道:“二公子如此相遇,属下难以分说,这就回去台湾,面见王爷,听由王爷吩咐便是。王爷若要杀我,岂敢违抗?”
郑克塽哼了一声,似乎感到难以回答,又似怕在父亲面前跟他对质。
冯锡范冷冷的道:“只怕陈先生一离此间,不是去投降鞑子,出卖了二公子,便独树一帜,自立为王,再也不回台湾去的了。”陈近南怒道:“你适才偷袭伤我,是奉了王爷之命吗?王爷的谕示在哪里?”
冯锡范道:“王爷将令,二公子在中原便宜行事。不奉二公子号令,便是反叛,人人得而诛之。”

冯锡范的段位又更高,陈近南提出去王爷(郑克塽父亲)前分说,冯锡范马上扣帽子,说他想自立为王,要诛杀反叛。

陈近南道:“二公子好端端地,都是你在从中挑拨离间。国姓爷创业维艰,这大好基业,只怕要败坏在你这等奸诈小人手里。你姓冯的就算武功天下无敌,我又何惧于你?”冯锡范厉声道:“如此说来,你是公然反叛延平王府了?”
陈近南朗声道:“我陈永华对王爷赤胆忠心,‘反叛’二字,再也诬加不到我头上。”
郑克塽喝道:“陈永华作反,给我拿下。”冯锡范道:“是。”
只听得铮铮声响,兵刃相撞,三人交起手来。

此时陈近南陷入了下风,因为帽子已经扣下来,还手就是「反叛」,不还手就被杀死。

陈近南叫道:“二公子,请你让在一旁,属下不能跟你动手。”郑克塽道:“你不跟我动手?你不跟我动手?”连问了两句,兵刃响了两下,似是他问一声,向陈近南砍一刀。
韦小宝大急,轻轻将棺材盖推高寸许,望眼出去,只见郑克塽和冯锡范分自左右夹攻陈近南。陈近南左手执剑,右臂下垂,鲜血不断下滴,自是给冯锡范偷袭所伤。冯锡范剑招极快,陈近南奋力抵御。郑克塽一刀刀横砍直劈,陈近南不敢招架,只是闪避,变成了只挨打不还手的局面,加之左手使剑不便,右臂受伤又显然不轻。韦小宝心下焦急:“风际中、关夫子、钱老本他们怎么一个也不进来帮忙?这样打下去,师父非给他们杀了不可。”但外面静悄悄地,土屋中乒乒乓乓的恶斗,外间竟似充耳不闻。
只见冯锡范挺剑疾刺,势道极劲,陈近南举剑挡格,双剑立时相粘。郑克塽挥刀斜砍,陈近南侧身避开。郑克塽单刀横拖,嗤的一声轻响,在陈近南左腿上划了一道口子。陈近南“啊”的一声,长剑一弹而起,冯锡范就势挺剑,正中他右肩。
陈近南浴血苦战,难以支持,一步步向门口移动,意欲夺门而出。冯锡范知他心意,抢到门口堵住,冷笑道:“反贼,今日还想脱身么?”

说不清,还手不得,跑又跑不了,难道只能冤死吗?

这种局面怎么破?对付流氓,就要更流氓;对付道德绑架,直接下黑手他就老实了。

这就有了韦小宝的石灰的用武之地。

其实,要解释这个问题,「陈近南为何不生气」,亦即金庸为何让陈近南不生气,是因为金庸赞同「对卑鄙小人,不妨卑鄙」,请看《笑傲江湖》中风清扬和令狐冲的对话:

风清扬微笑道:“你用这法子取得了一日一夜,竟不费半点力气,只不过有点儿卑鄙无耻。”
狐冲笑道:“对付卑鄙无耻之徒,说不得,只好用点卑鄙无耻的手段。”
风清扬正色道:“要是对付正人君子呢?”令狐冲一怔,道:“正人君子?”一时答不出话来。
风清扬双目炯炯,瞪视着令狐冲,森然问道:“要是对付正人君子,那便怎样?”
令狐冲道:“就算他真是正人君子,倘若想要杀我,我也不能甘心就戮,到了不得已的时候,卑鄙无耻的手段,也只好用上这么一点半点了。
风清扬大喜,朗声道:“好,好!你说这话,便不是假冒为善的伪君子。大丈夫行事,爱怎样便怎样,行云流水,任意所至,甚么武林规矩,门派教条,全都是放他妈的狗臭屁!”

当道德成为枷锁时,金庸赞成(至少从《倚天屠龙记》时期开始)不拘用什么方法打破它。

user avatar

这问题……

但凡读者略微了解一下韦爵爷武功之高明,三观之炸裂,人品之贱格,手段之贫乏。

你不但不会生气,还会觉得韦爵爷这一把石灰粉是真够义气!真爷们!真汉子!

茅十八一开始会因为石灰粉的事情和小宝生气,那是因为根本不了解小宝同学,也仅仅是妓院里面的一面之缘。

而陈近南,做小宝同学的师傅那么久,一开始找人背锅,后面驱毒传功(虽然小宝同学根本没学),对小宝的了解只怕比他妈韦春花还看得透一些,自然知道这一把石灰粉是韦爵爷最后的勇气和血性了,又怎么会责怪韦爵爷呢?

整本书看过去,韦爵爷早期法宝之宝衣、匕首、石灰粉、蒙汗药(后面装备更新为化尸粉、火枪、含沙射影和双儿)

这石灰粉只为茅十八、康熙、陈近南出手过,可知难得。

换句话说,韦爵爷这把石灰粉,放在金庸宇宙里面,约等于杨过的一根金针。袁承志的一根金蛇锥,张无忌的一个承诺,所以懂的他的人如陈近南,又怎么会生气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