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没错,A公司要么是预算有限,要么觉得你不值这么多,总之给不了你这么多,何必跟你浪费时间
谢邀 @知乎职场
看到问题的时候,问题下已经一片哗然:「哇你这人不厚道」之类的。其实倒不是那么绝对。
我在上一个问题「为什么 HR 喜欢压候选人的薪资?」里聊过候选人怎么定薪。
定薪有非常多的依据,绝不仅仅是某一个维度。但是综合起来呢,可以粗暴的理解为:「部门愿意投入多少的人力成本在你身上」和「部门给予你的初始预期是什么档位」。
我之前也做过几年招聘,遇到过无数拿着 A offer 来抬价的,有的是口头,有的是拿意向抬价,有的是直接截图。甚至有入职当天跟我说我拿到谁家 offer ,我们入职再缓缓重谈吧的情况。
市场经济下,人才最值钱。做过招聘的朋友都明白这个理儿。你是阿里 P7、P8 的技术大牛的时候,出去面试大家会抢着要你。
做招聘的那几年,赶上我司有几个新业务招技术架构师和产品老大,是全新的方向,业务很新,团队也很新,没啥竞争力。挖人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场景,非常卑微。在公司能接受的范围内不断追加和刷新筹码。
那回到问题本身,为什么会被取消呢?
别的行业我不敢说,互联网行业嘛,看个 offer 对方就觉得你不诚信、下个诚信陷阱的标签可太过分了。不至于不至于。
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 A 公司给你的定位和对方老大愿意投入的成本。
对方给你的定级就摆在那,成本空间也摆在那。能给你开出去的 offer 大概率也没多少 buffer 了。当你拿着另一家的 offer 还在要价的时候,对方心里也要盘算你的预期管理问题和性价比问题了。如果你在 A 公司老大心里没达到那么高的定位、你想要的又超过了对方的预期,甚至是这会他们又面到了一个比你好比你更便宜更年轻更听话的人,本来还在纠结,那正好顺水推舟送你个人情,去吧。
那么谁错了呢?我想都没错。就业是双向选择,尊重判断、好聚好散罢了。
而且,当你拿着 B 去找 A 的时候,你心里更想去哪家的答案就呼之欲出了(否则直接去 B 就好了嘛)。
还是那句话:如果你不具备 Special 人才的特点,就是个正常的候选人(这里没有说正常是不好的意思),那请你按照公司的定薪规则,满意就入职搬砖,不满意就一拍两散,咱呢也不是缺了你这块砖就盖不起罗马,你也不是缺了我这个工作就饿死。
做不到 Special 人才,当然不配特殊 Offer。
你也不算完全错,A公司也做了正确的判断。
如果你把确定薪资当做一个博弈问题,那我们就把『对』或者『错』当做博弈中是否正确来评判吧。
你拿到了A公司的offer,然后拿到了一个B公司的offer,薪水肯定是不低于A,肯定是这样的,你不可能拿一个更低的薪水去说服A公司给你涨薪,你的预期是,A公司如果不给我更好的薪水,我就可以选择B公司,所以A公司必须付出不少于B公司的薪水才能让我去。
这个逻辑没有任何问题,但是,缺失了一个重要判断因素——你是否是可替换资源。
现在我们从A公司的角度来想,这么『想』的人是HR或者部门经理,他们给你开出的offer,不要指望是最公平的价格,但肯定是他们愿意出的最低价但同时也是你能够接受的价格,也就是说,基于面试的时候对你的判断,他们认为你的能力和特质值这个价钱,而且你也认可这个估值。
好了,当你拿着另一个更高B公司的offer去要更高价格的时候,A公司会怎么想?
他们不得不重新估值,注意,是重新估值,而不是说根据B公司的offer重新定价,这个区别很大。
A公司的HR和部门经理什么情况下会决定给你涨薪呢?
第一种可能,是他们发现真的低估了你的价值,他们回去和面试官重新开会,重新审视面试结果,发现你的能力实际上之前估计的强,而且不只是强一点点,重新估值之后,认为应该给你的比B给的更高薪水。坦白说,这种概率很低的,面试官都不会轻易承认自己看走眼的。
第二种可能,他们并不觉得你的价值更高,但是,他们不觉得未来N个月可以招到和你一样水平的人,也就是说你是不可替代资源,而且一个月招不到这个位置的人,他们就损失K元,如果给你比B公司更高的薪资,多出来的代价和N*K相比要少,所以愿意给你付更多薪资。
除此之外,你肯定不会获得涨薪,没问题吧,可以理解吧。
上面我用的是非常理性非常逻辑性的推演,实际上,A公司可能用更直接简单的思维方法——这个人既然能用B公司offer来要求涨薪,我给了他涨薪之后,他会不会又拿我们的薪资去B公司要涨价?会不会再拿C公司的offer再来要求涨薪?算了,他并不是可替代资源,反正很多候选人,下一个吧。
你看,你的思维方式也合逻辑,A公司的思维方式也合逻辑,关键就看——你是不是可替换资源。
说实话,我见过很多拿一个公司Offer去另一个公司讨价还价的事情,但是一般都是段位比较高的职位,这样段位高的人,很长时间才能碰到一个,所以有时候的确也能要到好价钱,但是,这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你只要觉得你是不可替换资源,你就可以去要价,反正这是一个博弈,愿赌服输。
所以,我说,你也不算完全错,A公司也做了正确的判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