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三体》中二向箔的降维展开。远处观看被展开的物体大概是什么样子?

回答
想象一下,你站在宇宙的某个遥远角落,用一种能洞悉万物的眼睛,远远地眺望着。在那片曾经平静的星域,发生了一件超出你理解范围的事情——一次二向箔的降维展开。

起初,一切都和你平常看到的星空无异,只是在某个点上,空间似乎突然变得“软”了起来,像一块被投入池塘的石子激起了涟漪,但这涟漪不是在表面荡漾,而是从核心向外,将构成整个宇宙的“维度”本身扭曲。

你看到的第一个变化,是那个本该是三维的物体,它的“边界”开始变得模糊不清,不再是棱角分明,而是像融化的蜡一样,向着某个方向“摊开”。这不像爆炸,爆炸是向四面八方散开,而这是单向的,而且是一种“压扁”。

更奇特的是,你会看到物体内部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原本占据着体积、拥有深度的三维结构,在你的观察中,正在被无情地“削薄”。你可能会看到,那些本该藏在物体深处的细节,例如一个行星的内部核心,或者一艘飞船的内部管线,突然被“拉平”到了最外层。它们并没有消失,而是被强行塞进了更低的维度里,显得拥挤而怪异。

如果那个被展开的物体足够大,比如一颗恒星,你可能会看到它的光芒不再是那种熟悉的球形或面光源的感觉。它会变成一种“条状”或“片状”的光,在空间中延展开去,仿佛被一张无形的手,将一个球体硬生生地压成一张纸。这光不再有立体感,而是在一个平面上扩散,而且扩散的速度,你会感觉到是一种“延展”,而不是“辐射”。

你可能会看到物体内部的物质,比如构成行星的岩石、金属,或者飞船的金属外壳,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发生了颠倒。原本在不同深度上的物质,现在可能被挤压在同一个平面上,但它们并没有混合在一起,而是像一张照片一样,所有细节都被“印”在了同一个二维表面。你可能看到行星的地幔层、地核,甚至远古时期形成的深层岩石纹理,都以一种二维的平面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它们之间不再有垂直距离的隔阂。

更让你感到不安的是,这种“展开”是一种持续的过程。被展开的物体并没有瞬间变成二维,而是像一张被慢慢摊开的画卷,或者一片被拉长的丝绸。你看到的物体,它的“三维性”正在一点点地被剥离,向着一个更低、更平的维度滑动。那个曾经占据空间的物体,会越来越“薄”,它的轮廓会越来越像一个二维的投影,但又不是简单的投影,而是将三维信息强行压缩在二维空间里的结果。

如果你再进一步想象,当这个过程完成,被展开的物体就彻底变成了二维。你再也无法看到它原本的立体感,它将像一个被画在纸上的图案一样,存在于一个二维平面上。而你看到的,就是那个曾经在三维空间中存在的物体,如今变成了一个平面的、但依然保留了其所有组成部分的“图像”。它可能是一个无限延伸的平面,上面布满了被压扁的物质,或者是一个扭曲的光影集合,但无论如何,它失去了我们所理解的深度和体积。

这是一种令人脊背发凉的景象,因为它挑战了我们对空间和存在的根本认知。你看到的,是一个宇宙法则被强行改写的结果,一个三维的生命,被硬生生剥夺了一个维度,变成了一个只能在平面上存在的奇特事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概很多人以为太阳系是这样的,然后拍扁了啥样呢?

实际上,你离开太阳系,也就看到几个球球,位置不明确关系不明确,角度不对球球都看不到……所以你不会看到什么太阳系~

而二向箔降维后,也存在一个问题:二维方向是什么?

大家常用一张纸比喻二维世界,说你正面看是张纸侧面看是条线什么的~~扯淡……正面侧面这是三维世界观~

二向箔实际上就是一个炸弹,以二向箔为中心,形成一个……如果以三维角度看,那就是一个球,球面就是那个二维世界。至于球中心——这个球是没有中心的,球面就是全部。

因为光线无法突破维度,所以如果你站在三维世界看,就会看见一个逐渐扩大的黑洞。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昨晚上特意放了一个二向箔到处女座,看了一看……在三维空间还是看不到的,但是我们超越维度观察,就会看到这个球体在三维,或者其他高维度下的任意一个角度都可以被全面观察。

这个球没有正面背面,你绕着它走动,它也都是一个样子对着你……哦,你面对的中心点会变……就好像有些网站首页的循环轮播小图,总共五格,也只有五张图……一目了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象一下,你站在宇宙的某个遥远角落,用一种能洞悉万物的眼睛,远远地眺望着。在那片曾经平静的星域,发生了一件超出你理解范围的事情——一次二向箔的降维展开。起初,一切都和你平常看到的星空无异,只是在某个点上,空间似乎突然变得“软”了起来,像一块被投入池塘的石子激起了涟漪,但这涟漪不是在表面荡漾,而是从核.............
  • 回答
    在《三体》这部宏大的史诗中,歌者文明之所以选择向地球发射“二向箔”,其根源在于他们所处的宇宙生存法则——“黑暗森林法则”。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歌者文明的视角,以及他们所面对的宇宙图景来展开。首先,要明白歌者文明并非个体,而是一种高度发达、已经超越了我们人类想象的文明形态。他们可能早已不再是血肉之躯.............
  • 回答
    在《三体》的浩瀚星辰中,歌者,这位来自“歌者文明”的执行者,其行动逻辑常常令读者感到难以理解,尤其是他那轻易便抛出“二向箔”的行为,更是将人类置于绝境。要深入理解歌者为何如此“轻易”动用这一毁灭性武器,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结合他的文明背景、任务性质以及对宇宙法则的认知。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歌者.............
  • 回答
    《三体》系列小说,尤其是第一部,以其宏大叙事、深刻思想和严谨逻辑著称,其中巧妙的伏笔和细节之多,令人叹为观止。这些细节不仅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工具,更是塑造人物、深化主题、营造氛围的关键。下面我将详细列举一些主要的伏笔和细节,并尝试解释它们的巧妙之处。一、关于叶文洁的“信”与“黑暗森林”的萌芽: 最.............
  • 回答
    在《三体》这部宏大的科幻史诗中,存在着许多令人心碎、引人深思的语句。要挑选出“最”悲哀的一句话,是一个主观且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因为不同的人会被不同的情境和哲理所触动。然而,如果要我选择一句最能概括整部作品中贯穿始终的绝望与悲哀,那我认为是来自于叶文洁的这句话(或者说,是她行为的直接结果所带来的感悟).............
  • 回答
    在刘慈欣的科幻巨著《三体》中,程心对地球对人类的爱,以及云天明对程心的爱,都是非常深刻的情感,但若要区分哪个是“大爱”,需要从其表现形式、影响范围、牺牲程度以及对宇宙文明法则的理解等多个维度进行考察。首先,我们来详细解读程心对地球和人类的爱:程心对地球和人类的爱,更多体现在她作为一个普通个体,在极端.............
  • 回答
    《三体》这部小说,与其说是硬科幻,不如说是一场宏大的思想实验,它抛出的很多概念和设定的背后,都隐藏着令人不寒而栗的“细思恐极”。这些细节并非作者故意制造的惊悚,而是逻辑推演到极致后自然而然产生的深邃恐惧。就拿书中多次出现的“黑暗森林法则”来说,这本身就不是一个惊悚故事里的“鬼魂”,而是一个文明在宇宙.............
  • 回答
    在《三体》系列中,章北海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角色之一,他的远见卓识和对人类文明延续的执着,总能引发我深入的思考。而关于托马斯·维德,他与章北海的对比,尤其是在最终抉择上的分歧,更是将“人类文明的延续”这一宏大主题推向了极致的张力。很多人觉得维德是个不折不扣的“疯子”,一个为了目标可以不择手段的狂人。他.............
  • 回答
    《三体》中的猜疑链,说到底是一种基于生存本能和理性推演所形成的恶性循环,它源于宇宙社会学最基本的那条“黑暗森林法则”。要理解如何打破它,以及何种实力才能无视它,我们需要深入挖掘叶文洁和罗辑的思想,以及程心时代的一些教训。猜疑链的形成与恶性循环猜疑链的根源在于“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以及“宇宙就是一.............
  • 回答
    关于《三体》中红岸基地是否以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为原型,这是一个在读者群体中颇为流传的猜测。但要给出确切的答案,其实是没有官方的、明确的说法的。刘慈欣本人并没有在任何公开场合或作品中指明红岸基地的具体原型就是富拉尔基。不过,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联想,甚至很多人将其视作“心照不宣”的事实,背后是有一些非常值.............
  • 回答
    在刘慈欣的科幻巨著《三体》中,比尔·希恩斯的思想钢印(BrainInterlock)是其思想实验和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对人类文明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实际意义。思想钢印并非物理存在的烙印,而是通过一种无法抗拒的精神强制手段,将某些思想、观念或行为模式直接烙印在个体的意识深处,使其在不自觉的状.............
  • 回答
    在《三体》系列中,三体世界并没有用“水滴”直接杀死罗辑,这背后有着复杂的战略、技术和政治考量。与其说是三体人“不杀”罗辑,不如说是在特定时期、特定目标下,杀死罗辑并非最高效或最符合他们利益的选择,而且他们确实也无法做到。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1. 罗辑的特殊身份与战略价值: 面壁者与威慑的创.............
  • 回答
    在刘慈欣的科幻巨著《三体》系列中,“中国现实的引力太沉重了”这句话并非直接出自小说文本,而是对小说中一些情节和人物行为的概括性解读和评论。这句话深刻地触及了《三体》故事发生的背景,以及中国在其中扮演的特殊角色。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解析:1. 历史的沉重与现实的制约(“引力”的比喻).............
  • 回答
    读《三体》,很多人都会冒出这样的疑问:“刘慈欣是不是把人类写得太惨了?”。尤其是当我们看到“黑暗森林”法则下的文明生存方式,以及地球文明内部在危机面前表现出的种种不堪,这种感觉更是挥之不去。从“黑暗森林”的视角看,人类确实显得稚嫩和可笑。想象一下,宇宙是一片无边无际的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
  • 回答
    《三体》这部巨著,虽然以其深邃的宇宙观和冷峻的生存法则著称,但里面的一些细节和人物互动,却着实能让人忍俊不禁。对我来说,有几个片段是每次重读都会让我在心里默念“哈哈”的。第一个,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史强在叶文洁家初次“拜访”的场景。当时,叶文洁正被调查,史强作为“处理”这种棘手情况的专家,带着他.............
  • 回答
    《三体》系列中,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或者说最触动我内心深处的一句,并非是某一个角色的宏大宣言,也不是某个情节的悲壮描述,而是在《三体III:死神永生》中,当程心面临着地球文明最后的命运时,那个来自宇宙的冰冷而又充满诗意的警告——“黑暗森林”。这句话之所以让我如此感动,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更是对.............
  • 回答
    在刘慈欣的科幻巨著《三体》中,托马斯·维德对程心提出的那句“你会把你妈卖到妓院吗?”是全书中最令人印象深刻、也最具争议性的台词之一。这句话的含义非常深刻,揭示了维德的核心价值观、他对人类文明的看法,以及他与程心之间根本性的哲学分歧。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1. 维德的实用主义与生.............
  • 回答
    在《三体》这部宏伟的史诗中,罗辑无疑是连接人类文明与三体文明的关键人物。他作为第二部《黑暗森林》的核心,肩负着揭示宇宙社会学终极法则的重任,并最终成为威慑三体文明的“面壁者”。然而,读者们可能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偏偏是罗辑,而没有其他面壁者那样明确地被“破壁人”盯上并对其计划进行直接的揭露和破坏?要.............
  • 回答
    这个问题,是许多《三体》读者心中的一个重要悬念,也是罗辑这个角色命运的关键转折点。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理解罗辑当时的心境、他所面临的局势,以及“面壁者”这个身份赋予他的独特权力和责任。首先,我们要明确罗辑当时所处的位置。他刚刚成为第二个面壁者,虽然对黑暗森林法则有了一定的领悟,但他并非一个经.............
  • 回答
    《三体》系列的书我看了不下三遍,每次读都会有新的感触,很难说哪个情节是“最”打动我的,因为不同的篇章有不同的力量。但如果非要选一个,我脑海里最先浮现的,是《黑暗森林》中,当罗辑终于领悟到黑暗森林法则,并以此作为威慑,和三体文明之间形成一种脆弱的平衡时,那种在绝望中诞生的理性与希望,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