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深圳这边亚马逊运营底薪都给的很低吗?

回答
这个问题挺多人关心的,尤其是在深圳这个电商沃土上。咱们就来聊聊深圳亚马逊运营的底薪情况,尽量说得细致点,别搞得跟机器回复似的。

首先,要说深圳亚马逊运营的底薪“都”很低,这个说法有点绝对了。笼统地说,深圳亚马逊运营的底薪确实不算特别高,尤其是在一些入门级或者小型公司。 但“很低”的定义因人而异,而且这个行业本身就有较大的薪资浮动性。

咱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1. 行业普遍情况与深圳的特殊性:

电商运营是一个技能型岗位: 亚马逊运营不像传统制造业流水线工人那样有明确的体力劳动价值,它更偏向于脑力劳动和数据分析。这意味着,对于初学者,很多公司会先给一个基础的底薪,然后通过绩效、提成或奖金来拉开差距。
深圳的“高生活成本”和“高竞争”: 作为一线城市,深圳的生活成本毋庸置疑是高的。高房租、高交通费、高物价,这些都会直接推高大家的薪资期望。同时,深圳作为中国电商的桥头堡,人才济济,竞争异常激烈。公司在招聘时,面对大量的应聘者,自然有压低初级岗位薪资的空间。
公司的规模和类型差异巨大: 这是影响底薪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小型创业公司/新公司: 这类公司往往为了控制成本,在起步阶段给出的底薪会比较保守。他们可能更看重应聘者的潜力,愿意提供学习机会,但基础工资会偏低,更多依赖于后期的项目分成或提成来激励员工。
中小型电商公司/工厂型卖家: 这类公司通常有成熟的业务模式,需要的是能落地执行的运营人员。底薪可能比初创公司稍高一些,但仍然不会是行业顶尖水平,更看重的是你能不能稳定地为公司带来利润。
大型跨境电商公司/上市公司: 这类公司往往有更完善的薪酬体系,对人才的要求也更高。如果你的经验丰富、能力突出(例如精通某个品类、擅长数据分析、有独立操盘成功的案例),那么底薪自然会比较可观,并且配套的奖金、股权激励、福利等也会更好。

2. 不同岗位层级的薪资划分:

初级运营/助理(实习生/12年经验): 这类岗位的底薪确实相对较低。很多公司的底薪可能在 4k7k 之间,有些甚至更低。但这只是一个基础,他们更看重你学习能力和执行力,通过师徒制或者培训来培养你。很多时候,他们的总包(底薪+提成+奖金)可能比想象中要好。
资深运营/运营专员(24年经验): 随着经验的积累,底薪会有明显的提升。一般能达到 7k12k 的范围。这个阶段的运营人员需要能够独立负责一个或几个账号,有一定的爆款打造能力或者数据优化能力。
运营主管/经理(4年以上经验): 这个层级的岗位,底薪会更有竞争力,可能在 10k20k 以上,具体取决于管理规模和业绩。他们需要带领团队,制定运营策略,对整个店铺的业绩负责。
精通某一领域/运营总监: 对于在特定品类(如3C数码、家居、服装等)有深耕经验,或者在数据分析、流量获取、供应链整合等方面有独到见解的顶尖人才,底薪可以非常高,并且通常伴随丰厚的奖金和期权。

3. 底薪之外的“隐形福利”和收入构成:

大家在看深圳亚马逊运营的薪资时,千万不能只看底薪。底薪低但总收入高的公司也不少,这主要体现在:

高额的绩效奖金/提成: 很多公司会设置与店铺销售额或利润挂钩的提成机制。如果你的能力强,能为公司带来高利润,那么你的提成和奖金可能远远超过底薪。有些公司甚至会把大部分收入通过提成来体现。
年终奖: 这个和公司业绩、个人表现直接相关,好的公司年终奖可能相当于几个月的工资。
培训和晋升机会: 一些公司虽然底薪不高,但会提供系统化的培训和清晰的晋升通道,让你能够快速成长,为未来的高薪打下基础。这是一种长期投资。
其他福利: 五险一金、餐补、交通补贴、带薪年假、团建活动等,这些也是构成总福利的一部分。

4. 为什么会有“底薪低”的印象?

大量的入门级岗位: 亚马逊运营领域确实吸引了大量新人涌入,其中很多是应届毕业生或者转行者。这些新人往往没有经验,公司在招聘他们时,通常会先给一个相对基础的底薪来考察其能力和稳定性。
信息不对称: 很多小型公司或者新公司不会公开详细的薪资范围,大家通过招聘信息了解到的底薪,可能只是一个基础值,实际的整体收入还有待考察。
低质量公司拉低平均线: 也有一些公司,可能本身运营能力不强,或者对员工的期望不高,单纯依赖低底薪吸引人,然后榨取剩余价值。这类公司会让大家产生“底薪都低”的负面印象。

总结一下,深圳亚马逊运营的底薪是否“很低”,取决于:

你的经验和能力水平: 这是最核心的决定因素。
你选择的公司类型和规模: 大型成熟公司通常底薪更高,小型创业公司可能更侧重后期的激励。
你对薪资结构的理解: 不要只看底薪,要综合考虑提成、奖金等浮动收入。

给想在深圳做亚马逊运营的朋友们一些建议:

准备好一份亮眼的简历,突出你的实际能力和过往业绩(即使是个人项目也可以)。
在面试时,主动询问薪资构成、提成比例、奖金发放机制以及培训和晋升机会。
不要被过低的底薪吓退,但也不要被虚高的承诺迷惑。 要学会评估公司的真实情况。
如果刚开始经验不足,可以选择一家愿意培养人、有良好成长环境的公司,即使底薪稍低一些,也能为你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如果已经有一定经验,就去寻找那些能提供与之匹配的底薪和更具吸引力的绩效激励的公司。

总而言之,深圳亚马逊运营的底薪并非“都”很低,但确实存在很多入门级岗位底薪相对不高的情况。关键在于你如何定位自己,选择合适的公司,并充分了解这份工作的整体价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三更

朋友们,现在已经三月底了,不知道你们找工作找的怎么样了,投了多少份简历,收到多少份offer呢?

我有朋友,大学金融专业,应届毕业生。这个月跟我说做跨境电商,找了也有一段时间了吧。暂时也就收到一份offer

下面是一些聊天截图



他个人简历挺可以的,双非一本。人也不错,谈吐得当。但是在深圳这个跨境电商比比皆是的地方,投了60-80份简历,面试了20-30家。到现在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

是不是亚马逊的老板已经察觉到这行已经没法带新人了,我们这些亚马逊的“老人”运营,还要不要继续苟下去呢?

评论区告诉我一下,你们的想法吧

二更

感谢各位朋友们的点赞和收藏。现在又到了金三银四招聘季。很多朋友跟我反映,面试过程中被面试官压PUA,压工资,不知道怎么办?

今天我来给大家支支招,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首先讨论这个问题的,一般都是在某行业中有了一定工作经验,但是又不是特别长的职场人。一般在1-5年之间

而这个问题的其实是什么呢,就是如何把自己卖个好价钱

那好,我这里简单分享几个小点,帮助大家都底薪或转正薪资涨个1-2K


1. 先给自己定一个合理但偏高的价钱。如果你实力在10k,但是你面试时老实说自己是10k,那你大概率被说试用期9k,转正10k。这样的谈价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开价必须比10k要多,要多出多少呢?一般就是在意向价格的20%以内,也就是2k以内。那就是跟面试官说,我要11k,或者说12k。注意一定要敢说。如果公司想要你,即便你的薪资给高了,也会跟你谈价


2. 谈价的时候要自信,不要给面试官范围,也就是不能说自己是要10-12k。因为这样的话,面试官只会记住你说的最小值10k,不会记得你要12k。还有就是试用期你希望要多少,转正后你希望要多少都说清楚。还是按前面的案例,你就可以说自己试用期要11k,转正要12k。那你大概率就是试用期10k,转正11k或者12k


3. 面试官会用一系列的问题来挑你的毛病,说你与求职岗位不匹配,后面再大力压工资。比方说,没有专四,没有本科,没有欧洲站经验,没有爆品经验,没有多少年经验,没有管理经验等等。甚至有的公司还在笔试题里挑刺,借机说这个人不够专业,进而压我们工资。这里大家就必须注意,坚定自己的立场,不要怀疑自己的薪资。心里只要记住一句话:看中了你的公司,不在乎一定要压你的那点工资,一定要压你工资的公司,说明也不是很看中你,这样的公司不去也罢


更新

看来很多朋友都挺想要我的表格的,因为知乎私信发表格发不了。所以大家点开我头像,认真看下里面的内容,里面有获取表格的通道哈


原答案

不知道大家的脑海里有没有这么一个灵魂拷问 ——每天都是做差不多的工作,管差不多的产品,为什么TA就是底薪比我高?

没错,现在的亚马逊运营多多少少都在吃底薪。这个问题事态严重到什么程度呢?

要么,面试时直接往自己身价加5K作为底薪

要么,基本不在乎提成制度能不能拿到钱,底薪高就够了


正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于是我私下去找了不同底薪阶层的同事,通过聊天,旁敲侧击地打听回来了不少【TA们的心里话】。接下来的文章我分两部分进行阐述,如果大家有新的观点和见解,希望大家多多在评论区发表

  • CHAPTER Ⅰ—— 高薪运营每天都在做什么
  • CHAPTER Ⅱ —— 高薪运营推产品注重什么

-----------------------✂--------------------------- 正文部分 -----------------------✂--------

CHAPTER Ⅰ—— 高薪运营每天都在做什么

我先来说下普通运营每天的工作,大家看下准不准。

看账号健康度、看产品在前台是否可售、看销量情况、回复站内信、回复QA、看是否要补货、检查有无跟卖、调整广告、记录流量转化率等数据。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一个感觉到很“杂”。甚至有时还要填一堆表格,比如报销的表格、什么备货的表格之类的

那你可能会说,我们公司是小公司,零零散散的事情都是我们自己负责的,没有其他时间去研究产品推广

好,你们看看接下来这些要点是不是真的要花很长时间

一、市场分析。竞品的一举一动究竟是什么?竞品到底用什么方法突飞猛进?要想清楚这点我们必须时时刻刻盯紧市场

  • 首先,当然是以你的产品为根据,找出与你外观相似和功能相似的产品。至少要有两个销量不错的竞品。一个是3个月的短期竞品,一个6月以上的长期竞品。短期竞品需要找评论数较少(100个左右)和上架不久的。长期竞品基本上是在小类TOP20以内的。(耗时0.5 hour)
  • 接着,观察竞品的主推关键词和跟踪广告位。先是从它们的标题和五点里面找,然后用工具找(比如Helium 10、品牌分析、卖家精灵、魔词)。将这些词列好在一个表格里,等到目的国凌晨的时候去跟踪他们的广告位(US站点的话就在中国时间的下午三点去看),如果是打到首页TOP位的关键词,自然是竞品的广告主推词。好了,你们标记好这类词。并且持续观察竞品的广告位和我们产品的位的变化,这个变化很大程度就是影响你的广告表现(耗时1 hour)
  • 其次,小类TOP100榜单每日记录。用插件Fireshot(如下图)每天去拉取BSR榜单,并且分析哪些产品上升较快和哪些产品掉下来。在截图上备注下竞品排名变化比较大的原因。(耗时0.5 hour),如果大家有时间的话,前面选好的短期竞品和长期竞品也需要用插件拉详情页面的截图,不过只需要每周拉一次,同样要在截图上备注页面的的变化

二、精细化数据记录

在面聊过程中发现有些运营其实知道要记录数据,但是不知道数据记录来怎么用,有什么用。

首先取决销量的无非两个因素:流量和转化率(流量就是来自站内广告,站内活动,站外推广和关键词埋词;转化率就是涉及到整个详情页的布置了,由上至下就包括标题、价格、图片、五点等等)

首先,我展示下精细化运营的每日数据跟踪模板



你的表格不一定要和我一样。但是必须记录你每天对listing所操作过的任何动作,以及备注链接遇到什么问题或者销量出现异常,和处理这个问题的时间点。对于关键词排名的跟踪这点我还有必要强调下是要用无痕浏览器来跟踪。
接着分析数据,一般认为下一周要对上一周的数据进行复盘。我们或许做了提价、coupon、prime day折扣。任何这种操作最好是较少变量甚至单一变量进行,并且观察一周,等到我们在下一周的时候再结合数据,看这种操作是否有用。
怎么看是否有用呢,看结果型数据。比如转化率、流量和自然排名等这些数据。复盘后我们就会清楚过去的操作的效果大不大,不大的话就必须做好记录,下次就不用再用了。所以我们务必明确一点,我们可以测试任何动作,但是必须有一个结果。

三、推广计划制定
验证一个运营有没有真材实料,无非就是看TA推新。那验证一个推新是否成功,很大程度是TA的推广计划写成什么样。下面我列举几个在写计划时不一样的点。

  • 评论和QA的分析:从用户的言论中挖掘需求。找出对标竞品,把他们的好评和差评都看一遍,QA都看一遍,做好用户画像的分析。这个时候你更清楚你的图片用什么场景,文案用什么词。更重要的是你清楚了用户的最根本需求是啥
  • 关键词的布局:很多人只知道自己要打什么词,却不积累自己的否定词库。尤其在新品前期,打SB、SBV和Auto广告时特别需要用到否定词库来提升转化率。而且否定词库还能让你知道在写文案时要避免哪一些词,以免被亚马逊识别,然后通过广告跑了出来

CHAPTER Ⅱ —— 高薪运营推产品注重什么

  • 文案本土化和顺读者思维:本土化好理解,就是通过Fiverr找外国人校对,通过RV找用户的地道表达,甚至去找竞品的品牌官网学习。那顺读者思维时什么呢,其实你们就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来思考。而最常用的顺读者思维的文案写法就是:FAB,写阐述产品具备功能(Feature),接着写这个功能可以给用户提供什么帮助(Advantage),最后是用户在具体场景中会避免哪些烦恼或者享受到哪方面的愉悦(Benifit)
  • 推广节奏:你们在制定推广计划时候是要给每周或者每月一个定位的,要么是起量要么是利润。我们老说精细化,精细化,精细化究竟是怎么来的呀,就是事先定好一个目的,按着节奏推广来的。打造爆款就像是一场足球比赛。我们要不断组织自己家的比赛策略,提前设计好比赛方阵,有组织、有效率地发起进攻和射门。
  • 心法:越优秀的运营,越会以一个较低且开放的姿态去拥抱变化,接纳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吸收并转化为自己的内在能力。面对账号出事,面对产品不可售时都能冷静下来一步步处理。而越普通的运营,越会固步自封,几年如一日的使用自己过时的运营方式去操作账号。不追求改变,不自我革新,那运营的结果不言而喻。

综上可见,哪些拿到15K-20K底薪的同事很多都是带着2-3款爆款经验来的。打造爆款有时候有运气成本,但不可否认的是,一大部分运营是在推广过程中用一个个细节雕琢成来的爆款。沃伦 · 巴菲特说过一句话;“我们只看到别人走好远,却没看到别人为好运做出的准备。也没看到别人经历过的失败。当你看到配制'好运菇'的准备如此系统化,肯定大吃一惊”

众所周知,亚马逊这个行业面临了一次大洗牌,有的人选择了离开,有的人选择了创业,另外有的人还在迷茫要不要继续选择这条路。但是无论你是否还选择哪一条路。你都务必要清楚一点,细节出真章。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