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深圳这个城市?

回答
深圳,这座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总让人觉得像一个速度极快的年轻人,充满了活力,也带着几分不羁。要评价它,得从好几个角度来看,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揭开它的面貌。

首先,活力与创新是深圳最鲜明的标签。

说深圳是“创新的代名词”一点也不为过。这里是中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从一个小渔村一跃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速度,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创新史。你走在深圳的街头,随处可见的是各种新奇的科技产品、遍布街巷的创业公司、以及年轻人脸上那种“我就是来改变世界的”的冲劲。

从华为、腾讯、大疆这些响当当的科技巨头,到无数正在冉冉升起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和初创团队,深圳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和鼓励创新的土壤。这里有完善的产业链支撑,有大量的风险投资涌入,更重要的是,这里聚集了全国乃至全世界最顶尖的人才。你很容易在这种氛围中感受到一种“只要敢想,就有可能实现”的力量。

这种活力不仅仅体现在科技上,也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你可以在深圳看到各种新潮的艺术展览、独立设计师的店铺、以及新开的各种有格调的咖啡馆和餐厅,它们总能迅速捕捉到最新的潮流趋势,并将其融入到城市的生活肌理中。

其次,开放与包容是深圳的另一张面孔。

深圳不像很多老牌城市那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它更像一个“移民城市”。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人们,带着各自的梦想和故事来到这里,并在这里扎根生长。这种“海纳百川”的特质,让深圳充满了多元化的气息。你在这里可以听到各种口音,吃到各种地方的美食,接触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这种开放还体现在它对新事物的接受度很高。无论是新兴的商业模式、新的生活方式,还是不同地域的文化习俗,深圳人普遍都持有一种相对开放和包容的态度。这种包容性,让很多人觉得在深圳可以放下“外来者”的包袱,更自在地做自己。

再者,效率与务实是深圳人骨子里的基因。

深圳人做事普遍非常高效,他们信奉“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种务实精神让他们能够快速地将想法转化为行动,并将项目落地。在深圳,你很少会看到很多不必要的程序和拖沓的流程,大家都在争分夺秒地往前冲。

这种务实也体现在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上。深圳的基础设施非常现代化,公共交通系统发达便捷,城市的整体运行效率很高。无论是办理政务还是享受公共服务,你都能感受到一种“速度感”和“专业性”。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深圳所面临的一些挑战和争议。

高房价和生活成本是许多人提到深圳时首先想到的问题。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吸引力增强,深圳的房价一路飙升,对于很多普通上班族来说,在这里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已经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这无疑增加了在这里生活的压力,也让一些人开始质疑这种快速发展是否可持续,以及它是否能真正惠及到所有在这里奋斗的人。

“文化相对薄弱”也是深圳经常被提及的一点。 相较于北京、上海、西安等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深圳似乎缺乏那种根植于土地的独特文化气质。虽然深圳也在努力打造文化品牌,引入各种艺术资源,但这种“年轻”的城市特质,有时也会让一些人觉得它缺乏一些“灵魂”。不过,也有人认为,深圳的文化正在以一种新的、更具包容性和融合性的方式生长,未来的可能性是无限的。

关于“内卷”和竞争压力,也是深圳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高度的创新和开放也意味着激烈的竞争。在这里,你很容易感受到一种无处不在的压力,从工作上的KPI,到生活中的焦虑,都可能让人觉得喘不过气。这种快速迭代的社会环境,虽然能激发人的潜力,但也可能带来巨大的身心负担。

总的来说,深圳是一座充满矛盾又极具魅力的城市。

它像一个渴望成功的年轻人,用最快的速度冲刺,也可能因为冲刺过快而感到疲惫。它拥抱变化,也因此充满了无限可能。你可以在这里找到实现梦想的舞台,也可以在这里体验最前沿的生活方式,但同时,你也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评价深圳,不能简单地说它是“好”还是“坏”。它是一个不断演进的有机体,它的好与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站在什么角度,以及你对这座城市抱有什么样的期待。它可能不是最安逸的城市,但绝对是最能让你感受到“未来已来”的城市之一。它吸引着那些敢于梦想、勇于拼搏的人,也挑战着那些渴望稳定、追求安逸的心。

如果你问我,我会说,深圳是一个值得去体验、去感受、去创造的城市。它不是完美的,但它的不完美恰恰构成了它的独特和生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一个在深圳出生长大的深圳人,也就是大家眼中的深二代,我想我眼中的深圳应该会更加丰满吧。

因为之前写的答案被删除了,我就按照分点来写,也不夸也不损,混着看吧。


1、年轻,城市非常的年轻。

一个城市的年龄在40年上下,而且都是政策式的开始建的话。那么大部分东西都是新的,而且你想要她有丰富的底蕴、或者是大量的文物建筑(如西安)是做不到的。年轻人也占了绝大多数。

2、前沿,先行示范区。

2019年,深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有着她在祖国的城市定位中,前沿先行的特色。不论从当年的改革开放的经济特区,还是中国硅谷的标签,深圳的前沿特色也是其能领头前进的因素之一。

3、包容,不排外的一线城市。

深圳在四个一线城市中,是最不排外的一线城市。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不管是当年的建设兵团、下海经商、南下打工的老一辈,还是现在各大超级总部、互联网公司的年轻人。大家认识见面聊天,都会问“你家哪里的?”这里很少很少“捞头”、没有“外地人”、没有“小赤佬”。

4、相对公平,这里讲求规矩多于人情。

不能说偌大的国家,法制和公平都做的很好。但深圳的相对公平,让“能力至上”这个价值观成为了城市的标签。基本上,只要你符合政策和规定,就能享受相应政策和规定给你带来的好处和保护。你代码开发能力强,那么你就可以凭借努力一路往上;你销售能力强口才了得,那么你就能在商界放开手脚;你是本科、研究生、博士人才引进,那么你就不用走后门就能拿到3万~6万的补助。

5、贵,是真的贵。

贵的不仅是房价,还有生活成本。先说房价,深圳房价除了官方给出的统计数据,就我个人而言的认知是原关外均价5~6W/平方、原关内均价8W/平方、新硅谷南山区10W/平方、前海12W/平方。你说如果你年收入30W,你要多久才能还完房贷。好的,那我不买房,租房吧。原关外均价600-800单间、原关内1000-1300单间、南山区1500-2500单间、上班区的3000-5000单间。

6、永远修不完的路、永远修不完的地铁。(规整干净的路,便利公交的地铁)

深圳的路,是永远修不完的。刚修好的沥青路,挖!挖起来再换。换好了,继续挖!换水管了。换完水管,继续挖!换电缆了。

永远修不完的地铁,这个要一分为二的说。好处是公交系统不断的完善,出行越来越方便了,而且不会堵车,是真的好。坏处是,修不完啊,一个点先是这条线过来在这里建个站,然后是那条线过来这里建个站,最后感觉不够又一条线来这里建个站,这个点就不断不断的在施工。

7、收入高,机会多。

这个是为何许许多多来深建设者来深圳的原因,重要原因之一。收入不能说排全国第一,全国前列是有的。许多的大型公司,需求强劲,机会相对的也就多了。

8、空气质量,2019年上半年排全国第三。

深圳的空气质量是载誉全国的,2019年上半年排全国第三。深圳市也为了治理污染进行了非常多的措施补充。

9、读书难,不管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

深圳由于发展迅速,来深建设者的热情,基础教育的资源和建设速度无法跟上。读书难,在深圳就不仅仅是小学初中的问题,还有大学。需要学区房这一点就不说了,深圳市的中考录取率在40%左右,我们戏谑的说“考上了深圳的公办高中,就半只脚踏进了大学”。而且深圳是的中考录取生源是区分ABCD四类的,就是有户口有房产、有房产没户口、有户口没房产、没户口没房产。

日前,深圳市教育局发布《2019年深圳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通知》,其中公办普通高中计划招生35531人,指标生16767人。

大学,也是有且只有深圳大学,一所本科院校。

相比广州、北京、上海,是少的太太太可怜了。

10、入户较易,本科硕士博士均有补助。

本科生入户补1W5、硕士2W5、博士3W。

11、发展变化太快了

发展和变化太快了,以致我这个深圳人去一些地方有陌生感。

有个梗是这么说的“一个大冲原住民,出国了几年做生意。回来后傻眼了,除了家族的祠堂,没有任何的东西认得”。说的就是大冲村的改造,现在已成为大冲商业中心和万象天地了。

快速建成的购物中心,我们口中所说的shopping mall,太快了。

12、公交地铁扫码也太方便了吧。

这个吐槽,用过广州的公交地铁扫码、用过上海的公交地铁扫码,你就知道为何深圳的公交地铁扫码好用了。

深圳--微信-》小程序-》滴搞定。

广州-下载80多M广州地铁APP->注册、身份验证、blablabla-》扫码

上海-小程序?不行--大都会APP->注册、身份验证、blablabla-》扫码,诶?不对,靠的很近,好了。

北京??找半天没弄好,算了打的。。。。。

13、气候宜人

海滨城市的特点,湿润、温差较小、四季如春。

不过有概率一天就把春夏秋冬体验完.......

14、所谓的没有文化沉淀

据说摄影、文创、服装设计等需要文化沉淀的行业,在深圳都不行。

这个不行,是市场不能接受的不行吧,不是从业者的不行。

但是,深圳在慢慢的进行自己的文化沉淀和文化输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啊!

总结

深圳是我的根,我的精神故乡。

她有着时代的烙印,有着她的特色,也有着她固有的弊端。

不管如何,我都衷心希望她更好更强。


有片面的部分,还请指出..........


最后,欢迎一起来深建设~

关于深圳的任何问题,都可以私信问我哦~或者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瑞恩看世界”,

一起热爱深圳吧!

user avatar


------------------分割线-----------------------

已经更新了以下内容:

  • 关于深圳和香港
  • 关于深圳的内卷程度
  • 关于深圳如今的教育水平

待更新:

  • 华为出走东莞引起的思考
  • 深二代的教育焦虑

-----------------分割线-----------------------

原答案

你体会过自己发展速度被城市发展速度甩开的感觉吗?

初中时跟同学每个周末出去玩,全南山转遍了最后还是发现只有海岸城-南山书城片区有点乐子。保守估计初中三年我去过一百次以上海岸城。。。。

后来高中稍微认真一些,周末不怎么出去玩了,最后高考省排名跟中考市排名差不多。高考考完,老爹开着车带我去大冲万象天地吃饭。十年前大冲还是个城乡结合部,现在,均价13w每平。

当时读完《小时代》,我和我那几个朋友抱怨南山区没有任何奢侈品店(我不知道现在的海岸城有没有,原来确实没有)………现在………在深圳湾万象城或者万象天地的服装店买任何东西可能都要花掉我一个月生活费。

我看着深圳中学18届的ipho金牌,看着申请牛津、高二建模水平就超过我的直系学弟,邻居已经实现财务自由全家移民的叔叔,看着离我初中不远处的初中毕业的蔡徐坤,我深刻的意识到我和我的家庭已经跟不上这座城市发展的速度了。。。。。

正如罗湖被福田超越,福田被南山超越,香港被深圳超越一般,每天这座城市都在生长,离开深圳几年的人回深基本都会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区域感到陌生,楼每天都在建,新鲜事每天总在发生,再过几年比肩陆家嘴、香港维港的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天际线成型时,又会有多少人跟我发出同样的感慨呢。


深圳就像海浪。曾经的“深圳速度“,是第一波,也是现在深圳的根基。王石、任正非这些人都是那时来深建设兵团出身。

可是一波之后还有一波,甚至无数波,一波比一波大,除非你总是赶上,否则迟早会感到被甩开。08年前,那一波是外贸,14~16,是房地产。赶上了任何一波,都足够你在深圳安居,过上幸福的世界一线中产生活。但是觉得自己稳了的人,还是太短视,赚钱的行业是会变的,先进的产业会被更先进的产业取代,只有一点不变,那就是深圳永远不缺富人,只是不是你我。

你体会过打拼一生,四十岁时发现,毕业五年的年轻人的积蓄已经快赶上你甚至超过你的感觉吗?曾经我的父母也是天之骄子,但是原来先进的产业现在已经产能过剩,东西卖不出去,工厂被查环保,传统制造业行情一年比一年差,被产业结构顶端的互联网和金融打的体无完肤。我们小时候,深圳有钱人的标准印象是深圳郊区、惠州或者东莞开厂的老板,现在已经变成科技公司早期员工和创业者。

五年前,财产被年轻人超过这种事是经常发生的,现在有了房子的壁垒,少一些。但这又牵扯到,如果你12年前就来了深圳,但大涨之前没买房或者买少了买便宜了,你现在什么感觉?………你们可以试想一下。

如果你过上了优越的世界一线城市中产生活,恭喜你,可你孩子那一代又会是怎样还充满未知,说北上广深一个亿才能财务自由这并不夸张。

过去五年深圳发生的事情,2012年的人想都不敢这样想。现在深二代进入社会,深二代到深三代这几十年,深圳又会发生多少事谁都预料不到。

所以每次看到一些人提深圳本地人拆迁一栋楼,十套房子收租之类的事,我辩解都懒得辩解。不是这种事不存在,而是,跟你生活没那么直接相关。

但前几年跟你家关系很好、经济水平差不多的叔叔阿姨,这几年间直接财富自由了,才会带给你真真切切的撕裂感。

从我家周围几公里划一个圈,那就是千亿的体量,那些钱都流向哪了?南山区一个区有300多家上市公司,比大部分省都多,人均gdp快6万美元,这么夸张的数据,背后是一大堆新晋千万富翁。走在科技园的街上,随便一个不起眼的人,手里都可能有大把大把资金。富人真的太多了,对自己水平有数后谁会洋洋得意自满呢?就这样每年还8%的速度增长。已经被不知道甩到哪去了。



曾经来了,就是深圳人,还是句真理。这是属于我父母那辈人的辉煌,他们从农村、县城出身,亲自建设了最年轻世界一线城市。

可是2018年,深圳连版图都能发生变化。南山区的蔚来海岸小区,同学说他小时候在那边还能看到海龟,现在疯狂填海后全是高楼大厦,原来是一片海,现在是cbd,一切都不一样了。

成了深圳人,已经是幸运儿了,还是被深圳发展速度远远甩在后面,何况还不算深圳人?

原来代表深圳的人物是来深创业的小老板,竹子林的建设兵团,富士康工人,来深打拼的年轻人,现在?

曹y 杨th 邓y 薛zy这些学术新星,马pony、王石、任正非、汪涛这些商界大佬,或者是蔡xk、赵jm、程x这些演艺明星,鹅厂、菊厂、dji年薪百万股票分红一堆的高级工程师,南科大港中深深大学术经商两开花的教授,创业成功有自己公司的商人,深交所平安招行劵商的精英们………………他们才能代表今天的深圳。

80年代的深圳是个渔村,2008的深圳已经国内顶尖的大城市,你看对比图30年从平地到都市很神奇,但实际上2008到2018这十年深圳发展的更加快。2018年的深圳是个年轻的金字塔,并且顶端高耸入云。


—————————

结束语:

知乎说房子好买的就两类人:第一,没体验过生活的学生/巨婴,第二,等着未来丈夫出钱的女生。

惊人房价是深圳新秩序的最典型代表。深圳再也不是90年代,0几年时那个包容一切人、几乎没有任何门槛的特区了。(补充:其实那时也不是没有门槛,那时的特区户口挺难办的)新口号“深爱人才”取代了“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大家可以自己琢磨。

原来深圳的核心特点是“包容”,门槛为0,邀请一切人了一起建设深圳,“来了就是深圳人”。现在世界一线城市已经建设完毕了,深圳依旧包容,邀请一切人才。

有一点是没变的,那就是深圳还是一线城市中最“充满可能性”的一个。赚几年钱走人、留下来成了新一代深圳人,都没有功过之分,祝你好运。

——————更新————————————

关于深二代的教育焦虑。

华为出走东莞引起的思考。

待填坑

---------------更新------------------------------

关于深圳与香港。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描述香港实在太贴切。03年左右,香港体量还是深圳的四倍,比广东省地位都高。再往前一点,被英国人占领前,香港也曾是宝安县下属的一个小渔村。后来经历了大逃港,成为了“小上海”,后来成为了亚洲四小龙,远超上海,空前繁华。再到现在,陷入发展瓶颈,越来越接近于“大湾区的一员”这个角色。

上小学初中时,班上的同学“哈港”是一种普遍现象,从小看tvb长大,当时还没有每周最多去港一次的限制,家长太太们夸张到“买个菜都要去香港买”,移民香港是成年人的月经话题之一。这是曾经的深圳人对香港的态度。

到现在:香港跨地夫妇港男大陆女:港女大陆男的比例从9:1降到3:1;在香港几大高校,对大陆留学生的印象成了“有钱”;曾经的”二奶村“也消失了深圳家长们现在对香港的看法是比较适合读书,工作呢?还是去美国吧/回深吧。;这是逆袭后的现状。

深圳作为特区很多在大陆独特的东西都是向香港学来的,然而现在一定意义上香港成了一个负面教训。如果深圳终有一天成为了一个产业空心化很严重,只靠房地产和金融支撑的城市,那是深圳的悲哀。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深圳人比内地多一分自信,比香港人多一分大方”,深以为然。我想这句话也可以用来形容深圳的城市精神。

—————————更新—————————

关于深圳与内卷

先提以下几个事实:

1.华为工程师在绝大部份毕业于华五以下的大学/华为工程师平均收入是70万/年。

2.孔雀计划c类人才中世界顶尖院校phd很少。大部分申请者都是刚刚过门槛。

3.深圳长期缺乏好学校。

4.深圳it公司主力主要来自武汉、广州、西安、长沙的几所985、211。(腾讯员工最多的四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深圳的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有大量来自中南财经政法、西政、广外的员工。

5.北京部委、国企总部每年招的几乎都是清北人学生。

我想说什么呢?

深圳的双核,科技和金融都创造了大量的高薪岗位。而深圳与北京上海最不同的一点是,北京每年都有清北人大北航北邮北师大中财南开天大哈工大毕业的大量应届学生,上海同理,复交华师同济上财还有南京、浙江的学校毕业生,更别提留学生回国大部分考虑的也是这两个城市。

而深圳在很长一段时间自己培养的高级人才几乎没有,同时在2010年前,顶尖院校毕业生一般不考虑深圳。这就导致高薪岗位上深圳的竞争比北京上海香港要弱一个档次。深职院一个职校很多同学毕业都能进大公司当工程师,几年前还是二本的深大号称深圳每个大公司都有深大人的身影。现在深圳大公司中层甚至高管二本出身太正常不过了。

隐藏在学校背后的另一个事实是,早期(2010年以前)来深的人很大一部分家境没有那么富裕(否则就在他们省会、北上、国外定居了),这也从侧面降低了深圳的竞争的压力。(现在当然不一定了)

所以很多现在深圳的中流砥柱都没有那么“光鲜”的出身,但这不妨碍他们现在非常成功。来深十五年既以上的,基本都完成了阶级跃迁。如果内卷可以量化,我相信深圳内卷的程度比北京上海是低一些的。


—————————分割—————————

科普一下深圳的教育水平:

结论是:深圳基础教育大体与内地省会、广州水平相当,比北京上海差,但教育资源竞争比北京上海小。高等教育资源远远不匹配深圳的经济地位,但进步很快。

  • 基础教育
  1. 一本率21%比广州19%高,非常接近上海25%。跟内地省会一个水平。然而内地省会学校的学生往往是全省的尖子生。同时深圳也没有上海的政策照顾。

2.顶尖水平。清北数量同样比广州多。顶尖学校无论是竞赛、出国实力都很强。竞赛参考深中去年成绩。出国深圳国际交流学院在《2018胡润中国国际学校百强》排第六。前一百8所。

3.中考升学率问题:“深圳中考升学率只有50%”。这句话背后的问题是,深户学生中考升学率相当高,非深户很低。但脑力工作者的子女基本都能拿到深户。另外深圳每年在疯狂建学校,2018年新建了38所中小学。

  • 高等教育

结论:深圳高等教育客观上不能匹配深圳的经济地位这是事实。但并不是只有一个四非深大,另外分校≠野鸡大学!!!!分校比“本部”分数线更高是存在的,而且就发生在深圳。

1.南方科技大学:出国导向。学校人均经费非常高(比985高很多),师资很多大牛,而且学校人少,学生都有利用好资源的机会。设施一流。分数线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档次。

2.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分数线比哈尔滨工业大学本部高大概20~30分。哈工大国内一流的理工科+深圳科技行业的丰富资源+深圳zf的鼎力支持。哈工深吸引力也很真实的反应在录取分数线上了,今年(2019)分数线又暴涨了………。以致于要区别开和本部的不同。

3.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一所已经很高分同时进步速度很快的学校。在8万一年学费的前提下,分数线还是非常高,可见吸引力。分数线无限接近南京大学。17年招到了广东理科状元,福建榜眼。跟传统985不同,学费带来的作用是学校老师会非常关心你的就业升学,给你铺路写推荐信,而港中深的就业报告成绩也确实亮眼。

另外,中科院深圳理工马上也要来了!可见的未来这些院校毕业的优秀的同学们也会留在深圳工作。这些聪明又有眼光的同学是深圳未来的中流砥柱。

更新:

剑桥&北大联合校区也要落户深圳了!

-----------------------------------------------











更新:

欢迎中大校友进中大知乎群(华工/哈工深/深大/港中深/南科大兄弟院校也欢迎)

user avatar

1.大学毕业前去武汉玩的时候,出租车司机问我:"看你不是本地人,你是哪里的?"这个问题把我问住了。

2.我在成都上了四年大学,去武汉也是从成都出发的。我爸是江西人,所以我的籍贯是江西,那我应该是江西人。我妈是吉林人,我也是在长春出生的,说自己是东北人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3.我父母两人都是标准的来深建设者,从相识到结婚,也都是在深圳。

4.我出生不到百天,我妈妈便把我带来了深圳。直到上大学,我在这个城市待了十八年。

5.幼儿园的时候我家住在罗湖,旁边就是仙湖植物园和东湖公园。我特别喜欢东湖公园里的游乐场。它被拆了的时候我伤心了很久。

6.儿童公园的石滑梯被小孩子们的屁股摩的发亮。

7.儿童医院很可怕。但每次生病,妈妈都会在医院门口给我买个米老鼠的氢气球。

8.当时深圳还分关内关外,每次过关都要排队过关。十几年过去了,检查站都拆了,我昨天开车过南头关还是要"排队" :)

9.记得刚搬来福田的时候,我们家是能看到海的,但是慢慢的,那片海被活生生的填出了个福田口岸。

10.去年从深圳被拖走的不止有明斯克航母,还有我童年的回忆。

11.我三年级的时候,深圳通地铁了。当时还只有两条线,而且特别短,四号线就从福民到少年宫。我和我妈就坐四号线玩,来来回回坐了三四趟,就是觉得好玩。

12.一开始一号线四号线这种说法改成罗宝线龙华线之后很不适应。习惯后又被改回叫一号线四号线了。于是我们就会说:坐绿色的那条。

13.绿色那条线过了好几年才通到机场航站楼,结果过了两年这个航站楼又被废弃了。

14.密集恐惧症估计很不喜欢这个T3航站楼。但出来就能坐海景地铁还是很舒服的。

15.不知道政府是不是为了偷懒,把世界之窗 欢乐谷 民俗文化村 锦绣中华四个景点挨在一起建,根本没地方停车了啊!

16.几年前的出租车关内是红的士,关外是绿的士。现在都是统一的蓝色电动车了。

17.我小学读的是小学初中在一起的一所私立学校,叫景山学校,小学五年初中四年。02年那里就有外教给上口语课。结果五年级时学校倒闭了。

18.Koko爱英语,我不爱英语。(是koko不是coco)

19.放学路上的芒果树结了好多芒果。另一条路上飘着很多棉花。

20.回家除了看四驱兄弟还喜欢看都市台的《第一现场》,我不知道十岁的我为什么会对一档新闻节目这么感兴趣。

21.四驱车,悠悠球,陀螺。这是个循环。

22.福田口岸还没开的时候,在福田去香港要从皇岗口岸走,在两个海关之间还要坐趟大巴车。

23.因为小时候去过好几次迪士尼所以上海迪士尼建好了也没有特别想去的欲望。

24.每年小学春游秋游去的地方都不一样,但每个小学应该都去过青青世界,也都去过莲花山放风筝。

25.印象中深圳只有罗湖、福田、南山、盐田、宝安、龙岗六个区。看到地图上的龙华区坪山区一脸懵。

26.深圳有上海宾馆,有湖北大厦。宝安南路在罗湖。

27.创业路和创业二路之间隔了十公里。

28.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汶川地震了。我爸妈都守在公司好几天没回家。电视上写着什么地方对口支援哪个灾区。我到现在都记得,其他都是以省为单位的,但深圳是单列的。

29.在深圳,只有深圳外国语中学的初中部是可以自主招生的,其他初中都是按片区分生源,于是小学六年级时我和同学们都在为冲击深外而做准备。

30.我没考上。

31.初中在家后面的红岭中学石厦初中部。从入校开始老师就跟我们说深圳的高中录取率不到50%

32.02年的时候闹非典,因为就在香港边上,人心惶惶的。连我最爱的街边的土豆饼妈妈都不让我吃了。

33.初一的时候又开始闹禽流感,军训都没举行。每个班感冒十个人就放假了。

34.小时候不懂事,总是期待着台风能赶紧过来,然后多待几天。

35.初二的时候学校开设了劳技课,到学校外的一个技校上课,第一学期学了做菜和丝网花艺,第二学期学了陶瓷和黑白摄影。

36.从那个时候起开始流行了一种叫死飞的自行车。黄的绿的红的啥颜色都有。

37.十年前深圳初中的课程安排很奇怪,有一门科学课,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有一门历史与社会课,学政治和历史。

38.中考更奇怪,成绩给你的不是卷面分,而是一套我到现在都不知道的算法算出来的"标准分"。

39.对了,中考还考体育,可以选考试项目,我选的篮球。还有个200米是必考。

40.上了初中才知道原来东门麦当劳的历史竟然这么悠久。

41.深圳公立学校的校服是统一的,蓝白上衣配黑配黑色长裤或者蓝色短裤。

42.身穿改短的深圳校服,脚踩crocs洞洞鞋,我是最酷的深圳社会人。

43.维他柠檬茶,爽过吸大麻。不是每一滴牛奶都叫晨光鲜牛奶。

44.历社课的中考模拟题里就有深圳马上会和东莞惠州合并变成直辖市,过了这么多年依旧还只是个模拟题。

45.中考前几天做梦梦见考试考了岳阳楼记。结果真的考了。中考的作文题目是个半命题,好像是“给自己一些_____”。

46.中考结束后深圳刚好在开大运会,原本就很漂亮的城市变得更漂亮了。我和同学还专门坐了两个小时地铁去大运村看了场篮球赛。

47.我把春茧体育馆读成了春蚕体育馆,还是出租车司机纠正我的。

48.我大学后面有个中国最大的富士康产业园。但我对他的印象只有深圳富士康的十三连跳。

49.深圳的高中最好的有四所,称为四大名校。深圳中学,深圳外国语中学,深圳实验中学,深圳高级中学。

50.我考上高级中学之后才知道除了我们学校,其他三所都称自己是三大名校,根本不带我们。

51.开学第一天,班主任跟我们说,欢迎来到紫色城堡。有种自己是巴拉拉小魔仙的感觉。

52.后来发现大家其实都是狱友。

53.早上喝着奶叔送的酸奶吃着小卖部的米汉堡,中午去面包房吃粉蒸排骨和烧鸭,晚上和室友一起订福香园的印尼炒饭。没事溜进办公室看看能不能偷撕几张请假条。

54.虽然我是个深高人,但我还是会去深中游园会玩。在那里的跳蚤市场花50块钱买了个小音响。

55.深圳外国语学校是真的校如其名,班上英语好的初中都是深外的。

56.深实在微博上火了一对双胞胎女生,直到我读研究生了还认识个自称是她们其中一个的同桌的人。

57.红岭中学的高中部在安托山上,我们学校在安托山下。他们嫌弃我们学校小,我们嫌弃他们不能翻墙去山姆会员店。

58.碧波中学改名叫第二实验中学,教苑中学改名第三高级中学,没有原来的好听了。新建了一个学校叫第二高级中学,因为有两个高级中学那么大。

59.高中我在中银大厦补课,那是一个红色外墙的楼,十分诡异。

60.据说荔枝公园那里是个邪地,需要画像来镇场。

61.然后我又听到了这个故事的莲花山版本。

62.从那个时候开始大家就开始抱怨房价高,房价竟然到了3w一平,房地产泡沫太恐怖了。

63.又过了几年,深圳欢迎你,来了就是惠州人。

64.乐凯撒开始火了,没想到榴莲和披萨结合在一起会这么好吃。

65.深圳火的食物都是一阵一阵的,在没有网红店概念的时候,深圳就轮流火了榴莲披萨,烤鱼,小龙虾,海底捞,小龙虾,蒸汽海鲜,小龙虾,香蜜湖烧烤,香蜜湖小龙虾。

66.kk one、kk mall、kk 100傻傻分不清。现在万象城都有两个了。

67.要什么apple care,我们有华强北。

68.小小的一个华强北,竟然有三个地铁站,还在不同的线上。

69.小时候妈妈会带我到少年宫玩,里面有小火车,有模拟地震,有模拟城市建设。

70.长大了妈妈又会把我丢到深圳书城让我在里面看书。

71.上中学了,已经是个成熟的学生了,就要学会自己在深圳图书馆里抢位置了。

72.深圳可能是最早开始用微信的城市。我直到大学才重新开始用qq。

73.去大梅沙有两条路,一条是隧道,一条是绕死人的盘山公路。

74.然而深圳人都号称真正的深圳人是不去大梅沙的,都是去南澳的。你就直接说那里的海鲜比较便宜不就得了。

75.周末压力大了可以去东部华侨城坐热气球,对着花海大喊:我慕容云海这辈子只爱楚雨荨一个人。

76.每次有同学来深圳找我玩我都会带他去红树林骑车。不说美就一直骑,反正路长着呢,看你还嘴硬?

77.深圳高中生可能没去过广州,但一定去过井冈山。

78.阿鲁巴是一个位于加勒比海地区的岛屿。这不是地理老师教我们的。

79.高二的时候我们换了班主任,黄元华老师,他可能是让我一辈子都记忆犹新的老师。

80.非常感激深圳的一点是,在应试高考的大背景下,深圳各个学校都将素质教育推行到了力所能及的极致。

81.大学毕业回到深圳跟同学聊天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是:创业。

82.我在深圳待了18年,不会说广东话。

83.高三的冬天,雾霾好像成了一个热点问题。高考前背了雾霾的作文素材,也背了雾霾用英语怎么说,但是,我真的没见过雾霾。

84.14年高考,是倒数第二年广东自命题的高考。那年的作文题目是相片。

85.毕业前,拍立得突然火了。拍立得不贵,底片贵,照出来的照片更是无价。

86.我妈本来是个坚定的无神主义者,但还是在我出高考成绩前去弘法寺上了柱香。

87.最终在志愿上选择了成都的学校,离开深圳那天其实一点都不伤感,因为我知道,我终究是会回来的。

88.上大学前还是会把一套深圳校服塞进行李箱。走之前再去点都德喝一次早茶吧。

89.从此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

90.好像本来也就没有。

91.深圳冬天的温度是不固定的。寒假回家,我跟同架飞机的深圳同学说不用带厚衣服,带短袖和卫衣就够了。那一年梧桐山下雪了。

92.在大学里看到熟悉的黑色白条长裤,虽然有时候会没勇气上去搭讪,但还是会拉着室友激动的说:“他肯定是深圳人,你猜我怎么知道的?"

93.四川的火锅真好吃,但还是很想念椰子鸡。

94.2015寒假的娱乐项目,观摩深大军训,然后听这些穿着军训服的人吹他们寝室楼有电梯。

95.假如放假回家早,和同学聚会的地点就变成了海岸城和桂庙。我为什么要迁就这些深大人?

96.大学毕业季就能在各个社交平台看到深大的毕业生在一个挂着”I ❤ SZ“的大楼前拍毕业照,有点羡慕呢。

97.全国各地的名牌大学慢慢的在深圳开了分校,但我还是希望带着深圳IP的深圳大学有一天也能成为和这些名牌大学比肩的存在。

98.我很感谢d爷爷40年前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座城市让我父母能够走出农村实现理想,也将我送上了追寻自己梦想的道路。

99.我是深二代。我是深圳人。

100.如何评价深圳这个城市? 你的异乡,我的家




深圳湾红树林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0134441060933632


灯光秀 (出处见水印)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0141561890197504










把评论里的一段话拿到正文来说一下吧。

我从来不会否认我是东北人或江西人。我每次遇到也会说我们是老乡。

但是呢,从我有记忆以来,我去江西的次数不超过三次,每次去不超过一周。东北次数多点但也没有几次。

我不会江西话,也没有东北口音。我对这两个地方的了解可能还不如在那里读大学的人多。

我一个跟我玩的很好的东北同学都不承认我是东北人,原话"东北没你这么怕冷的"。

我对东北和江西会有血缘上的认知,但身上已经没有他们的文化烙印了。

同理,由于父母的影响,我的很多习惯跟广东也不一样,所以我也很难说自己是广东人。

我身边有很多深圳同学都跟我一样。我想这就是深圳独有的文化了。

至于到底是哪里人。此心安处是吾乡。

user avatar

我初中毕业的那个毕业典礼,校长说了一句让我铭记如今的话。

深圳,是一个还能创造奇迹的地方。

那一年是非典年,在一片紧张与恐惧中,我却真心的相信着这句话。

2021,新冠全球流行,深圳的奇迹,并不太多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深圳,这座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总让人觉得像一个速度极快的年轻人,充满了活力,也带着几分不羁。要评价它,得从好几个角度来看,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揭开它的面貌。首先,活力与创新是深圳最鲜明的标签。说深圳是“创新的代名词”一点也不为过。这里是中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从一个小渔村一跃成为国际.............
  • 回答
    繁重又温馨的挑战:北京卫视《暖暖的新家》第二季第二期深圳四胞胎家庭的感悟与对“姐姐们”的建议北京卫视的《暖暖的新家》系列节目,以其温暖的视角和实用的改造,触动了无数观众的心。第二季第二期聚焦的深圳四胞胎家庭,无疑是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期。面对四个同样需要关爱和成长空间的萌娃,这个家庭的挑战是巨大的,.............
  • 回答
    深圳出租车关于“19时至次日7时司机可谢绝男性在前排座位乘坐”的规定,确实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并且在“性别歧视”这一点上,有着值得深入探讨的空间。要评价这项规定,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其背景、意图以及实际可能产生的影响。规定出台的背景与潜在意图:首先,我们要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定。通常情况下,.............
  • 回答
    评价深圳管控区男子拒绝配合防疫检查的行为,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包括法律层面、社会责任层面、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的平衡层面,以及行为的可能动机和后果等。以下将进行详细阐述: 一、 法律层面:1. 违反防疫规定是违法行为: 在深圳实行管控措施期间,政府部门发布的通告和规定具有法律效力。这.............
  • 回答
    关于《原神》最新剧情中,里渊作为深渊教团一员却能以人形出现的现象,这确实是近期剧情中最令人玩味和值得深入探讨的点之一。它不仅挑战了我们对深渊教团一贯的认知,也为角色的塑造和剧情的推进带来了新的可能性。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人形”在这里是一个关键的限定词。深渊教团的成员,从我们目前接触到的信息来看,.............
  • 回答
    深圳地铁「女士优先车厢」事件,确实触及了不少人关注的社会议题,咱们来好好说道说道。关于该女子在「女士优先车厢」辱骂男乘客的行为:首先,从法律和道德层面来看,这位女士的行为是 不恰当且不可取的。 不尊重他人: 无论她觉得男乘客的行为有多么不妥,以辱骂的方式表达不满,都是一种不尊重他人的行为。每个人.............
  • 回答
    这场北京首钢和深圳的比赛,确实是充满了戏剧性和争议,让不少球迷看得心潮起伏。92比95的比分,虽然差距不大,但比赛的过程却跌宕起伏,最终以首钢队情绪失控提前离场收场,这场球的评价,得从几个维度来聊。一、 比赛进程:胶着与转折首先,从比赛本身来看,这绝对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双方你来我往,比分一直咬得.............
  • 回答
    深圳 104:102 险胜新疆,沈梓捷 1.7 秒空接绝杀——一场荡气回肠的史诗对决这是一场足以载入 CBA 史册的经典之战,深圳男篮与新疆男篮在客场上演了一场令人窒息、跌宕起伏的对决。当终场哨声响起,比分定格在 104:102,深圳队以一种近乎戏剧性的方式赢得了比赛,而沈梓捷在比赛最后 1.7 秒.............
  • 回答
    《动手学深度学习》这本书,老实说,在我接触深度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我第一次真正理解深度学习的内在逻辑,就是通过这本书。它最出彩的地方,我个人认为,就是它的“动手”二字,以及 darin体现出来的“全景式”教学思路。你想想看,市面上讲解深度学习的书籍很多,理论讲得头头是道的也不少。.............
  • 回答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的“折柳寄情”环节,无疑是整个仪式中最令人动容、也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设计之一。它不仅仅是一个告别的仪式,更是对亲情、友情、离别以及中国传统情感表达方式的一次深刻诠释。“折柳寄情”的深层意蕴:要理解“折柳寄情”的深意,首先需要追溯其在中国文化中的渊源。 “折柳”的传统象征: 在中.............
  • 回答
    西安独居孕妇深夜临盆,民警为其担保办理住院手续,这事儿放在任何时候都让人心头一暖,尤其是在那段特殊时期,更显得弥足珍贵。评价这件事,我只能说:暖!太暖了!首先,从社会责任的角度来看,这不仅仅是警察职责范围内的“分内事”,更是他们人性关怀的体现。孕妇临盆,尤其是独居孕妇,那种无助和焦急是可以想象的。在.............
  • 回答
    台湾当局声称“作为俄罗斯不友善地区深感自豪”的表态,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且包含多重含义的声明。要评价这一表态,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详细解读:一、 声明的背景与动机: 国际政治现实: 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全球许多民主国家纷纷将俄罗斯列为“不友善国家”。台湾作为民主政体,与许多民主阵营国家在政.............
  • 回答
    1920赛季西甲第30轮,西班牙人主场02完败于巴拉多利德,这个结果让普埃布拉人深陷泥潭,距离降级区仅一步之遥。这场比赛,与其说是一场技战术的较量,不如说是西班牙人队球员们心态失衡,全场比赛毫无斗志的真实写照。开局的被动与低迷比赛一开始,西班牙人就展现出了一种令人担忧的被动。球员们似乎还没有完全进入.............
  • 回答
    深圳房东林女士为9栋共1200多户租户减免半个月约80万元租金的事件,体现了个人在特殊时期的社会责任感与人道主义精神,同时也引发了对商业伦理、社会责任及社会互助机制的广泛讨论。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 1. 事件背景与动机 时间背景:事件可能发生在新冠疫情、经济下行周期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
  • 回答
    评价“深圳 2016 年财政收入超过台湾”这一说法,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数据和概念来理解其意义。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几个关键概念: 财政收入(Government Revenue):通常指的是一个政府在特定时期内获得的各种收入的总和,包括税收、非税收入(如行政事业性收费、罚.............
  • 回答
    对深圳 13 岁少年在两会呼吁“不要让一张考卷决定未来”的评价深圳 13 岁少年在两会期间提出的“不要让一张考卷决定未来”的呼吁,无疑是一个振聋发聩的声音,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高度重视教育、以考试作为衡量人才重要标准的环境下。这一呼吁触及了当前教育体系的核心问题,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展现了新一.............
  • 回答
    《奋斗者,不寂寞》:奏响特区时代的回响,深圳精神的再凝练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总是能用它独特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奋斗者,不寂寞》这部宣传片,无疑是深圳这座城市近年来在视觉叙事上一次颇具野心的尝试。它试图穿透那些高耸的玻璃幕墙和闪耀的霓虹灯,去捕捉深藏在城市脉搏中的驱动力——奋斗,以及奋斗者们内心.............
  • 回答
    “深圳速度”:一个时代的缩影与变革的基因提到“深圳速度”,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是什么?是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是川流不息的车流,还是日新月异的科技产品?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符号,一个承载了无数人梦想与奋斗的时代印记。要评价“深圳速度”,绝不能止于简单的形容词堆砌,而是要深入探究它.............
  • 回答
    好的,关于“深圳一女子为赖账诬陷男司机袭胸”这件事,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事儿要是摊开了说,确实挺让人堵心,也挺让人唏嘘的。事件的梗概:事情大概是这样的,据报道,深圳这位女士在搭乘网约车时,先是跟司机谈好了一个价格,或者是在平台上的价格基础上,双方好像因为一些附加费用(比如是否需要司机去更远的地方接.............
  • 回答
    就深圳航空一航班因空调功能受限导致乘客晕倒一事,我想从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看法。这件事情如果属实,无疑暴露了航空公司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管理疏漏和对乘客安全保障的不足。首先,我们得了解一下,在封闭的机舱环境中,空调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关系到乘客的舒适度,更直接影响着机舱内的空气流通和温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