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深圳宣传片《奋斗者,不寂寞》?

回答
《奋斗者,不寂寞》:奏响特区时代的回响,深圳精神的再凝练

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总是能用它独特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奋斗者,不寂寞》这部宣传片,无疑是深圳这座城市近年来在视觉叙事上一次颇具野心的尝试。它试图穿透那些高耸的玻璃幕墙和闪耀的霓虹灯,去捕捉深藏在城市脉搏中的驱动力——奋斗,以及奋斗者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那么,这部宣传片究竟做得如何?它又触及到了深圳的哪些核心命题呢?

一、 时代精神的捕捉:从“拓荒牛”到“逐梦人”的传承与变奏

深圳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它那股“敢闯敢试”的拓荒精神。宣传片开篇,便有意无意地将镜头对准了那些依然在不同领域默默耕耘的身影:凌晨在街头辛勤工作的环卫工人,挥洒汗水的建筑工地上的工人,深夜还在实验室里埋头研究的科研人员,以及在创业公司里为梦想熬夜奋斗的年轻团队。这些画面并非简单的堆砌,而是试图构建一个宏大的叙事链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那批“拓荒牛”,到如今遍布各行各业的“逐梦人”,奋斗的基因在深圳这座城市里薪火相传,并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奋斗者,不寂寞》的亮点之一,在于它将“奋斗”这个略显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它没有回避奋斗过程中的艰辛和不易,反而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展现了汗水、疲惫,甚至偶尔的挫败感。但更重要的是,它展现了在这些“不寂寞”的奋斗者眼中闪烁的光芒——那是对梦想的执着,是对事业的热爱,是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望。这种真实的情感流露,能够瞬间拉近观众与影片中人物的距离,引发强烈的情感共振。观众看到的不仅仅是抽象的“奋斗者”,而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有着自己的坚持与追求。

二、 叙事结构的巧妙:多线并行,汇聚成河

影片在叙事结构上采用了多线并行的手法,将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物故事巧妙地穿插起来。这种结构的好处在于,它能够呈现深圳丰富多元的社会图景,让观众看到不同群体是如何在深圳这座大熔炉里寻找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

这种多线叙事并非杂乱无章,而是通过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不寂寞”——将它们串联起来。这种“不寂寞”并非指热闹的社交,而是指一种内在的充实感和归属感。当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当他看到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带来改变,当他感受到身边有志同道合的伙伴,他就会发现,即便孤独地付出了很多,内心的充实感也会让他觉得“不寂寞”。宣传片通过人物之间的偶遇、协作、或者仅仅是眼神的交流,巧妙地传递了这种“同频共振”的默契,让观众感受到深圳这座城市背后那股强大的连接力。

三、 镜头语言的精炼与情感的注入

从技术层面来说,《奋斗者,不寂寞》在镜头运用和画面质感上都可圈可点。它善于捕捉细节,例如人物额头的汗珠,手指上沾染的油漆,电脑屏幕上跳动的代码,这些微小的细节都充满了故事感,能够迅速将观众带入到人物的情境中去。同时,影片在色彩运用上也颇具匠心,既有清晨的淡金色,也有深夜的暖黄色,这些光影的变化不仅营造了视觉美感,也烘托了不同场景下人物的心境。

更难能可贵的是,影片在追求视觉冲击力的同时,并没有忽视情感的注入。音乐的运用恰到好处,既有激昂的旋律烘托奋斗的豪情,也有舒缓的旋律展现内心的温柔。旁白的部分也经过精心打磨,语言凝练而富有力量,将深圳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和奋斗者的内心独白,表达得淋漓尽致。它没有过度煽情,而是用一种更为克制却深刻的方式,触动观众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四、 潜在的讨论空间与“深圳味”的再定义

当然,任何一部宣传片都可能引发不同的解读和讨论。《奋斗者,不寂寞》虽然在多个层面都表现出色,但也可能引发一些关于“深圳味”的讨论。

“不寂寞”的边界: 影片强调“不寂寞”,这固然是一种积极的价值导向,但对于一些在高速运转的城市生活中感到疏离和孤独的个体而言,他们可能会思考,这种“不寂寞”是否能够真正弥合城市带来的隔阂?影片是否在一定程度上理想化了奋斗者的状态?

奋斗的定义: 影片所展现的奋斗者,很大程度上是那些在科技、创新、基建等领域贡献力量的群体。是否还有更多处于社会边缘,或者从事着看似平凡工作的群体,他们同样也在默默奋斗,但其声音和形象未能得到充分的展现?

对“奋斗”的思考: 在这个消费主义和享受主义思潮依然存在的时代,影片如此高举“奋斗”的旗帜,是否会引发一些关于“奋斗的意义”、“奋斗的边界”以及“成功与幸福的关联”的更深层次的讨论?深圳是否也在通过这样的宣传,不断地向外界以及自身传递着一种新的城市价值观?

总结来说,《奋斗者,不寂寞》是一部在视觉呈现、叙事结构和情感表达上都颇具水准的深圳宣传片。它成功地捕捉了深圳这座城市核心的“奋斗”基因,并赋予了它新的时代解读。影片用细腻的镜头语言和真实的情感流露,展现了在深圳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中,无数个“不寂寞”的奋斗者如何用汗水和智慧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它不仅是对过往奋斗者的致敬,更是对未来深圳精神的凝练与传承,也自然地引发着我们对于这座城市,以及这座城市精神的更深入的思考。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招商引资的口号,而是一次对城市生命力的诚挚描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毕业入了深圳一家游戏公司,试用期第一个月要求学公司开发框架,不到三周学完,领导找我谈话,我寻思着我进度这么快,难道要表扬我?

结果问我为什么每天早走,我一脸问号,我每天都晚上九点走还早吗?说我应该11点公司关灯再走,我**的,我每天按规定早八点半到岗,按计划学习公司框架,同事基本都九点后到,十点才正式干活,现在我成了偷懒的人了。

我还没说啥,他就来句“不用指望劳动法,深圳这边不管这个”、“想三年之后收入翻倍,就得这么奋斗”。

平时跟同事吃饭,了解到公司特别不重视技术人员,好多人都被逼的要转策划之类的了。

就一个给游戏写脚本的吃青春饭的活而已,搞的跟签了卖身契似的。

user avatar

一个靠加班才能获得竞争优势的国家是落后国家

一个靠加班才能获得竞争优势的城市是拉跨城市

一个靠加班才能生存的公司活该倒闭


这宣传片简直是反面典型,宣传思路还停留在上个世纪。

你真要宣传深圳也应该宣传那些提高生产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个人

比如某程序员搞个代码自动纠错软件,早早完成工作放心摸鱼。

某政府部门开放线上审批,老百姓办事从此不用跑断腿。

某工程师改进生产线产能提高100%,从此爆单也不需要三班倒连轴转

不比你这吹捧无脑加班强?

偷懒才是人性,偷懒才是科技进步的第一推动力

搞些违反人性,脱离群众,不说人话的自high式宣传片注定是毫无意义甚至是起反效果的


结合深圳禁食狗肉、 降低工资、特殊工时、深房理等一系列骚操作

这个城市问题怕是不小

user avatar

拍的很好,深圳有心了

作为在深圳奋斗的打工人

我受到了激励,以后每天我都要看一部新的宣传片

啊?什么?你拍不过来?你不会通宵拍?

你不是奋斗者? 你不愿意为了激励深圳人奋斗而奋斗?(来了就是深圳人)

还有深圳的那些机关单位,六点就不见人了

有次我凌晨两点下班去补办社保卡,居然没人

气的我赶紧打市长热线举报,结果电话没人接,居然也休息了?

你们这个样子,你们这种觉悟,怎么建设深圳嘛

现在的小同志,说话就很厉害,你叫他上,他就支支吾吾不顶用了

还是要多走进基层,走进人民群众的生活里

多看看,现在社会的民众需要的是什么

不要自己把自己关在办公室,到点下班在家闲得无聊就觉得大家都这样

然后出一些什么垃圾宣传片来恶心人

he tui


user avatar

王进喜喊了一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大家以他为榜样。国家给予王进喜荣誉,让他代表全体工人阶级,被选为中央委员。

你喊一句:我今天996是为了老板早日换一辆新的兰博基尼。然后转身发现退休年龄被推迟了。

还是那句话:一切在非公有制的生产关系下,鼓吹劳动竞赛,就是在鼓励剥削,就是工贼

user avatar

user avatar

你现在拼尽全力扎根在一线城市,你的孩子以后也会逃离北上深。一线城市的光环和泡沫还能持续多久?网上那些说一线城市永远都会有年轻人源源不断流入的,是拿着上个世纪的思维来看待现在和未来。


我老家钦州,一个市级行政单位的公务员,基层,年收入大概11~12万左右,全市只要是市级别的公务员基层,都是这个价位,不用想了,我同学就是当地公务员,她清楚得很。这个收入水平和广州郊区的日企/广汽的厂的办公室人员水平是基本上一样的,而钦州的房价是五六千一平,在市区。广州的话,新塘那一块,靠近地铁的,要三万左右,不靠近地铁的,一万五起步。


再来看一下打工仔,钦州的工资是2000~3000左右(商场柜姐,超市收银员等),而广州新塘那一带的普通打工仔,厂仔大概3000,商场柜姐可能有5000左右。仅从工资来看,广州新塘也没有厉害多少。


如果你考虑到工资外收入,就很感人了。现在的年轻人有蛮多是有副业的,如果是线上的副业,没有地域限制的情况下,在广西钦州一个月赚个5000块钱,和在广州新塘一个月赚个5000块钱,差距就十分明显了。因为房价差距很大。


往后,年轻人做副业只会是越来越常见,而且路数还会越来越多,因为国家要发展更多的产业,只要不断有新产业出现,就会有新的工作岗位,和新的信息差出现,在小城市,有很多人是做个体户的,直到现在也没有变,那么越往后经济越发达,副业出现的种类只会是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


那么,问题来了。副业这种东西,一旦做了就会上瘾,而且思维也变了。我老家那些同学,除了本地特色的躺平划水无师自通之外,对所谓的奋斗看得很透彻,领先知乎er至少十年。他们早就知道大城市的局是什么,因此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出去。赚钱嘛,如果在哪里都能赚的话,为什么要去深圳?我在家赚不香么?何况家里的房价不高啊,从很功利的角度来说,去大城市奋斗就是为了豪车大豪斯,那如果我在家就可以比较简单拥有大豪斯和好车,我为什么要加大难度呢?


还有一点,奋斗逼最喜欢提的事情,就是小孩以后读书之类的。这是我觉得最搞笑的事情,读书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更好地赚钱?那如果我将赚钱的思维教给小孩,小孩即使读书没那么好,但有了赚钱的思路,不一样行?你考上重点,去了深圳,还不是996?最后还不是因为年龄大干不动了回老家?


现在深圳发这个宣传片,其实也挺好,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深圳的样子,互相筛选,愿意好好活的,别来,想在有限的生命燃烧自己为老板的大豪斯和法拉利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过去。随着国家的发展,一线大城市不可能这样永无止境地扩张,国家的意志是消除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和差距,而不是扩大,就业和经济发展不可能只靠四个一线城市,等其他新的城市群发展起来后,和沿海城市之间的差距缩小,年轻人就会发现,都是讨生活而已,根本没有必要拼死拼活留在大城市燃烧自己。尤其是,年轻人可以通过非雇佣的合法方式赚钱。


一旦年轻人不愿意去大城市接盘的意识形态形成主流,加上其他城市群发展壮大,深圳这种连韭菜根都刨干净的模式就无法维持。


user avatar

本来没啥感觉, 老推给我,后来我一看,卧槽,燃爆了啊。

您看我这么说您满意吗?可以不要再推给我了吗?我已经挺燃的了。

user avatar

旧社会皇帝自称寡人,高处不胜寒

他很寂寞

丐帮弟子几千万,他们成群结队热热闹闹

都不寂寞

你们不去奋斗,老爷们怎么过上想要的生活?

把喧嚣热闹留给你们

寂寞就让老爷们来承担

高!实在是高啊!

user avatar

海这边的官方文宣叫人深夜加班,你不是一个 人;

而海那边的一位操着粤语的东南亚大叔却在大声的对我们说:

——“喂!三点几啦,饮茶了喂,做碌鸠咩做,老细唔会锡你嘅咧!”

——“喂,朋友!差唔多七点了,放工,唔使做咁多,攒咁多钱带去边度……放工,去饮杯靓靓嘅白啤酒黑啤酒,happy下,唔使做咁多,死咗都冇用嘅,银纸冇得带去啊喂!”










警惕洋人打摸鱼放工牌

user avatar

公务员统一招考确实公平,这是个优点。但问题也有,就是招进去的人可能连马克思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

这个宣传片,肯定出自宣传部,按道理宣传部应该是理论水平最高、舆情监控最强的部门,尤其是深圳这种一线城市,市委招人不会水平太差,随手拎出来一个应该都能讲讲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论十大关系。

就算理论功底稍弱,或者学的历史文学经济,不太懂马克思,那么基本舆情监控总会吧?他们就是刷刷知乎也不至于搞成这样。

看这B站满屏的无产阶级、井冈山,难道宣传系统战线的同志们不会胆颤心惊吗?


深 圳:我们决心用五年时间,把经济总量从2.7万亿抬升至4万亿,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

打工人:那我们呢?

user avatar

这是我今天下班的时候,在公交车上拍的。

他们,也是奋斗者。

宣传片中的高楼,大厦,马路,立交,地铁,都凝聚着他们的劳动。当年的深圳速度,就是他们的速度。

可是,他们为深圳奉献过青春和汗水后,他们能留下吗?

深圳是否有为这些建设者留下一席之地,让他们带着自己的妻子儿女落地生根?让他们退休后可以带着孩子在深圳湾公园散步,在晚风落日中指着这座城市骄傲地跟自己的孙辈说这些楼是你爷爷当年盖的?

他们甚至连个能好好休息的地方都没有。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user avatar

听说领导班子刚因为深房理大换血。

看来换血,也改变不了基因。

user avatar

某城市只有,1000个高端就业岗位,并且待遇不错,每个月给你3万月薪。

但与此同时,这个城市有一万个低端就业岗位,给你每月3000月薪。

一群打工人南下来到这里。

他们来了15000人。

其中1000人拿到了高端就业岗位,很快活。

另外10000万人拿到了低端就业岗位,很社畜。

剩下的4000人只能灵活就业。

与此同时,这10000人抱怨收入低,物价高。

灵活就业的这4000人,干几天,就躺几天,被称为三和大神。

他们都要求涨工资,城市的管理者告诉他们。

你们看看,那1000人为什么每个月能拿3w,而你们只能拿3000,是你们不努力导致的,多学学他们,还有你们这些天天躺着的4000人,其实就是懒。

于是这一万人中,有100人听进去了,他们疯狂奋斗,每天努力加班,从不下班,最终挤掉了那1000人中部分人的高端工作岗位,成功上位。

而原本拿3万的100人由于年纪大了,不愿意免费加班,于是被干掉了,只能找低端工作,拿3000,他们后悔不已。

而与此同时,疯狂努力的这100人为了表示努力,自愿疯狂加班,导致另外的900人也要跟着疯狂加班。

管理者告诉他们,你们不加班,被淘汰的100人就是你们未来的下场,大家听到以后都很惶恐,于是任劳任怨的免费加班。

而被淘汰的100人进入低端岗,他们也开始自愿加班,他们后悔当初为什么不愿意免费加班。

最后所有人都很努力,都进入了免费加班模式。

除了始终休闲,躺着的三和大神。

城市管理者看到这里很满意,他把这100个奋斗成功的人,当做典型,大肆宣传,并且拍了一个宣传片,《奋斗,不能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打工人,并且大力批判躺着的三和大神。

user avatar

这片子放在5年前拿出来,就是妥妥的正能量,称赞大于贬低。

这5年来,大家把画出来的饼子吃的太饱了,也看到过很多社会的真相,这种鸡汤文就很难获得赞赏,反而是骂声一片。

深圳的房价有多高,奋斗者能不能留下来,深圳你心中没点X数吗?

user avatar

最近有2个梗值得深思,

1个是“喂!三点几啦!饮茶先啦”

1个就是这什么《奋斗者,不寂寞》

这2个一对比,

你会发现当下年轻人的思想已经往前跨了2大步,

这第1步就是老生常谈的,

大家逐步放下成见,

有了身份认同,

大家都是打工的,应该团结。


而第2步进步是:

他们开始明白打工的主体;

有很多年轻人开始逐渐认为:

以为人民服务为荣,

以被迫给老板打工为耻,

这又是个很不得了的进步。


我1位粉丝之前做支教,

他发现同样都是那一批年轻人,

去支教时不计较,不算计报酬,

当地老百姓给他们送特产,

好吃好喝大伙1个都不要,

如数奉还。


但一回到上海,

一有市场项目对接,

他们就考虑37分成了,

并大怒:怎么他妈才7成?

而后得知7成是人家的,

最后谈条件、打算盘,

个个精的跟猴一样。


为什么同一批人,在不同的对象、场景下,表现却南辕北辙呢?


因为他们劳动的对象不一样,

一个是国家,一个是私人。


新中国建国以后,

整个国家尤其是一线工人,

那工作可不是996,

是全天候3班倒,

人休息机器不休息,

就在这种情况下,

有很多工人甚至会主动放弃休假,

真的自愿来单位上班。


我曾看过一篇报道,

有的工人甚至连续工作48小时,

后来被厂领导强行架走,勒令休息。


为什么?因为当时他们不仅福利待遇高,

他们也能明显感受到自己虽是一颗螺丝,

但我却是为了国家机器而飞速运转。


据我妈口述,当年有很多平凡的工人,白天上班晚上回家还看书学习,上夜校,有的一直做技术岗,按现在话讲叫大牛,有的逐步做到管理岗,小到组长,大到厂长都有。


我同学他爸当年上班,

旁边别的厂子正在修新的厂房,

大家下班后都会去帮忙搭把手,

挑个土,挥2锤子什么的,

总感觉不帮忙干点活说不过去,

毕竟都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嘛。


在这种氛围下,

除了在任何时代都有的烂人懒人外,

大部分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工作,

来造福国家跟人民,

顺便通过努力还能挣份工资;

在这种环境下,

你要跟他们说什么三点几啦,饮茶先啦!

估计当年工农老大哥一个铁拳就过来了。


还喝茶,喝个P茶喝茶!

还不赶紧过来工作,

完成党和人民的任务?


但到今天,

年轻人发现自己越努力,

老板的房子大了,

嫂子也换的勤了,

干的再好也跟自己没关系,

那你觉得他们还会想着努力么?


就比如我在单位写个10w+,

老板领导开会表扬说:

不愧是宝哥!

写的不好就批评:

最近怎么回事?

就不能日日10W+么?

我日你...


这我还做个毛?老板又不心疼我,

我到3点了就得泡杯茶摸会鱼。


再者对他们广东人民来说,当买房需要工作保底130多年才能攒下首付时,你也就不难理解他们为什么想要摸鱼。


这也愈发证明了一个观点:“落后的生产关系会让劳动者丧失劳动生产欲望”


曾经人们奉献是为什么?

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是有极高工作热情的,

无论法制健全、分配制度完善与否,

在生产端,人们讲奉献都是为建设社会主义,为全人类解放奉献一生都在所不辞。


在人的价值体系中,没人会真的会厌恶劳动,也没人以偷懒摸鱼当人生指南。


但若你明显感受到,自己所付出的跟社会关联几乎为0时,你的付出仅靠微薄工资支持,你自然就想躺平。


现在要年轻人为资本家的利润奉献,TMD凭什么?拿多少钱干多少活,凭什么要我们站稳扶好当韭菜让你们割?喝杯茶再说。


这就是时代的共鸣。


从后浪、打工人到小丑、摸鱼文化再到“3点饮茶”,假如之前大伙都是偷偷摸摸在做,现在摸鱼文化+3点饮茶是直截了当非暴力不合作...


讲真,

我都有点期待后面的剧情发展了。


如其他知乎大神所言,

这基本的舆情监控都不走心,

哪怕他们刷刷知乎B站,

也不会做出《奋斗者》这种寂寞宣传片;

看着年轻人满屏满页的井冈山、挂路灯,

心里就没一丝的胆颤和恐惧么?


以上

非常感谢你的阅读!


-----------没卵用的分割线-----------

谢谢各位知友赏脸,

谢谢,真的谢谢你们!


我看有几位粉丝问我之前被禁的文章,

辛苦你们在为 心上搜下我账号:宝哥胡扯淡

同知乎号。

就能看到很多除了这篇以外,

很多在X乎上被禁或没法通过的文章了。


因为怕被封,所以就不敢多说,

真的谢谢你们给脸,

谢谢!

user avatar

台词不仅很幼稚,还试图让劳动者内斗,这真是老资本家了.png

因为我不愿意下班,地铁也就跟着我加班?

好家伙地铁师傅上夜班也赖我是吗?

何况,写这句话的人就没基本常识:

你们家的地铁司机是996,从早上开到半夜的?

人家那是上夜班,不是加班,OK?

真要是这样996疲劳驾驶,这地铁你敢坐?

所以这句话,不纯粹就是坐在办公室,跟写高中作文一样强行正能量吗?


这种宣传其实最恶心的地方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你就现实一点,说一句

“你的奋斗是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或者“你的坚持不仅让城市奔涌向前,更是让家人永远美好的未来”

这还像个人话,瞧瞧宣传片里面一口一个“我在深圳打工都是为了深圳无私奉献”的口吻,

说白了就是强行捧你,然后堵你嘴。


这么低劣的宣传,我怀疑写文案的是不是高中刚毕业?

我可以接受正能量宣传,但是咱们得说人话,得讲原则,

中国是人民的国家,所以人民才爱国,这是本质。

深圳得是属于我们的深圳,我们才能无私奉献,不然您还是给我们多发点钱为好,


就好比我留学的时候,如果澳洲政府也来一句,你们外国佬的努力是为了让澳洲有更美好的未来,这不是很搞笑吗?

是不是还可以说一句“嗨,都是地球人,分什么中国人澳洲人,都是一家人嘛”?

user avatar

低情商:《韭菜,同病相怜》。

高情商:《奋斗者,不寂寞》。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