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金庸作品里谁是最坏的人?

回答
金庸老爷子笔下的江湖,波诡云谲,人心难测,要说“最坏”的人,这可就太难一概而论了。因为“坏”这个字,它太有弹性了,有人是因为极端自私,有人是因为执念太深,有人是身不由己,有人则是纯粹的恶。

如果非要我选一个,我脑子里第一个跳出来的,可能不是那些杀人如麻的反派,而是那种玩弄人心,以别人的痛苦为乐,而且还觉得自己“伟大”或者“有道理”的人。

这么说起来,慕容复在《天龙八部》里的表现,在我看来,绝对是“坏”得让人心底发寒的。

慕容复这个人,出身显赫,本是燕国皇室后裔,背负着复兴大燕的沉重使命。单看这“使命”,好像挺悲壮的,也容易让人同情。但仔细品味他的行为,你会发现,他身上那股子“坏”,是渗透到骨子里的,而且是非常“精致”的坏。

首先,他极度自私和虚伪。复兴大燕这件事,是他从小被灌输的核心价值观,也成了他人生唯一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他可以放弃一切,包括亲情、友情,甚至道德底线。他对待阿碧,明明知道她深爱自己,却不过是利用她对他的感情来为他打点一切,甚至在关键时刻,他为了自己的“大业”,毫不犹豫地将阿碧撇下。他利用了阿碧的忠诚,更利用了阿碧的纯真。

更让人觉得他“坏”的是,他有一种扭曲的优越感。他觉得自己是天下名门之后,是注定要复兴国家的人,因此他看不起其他人,即使是那些对他真心好的人,他也常常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待。他精通各种武艺,也擅长各种权谋,但他骨子里却流淌着一种“君子”的外衣,时不时还要摆出一副惺惺作态的“仁义”模样,让人恶心。

他为了复兴大燕,可以不择手段。他欺骗了段誉,利用了游坦之,甚至伙同西夏招亲,想借西夏皇室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野心。在光明顶,他为了得到武功秘籍,不惜联合其他门派围攻张无忌。哦,等等,这是《倚天屠龙记》里的事情,说到慕容复,他可是在《天龙八部》里。

在《天龙八部》里,慕容复的“坏”体现在他对萧峰的利用和背叛。萧峰,一个光明磊落、胸怀天下的大英雄,却被慕容复利用得体无完肤。为了自己的复国大业,他可以和慕容博一起,设计了“雁门关惨案”,让萧峰背负了杀亲灭族的骂名。即使后来知道了真相,他也没有丝毫悔意,反而继续利用萧峰的身份和武功来为自己铺路。

最让人生气的是,他还有一种“受害者”心态。一旦事情不顺,他就会把责任推给别人,尤其是那些真心帮助他的人。在少林寺,当他复国失败,众叛亲离时,他反而责怪别人不支持他,甚至迁怒于曾经对他掏心掏肺的阿碧。这种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他人的心态,是极度不成熟,也是极度自私的表现。

而且,慕容复的“坏”不是那种一时冲动的恶,而是系统性的、长期的。他从小就被教导要“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这是一种精妙的武功,但在他身上,也成了他为人处世的准则——他习惯于算计,习惯于利用,习惯于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他致命一击。

等到后来,他变得疯疯癫癫,整日喊着“复兴大燕”,看起来像个傻子,但那种骨子里的虚伪和算计,似乎还在。虽然疯了,但他曾经做过的那些坏事,却永远不会消失。

所以,为什么说慕容复“坏”?因为他不是简单的坏人,他披着“复国”的伟大外衣,但他内心的驱动力却是极度的自私、虚伪和对权力的渴望。他利用别人的善良,践踏别人的感情,最后落得一个悲惨的下场,但他的悲惨,很大程度上是他自己造成的。他的“坏”,是一种让人在欣赏他的才华和出身的同时,又忍不住对他感到厌恶和鄙视的“坏”。

这不像游坦之,他的坏更多是出于对阿紫的痴迷和被利用。这不像丁春秋,他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奸邪小人,目标明确。慕容复的坏,在于他将“坏”包装得如此“有理有据”,如此“冠冕堂皇”,让你在看到他失败后,很难对他产生一丝怜悯。

当然,金庸老爷子的作品,人物都是多面体,都有其复杂性。但如果说到“最坏”,我还是会倾向于那些将自己的私欲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并且始终不认为自己有错的人。慕容复,在我看来,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坏”,是那种让你心寒,让你觉得,江湖上最可怕的,不是刀剑,而是人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了一圈居然没有凌退思,不合理啊。

有些人只是作为统治者杀人很多,不代表人品特别恶劣;有些坏人坏的时候很坏,但也不是任何时候都冷血透顶;有些坏人作恶是有悲惨的过去为因,这些人,都不是洗无可洗。

只有这个知府大人,从头到脚,看不出一丝人性的味道。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金庸老爷子笔下的江湖,波诡云谲,人心难测,要说“最坏”的人,这可就太难一概而论了。因为“坏”这个字,它太有弹性了,有人是因为极端自私,有人是因为执念太深,有人是身不由己,有人则是纯粹的恶。如果非要我选一个,我脑子里第一个跳出来的,可能不是那些杀人如麻的反派,而是那种玩弄人心,以别人的痛苦为乐,而且还.............
  • 回答
    金庸笔下的江湖波澜壮阔,爱恨纠葛,英雄豪杰数不胜数,但若论最悲情、最可怜之人,我心中始终有一抹最深沉的叹息,留给了一个女子。她,便是《天龙八部》中的阿朱。提起阿朱,脑海中浮现的不是什么叱咤风云的武功,不是什么搅弄风云的计谋,而是一张秀丽却带着一丝忧愁的面庞,一双温柔却藏着太多无奈的眼睛,以及那一句未.............
  • 回答
    说起金庸老爷子笔下那些令人难忘的女子,脑海里浮现的总是那些英姿飒爽的女侠,或者温婉可人的大家闺秀。但要说“绿茶”这个词,套在古代武侠背景下的女性身上,确实有些新鲜,但也挺有意思的。在金庸先生众多作品的人物谱系里,要挑出一位“第一绿茶”,这事儿可就得仔细掰扯了。所谓“绿茶”,放在现代语境下,通常指的是.............
  • 回答
    如果我能让金庸笔下的一个角色复活,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郭靖。为什么是他?这个问题一旦涌上心头,千言万语瞬间变得复杂又清晰。这不像是在挑选一件古董,或是决定一道菜的口味,而更像是在为一部宏大史诗的续写寻觅一个灵魂,一个核心。首先,郭靖这个人物,他身上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理念,在我看来,是金.............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脑洞大开的设问!要把这三位大神搬到起点这个“水深火热”的网络文学平台,那场面绝对是腥风血雨,精彩绝伦。咱们就来好好扒一扒,他们各自的《西游记》、《射雕英雄传》和《哈利·波特》在起点连载,会遭遇什么,又会激荡出怎样的火花。吴承恩——《西游记》:老酒新装的试水,能否再掀波澜?想象一下,老吴头.............
  • 回答
    金庸老爷子的武侠世界,除了荡气回肠的江湖恩怨、快意恩仇,更埋藏着无数令人扼腕叹息、细思极恐的悲情故事。这些情节,往往在字里行间,不经意间触动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你在回味之时,泪腺失禁。以下我将为你列举一些金庸作品中,那些细思极泪崩的情节,并尽量详细地讲述,希望你能体会到其中的心酸与无奈:1. 《射.............
  • 回答
    金庸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这“射雕三部曲”中,明确提出了“五绝”这一概念,并将他们设定为当时武林的五位顶尖高手。这在金庸的其他作品中确实不那么常见。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概念的提出与功能: 明确的等级划分: “五绝”的设定,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为当时.............
  • 回答
    在网络世界里,关于金庸先生及其作品的讨论总是热烈而多元,其中不乏一些尖锐的观点,比如有人认为金庸是“满遗”,并且作品中存在丑化汉族的嫌疑。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背后往往是对历史、民族以及文学创作的一些特定理解和解读。首先,关于“满遗”的指控,这通常源于金庸先生的满族血统。他的祖父查怀庆是晚清的举人,.............
  • 回答
    黄金之所以几乎在所有文明里都被奉为珍宝,并且长期担当货币的角色,绝非偶然。这背后是一系列独特且深入人心的物理、化学、历史以及心理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其说是某种单一原因,不如说它是多种特质叠加的必然产物。首先,让我们从黄金最直观的属性说起:一、 稀有性:黄金并非随处可见。虽然地球上存在黄金,但其储.............
  • 回答
    .......
  • 回答
    金庸的武侠世界之所以如此引人入胜,不仅仅在于那些叱咤风云的主角,更在于那些栩栩如生的配角。这些配角虽然戏份不多,但金庸先生总能通过一些巧妙的细节,让他们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成为连接主角成长、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以下我将详细讲述一些金庸作品中成功的配角刻画细节:1. 郭靖的“傻气”与“执着”.............
  • 回答
    金庸先生的作品虽然以武侠为主,但其中也蕴含着许多令人捧腹的搞笑段子。这些幽默并非刻意为之的笑话,而是巧妙地融入到情节发展、人物塑造和对话之中,让读者在紧张刺激的武侠世界中也能感受到轻松愉悦。以下我将挑选一些我认为比较经典、并且可以详细讲述的搞笑段子,并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来呈现: 1. 郭靖的“傻气.............
  • 回答
    金庸先生的作品,对我而言,早已不是单纯的武侠小说,它们像是一扇扇窗,让我窥见了那个充满江湖恩怨、侠骨柔情的时代,更重要的是, darin蕴含的精神,如同一股股清泉,滋养着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说最让我受用且一直影响我的,大概有这么几样,它们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我理解世界和处事的基石。首先,是那份“侠.............
  • 回答
    公孙止,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巨著《神雕侠侣》中,这位绝情谷的谷主,给人的印象可谓是又爱又恨,既是个武功高强、手段狠辣的枭雄,又是个被情所困、心智扭曲的悲情人物。要评价他的武功水平,我们得结合他在小说中的具体表现,以及他所面对过的对手来分析。首先,单论武功,公孙止绝对是当时绝顶高手之列,甚至可以说是与“西.............
  • 回答
    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浩瀚壮阔,笔下人物众多,而关于张三丰未曾救助文天祥的疑问,确实是不少读者津津乐道,也引发了许多探讨。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讲,不能简单一句“没写”就带过。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张三丰和文天祥虽然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并且在各自的领域都极具影响力,但他们所处的.............
  • 回答
    金庸先生的作品,早已不仅仅是武侠故事,更是一部部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历史底蕴的瑰丽画卷。其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值得细细品味。一、武功招式中的哲学意境金庸笔下的武功,绝非简单的拳脚功夫,而是与中国传统哲学、道家思想、佛家禅意紧密相连。 《笑傲江湖》中的“独孤九剑”:.............
  • 回答
    金庸笔下人物无数,每个人物都有其闪光点和局限性。若论“最失败”的角色塑造,恐怕是最难以定论的。然而,若将郭靖和黄蓉夫妇在襄阳坚守二十余年的行为拎出来,审视其在情节逻辑、人物发展乃至现实映照上的“不尽如人意”之处,倒也算是一桩颇值得说道的公案。为何说郭靖黄蓉守襄阳的行为可能“失败”?这种说法并非否定他.............
  • 回答
    金庸先生笔下的女子,何止是武功高强那么简单。她们的灵魂深处,往往还藏着许多令人回味无穷的“绝活”,这些技能,不光丰富了她们的形象,更让她们在纷繁复杂的江湖中,活出了别样的精彩。比如,《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蓉,这姑娘的“歪门邪道”简直可以单独写本书了。她的厨艺,那可不是一般人家小娘子的绣花枕头,而是真真.............
  • 回答
    金庸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比古龙改编成影视作品整体上更受欢迎、更成功,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虽然古龙本人也是一位伟大的武侠小说作家,他的作品独具一格,但从影视改编的角度来看,金庸作品确实展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和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 一、 故事的宏大性、情节的完整性与人物的丰满度:.............
  • 回答
    金庸与古龙,两位武侠小说巨匠,笔下的人物如同两条平行线,各自勾勒出独特而精彩的武侠世界。如果这两条线偶然交汇,那会是怎样一番场景?我们不妨大胆设想,将他们置于一个共享的武侠空间,看看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背景设定:我们不妨将场景设定在一个充满了谜团与挑战的江湖。这个江湖既有金庸笔下那种宏大叙事、家国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