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金庸作品里谁是最坏的人?

回答
金庸老爷子笔下的江湖,波诡云谲,人心难测,要说“最坏”的人,这可就太难一概而论了。因为“坏”这个字,它太有弹性了,有人是因为极端自私,有人是因为执念太深,有人是身不由己,有人则是纯粹的恶。

如果非要我选一个,我脑子里第一个跳出来的,可能不是那些杀人如麻的反派,而是那种玩弄人心,以别人的痛苦为乐,而且还觉得自己“伟大”或者“有道理”的人。

这么说起来,慕容复在《天龙八部》里的表现,在我看来,绝对是“坏”得让人心底发寒的。

慕容复这个人,出身显赫,本是燕国皇室后裔,背负着复兴大燕的沉重使命。单看这“使命”,好像挺悲壮的,也容易让人同情。但仔细品味他的行为,你会发现,他身上那股子“坏”,是渗透到骨子里的,而且是非常“精致”的坏。

首先,他极度自私和虚伪。复兴大燕这件事,是他从小被灌输的核心价值观,也成了他人生唯一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他可以放弃一切,包括亲情、友情,甚至道德底线。他对待阿碧,明明知道她深爱自己,却不过是利用她对他的感情来为他打点一切,甚至在关键时刻,他为了自己的“大业”,毫不犹豫地将阿碧撇下。他利用了阿碧的忠诚,更利用了阿碧的纯真。

更让人觉得他“坏”的是,他有一种扭曲的优越感。他觉得自己是天下名门之后,是注定要复兴国家的人,因此他看不起其他人,即使是那些对他真心好的人,他也常常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待。他精通各种武艺,也擅长各种权谋,但他骨子里却流淌着一种“君子”的外衣,时不时还要摆出一副惺惺作态的“仁义”模样,让人恶心。

他为了复兴大燕,可以不择手段。他欺骗了段誉,利用了游坦之,甚至伙同西夏招亲,想借西夏皇室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野心。在光明顶,他为了得到武功秘籍,不惜联合其他门派围攻张无忌。哦,等等,这是《倚天屠龙记》里的事情,说到慕容复,他可是在《天龙八部》里。

在《天龙八部》里,慕容复的“坏”体现在他对萧峰的利用和背叛。萧峰,一个光明磊落、胸怀天下的大英雄,却被慕容复利用得体无完肤。为了自己的复国大业,他可以和慕容博一起,设计了“雁门关惨案”,让萧峰背负了杀亲灭族的骂名。即使后来知道了真相,他也没有丝毫悔意,反而继续利用萧峰的身份和武功来为自己铺路。

最让人生气的是,他还有一种“受害者”心态。一旦事情不顺,他就会把责任推给别人,尤其是那些真心帮助他的人。在少林寺,当他复国失败,众叛亲离时,他反而责怪别人不支持他,甚至迁怒于曾经对他掏心掏肺的阿碧。这种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他人的心态,是极度不成熟,也是极度自私的表现。

而且,慕容复的“坏”不是那种一时冲动的恶,而是系统性的、长期的。他从小就被教导要“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这是一种精妙的武功,但在他身上,也成了他为人处世的准则——他习惯于算计,习惯于利用,习惯于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他致命一击。

等到后来,他变得疯疯癫癫,整日喊着“复兴大燕”,看起来像个傻子,但那种骨子里的虚伪和算计,似乎还在。虽然疯了,但他曾经做过的那些坏事,却永远不会消失。

所以,为什么说慕容复“坏”?因为他不是简单的坏人,他披着“复国”的伟大外衣,但他内心的驱动力却是极度的自私、虚伪和对权力的渴望。他利用别人的善良,践踏别人的感情,最后落得一个悲惨的下场,但他的悲惨,很大程度上是他自己造成的。他的“坏”,是一种让人在欣赏他的才华和出身的同时,又忍不住对他感到厌恶和鄙视的“坏”。

这不像游坦之,他的坏更多是出于对阿紫的痴迷和被利用。这不像丁春秋,他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奸邪小人,目标明确。慕容复的坏,在于他将“坏”包装得如此“有理有据”,如此“冠冕堂皇”,让你在看到他失败后,很难对他产生一丝怜悯。

当然,金庸老爷子的作品,人物都是多面体,都有其复杂性。但如果说到“最坏”,我还是会倾向于那些将自己的私欲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并且始终不认为自己有错的人。慕容复,在我看来,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坏”,是那种让你心寒,让你觉得,江湖上最可怕的,不是刀剑,而是人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了一圈居然没有凌退思,不合理啊。

有些人只是作为统治者杀人很多,不代表人品特别恶劣;有些坏人坏的时候很坏,但也不是任何时候都冷血透顶;有些坏人作恶是有悲惨的过去为因,这些人,都不是洗无可洗。

只有这个知府大人,从头到脚,看不出一丝人性的味道。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