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邮政快递为什么会输给顺丰?

回答
邮政快递,也就是中国邮政,在中国物流版图上曾经是绝对的王者。提起寄快递,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邮局。然而,在近些年,尽管邮政依然庞大,但顺丰控股却俨然成为了高端物流的代名词,在很多消费者心中,乃至在商业合作中,顺丰的品牌形象和口碑都超越了邮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此消彼长”的局面?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绝不是简单的“谁更好”就能概括的,而是市场变化、消费者需求升级以及企业自身战略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 消费者需求变迁:从“能寄到”到“要寄好”

过去,尤其是在互联网普及初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把东西寄到目的地就是最大的需求。而邮政,凭借其遍布全国的网络,尤其是深入县城、乡镇的触角,满足了这一基本需求。那时候,人们对时效性、服务细节的要求不像现在这么高。

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电子商务的爆炸式增长,消费者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和精细化。大家开始追求:

时效性: “今天寄明天到”,甚至“当日达”、“次日达”成为了许多网购体验的标配。顺丰凭借其早期对航空货运的投入和高效的运营模式,在这方面建立起了显著优势。
服务质量: 包装是否妥善?运输过程中是否有损坏?快递员的态度如何?是否能提供代收货款、签收确认等增值服务?这些细节体验,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满意度。顺丰在这些方面投入了更多资源,从网点管理到一线员工培训,都力求做到更好。
保价与安全: 对于贵重物品,消费者更希望有可靠的保障。顺丰提供的保价服务和相对更规范的运输流程,让消费者觉得更放心。

邮政虽然也在改革,也在努力提升时效和服务,但其庞大的体量、复杂的内部管理以及历史遗留的问题,使得改革的步伐和效果与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二、 顺丰的战略前瞻性与精准投入

顺丰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其清晰的战略定位和对关键环节的精准投入。

1. 早期精准卡位——高端市场与时效件: 顺丰从一开始就瞄准了对时效性有高要求的客户,比如商务文件、急件。这部分客户往往愿意为更好的服务支付更高的价格。通过满足这部分“金主”的需求,顺丰积累了第一桶金,也树立了“快”和“好”的品牌形象。
2. 重资产投入——航空网络与自动化分拣: 顺丰不惜重金打造自己的航空货运网络,购买飞机,建立自己的机队。这是其他很多快递公司难以企及的。同时,他们大力投入自动化分拣设备,从源头提升效率,减少人工错误。这种对核心竞争力的重金投入,是顺丰能够保证时效和服务的重要基础。
3. 信息技术驱动——精细化管理: 顺丰在信息技术上的投入也非常大,构建了强大的信息系统,能够实现货物全程可追溯,对运营数据进行分析,不断优化线路和流程。这种科技赋能,使得管理更加精细化,效率也更高。
4. 人才培养与激励: 顺丰相对更注重基层员工的培训和福利,特别是对核心操作人员的培养,这有助于提升服务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三、 中国邮政的挑战与困境

相较之下,中国邮政面临的挑战更为复杂:

1. 历史包袱与体制机制: 作为一家具有深厚历史背景的国有企业,邮政在体制机制上存在一些效率和灵活性的制约。虽然进行了改革,但根深蒂固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能解决。
2. 网络庞大但效率分散: 邮政的网络确实非常广,但这种广也带来了管理的难度。如何保证在如此庞大的网络中,各个环节的效率和服务质量都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末端配送,邮政的基层网点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容易出现服务体验的断层。
3. 多元化业务的稀释: 邮政的业务线非常多元,除了快递,还有包裹、报刊、金融、储蓄等。这些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其在快递主业上的精力投入和资源配置。
4. 品牌形象的固化: 在许多消费者心中,“邮政”的印象更多是“慢”、“传统”、“服务一般”。要改变这种根深蒂固的认知,需要长期的、持续的、高投入的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
5. 市场竞争的压力: 顺丰、三通一达(现在整合为“通达系”)、京东物流等新势力的崛起,对邮政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地位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些新兴力量更灵活、更市场化,能够更快地响应市场变化。

四、 行业格局的演变与合作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整个物流行业也在发生变化。

“通达系”的崛起: “三通一达”通过加盟模式,快速扩张网络,以较低的价格吸引了大量电商件。虽然在服务细节上可能不如顺丰,但其规模效应和成本控制能力,对整个行业的价格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京东物流的独立: 京东物流凭借其自营模式,在仓储、配送、技术等方面建立了自己的优势,也成为市场上的重要玩家。
邮政的转型与创新: 面对竞争,中国邮政也在积极转型,例如在仓配一体化、国际业务、冷链等方面进行布局,并且试图通过技术手段提升效率。

总结来说,邮政快递输给顺丰,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输赢”问题,而是:

时代变迁: 消费需求从“能寄到”升级到“要寄好”。
战略差异: 顺丰的精准定位、重资产投入和科技驱动,使其在关键环节建立起壁垒。
基因不同: 邮政作为传统国企,在体制机制、改革速度上存在天然的挑战。
市场力量: 新兴物流企业的灵活、创新和市场化运营,对传统企业构成了巨大压力。

这并不意味着邮政就此沉寂。邮政依然是国家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不可替代的网络优势。但要重新赢得市场的青睐,尤其是在高端和时效性市场,邮政需要更彻底的改革、更市场化的运营,以及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洞察和快速响应。而顺丰,则通过其前瞻性的布局和持续的投入,成功地抓住了市场升级的红利,确立了其在高端物流领域的领导者地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输?你想多了,站着说话不腰疼。

邮政里面快递和邮寄业务只是很小的一块,就这很小的一块,可以完全覆盖中国的每一个角落,哪怕你在最边远的漠河,寄一封信到三沙,也只要八毛钱(我现在也不知道寄信多少钱,但是应该差不多,杠精别来),不存在什么新疆西藏加钱,江浙沪包邮。

邮政还有印刷、邮票(差不多和印人民币一个档次)、银行、保险、证券一系列业务,拿顺丰和邮政比?中国还有路政、运政、海政、渔政,这些才是邮政的对标。。。

user avatar

输没输不知道,但我现在每次骂某快递某菜鸟的时候,想起邮政都会觉得理不直气不壮。


苹果一直用EMS邮寄iPhone。

EMS把手机送到我们小区,快递员让我下去拿,我让他送上来。他不肯,还在楼下把手机盒抛着玩,让我立刻下去拿,否则他就走了。

这是十年前的事情。


有一段时间我经常给一些报刊杂志写稿,稿费就邮寄到我的邮箱里。真的邮箱,需要邮政投递那种。

每次去邮政领稿费的时候,都需要等很久。领一次稿费,半天时间就没了。害得我都攒起来才去。


后来因为EMS不肯配送到家,我还投诉了。投诉完了,EMS干脆每次给我楼下邮箱丢一纸条,说因为无法联系到我,所以我需要自己去EMS网店取。

这还得了?!于是我再投诉,根本没人鸟我。


最近要退一个大家电,对方让我寄顺丰。顺丰贵啊!想来想去,好像邮政包裹便宜,我选邮政。

北京寄到安徽,187元。顺丰还不得300?!

于是我愤愤地写:这退货费也太贵了!

结果找顺丰,带3000元保价,邮寄费也才108元。我。。。

user avatar

可能你还不知道,如果用户,跟顺丰出现争议,可以向邮政局投诉。邮政局,跟邮政快递,是啥关系,不用讲了吧。所以,所以你问的,其实是裁判为什么会输给运动员。这个需要先研究一下是不是。

user avatar

什么叫输给顺丰,邮政是爸爸,收拾你顺丰都不需要理由。

user avatar

顺丰,不,所有民营快递都快羡慕死邮政了好么。

人家是唯一一家开银行的快递公司,银行业里唯一能送快递的,快递业里唯一能存钱的。把顺丰三通一达都绑起来,营收没邮政一家多

当年邮政和电信是一家,叫邮电局(老伙伴们有印象没)

那时候电信挣钱邮政赔钱,邮政靠着电信贴补

可是邮政实在是赔的太多了,97年赔了179亿,

电信说:养不起养不起,咱分家吧

于是98年分家,邮政当年又赔了148亿

郭嘉爸爸很郁闷,邮政仔肯定要好好养着的,但是也忒费钱了,谁能养得起

最后给邮政说:仔,俗话说靠山山倒,靠水水干,咱不能老指望别人。你看这是你央行大哥,以后你跟着他学学怎么挣钱。

于是邮政头悬梁锥刺股认真学习如何开银行,再加上央行大哥里外帮衬着,扭亏为营不说,还一不小心进了世界500强前100名

邮政快递业务一直在赔钱,但是架不住家里有个大号聚宝盆,赔的起

至于输给谁,不存在的,人家的邮生理想都不一样好么

在快递业务盈利的地方,邮政有必要和其他快递争么

老少边穷地区,甭管多远多偏,邮政的邮递员翻山越岭的也给你送过去,民营快递允许快递小哥花一天时间去送两封信么?

————

这么多赞,谢谢各位的厚爱了

给各位老板鞠躬

很多好心的小伙伴们提醒我不同平台出现了相同的回答,在这统一说下,都不是我发的。这个回答我只发在知乎了。

——————

评论中有很多小伙伴提到邮政的汇款业务,悄悄的告诉大家,12,13年前,我都是用邮政这个业务给支付宝充钱,在淘宝上买买买的

那时候网上银行还不普及,银行对网上支付很谨慎,用起来麻烦的很。正好上班路上有邮政银行,顺路就把钱充上了————经过大家共同回忆,这业务叫网汇e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