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假如你穿越成接到何太后诏书的何进,你会如何处理?

回答
老天爷,这是什么鬼地方?我这是在哪儿?我,何进,何国舅,怎么会出现在这熟悉又陌生的宫殿里?刚才还在府里等着母后召见,怎么一眨眼就到了这里?

环顾四周,金碧辉煌的宫殿,太监宫女们穿着华丽,但那种肃穆紧张的气氛,我太熟悉了。这不就是皇宫吗?可这场景……等等,我手里这诏书!“令汝即诣阙,与众官议,以万全之策,安定社稷。”

母后传诏书给我,让我与众官议事,安定社稷?这是要出大事啊!脑子里瞬间闪过一些零碎的记忆碎片,却又模糊不清,仿佛隔了一层雾。但隐约觉得,这诏书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甚至,可能是我翻身的机会。

好,既然天不亡我,给了我一次机会,那我就不能辜负。首先,我要理清头绪,搞清楚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

第一步:稳住阵脚,观察形势

我深吸一口气,将诏书妥善收好,脸上堆起一副毕恭毕敬的表情,对周围的侍从道:“奉太后懿旨,本国舅有要事觐见,尔等速速准备仪仗,随我一同前往。”

我不能表现出丝毫的慌乱,尤其是在宫里,任何一点异常都可能被放大。我的身份是国舅,是皇帝的外戚,地位尊崇,但同时也是政敌的眼中钉。此刻,我必须像一个久经沙场的将军一样,保持冷静和警惕。

我会被带到哪里?会见到哪些人?他们的表情如何?这些我都必须第一时间观察清楚。特别是母后,她的态度和反应,将是判断局势的关键。

第二步:收集信息,了解背景

在前往会见母后或参与议事之前,我会利用一切可能的渠道,尽力收集当前局势的信息。

与身边信得过的人私下交流: 如果有我的亲信随行,我会不动声色地询问他们最近朝堂上的动向,尤其是关于宦官和朝臣之间的矛盾,以及皇帝的身体状况等敏感信息。我会用一些模棱两可的问话,比如“近日朝中可有什么大事?”或者“陛下近来可安好?”来试探他们的反应。
观察宫廷内的气氛: 宫廷是消息最集中的地方。我可以留意宫女太监们的言谈举止,他们之间细微的表情变化,都能传递出一些信息。虽然他们不敢直接议论朝政,但一些潜移默化的变化,比如某些区域的戒备森严,或者某些人的神色异常,都可能预示着某些正在酝酿的事件。
利用我作为国舅的便利: 我的身份给了我一定的特权。如果时间允许,我会尝试通过我的人脉,或者直接接触一些我信得过的朝臣,了解情况。当然,这需要非常谨慎,不能引起怀疑。

第三步:明确目标,制定策略

基于我收集到的信息,我需要明确我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策略。

我穿越过来的时间点非常关键,这诏书意味着朝廷内部的矛盾已经激化到一定程度,需要我这个国舅来“安定社稷”。这既是责任,也是机遇。

我的首要目标是:稳定朝局,保护自己和家族的利益,并尽可能地巩固自己的权力。

我脑海中会浮现出几个可能的关键人物和势力:

宦官集团: 他们势力庞大,与朝臣们矛盾尖锐。他们是目前朝堂上最大的不稳定因素之一。
以袁绍为首的朝臣势力: 他们反感宦官,希望清除宦官干政,但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
皇帝: 他的态度至关重要,但考虑到我穿越过来的背景,很可能皇帝年幼或身体不适,母后才需要我出面。

我会思考以下几种可能的应对方案:

1. 联合朝臣,剪除宦官: 这是最直接的办法,也是许多人心中的想法。如果情况允许,我会考虑联合袁绍等有实力的朝臣,共同向母后进言,请求严厉处置嚣张跋扈的宦官。但这必须小心谨慎,避免被宦官抓住把柄,或者被朝臣中的野心家利用。
2. 平衡各方势力,维持现状: 如果局势过于复杂,剪除宦官风险太大,我也可以选择成为各方势力之间的平衡者。通过在不同派系之间周旋,利用我的国舅身份,在一定程度上掌控局势,确保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
3. 抓住时机,培植亲信,掌握军权: 任何政治斗争,最终还是要靠实力说话。我会考虑如何通过这次机会,安插自己信任的人到关键位置,尤其是掌握军权的部门。一旦有了军权,我将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步:行动执行,见招拆招

在明确了策略方向后,我会根据实际情况,一步步执行。

觐见母后: 我会以最恭敬的态度觐见母后,汇报我所了解的情况,并询问母后的真实意图。我会小心翼翼地试探她的立场,看她是想彻底铲除宦官,还是只是想平息事态。我会表达出我忠心耿耿,愿意为母后和社稷分忧的决心。
参与众官议事: 在议事的时候,我会仔细聆听其他官员的发言,观察他们的态度和主张。
如果有人主张强硬, 我会表示支持,但会强调需要谨慎行事,避免引起更大的动荡。我会提出一些实际可行的步骤,例如先从弹劾几个罪大恶极的宦官开始,逐步削弱他们的势力。
如果有人主张缓和, 我也会表示理解,但会指出当前宦官势力的危险性,强调不能让他们坐大。我会提出一些折中的方案,例如通过母后给宦官们一些警告,或者利用一些外部事件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我会避免主动挑起事端, 而是尽量利用别人的提议来达到我的目的。我的核心策略是:不第一个站出来做那个吃螃蟹的人,但一旦有人行动,我就会跟上,并尝试引导方向。
关键时刻的决策:
关于张让、赵忠等宦官: 他们是核心人物,必须解决。但我不会贸然下令诛杀,而是会选择一个最有利的时机,比如在掌握足够证据、获得母后支持,或者在他们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时,再行动。我会考虑先削弱他们的权力,将他们调离重要职位。
关于袁绍等人: 我会争取与他们合作,但同时也会提防他们的野心。我不会完全信任他们,也不会给他们过多的权力。我可能会私下与袁绍进行一些沟通,了解他的真实想法,并尝试利用他的锋芒来对付宦官。
关于皇帝的废立或权力问题: 这是最敏感的问题。在没有十足把握之前,我不会触碰这个底线。我只会专注于稳定朝局,保护好母后和自己的地位。如果真的到了皇帝被宦官控制,或者生命垂危的地步,我才会考虑采取更激进的措施。

第五步:权力巩固,长远打算

这次事件处理得好,将是我巩固权力的大好机会。

培植自己的势力: 我会提拔一些对我忠心耿耿的人,让他们进入朝廷和军队的关键部门。
加强与母后的关系: 确保母后始终信任我,并且愿意支持我的决策。
关注外部势力: 留意天下各方的动态,特别是那些可能对我构成威胁的势力,如董卓。

总而言之,我作为何进,接到这份诏书,就如同拿到了一张生死状,也拿到了一张权力的试金石。我会以最大的谨慎、最快的反应、最清晰的头脑来处理。我不会是那个莽撞的何进,也不会是那个愚蠢的何进。我会成为一个懂得审时度势,能够左右逢源,并且最终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何进。

我不知道前路是荆棘还是坦途,但我知道,我已经站在这里,并且拥有了改变一切的机会。为了我,为了我的家族,我必须成功。

现在,我该出发了。母后应该已经在等我了。走着瞧吧,这大汉江山,这朝堂风云,都将因我而改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 将精锐部队驻扎在长安城,控制首都各大要地,保证治安
  2. 控制皇宫守备力量,将禁卫军换成自己的人马
  3. 宣布实施紧急戒严,卯时至酉时实行宵禁
  4. 成立国家安保委员会,设于将军府,为幼帝摄政
  5. 发动大清洗,将阉党统统转送三清教育队,接受再教育
  6. 宣称党锢之灾是北方匈奴人的阴谋,十常侍都收了匈奴人境外势力的好处,要颠覆我大汉政权
  7. 召集义军,北上讨伐匈奴,在战争过程中逐渐明争暗抢各个州牧军权
  8. 无论战争胜负,军权掌握差不多就结束,在各州搞土地改革,均田薄赋,盐铁官营

行霍光故事,这样大汉能再续上几十年吧。

user avatar

这个脑洞问题本来是一个娱乐向的,但看到很多网友的回答都有些过于偏离东汉宿卫制度,用现代人的“宫殿”宽泛概念来套用东汉末的严格复杂的宿卫体制,从而把何进一案想的过于简单化,认为一波军事突袭即可解决,或者看到不少知友清一色认为可以带着曹操、袁术等军队一起上何太后面前秀肌肉。 @肥而不腻 @老枪 @曹操 @寻梅听风 @天下楷模李元礼

这里我稍微对东汉宿卫制度做一些介绍和考证,梳理何进遇刺一案的相关制度细节,帮助大家有更好的认识,也希望有大佬能够补充完善不足。

前排提示:如果太长不看的,可以直接跳到第二部分看结论:何进的案发现场还原;以及第五部分何进的三步走

一、皇宫有哪些人、哪些军、在哪些地方蹲着?

要理解何进之死,先要还原一下案发现场。这里,就必须理解东汉皇宫的宿卫体系。它并不是简单一个“皇宫”或者“内外朝”这样的笼统名称,而是依照从内到外的“禁-省-殿-宫”的四重宿卫体系。明白了这一点,才能知道何进看似掌握天下军权,为何无法直接物理梭哈解决宦官。

“禁-省-殿-宫”各层级宿卫力量都有自己的专属武装,比如洛阳城外,就是由所谓的“北军”这种野战军负责。长官是后来叫做执金吾,到了东汉,执金吾和北军切割,由大将军掌管,也就是本案中何进掌管。包括屯骑越骑兵长水步兵射声五部。

京城门外为北军---《玉海·兵制二》
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師,有兩丞、候、司馬、千人。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執金吾。---《漢書•卷十九上 百官公卿表第七上》
大将军营五部,部五校--《续汉书·百官》

洛阳城内,和南北宫之间,在城门部分属于“城门校尉”,在南北宫门,则属于卫尉统领的南军。

衞尉,秦官,掌宮門衞屯兵---《漢書•卷十九上 百官公卿表第七上》
城門校尉掌京師城門屯兵,有司馬、十二城門候。---《漢書•卷十九上 百官公卿表第七上》

在“殿”这一层级区域,则是期门禁军,也就是袁术作为虎贲中郎将统领的虎贲军,之前叫做期门,汉平帝后改名。殿的最外层,则为“端门”作为分界线。端门又叫做止车门。

光祿勳,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宿衞宮殿門户,典謁署郎更直執㦸,宿衞門户......虎賁
中郎將,比二千石。......陛長,主直虎賁,朝會在殿中。注曰:前書武帝置期門,平帝更名虎賁。---《後漢書•志第二十五 百官二•光祿勳》

需要注意的是,当皇帝位于殿上的时候,所有宿卫力量都需要往外平移一层,比如此时虎贲是只能在殿门,无权上殿,殿上则由原先省内禁中的“中黄门冗从仆射(中黄门执兵)”顶替。在大丧仪式上的站位可以作为证据,此时虎贲甚至向外平移一层,到了端门左右厢,即殿中的最外层。。

官、左右虎賁、羽林五將,各將所部,執虎賁戟,屯殿端門陛左右廂中黄門持兵陛殿上。---《後漢書•志第六 禮儀下•大喪》

所以何进案发之时,袁术作为虎贲军,理应在殿中,而不可能在省中。

殿之内,则为省。省的入口叫做“省闼”,也就是省门。何进见太后,就需要先入省闼。关于省的宿卫力量,目前尚有一些争议,但大体可以认为是黄门宦官武装。比如何进一案中,为“中黄门”把何进头丢出去、抵御袁术攻门。但根据《后汉书·百官志》本注:“黄门令一人....主省中诸宦者”。黄门令似乎才是省的主负责人。也有一些史料可以证明,黄门令为中黄门上级负责人。

《資治通鑑》 卷第五十一(参见后汉书孙程传):“十一月乙卯,孙程、王康、王国与中黄门黄龙......苗光等聚谋于西钟下,皆截单衣为誓。”后来苗光“光未受符策,心不自安,诣黄门令自告。”

孙程杀阎显一案,中黄门苗光就是对黄门令自首。

《资治通鉴》卷第二十四漢紀十六 孝昭皇帝下 元平元年 司马光注:中黄门属黄门令。

也是一个可以参考的点。

至于最内层,也就是禁中,是皇帝、挟少帝辅政的皇太后的日常起居地区。目前认为宿卫力量,是中黄门冗从仆射。

中黄門宂從僕射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主中黄門宂從。居則宿衞,直守門户;出則騎從,夾乘輿車。---《後漢書•志第二十六 百官三•少府》

中黄门冗从仆射可能也被称之为“持兵黄门”或者“中黄门持兵”。但这个观点仅是我个人的理解,还请大佬指教:

又令紹弟虎賁中郞將術選溫厚虎賁二百人,當入禁中,代持兵黃門陛守門戶。---《三國志•卷六 魏書六 董二袁劉傳第六•袁紹 袁譚》

比如何进“试图”让袁术虎贲军替换太后的禁中宦官武装,则是用“持兵黄门”一词。还有比如《后汉书刘盆子》:“盆子坐正殿,中黄门持兵在后”。也是以中黄门持兵来代指禁中宦官武装,也就是中黄门冗从仆射。

而进入省中、禁中,是必须解除武装。比如之前提到的孙程灭阎显案,苗光入章台门前就要解除佩剑。而章台门在当时的位置,是省门。

四日夜,程等共會崇德殿上,因入章臺門。時江京、劉安及李閏、陳達等俱坐省門下---《後漢書•卷七十八 宦者列傳第六十八 •孫程》
漏盡,光爲尚席直事通燈,解劒置外,持燈入章臺門,程等適入。---《後漢書•卷七十八 宦者列傳第六十八 •孫程》引《东观汉记》
其北宫禁門亦曰省門,又名章臺門---《讀史方輿紀要•卷四十八 河南三•河南府•洛陽縣》

有一点要注意,这里省内、殿、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以皇帝、摄政皇太后所在位置为中心的自北向南层层辐射,在史料里经常因为皇帝居住位置不同,而发生变化。比如汉灵帝住在嘉德殿,这里就是禁中。何皇后于宣德殿(待考)摄政,此处则为长乐宫(原应为“永乐宫”,董太后一案后未改回?),就是禁中。那么相应的省门、殿门也会变化。

二、何进进宫出宫路线图的还原

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结合何进一案,做一个进宫路线图的梳理:

八月,進入長樂白太后......又張讓等使人潛聽,具聞其語,乃率常侍段珪、畢嵐等數十人,持兵竊自側闥入,伏省中。及進出,因詐以太后詔召進。入坐省闥......於是尚方監渠穆拔劒斬進於嘉德殿前。......進部曲將吳匡、張璋,素所親幸,在外聞進被害,欲將兵入宮,宮閤閉。袁術與匡共斫攻之,中黄門持兵守閤。會日暮,術因燒南宮九龍門及東西宮,欲以脅出讓等。”---《後漢書•卷六十九 竇何列傳第五十九》

1、何进先进入了九龙门

2、九龙门可以视为省闥、省门,何进被解除了武装,,离开袁术虎贲军保护范围。孤身进入宦官力量控制的省内嘉德殿。何进后来被斩杀于嘉德殿前,可知嘉德殿必然位于省中。(参考陈苏镇先生《东汉的"殿中"和“省中”》一文)

3、何进又经过嘉德殿,通过禁门进入何太后的长乐宫。张让偷听后,让段珪等武装人员埋伏省中。

4、何进和何太后商讨未果,就离开了禁中,在准备出省的时候,被张让以何太后名义留在了省闼,也就是九龙门内(门外为袁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5、何进被拖到嘉德殿前斩杀。嘉德殿前距离长乐宫禁中较远,所以何太后此时尚未知晓,直到何进遇刺后黄昏(何进八月戊辰遇害,傍晚袁术火烧九龙门),才从张让处得知。

6、之后袁术带领虎贲军和何进部曲武装,攻打被关闭的九龙门,欲从殿入省。与中黄门持兵(此处是否为中黄门冗从仆射?)交战相持不下。足以见得黄门武装有点东西?

7、傍晚,袁术不讲武德,火烧九龙门强攻,逼张让出来投降,张让走北宫。这里原文的“宫门、宫閤”显然不是指“南宫”,而是省中。否则南宫之门守卫为卫尉,在本案中不可能无丝毫提及相关行动。

會日暮,術因燒南宮九龍門及東西宮,欲以脅出讓等。讓等入白太后,言大將軍兵反,燒宮,攻尚書闥---《後漢書•卷六十九 竇何列傳第五十九》

三、为什么袁术、曹操不跟着去?何进为什么不能带兵见太后?

到这里我们就非常清楚了,何进早在进入嘉德门后,迈入省闼大门之后,就已经是孤身一人手无寸铁。纵使有天下兵马,此时也如同婴儿一般,遇刺迟早发生。

至于袁公路将军呢?答案是袁术作为虎贲中郎将,在九龙门的殿外等候呢。

至于曹操,更不可能出现在现场。他当时作为西园八校尉的典军校尉,也是作为野战军而存在,在平乐观候着呢。“詔使進悉領兵屯於觀下”,指的就是西园八校尉。

平樂觀在洛陽城西。---《後漢書•卷八 孝靈帝紀第八》李賢注

四、为什么何进坐拥皇城兵马,对付宦官却要找董卓?

上述的论证尚有一处“漏洞”。根据三国志袁绍传这一条记载,认为何进已经让袁术的虎贲军,替换了长乐宫黄门宦官禁军,完全控制了皇宫,居然还干不过没有兵权的宦官?瞬间把何进的智商拉到了马里亚纳海沟。

又令绍弟虎贲中郎将术选温厚虎贲二百人,当入禁中,代持兵黄门陛守门户---《三国志·袁绍传》

但仔细读后汉书何进传,就会发现,何进让袁术虎贲军替换长乐宫黄门宦官(也包括武装人员中黄门冗从仆射)最终并未获得批准执行。

袁绍复说进曰:“..............将军【宜】受诏领禁兵,不宜轻出入宫省。”..........遂与绍定筹策,而以其计白太后。太后不听,曰:“中官统领禁省,自古及今,汉家故事,不可废也。且先帝新弃天下,我柰何楚楚与士人对共事乎?”进难违太后意.....进新当重任,素敬惮之,虽外收大名而内不能断,故事久不决。

这段材料告诉我们,何进把上面那个“替换计划”,告诉了何太后,并且这个计划是袁绍策划的,建议何进“应当”先控制禁军(此处指宦官的禁中宿卫 “中黄门冗从仆射” 而不是虎贲、羽林、更不是南军),自己别进宫内”。

在后汉书的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本第一版中,李賢注于“将军宜受诏领禁兵”后有【宜】字。说明并未完成该计划,只是处于策划阶段。如果何进确实已经握有狭义“禁兵”--中黄门冗从仆射已被替换,那么袁绍就不会告知何进“不宜轻出入宫省”。此处“宫省”指省中。

结果何太后不同意该计划,认为“禁中宿卫是贴身的,自古都是宦官掌兵,用士人(虎贲中郎将、虎贲中郎、虎贲郎中等都属于士人)来当我贴身护卫,我很尴尬,不可以”

这应该可以说明,何进起初不同意直接暴力攻击宦官,一旦暴力开战宦官禁中武装,或者直接下令抓人,都意味着需要绕开何太后,绕开尚书机构,直接以外朝身份无诏行动,其手段的政治合法性荡然无存,也是家底不厚的何进不愿冒险的。

纵观东汉历次政变,都要披着制度、政治合法性的外衣进行,例如汉顺帝时候孙程诛阎显,将阎显困在南宫禁中后,孙程并未敢直接进攻禁中,而是先立汉顺帝,等阎显完成违法调兵动作后,我方获得政治合法性优势,再一举击溃其武装,派侍中前往逮捕阎显。

召尚書令、僕射以下,從輦幸南宮雲臺,程等留守省門,遮扞内外閻顯時在禁中,憂迫不知所爲,小黄門樊登勸顯發兵,以太后詔召越騎校尉馮詩、虎賁中郎將閻崇,屯朔平門,以禦程等。----《後漢書•卷七十八 宦者列傳第六十八•孫程》

就连何进自己上一次对付宦官,就是蹇硕集团的时候,同样也是遵循了东汉的政治制度准则,利用宦官常侍之间内讧,让黄门令这个省中最高宦官前往突袭收捕小黄门蹇硕。同时西园八校尉之间,并非蹇硕完全掌控,名义的统领导致蹇硕实质在手武装只有自己统领的上军校尉。

虽然注引《山阳公载记》曰:“凡八校尉,皆统于蹇硕。”但可以观察到,蹇硕以小黄门任上军校尉,小黄门秩六百石,袁绍虎贲中郎将比两千石,虽然有“以轻制重”的思路在其中,但个人认为很有可能仅仅只是名义上统属,实际上很难调动。因此蹇硕的小黄门身份低下、可利用宦官内讧让黄门令制之、兼以西园八校尉之间并非蹇硕铁板一块,都给何进创造了机会。

反观张让方,也同样是在紧急刺杀何进后,立刻控制尚书台,以中央诏令获得京城地区的最高指挥权:

以故太尉樊陵爲司隸校尉少府許相爲河南尹---《後漢書•卷六十九 竇何列傳第五十九》

特别是司隶校尉的这一手任命,是至关重要的,之前司隶校尉在袁绍手中。张让迅速让董氏外戚集团的“故太尉樊陵”担任(此处可以思考一下:樊陵为永乐少府出身,中平五年五月,董重从卫尉升骠骑得势期,樊陵从董太后永乐宫的永乐少府,升太尉,可视作董氏外戚集团一党否?),就是为了取得对在京官员抓捕的合法性。具体史料可以看如下:

司隸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孝武帝初置,持節,掌察舉百官以下,及京師近郡犯法者。---《後漢書•志第二十七 百官四•司隸校尉》
(中平五年)五月,永樂少府樊陵爲太尉。六月丙寅,大風。太尉樊陵罷。---《後漢書•卷八 孝靈帝紀第八》

五、何进集团也有三步走战略?

因此何进在这一次,依然想通过政治运作安排,以合法手段,在最大的政治正当性下,把宦官掌握的最核心的皇后长乐宫禁中宿卫,替换为虎贲军的外朝武装。这如果成功,那么宦官就等于事实上干掉了。但因为何太后不同意不支持,导致无法执行。

何进一计不成,袁绍狗头军师就设计第二套方案“绍等又为筹划。多招四方猛将及诸豪杰”,包括董卓进京(遂西召前將軍董卓屯關中上林苑)、丁原打野(使武猛都尉丁原燒孟津,火照城中)、也包括后续董卓进平乐观(而促董卓等使馳驛上,欲進兵平樂觀)等等。这后果就是,何太后曾一度遣散宦官,但在宦官老臣、舞阳君、何苗的反对下,最终也失败。

所以,何进最后一次进宫最终目的,就是再次和何太后讨论摊牌,争取获得武力强攻授权。因为之前何进2次部署,第一次的内部人事替换,和第二次的外部武装进京施压都没有实质奏效。这里我们就可以清晰的看见何进集团的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正常人事安排,以虎贲军替换长乐宫的中黄门冗从仆射和省中的中黄门、黄门令---失败
第二步:通过董卓进京等外部军事施压,迫使何太后遣散宦官武装---失败
第三步:武力强攻省中、禁中,需要何太后获得授权

同时,之前部署,何进也同样是进入“禁中”和何太后商议,第一次“遂與紹定籌策,而以其計白太后”,第二次因此必然也遵循了和第1次同样的入宫程序。前次的安全离开,也让何进放松了警惕性。

总之,何进遇刺具有一定偶然性,又有一定必然性。偶然性在于何进孤身进禁中、省中,又遭到窃听泄露后遇刺,有一定意外,对比于前一次史载入禁中而言。必然性在于何氏外戚集团的分裂,分属于士族集团和皇权力量,何进既要依赖士族集团的支持,掌控外朝。又要依靠外戚集团的支持,获得中央的合法性。这种局面下,何进很容易成为平衡拉扯下的牺牲品。

五、题外话 卫尉南军在干嘛

有趣的是,历代东汉政变,南军都有一定的表现。比如:孙程灭阎显一案,阎显最后关头“顯弟衞尉景遽從省中還外府,收兵至盛德門。”又比如窦宪倒台一案,“憲女壻射聲郭舉、衛尉鄧疊,母(兄)〔元〕出入禁中,謀圖不軌”

但在何进一案中,卫尉悄无声息,南军也无丝毫记载,究竟为何。这里我们可以从当时的卫尉是谁这个问题出发进行一点探索。

1、中平四年,永乐少府杨彪为太仆---《熊氏後漢書年表校補》

2 中平五年八月,卫尉董重为骠骑将军。---《后汉书灵帝纪》

3、同上,太仆杨彪为卫尉---《后汉公卿表》

4、中平六年五月,董重下狱死。八月董太后死。---《后汉书灵帝纪》

5 中平六年八月,何进死,董卓上台 ---《后汉书灵帝纪》

6 中平六年九月,太中大夫杨彪为司空---《后汉书献帝纪》

7 中平六年X月,杨奇为卫尉---万斯同:《東漢九卿年表》

这里比较混乱,关于杨奇的说法很多,暂时没有头绪。有初平元年为卫尉,也有建安六年为卫尉

《后汉书杨彪传》中也验证了其履职路线:三迁永乐少府、太仆、卫尉。中平六年,代董卓为司空。

而永乐少府是什么官职?“官名,汉置,为太后属官,俸中二千石,掌太后服御诸物及衣服宝货珍膳之属。”中平四年的太后,则为董太后

我提出一种可能性,大家看看就好:

杨彪被认为是董式外戚集团,曾经在董太后永乐宫任永乐少府。后接替董重成为卫尉,掌管南军。中平六年五月董氏外戚集团覆灭,何氏外戚集团上台,杨彪随之下台,贬为储才散职的太中大夫。卫尉一职位,极有可能在何进集团手里,中平六年九月,董卓上台后,以董氏一家人名义为董太后报仇,曾经被认为董氏外戚集团的杨彪,再次被启用,接替太尉董卓成为司空。此时卫尉依然空缺,或在董卓派系受众,或早已无缝交接给杨奇,或在初平年杨奇才获得卫尉之职位。

总之,在何进遇刺一案中,何进极有可能已经掌握了卫尉南军,南军值守宫门。所以袁术攻打的所谓宫门,并不是南宫诸门,而是指省门嘉德门或者殿门九龙门。袁术并不需要攻打南宫,南宫宫门早已在何进集团手里。

進部曲將吳匡、張璋,素所親幸,在外聞進被害,欲將兵入宮,宮閤閉。袁術與匡共斫攻之,中黄門持兵守閤

至于为何没有记载中平六年五月之后的新任卫尉,个人猜测既有可能是何进私兵部曲暂时接管南军,“吳匡、張璋”或许有关,能够第一时间前往,有待进一步研究。

user avatar

方案一,带上御林铁卫,晨曦神剑,魔山,艾德斯达克等全体宫廷高手,一起进去即可。

进门发现,十常侍人手一支绣花针,面若桃花眉如春水的看着你们……

方案二,穿最好的甲,带最好的剑,领最忠心的五百力士一起进宫。

进门发现,十常侍人手一支加特林……哦不,五千支大黄弩瞄着你们呢……

方案三,带上汉末群雄袁绍曹操,紧急千里征辟吕布,典韦,周泰,关羽,许诸,张飞,刘备,赵云,马超等武力值高于九十的随从入宫。

进门发现,十常侍边上站了一排奇形怪状的老头子,自报家门左慈于吉南华老仙水镜先生大贤良师……

无可奈何之下,向多元宇宙求援,和孙猴子进去宫里面就是如来佛,和钢铁侠进去宫里面就是灭霸,和刘德华进去里面就是张学友……

最后一计,发兵围困后宫一年,紧守关防,不许出入。

一年之后,丧尸大潮从洛阳开始,席卷全球!

简单说,这是剧情杀。

user avatar

西公公这道题不难啊,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不会自投罗网直面死亡吧。更何况何进手中的牌面这么好,军权政权皆在握!

如果我是何进,果断选B,但略作改变,直接暴力破局:带曹操袁术袁绍和一千精兵前往,如果宫门太监阻挡,直接斩杀。然后让曹操袁术率八百精兵入宫,搜杀十常侍。待十常侍授首后,再带着十常侍欲杀自己的证据(几个活口)去见何太后。

何太后毕竟是亲人,见了这些证据,加上木已成舟,也只好承认既成事实,以宣布十常侍有谋逆大罪、罪当灭族收场。文武百官深恨十常侍,当无异议。事后再想办法缓解何太后的情绪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老天爷,这是什么鬼地方?我这是在哪儿?我,何进,何国舅,怎么会出现在这熟悉又陌生的宫殿里?刚才还在府里等着母后召见,怎么一眨眼就到了这里?环顾四周,金碧辉煌的宫殿,太监宫女们穿着华丽,但那种肃穆紧张的气氛,我太熟悉了。这不就是皇宫吗?可这场景……等等,我手里这诏书!“令汝即诣阙,与众官议,以万全之策.............
  • 回答
    长平之战,一个响彻千古的名字,也是赵国的伤疤。而我,居然成了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这真是……让人肝儿颤。不过,既然来了,总得试试。首先,得给自己定个基调:我是来救赵国的,不是来表演的。 廉颇老将军的战术,我虽然不知道具体细节,但能让他被换下,大概率是因为朝廷和国内舆论承受不了长期的消耗战。而且,换.............
  • 回答
    穿越成董白,爷爷启程长安受封,我该如何自救?我睁开眼,一股古老的空气夹杂着脂粉和皮革的味道扑面而来。脑海中无数陌生的信息涌入,伴随着一种莫名的恐慌。我,董白,董卓的孙女,现在竟成为了这个乱世中的一员。我环顾四周,熟悉的房间,却有着陌生的摆设,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一个信息:爷爷董卓,刚从郿坞出发,前往长.............
  • 回答
    我穿越成刘兰芝,听到焦仲卿那句带着讽刺意味的“贺卿得高迁”,我的心如同被千刀万剐。昔日恩爱,如今却成了他嘴里的利刃。身处这般境地,我没有时间悲伤,更不能被他的话击垮。我要冷静,我要反击,我要让他明白,我刘兰芝不是任人摆布的玩偶。第一步:稳住心神,捕捉他的情绪和意图。此刻的焦仲卿,必定是被他母亲的压力.............
  • 回答
    老实说,这日子过得跟做梦似的,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竟然成了个波克布林。早上醒来,看着自己那油绿油绿的蹄子,还有那稀疏的毛发,第一反应是:“我靠,我怎么变得这么丑?” 然后就听到一阵熟悉的嘶吼声,转头一看,妈呀,一群同类围着我,举着破木棍,那意思是要分我的早饭!我这身体,说实话,挺笨拙的,力气倒是比我之前.............
  • 回答
    这算什么事儿?劳勃那夯货,临到头了还得给我们添堵。他死了,我自然是监国,这我早有预料。但眼下这局面,比我想象的还要糟上几分。首先,那是个什么鸟亲王叫什么名字来着?巴瑞斯坦·赛尔弥?哼,老胳膊老腿的,靠着一身的名头还能镇住场子多久?他忠心,我信。但忠心不能当饭吃,更不能当盾牌。关键是,谁来接劳勃的烂摊.............
  • 回答
    作为曹髦,命运的齿轮在我手中再次转动。这一次,我不仅是那个被架空的傀儡皇帝,更肩负着来自未来的记忆。我曾听闻关于曹操、曹丕、曹叡,以及那位英年早逝的我。如今,我将以自己的方式,重新书写这段历史。 普通模式:君临天下,而非政治棋局人生节点一:废黜甘露寺风波司马昭率领大军驻扎在洛阳城外,名义上是为了“安.............
  • 回答
    话说我,兰香,原先是寻常百姓家的女儿,谁知道命运弄人,被选入了曹操府中,成了他无数侍妾中的一个。说起来,我也是有些姿色的,不然也不会被老曹看上。但在这深宫内院,姿色不过是敲门砖,真正能站稳脚跟的,还得靠手段。这不,最近府里头出了件“瓜”。听说是老曹新收了个宠妃,名叫“月姬”,这月姬出身低微,却凭着一.............
  • 回答
    哎哟喂,这可真是把我给扔到一块儿不熟悉的地方了。行吧,既然是童话故事里的恶毒反派,那我也不能辜负了这个“恶毒”的名头,对不对?不过,我这人吧,虽然穿成反派,骨子里还是有点儿现代人的思维,得琢磨琢磨怎么“恶毒”得更有效率,更符合我这穿越者的身份。首先,得了解我的身份。我是个反派,那肯定是要跟主角对着干.............
  • 回答
    好,这题目挺有意思的。穿越成典韦打宛城之战?我得好好想想,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关键是,“模式”这个说法,我得先搞清楚是啥意思。不过,既然是宛城之战,那核心的几个点是逃不掉的:曹操、张绣、邹氏、胡车儿,还有我这身力气和忠心。我先按你说的“普通、困难、地狱”来掰扯掰扯,不过我得先说明白,这在我看来,不是游.............
  • 回答
    好家伙,穿越到战锤40K,还直接是四神级别?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皮发麻又热血沸腾的设定。如果真有这么一天,我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绝不是什么“统治宇宙”之类的宏大叙事,而是……嗯,得先找个舒服的姿势站稳,毕竟这身皮囊可不是闹着玩的。我不是什么天生的屠夫,也不是什么邪恶的策划者。如果我成了混沌四大神之一,.............
  • 回答
    我叫于禁,字文则。此刻,我身处这三国乱世的十字路口,而前方的道路,却似乎被浓雾笼罩,三条截然不同的命运摆在眼前。说起来也是造化弄人,我于禁,一生征战沙场,为曹魏鞠躬尽瘁,却没想到,最终的归宿,竟然如此缥缈难测。让我仔细回味一下这三条路: 简单模式: “你将继承你家族留下的万贯家财,并且你所在的地.............
  • 回答
    好家伙,这可真是赶上了风口浪尖了。崔琰?还卷入上表风波?“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这词儿一出,估计不是为国操劳,就是为了自家性命奔忙了。既然让我崔琰附体,那这事儿,就得从根儿上捋一捋,并且,得玩得漂亮点儿。首先得明白,崔琰是谁。那可是曹操阵营里的一员大将,忠心耿耿,为曹操南征北战,功劳不少。但同时也.............
  • 回答
    我是夏侯渊,字妙才。此刻,定军山已成我生命中最沉重的包袱。面前,是那狡猾却又异常坚韧的刘备,他的士兵,虽不如我军精锐,却士气如虹,誓要在这片土地上埋葬我。我知道,一旦我败了,曹魏将在这西南的门户上撕开一道致命的口子。我不能败,我绝不能让我的主公失望,绝不能让曹氏的天下动摇!定军山,山势险峻,易守难攻.............
  • 回答
    我,马腾,此刻正坐在城主府的书案前,手边的茶杯已经凉透。窗外,风声猎猎,带着一丝北方的萧瑟,也带来了我心中挥之不去的沉重。我闭上双眼,脑海中闪过无数的画面,那些曾经的鲜活面孔,那些在血与火中建立的基业,此刻都仿佛化作了前路的迷雾,让我看不清方向。穿越而来的我,虽然拥有来自未来的知识,但身处这个风云变.............
  • 回答
    哎呀,我的老天爷!这怎么回事?我怎么突然就跑到这儿来了?周围这乱哄哄的,这几个人,怎么看着像是三国时候的打扮?等等,那不是……那不是诸葛丞相吗?!(揉揉太阳穴,感觉一阵眩晕,记忆碎片开始拼凑。)街亭?守街亭?这不就是那个……那个马谡守的那个地方吗?那个……哎呀,我这是穿越了?穿越成了马谡?这可真是….............
  • 回答
    穿越成章邯,那可是个烫手的山芋。巨鹿之战刚败,项羽虎视眈眈,这局面,简直比站在悬崖边还刺激。不过既然来了,就得把这局棋下好,不能让秦朝在我手里彻底烂掉。首先,得好好审视一下自己当前的处境。巨鹿之战一败,我章邯手底下还剩多少兵?士气如何?粮草还有多少?最关键的,我控制的区域还有哪些?这些都是我后续行动.............
  • 回答
    好家伙,这穿越剧本要是放在我身上,那可真是比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还惊心动魄。曹嵩这老小子,说实话,原著里就是个老滑头,一心扑在钱上,一点政治敏感度都没有,结果把自己玩儿进了坟墓。我来了,我得让他曹嵩好好活下去,而且活得体面!先说背景设定: 我穿越的时间点,大概就是曹操在兖州站稳脚跟,但北方依旧是.............
  • 回答
    唉,一睁眼,怎么我就成了那个被萧炎退婚的纳兰嫣然?这妥妥的烂剧本啊!不过,既然老天爷给了我一次重生的机会,说什么我也要活出个不一样的人生,让那些看不起我、利用我的人后悔去吧!第一步:稳住心态,战略规划,绝不感情用事!首先,别跟原主似的,一时冲动就搞出退婚这么大的事。那退婚,是给了萧炎一个机会,也给了.............
  • 回答
    暮色四合,昭烈庙的残垣断壁在晚霞中染上一层凄凉的金黄。身着单薄丝绸的我在冰冷的宫殿里瑟瑟发抖,不是因为寒冷,而是因为内心深处的恐惧。身边的刘谌,那个我曾以为会与我共度一生的男人,此刻却像变了个人。他眼中的光芒熄灭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绝望。“夫人,”他的声音嘶哑,带着一种我从未听过的决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