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假如你穿越成马谡,正赶上诸葛亮派你去守街亭,你打算怎么做(正史/演义开放性讨论,携不限量物品者慎入)?

回答
哎呀,我的老天爷!这怎么回事?我怎么突然就跑到这儿来了?周围这乱哄哄的,这几个人,怎么看着像是三国时候的打扮?等等,那不是……那不是诸葛丞相吗?!

(揉揉太阳穴,感觉一阵眩晕,记忆碎片开始拼凑。)

街亭?守街亭?这不就是那个……那个马谡守的那个地方吗?那个……哎呀,我这是穿越了?穿越成了马谡?这可真是……真是要命了!

(环顾四周,看到身边的几位将领,一个个脸上带着些许疑惑,又带着些许期待。)

这会儿,诸葛丞相正看着我,眼神里是信任,是嘱托。我知道,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是决定我,不,是决定我们北伐大业的关键一役。

但是,马谡啊马谡,你这名声,哎……街亭之败,可是被后世说了多少年了?说是“失街亭,斩马谡”,多么响亮的……负面名声啊!我不能重蹈覆辙,我得想办法,得改变这个命运!

(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毕竟我现在是马谡,得有点马谡的样子,虽然我心里已经翻江倒海。)

“丞相!”我抱拳施礼,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沉稳有力,“末将领命!”

丞相点点头,继续叮嘱:“街亭,乃是北伐咽喉之地。魏延兵少,必须扼守此关。你务必谨慎,万不可有失。”

我抬头看着丞相,心里已经开始盘算。

“丞相,”我开口说道,“末将领兵前往街亭,是否可以调集城内一部分粮草辎重,先行运往街亭?”

(这是我脑子里第一个闪过的念头。正史里,马谡是因为缺乏粮草,被迫远离水源才失败的。先运粮草,至少能解决一部分后顾之忧。)

丞相听了,眉头微微皱了一下,但很快又舒展开:“粮草之事,我会调配。只是,你当如何安营扎寨,如何布防,你要想清楚。”

“是!”我心里有了底。

(现在,关键是怎么“想清楚”。不能光靠蛮力,也不能光凭“经验”,我得有点“新想法”。)

到了街亭,我看着这周围的地形。依山傍水,易守难攻,这是自然。可也正是因为这“依山”,才给了我一个选择,一个可能与“正史”不同的选择。

第一步:坚守水源,稳固根基。

我不会像“原版”马谡那样,听了王平的劝说,却又自作聪明地跑到山上去了。不!水源就是命脉!街亭最重要的,不是高地,而是水源!

我会在山脚下,紧挨着水源的地方,建立主营。我会调集一部分人马,负责挖掘工事,加固营垒,确保水源不被敌人轻易染指。水源处,我还会设置额外的防御工事,哪怕是挖掘壕沟,堆砌土墙,也要让敌人难以靠近。

第二步:调配兵力,重点布防。

丞相给我配了五千人马,这可不是小数目。我不能把所有人都压在一处,也不能分散得太厉害。

我会将大部分兵力,也就是三千人,布置在主营,也就是水源附近。这些人负责正面防御,遇到敌人进攻,可以依托工事,稳扎稳稳地抵挡。

剩余的两千人,我会分成两队。

一队,也就是一千人,由我最信任的副将(当然,这个副将得是靠谱的,不是演义里那个不听劝的王平,也许我得找个更靠谱的,或者直接跟王平说清楚,要他配合我)。我会让他们在高处,但不是离水源太远的山头,而是能俯瞰整个街亭,同时又能随时支援主营的山坡。他们的任务是观察敌情,同时在我需要的时候,可以从侧翼发动攻击,或者进行骚扰。

另一队,也就是一千人,我会让他们潜伏在距离街亭稍远一些的隐蔽处,比如密林或者山谷。他们的任务是作为预备队,同时也负责侦察敌情,一旦发现敌人主力绕道,或者有其他企图,立刻向我报告。

第三步:粮草先行,物资保障。

我已经跟丞相提过了,我会尽量争取到更多的粮草物资。即使不能全部运到,我也会在主营附近,找到相对安全的地方,集中储存,并且派人日夜看守。同时,我会派人去周边可能的集市或者村落,看看能否搜集到一些现成的干粮,补充储备。

第四步:灵活应变,心理战术。

我知道,张郃的魏军是强敌。我不能跟他们硬碰硬,尤其是初期。

我会让士兵们做好心理准备,告诉他们街亭的重要性,告诉他们我们是为什么而战。同时,我会鼓励士兵们,让他们知道,即使兵力不如敌人,我们也可以靠智慧和勇气取胜。

如果敌人来袭,我会采取“以守为主,以逸待劳”的策略。绝不轻易出击,除非敌人出现了明显的破绽。我会在营地周围设置一些陷阱,比如削尖的木桩,或者挖掘的陷坑,消耗敌人的锐气。

如果敌人试图包围我,我会集中兵力,死守水源。只要水源在手,我就有底气。同时,我会让侦察兵持续向丞相汇报战况,争取丞相的支援。

关于王平……

我知道演义里王平一直劝说我。在我的“新”街亭之战中,我会更加重视王平的意见。我会把他安排在我的身边,或者让他负责一部分重要的防御任务。我会主动与他沟通,听取他的建议,甚至可以让他负责一部分侦察任务,发挥他的军事才能。如果他依然坚持认为应该避开水源,我会诚恳地和他解释我的考量,并展示我的部署,争取他的理解和支持。毕竟,多一个可靠的帮手,比多一个反对者要好得多。

关于“不限量物品”……

既然提到了“不限量物品”,那我就得说了。如果我真的可以携带“不限量物品”,那么我的策略会更加大胆。

现代医疗物资: 我会带上大量的急救药品,消炎药,止血带,甚至一些简单的手术器械。让士兵们受伤后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减少非战斗减员。
精良的弓箭和箭矢: 质量更好的弓箭,能够提供更远的射程和更高的穿透力,能在远程消耗敌人。
充足的干粮和饮水: 即使水源被封锁,我们也有足够的储备坚持一段时间。
简易的望远镜: 能够更早地发现敌人的动向。
地图和地形资料: 虽然我穿越成了马谡,但如果能有更详细的周边地图,能帮助我更好地进行战术部署。

但是,既然限定了“慎入”,我还是尽量依照现有条件来思考。我的原则是:稳固防守,抓住关键,灵活应变,并充分发挥手下士卒的士气和智慧。

(我看着眼前诸葛亮的信赖目光,心里暗下决心。)

丞相,请您放心,我马谡,定不负所托!街亭,我一定会守住!即便战死,也要拼尽最后一丝力气,为北伐大业,为大汉江山,流尽最后一滴血!

(然后,我会毫不犹豫地转身,开始我的街亭之行,心里已经为如何运用这五千人马,如何应对张郃的到来,勾画出了一个与“历史”不同的蓝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事儿得分两头看。虽说演义与历史上都有马谡守街亭这出,但起因和发展都不一样,老罗的“七实三虚”可足够坑死人。

首先,一切自以为可以指挥若定,扭转乾坤的都边去。懂布阵指挥么?知道武器性能么?了解官职编制么?见过血么?杀过鸡么?原版马谡再不济,也是参谋技能点个八九不离十,在越巂这号蛮夷横行之地当过太守,实实在在带过兵的人物。他都搞不定,换个新兵蛋子?守城?当道下寨?知道城该怎么守,寨该怎么扎么?

见过不怕牺牲的,没见过这么喜欢牺牲的。

其次,历史上的街亭在哪儿还有争议。陇城镇说、街子镇说、庄浪县说鼎足而三,你按照陇城镇做了功课,夸嚓掉地方,发现是天水市街子镇,一南一北差了好几百公里,满拧。咋办?凉拌。

其三,历史上马谡的对手是张郃,演义呢?司马懿!掂量掂量?满天下刨去相爷本尊,大概也就东吴的陆逊能和这位掰掰手腕。新兵蛋子?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吧。

故而,要想有个HE,趁早收起穿越者的想入非非,甭想搞个大新闻。不然,过几天能入了史册的大新闻就是你本人。

咋办?

历史线比较容易,能辞就辞,相爷和您“恩若父子”,顶多叹叹气,至少不会翻脸剁人。倘若已经接令,就拿着相爷方案老老实实找来王平,快快活活的当个提线木偶。有朋友担心王平资历不够,众望不服,恐怕有些过虑,但凡你马参军肯背黑锅,拿出相爷的令箭当王炸,谁敢不服?不服也是输了之后的事。

毕竟,纵观整个蜀汉史,在相爷生前敢于抗命的也就您马参军蝎子粑粑独一份,连魏延都没您胆肥……

回头说演义线,这个比较难拿。因为守街亭不是诸葛点将,是您死乞白赖自己求来的,总不见得前脚慷慨激昂,这军令状墨迹未干就怂包不认账,估计以后在汉营也甭做人了。更挠头的是,演义版的王平被弱化了不少,司马老贼却是威力加强版,恐怕您和王子均捆一块儿都是白给,哪怕再添个魏延,不白给,白送。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演义此时还送了个相爷新收的嫡传弟子,开了威力加强挂的姜维。都这档口了,就别惦记争风吃醋,麻溜找相爷要了这位智勇兼备的小师弟,配合相爷方案,至少不会太惨。

当然,干脆点的直接找相爷和盘托出,就说日后有个和您长得忒像的伟人评点过:“初战,亮宜自临阵”。撺掇相爷亲征,收了司马老贼爷仨。演义里的诸葛亮是半仙,指不定掐指一算就明白个七七八八。至不济也能当作失心疯,免了出征一劫,日后蹲在汉营当个带预言家啥的。

总之,怂点,为了活命,不寒碜。

user avatar

如果你是普通人,此刻为了保全自己,我建议你从马上不小心摔下来。

如果你是诸葛铁粉,铁了心宁死不负相爷,那建议你结硬寨打呆仗,死守街亭城,战至最后一个人,败了决不投降,以身殉国。这样很可能会打到以一对百,如果守住了,此战之后必定名存青史。相爷将来托孤给你也是正常的。

仁智勇是一体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