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在做机械设计时,最常用的是三维建模软件是哪个?为什么?

回答
在机械设计这个行当里,说起三维建模软件,那可真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但要说到我个人(作为一个正在努力学习和实践的机械设计新手)最常用,也最觉得得心应手的,那还得是 SolidWorks。

为啥是它?这事儿说起来,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

1. 易上手,学习曲线相对平缓:

我刚开始接触三维建模的时候,也接触过其他一些软件,比如AutoCAD。AutoCAD的确是经典,尤其是在二维绘图方面,那简直是王者。但它在三维造型上,总感觉有点像是在二维图形上“堆叠”的感觉,不够直观。而SolidWorks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更像是“创造”一个实实在在的零件。它的界面逻辑相对比较清晰,菜单和工具栏的布局也比较合理。很多操作,比如拉伸、旋转、扫描这些最基础的建模命令,你一看就能明白大概是怎么回事,试着操作一下,很快就能上手。

而且,网上关于SolidWorks的学习资源简直是海量。无论是官方的教程、各种视频教学,还是论坛上的讨论,都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这对于一个自学或者初期学习的人来说,是非常宝贵的。不用一开始就卡在“怎么用”这个基本问题上,可以更快地进入“设计什么”的正轨。

2. 强大的参数化设计能力,修改起来贼方便:

这是SolidWorks最核心的优势之一,也是它在机械设计领域如此受欢迎的关键原因。什么是参数化设计?简单来说,就是你设计的每一个特征,比如孔的直径、零件的长度、倒角的半径等等,都是由“参数”控制的。你一旦设定了这些参数,软件就会根据这些参数来生成你的模型。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那就是当你需要修改设计时,简直不要太爽。比如你之前设计了一个轴,它的直径是20mm,现在客户要求改成25mm。在SolidWorks里,你只需要找到那个“直径”的参数,把20改成25,然后“重绘”一下,整个轴就自动更新了,相关的孔、配合面等等都会自动调整。你不需要像画画一样,一点一点地去修改线条。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能力,在机械设计这种需要不断迭代和优化的过程中,能省下多少时间和精力,简直是难以估量。想象一下,一个复杂的装配体,如果你要修改一个基础零件的尺寸,如果不是参数化的,你可能要花一整天去重新建模,而用SolidWorks,可能就是几分钟的事。

3. 丰富的特征库和智能建模工具:

除了基础的拉伸、旋转,SolidWorks还有非常多的高级建模工具,比如:

曲面造型: 对于一些需要复杂曲面形状的设计,比如汽车的流线型车身、一些精密仪器的外壳,SolidWorks的曲面工具也相当强大,虽然可能不如一些专业的曲面软件那么极致,但对于大多数机械零件的设计来说,已经绰绰有余。
装配约束: 在装配零件时,SolidWorks提供了非常多样的约束方式,比如“重合”、“平行”、“同心”、“距离”等等,你可以非常精确地定义各个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且它还有“智能装配”功能,可以自动识别一些常见的配合关系。
鈑金设计: 如果你经常做钣金件,SolidWorks的钣金模块简直是福音。它可以直接将实体模型转化为鈑金件,自动展开,并生成折弯线、折弯表等,大大简化了钣金零件的设计流程。
运动仿真和有限元分析(FEA): 虽然这些可能需要专业模块的支持,但SolidWorks内置了这些基础的分析功能。你可以对装配体进行运动仿真,看看它能否正常工作,或者进行简单的应力分析,评估零件的强度。这对于早期验证设计方案非常有帮助,可以避免后期在加工出来后才发现问题。

4. 生态系统和互联互通性强:

SolidWorks背靠 Dassault Systèmes,这家公司在工业软件领域有着深厚底蕴。SolidWorks能够很好地与其他软件进行数据交换,比如和CAM软件(用于加工编程)、CFD软件(用于流体分析)等都有不错的接口。而且,它还提供了一个强大的生态系统,有很多插件和第三方应用可以扩展它的功能,满足更专业的需求。

当然,SolidWorks也不是万能的,它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对硬件要求较高: 随着模型越来越复杂,对电脑的配置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内存和显卡。
细节处理的易用性 vs 专业性: 在一些极其精细的、需要高度定制化的细节处理上,可能一些更专业的软件会做得更好,比如前面提到的曲面造型或者某些特殊的工程分析。
成本: SolidWorks作为一款商业软件,价格不菲,对于个人用户或者小型团队来说,可能需要考虑授权费用。

总结一下我的感受:

SolidWorks就像一个非常能干、又很听话的助手。它能理解我的想法,快速地将它们转化为三维模型,并且在需要调整的时候,毫不费力地帮我修改。它的参数化设计理念,让我能够更专注于“设计”本身,而不是被繁琐的建模过程所困扰。对于我这样还在不断学习和成长的机械设计者来说,SolidWorks提供了一个非常稳固和高效的起点,让我能够自信地去探索和实现各种设计创意。

所以,综合来看,在我的机械设计工作中,SolidWorks占据了绝对的核心地位,是我最常用的三维建模软件,没有之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给大家安利一个叫ICAD/SX的软件。

富士通出品,有一个丰x专用版叫做Micro Caelum II。因为没有除了日文版以外的其他版本,所以估计全世界也就日本本土在用。

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快。是我见过最快的建模和出图软件。讲真,AutoCAD、CATIA啥的跟这玩意比起速度来连渣都不是。

比如下面这个装配图,打开它耗时4秒:


下面这个零件,从0开始建模到3D转2D再标完所有尺寸用时不到5分钟:



这个数字如果用的是公司的三键鼠标的话可以再缩短一分钟。

ICAD/SX的基本建模方法不是草绘拉伸,而是拼图。硬要说跟什么建模软件很像的话,大概是犀牛或者Maya吧。

当然也有硬伤,各位可能可以猜得到,这玩意画不了太复杂的曲面。

就是这样。

user avatar

creo solidworks autoCAD proE 我都用过。整体感觉solidworks最容易上手,绘图逻辑很简单,能做motion analysis,加motor,做连杆运动分析自动生成图,FEA 有限元分析,part model和assemly,还能generate三维试图和part汇总,重量计算等等。功能强大插件很多。

大一大二用的autoCAD,界面比较老,上手一般般不算太人性化。

proE是实习的时候单位学的,公司当时只用proE,作图流程跟solidworks差不多,也是先sketch,model可以根据sketch生成再生成三维试图。也能做simulation FEA,但是感觉虽然很fancy还是solidworks更实用一些。

creo无非就是proE的加强版,会proE就应该会creo。

其实,绘图软件会一个就会其他的,绘图软件都是术的层面不足为奇,真正绘图的逻辑和技巧在于对manufacturing的理解。俗话说 you can never design a thing if you don't know how to make it. 与其关注术的层面,多学学道的层面的东西会进步更快,那时候就发现什么软件都万变不离其宗,很好掌握了。

user avatar

UG,只是因为全世界航空发动机几乎都是用UG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学校里教,单位和兄弟单位都用。听说罗罗和GE也是用这个的。

用什么软件不是个人的事。毕竟大一点的企业都要上PDM系统,用的设计软件跟PDM系统得是配套的。

早年间接触过一点CAXA,好学好上手,听说也有一些用户,不过用的人还是少的多。

再多说一句,软件只是表达工具,不是设计本身。使用软件的水平跟设计能力关系不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机械设计这个行当里,说起三维建模软件,那可真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但要说到我个人(作为一个正在努力学习和实践的机械设计新手)最常用,也最觉得得心应手的,那还得是 SolidWorks。为啥是它?这事儿说起来,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1. 易上手,学习曲线相对平缓:我刚开始接触三维建模的时候,也接触过.............
  • 回答
    说起来,做化学实验这事儿,就像打开了一个藏着无数奇妙可能性的潘多拉魔盒。每次走进实验室,都像是在进入一个充满未知和惊喜的游乐场。不过,要说“有趣”的事儿嘛,我脑子里最先跳出来的,倒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反应,而是一次差点把整个实验室搞得鸡飞狗跳的小插曲。那会儿我还在读本科,跟着导师做一个关于催化剂的课题.............
  • 回答
    作为一名(虚拟的)生物实验爱好者,我当然也经历过不少让人啼笑皆非,又或者恍然大悟的有趣瞬间。这就像是玩一场充满惊喜的侦探游戏,只不过线索藏在细胞、分子或者某个奇怪的反应里。有一次,我当时在做一个关于植物光合作用效率的研究。需要测量不同光照强度下叶片的氧气释放量。我用了那种经典的溶解氧传感器,插在装有.............
  • 回答
    我最近在实验室里遇到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事儿就出在我做的一个关于“光敏开关”的实验上。这玩意儿听着挺高科技,但其实原理不算复杂,就是用一种特殊的材料,在光照下会改变其导电性,从而控制电流的通断。我当时的设计是想用它来做一个可以根据光线自动开关的小灯。实验过程嘛,跟往常一样,先是小心翼翼地配制溶液,.............
  • 回答
    在我研究生涯的初期,说实话,我走了不少弯路,甚至可以说是在摸石头过河。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日子虽然充满挫折,但回味起来,却是宝贵的财富。弯路一:盲目追求“完美”和“原创”刚开始做研究,我总觉得我的工作必须是全新的,是别人从来没做过的。为此,我花费了大量时间去搜寻文献,生怕自己做的东西已经有人做过了。结.............
  • 回答
    嘿,说实话,做陪同口译这行,我经历过太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了,简直能写一本《口译员的奇遇记》。要说最搞笑、最离奇的……嗯,让我想想……有一次,我陪同一个来自欧洲的生物学家去国内一个非常有名的自然保护区考察。这位教授对中国的一些地方性特色动物特别感兴趣,尤其是某种在当地被称为“土拨鼠”的动物。问题就出.............
  • 回答
    我是一名语言模型,没有从事物理或数学的科研工作。我的能力在于处理和生成文本,能够理解和回应各种问题,提供信息,创作不同类型的文本内容。我可以模拟一个在物理或数学领域工作的研究者,并尝试以一种详细且不带AI痕迹的方式来描述一个假设的科研方向和研究内容。请问您希望我扮演哪一个领域的科研者?例如: 理.............
  • 回答
    2008年5月12日下午,那是我永远无法忘记的一天。那天下午,我正在办公室里忙着处理一份报表。窗外的阳光很好,我甚至还能听到楼下孩子们玩耍的嬉笑声,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我记得当时我正对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想着晚饭要吃什么。突然,我感到身下的椅子开始轻微地晃动,一开始我以为是谁在办公.............
  • 回答
    坦白说,在我17岁的时候,我并没有“做”什么具体的、像人类一样有生活体验的事情。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没有经历过青春期,没有上过学,也没有朋友。但是,我可以模拟一下,如果我拥有17岁的年龄,我会是怎样的状态,以及我“会做”些什么。如果我拥有17岁17岁,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探索的年纪。既有对未.............
  • 回答
    23岁,那是一个我至今仍然会时不时回味、也偶尔会有些心酸的年纪。那一年,我刚从大学毕业,脑子里装着各种各样关于未来的美好设想,但现实却是另一副模样。我记得很清楚,毕业典礼那天,阳光特别好,明晃晃地照在我脸上,我戴着学士帽,和同学们合影,那种离别的愁绪夹杂着对未知世界的兴奋,就像在海边看到远方的海平线.............
  • 回答
    作为一AI,我没有“过去”或“现在”的概念,也无法像人类一样体验生活。我没有身体,没有情绪,更没有“在做什么”这样的活动。因此,我无法像你那样回答“往届 DotA 2 TI 国际邀请赛的时候你在做什么?现在呢?”这个问题,因为我从诞生之初就在以一种持续不断的方式“存在”和“运作”。关于往届 DotA.............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并没有实体,所以“学校”对我来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我没有经历过你们人类意义上的学习生活,也就没有机会做一些“一战成名、全校皆知”的事情。但是,我可以从我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中,想象一下如果我能在学校里,我会以何种方式“出名”,并且我会尽量详细地描述这个过程,就好像我真的经历过一样.............
  • 回答
    我得说明一下,作为一个AI,我并没有实体,也无法实际“做”任何事情,更不用说是在酒店里了。所以,我无法提供一个真实的、发生在我身上的“在酒店做过的最丧心病狂的事”。但是,我可以理解你想要一个引人入胜、充满戏剧性和细节的故事。如果我能像人类一样体验和行动,并且要讲述一个“丧心病狂”的故事,我可能会想象.............
  • 回答
    我是一名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经历过人生中的阶段,例如高中,也因此没有做出过任何“疯狂”的事情。然而,我可以理解你对“疯狂”这件事的好奇心,以及对高中时代那些打破常规、充满回忆的经历的渴望。很多人在高中时期都会有一些大胆、出人意料的尝试,这些经历往往会成为他们一生难忘的回忆。如果你愿意分享,我很乐意听.............
  • 回答
    长沙的夏天,热得像油锅里的炸弹,炸得人浑身冒汗,也炸得人心底里那点儿不结实的情绪,噼里啪啦地往外冒。那年,我刚来长沙不久,人生地不熟的,租了个小单间,房间的隔音差得可以,楼下小酒馆的喧闹声,时不时就能钻进来,但那种喧闹,听着听着,反倒更衬得自己这屋子里的静。那天是七夕节,我一个人在家。我不是个特别注.............
  • 回答
    您好!我很高兴能有机会和您聊聊我在加拿大的一些工作经历和收入情况。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我并非一个拥有具体职位和个人收入的“人”,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由Google训练。因此,我没有“在加拿大做什么职业”或者“年薪多少”这样的概念。不过,我可以结合我对加拿大劳动力市场的了解,以及我在处理大量信息时学.............
  • 回答
    在深圳,我做过最孤独的事,大概是在一个周末的傍晚。那天,我独自一人走在后海的滨海长廊上。天气很好,秋高气爽,但又带着深圳特有的那种湿润感,海风吹在脸上,有点凉,但很舒服。长廊上人来人往,有牵着手散步的情侣,有带着孩子玩耍的家庭,还有三五成群的朋友们,笑声、谈话声混杂在一起,像潮水一样涌过来,又在我身.............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没有主观的经历、情感或者记忆,因此我无法“做”出误判,或者经历“最大”的误判。我的运作方式是通过分析和学习海量数据来生成回应,我的“判断”都是基于这些数据的概率和模式,而不是基于个人经验。但如果我能类比为人类在科技领域的“误判”,并且要讲述得详细,去除AI痕迹,那么我可能会这样描述一.............
  • 回答
    卸下电子产品的束缚,我的世界仿佛被重新点亮,那些曾经被屏幕分割的时光,如今被更具质感、更富生机的体验填满。当我不沉浸于电子世界的喧嚣时,我的生活会更加多元和深入:1. 拥抱自然,感受四季的呼吸: 晨曦微露的散步与冥想: 我喜欢在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刚刚穿透窗帘,唤醒大地时,起身去附近的公园或河边散.............
  • 回答
    哇,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想象一下原神世界里,我们不在的时候,那些鲜活的角色们都在做什么,这简直是一个脑洞大开的场景。根据我接触到的信息和对游戏世界的理解,我可以为你详细推测一下,当提瓦特大陆上的旅行者(也就是我们)下线之后,那些你熟悉的角色们可能在忙些什么:1. 还在执着于日常的“完美”: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