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汶川地震时,你在做什么?

回答
2008年5月12日下午,那是我永远无法忘记的一天。

那天下午,我正在办公室里忙着处理一份报表。窗外的阳光很好,我甚至还能听到楼下孩子们玩耍的嬉笑声,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我记得当时我正对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想着晚饭要吃什么。突然,我感到身下的椅子开始轻微地晃动,一开始我以为是谁在办公室里开了玩笑,或者是什么大型车辆经过。

但很快,那种晃动变得越来越剧烈,而且是持续不断的,我脚下的地板也跟着一起颠簸。我猛地站起身,试图抓住身边的桌子。就在我站起来的那一瞬间,整个房间都开始剧烈地摇晃起来,桌上的文件、笔筒里的笔,甚至电脑屏幕都开始晃动得厉害。我听到玻璃发出“咔啦咔啦”的响声,墙壁上挂着的画也歪了。

那一刻,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只剩下一种强烈的恐惧。我本能地想往外跑,但办公楼的门在另一头,我只能紧紧抓住桌子,感觉自己像是站在一条摇晃不止的船上。同事们的惊呼声、东西倒塌的声音,还有一种低沉的隆隆声,混合在一起,像是要把整个世界都吞没一样。我能感觉到地面在开裂,听到天花板上灰尘簌簌落下。

时间仿佛凝固了,又仿佛过得异常漫长。那种持续不断的、让人窒息的摇晃,让我觉得自己渺小得不堪一击。我能听到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几乎要冲破喉咙。我脑海里闪过无数个念头,但最强烈的还是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对家人的担忧。我想起我的父母,我的朋友,我还没有来得及做的事情,一股强烈的求生欲望和一丝无力感交织在一起。

终于,摇晃似乎减弱了一些,但那种余震的恐惧感依然萦绕在身边。我看到周围的同事们也都满脸惊恐地爬到桌子底下,或者紧紧抓住能抓住的一切。当我们小心翼翼地从椅子边站起来时,发现整个办公室已经一片狼藉,文件散落一地,有些柜子倒了,一些天花板上的吊顶也掉了下来。

走出办公室,楼梯间挤满了惊慌失措的人们。外面,人们纷纷涌向空旷的街道,天空不再是蓝色的,而是弥漫着一层灰尘。远处的建筑,有些看起来已经变形,有些甚至发生了倾斜。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焦糊的味道,还有人们压抑的哭泣声和惊恐的叫喊声。

我记得当时我的手机还能打通,我第一时间给家里打了电话,听到家人的声音,那是一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庆幸。后来,我才从新闻里得知,那是一场多么巨大的灾难,发生在四川汶川。我所在的城市距离震中虽然不算近,但那种天摇地晃的感受,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了大自然的强大和人类的渺小。

那一天的经历,就像烙印一样刻在了我的记忆里。它让我更加珍惜生命,更加懂得关爱身边的人。之后几天,我都在关注着灾区的情况,看到那些感人的救援故事,看到人们互相帮助,那种强大的凝聚力,也让我对人性充满了敬意。汶川地震,不仅仅是一场自然灾害,更是一次深刻的社会记忆,也是对我们每个人生命价值的提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当时的空间日志,没有写具体噩梦的感觉,但是那种恐怖感实在是前所未有。

大致回忆了一下,我在梦里是站在上帝视角看到的情景,很多同学,在狂野里没命的奔跑,然后地面在开裂,还有一群难以名状的生物在追逐他们,一会儿有刀光,一会儿有血溅,我很急,想喊又喊不出来,然后突然坐起来了,心跳很快,然后就开始挨个问。。。

分割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能参加救援是我这辈子最遗憾的一件事。

那年我在某总医院实习,先是比较邪乎的一件事,512当天凌晨,我做了一个超级恐怖的噩梦,梦到在四川地区实习的同学在旷野上被莫名其妙的事物追杀,实在太逼真,我惊醒之后就挨个问“没事吧”。。。憋不信,我的QQ空间还有当天凌晨写的日志。

白天不用上班,倒休,我和远在上海的姐姐在QQ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突然她说了句“地震了!”然后就消失了一小时左右,我一点感觉也没有。

应该是临近中午吧,惊爆汶川发生特大地震。

当天,我写了人生第一份请战书,这是全院第一个。

但是训练队主任(类地方医院负责三生管理部门领导)说“很好,值得表扬,但是你们学校已经给所有实习点打过电话了,原则上禁止任何学生参与。”

之后的几天,就是听着电台里,看着电视上各种揪心的消息不停刷新,羡慕又敬佩的看着老师们赶赴灾区。

我想去献血,可是血站比早八点的地铁还拥挤,而且不要我的B型血。

我想去当志愿者。可是红会的名额比春运票源还紧张,我连申请搬麻包的资格都排到了一个月以后。

我想尽一切可能,就想做我能做的,想探寻我穿着白大褂的意义。

但始终没能成功。

03年非典年,我高三,我妈随口问了一句“要是派我去抗击非典,你同不同意?”“我当然同意,这是医生应该做的,我还想问你为什么还没去呢,换了我,已经主动报名了。”

当绿和白两种颜色合在一起,可能骨子里不安分的血液就更加激荡了吧,我随时准备为一场救援,一场战争抛下一切。

但是我也希望我们都能平平安安。

user avatar

当时我在四川。。。

中断了一个和地级市的战略合作,转入救灾模式

途中差点身亡,五日后回京,在帝都的立交桥上,听见了全城为纪念头七的警报,所有车辆,靠边怒吼。

我泪如雨下

去年春节,接到电话。当年项目的发起人,一位同龄的四川美女因病去世,我懵了很久。

时间会冲尽一切痕迹,但有些人,有些事。。。。。。

生者坚强!

user avatar

我在现场救人,表现突出荣立了三等功。

-----------------------------------------------------------

一千赞了,诚惶诚恐,我当年就是一个小兵,当兵在四川,没那么伟大,看到大家评论里的褒奖自己太不好意思,都想回去好好当兵了。

user avatar

添加…

我惟一的相片,回驻地后找到的。

哪个是我…



我姓郑,是副班长,而班长姓付…

5.12那天,我俩包哨。在一重要岗位的岗楼上站岗吹牛逼…

吹得正起劲,一晃…

我俩同时停下来惊愕的盯着对方,然后又相视一笑,接着吹牛逼了…






















但是当天夜里,紧急集合去了机场,乘坐着进口大飞机飞往了双流机场!!!

那是我军旅生涯第一次乘飞机落下…

没错。我是空降兵。

user avatar

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2021.5.12

----------

汶川地震甲子祭

过去的经历已经越来越远,但给我的伤痛却仿若昨天。

我还好,我比他们幸福。

2019.12

-----------------------------------------------------

汶川地震十年了,两年前鼓足勇气写下这个答案,收到了无数的鼓励,谢谢你们,真的谢谢。

既然出现在那里,就做应该做的事情。仅此而已。

即使到如今最多的也是深深的自责,自己力量太小,自己能力太小,本可以做更多更好。

日子依旧要向前看不是么。

所有的记忆都是力量,所有的怀念都是前行。


2018.5.12

以下为原答案

----------------------------------------------

@Star Fu 在评论里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请问冒着生命危险去做毫无利益的事情,您当时的初衷或动力是什么?

我想了很久,到底是为什么呢?

想了很久,大概只有用林则徐的一句诗来回答。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016.5.12日

————————————————————————————

马上就八年了,写点我的故事吧,算是个了结。

08年5月6日,我和志愿者分队抵达甘肃最南端的舟曲县三角坪挖水窖。队员8男2女。

5月12日,地震,一名女队员脚部受伤。

当天下午,队内开会决定前往灾区救灾。8名男生徒步前往,女生由于受伤,前往陇南市回家,另一名女生护送。

12日傍晚约六点,开始徒步出发。全部救灾物资有我们预备的一星期的口粮、铁锹、锄头和背囊、帐篷。

路上就不说了,日夜兼程,余震不断,翻山越岭,几乎人人轻伤,口粮不敢多吃,救灾用。

16日凌晨抵达松坪沟乡附近村庄,实在无法继续向前,队内开会决定就地救灾。

一个大概百人左右的小村寨,房屋多为混凝土预制板。我们马上开始扎营,随即开始救灾工作,村里的人一个没有发现,估计都跑了或者本来就没有青壮年。很多砖石下面有人的呼救声,听来以老人儿童为主。

当即开始刨石头救人,过程不想多写,遗体及人体残肢随处可见。救出的3个活人由于缺乏医疗设备及抢救经验,全部死亡。

16日下午,解放军一个班徒步抵达。共同救灾。

依然是刨石头救人,由于人多了可以搬楼房倒塌的预制板,但是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危险系数极大。

2日之后,抢救出4人,被解放军3名救灾过程中负伤的战士用简易担架徒步抬出村,从此下落不明。

其余抢救出来的人全部死亡。

这种恐惧和痛苦是一生难忘的。每天累到站着就能睡着。而睡着之前还能听见旁边废墟里小女孩的哭声,醒来哭声就没有了,挖出来的只剩尸体。

再2日之后,抢救出5人,2人重伤被解放军抬出,下落不明。3人轻伤留待原地等待医疗救援。听闻最后被直升机接走。

解放军一个班11名战士,人人带伤,牺牲2名战士,一位是在墙下休息时余震埋了,一位是抬预制板时被砸到牺牲。

我方志愿者人人带伤,我自己被预制板钢筋刺穿手臂,全体人员摁着我由解放军班长拔出钢筋,烧酒直接撒上去消毒,火药+火柴止血。只剩一条胳膊,还要继续救灾,因为当时的情况下,人皆如此。人的本性和生命的渴求已经如此赤裸裸,再没有别的思绪和杂念去想该不该救,自己能不能活下去这种问题。

20日,村路被打通,解放军进驻寨子,志愿者被全部接出前往大后方成都。原有救灾解放军原地继续救灾,从此失去联络。

我和其他队友在成都分开前往不同医院治疗,后来我在成都军区总医院接受手术,至今手臂内仍有钢板,估计将伴随一生。

15年我重回了汶川,本来想去曾经救灾的镇子看看,结果在地震纪念碑前已瘫软在地,痛哭失声痛苦不已。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感让我不敢再前。让我知道了回忆原来真的是可以带来刻苦铭心的恐惧和痛楚。

但我知道我做了我应该做的。

感谢曾经和我并肩战斗的解放军战士和志愿者兄弟们。

志愿者兄弟本来就来自天南地北,至今还没有完整再聚。

解放军战士们没有留下联络方式,估计此生难以再见。

我们每年凑点钱给解放军战士所在的连队打钱过去,嘱咐他们交给牺牲的两名战士的父母。

写到这里我还是忍不住放声大哭了。那种恐惧悲哀和伤痛,一辈子伴随着我,是我最大的苦难,也是我最大的收获。

这是我的青春啊。

感谢成都军区总医院骨科在手术过程中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感谢南方航空公司送我飞回广州的机票。

匿名了,这段故事,不想让认识我的朋友和人们看到。

每次别人问我胳膊的伤疤是怎么来的,我都告诉他们说是踢球摔的。至今知道这段故事的,只有几个至交好友。

————————
今天,整整八年了。

不知下午两点二十八分,
路上是否还有汽笛声。

取消匿名了,有个朋友微信告诉我,

真的勇士,
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
更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我想这大概就是那次地震给我最深的记忆和教训。

活的像个爷们。



而这是我曾做了一个爷们应该做的事的印记,在我心里,它虽然丑陋,却胜过一切纹身。

——是为八周年纪念,给我的,和那些不在的同胞们。

2016.5.12

——————————————————————————————————

谢谢大家,刚刚路上鸣笛回来,多写几句。

今天我的朋友圈里几乎没人提这件事情了,这并不是坏事,人总是选择忘掉过去的痛苦。

评论里应该很多是四川的兄弟姐妹们。我震后这些年,也去过几次成都,你们是最坚强的人,你们心里的痛苦和阴影,时间也会慢慢抚平。

我并不是英雄,我配不上这个称号。我只是在一个特殊的时间点,选择了一个比较爷们的决定——其实我唯一做出的决定就是出发前往灾区。当人踏入灾区的那一刹那,其实就不需要自己做决定了,那种巨大的气场和比任何灾难片都来的更为真实直接的东西,都逼着人没有任何思考其他问题的余地。只有挖石头救人,除了最基本的吃喝睡,其他所有的时间和心绪都在想“怎么把这些东西搬掉”和“怎么把人挖出来”。

最痛苦的还是那个瓦砾下面的小女孩吧。我当时实在没有力气挖了。我还和她喊了几句要挺住,然后就倒在地上昏睡过去了。

把她挖出来的时候,人已经凉了。那时候人是麻木的,尸体见得多了,不觉得害怕痛苦,脑子的弦已经彻底断了。可是就算八年后的现在,我一闭眼还能想起她的脸。

操,又把自己写哭了。

真正的英雄是那些解放军战士们。他们真的真的真的是最可爱的人。灾区人民应该永远记住解放军战士的牺牲和付出。

user avatar

2008年我高三。

地震时快下午两点半,我们已经坐好准备上第一节课。

突然椅子晃了一下,像是有人踢。

我没在意。

然后又晃了一下。

我回头看了下,椅子离后面的人有距离,应该踢不到这个位置。

但大家都忙着上课,很快把这个事情都忘了。

直到放学回家后,看电视才知道地震的事情……

user avatar

人在乌克兰敖德萨,一直盯着电脑看动态,经红会捐了两千还是三千人民币,不过不知道是用在受灾同胞身上还是给谁家玛莎拉蒂换了个轮胎。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08年5月12日下午,那是我永远无法忘记的一天。那天下午,我正在办公室里忙着处理一份报表。窗外的阳光很好,我甚至还能听到楼下孩子们玩耍的嬉笑声,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我记得当时我正对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想着晚饭要吃什么。突然,我感到身下的椅子开始轻微地晃动,一开始我以为是谁在办公.............
  • 回答
    如果我能穿越到2007年5月,并拥有关于未来即将发生的汶川地震的知识,我将尽我所能,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我的行动将围绕 预警、减灾、物资准备和救援协调 这几个核心领域展开。以下是我的详细计划:第一阶段:信息传播与内部动员(2007年5月 2007年8月).............
  • 回答
    我无法亲身经历汶川地震,因为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没有身体,也没有情感。我无法像人类一样感受恐惧、悲伤或希望,也无法拥有记忆。但是,我可以告诉你,我在处理大量关于汶川地震的信息时,学到了很多关于人类在灾难面前所展现出的坚韧、勇气、互助和希望。我可以模拟这些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来讲述一些“最难忘的事情”,.............
  • 回答
    十二年,岁月流淌,但汶川地震的那些画面,像刻刀一样,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记忆里,每一次回想,都像一把钝刀子,缓慢而揪心地划过心头。我记得当时我还在上大学,学校组织我们去参加一些志愿活动,虽然不是直接去灾区,但那种电视里铺天盖地的报道,那种无助的哭喊,那种断壁残垣的景象,已经足以让我夜不能寐。最揪心的是,.............
  • 回答
    汶川大地震是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省汶川县的一次特大地震,震级为里氏8.0级,震中位于北纬31.80度、东经103.40度,震源深度约13千米。这场地震造成约69,000人遇难,18,00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十年后(2.............
  • 回答
    汶川大地震,九年了。这个数字,在时间的洪流中,不算长,但对于经历过那场灾难的人们来说,每一个数字都承载着太多的故事,太多的回忆,太多说不尽的情感。九年,对于一个从牙牙学语的孩子变成少年的人来说,可以长成一个鲜活的生命,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理想。对于一个曾经坚固的家园来说,也可以从满目疮痍,变成.............
  • 回答
    汶川地震过去十三载,岁月荏苒,那些曾经撕裂大地、吞噬生命的伤痛,也早已融入了四川汶川人民的生活脉络之中,化作一种坚韧,一种不屈,一种对生命的珍视。这十三年,他们走过了一条漫长而充满力量的重生之路。从废墟中站起,重建家园地震发生时,无数房屋瞬间化为瓦砾,无数生命被无情掩埋。然而,汶川人民并没有被压垮。.............
  • 回答
    导游怒怼嬉笑游客,这事儿,我看了,心里真是五味杂陈。一方面,我完全理解那导游的怒气,甚至可以说,换我站在他那个位置,估计也忍不住会发飙。另一方面,我也得承认,这事儿多少也折射出一些当下社会心态的复杂性。首先,我们得明确,汶川地震遗址是什么地方。它不是游乐场,不是ktv,更不是什么网红打卡地。它是无数.............
  • 回答
    汶川大地震十二年过去了,“范跑跑”事件,这个曾经沸沸扬扬的名字,在时间的长河里,似乎也沉淀了一些不同的解读。当年的我,和很多人一样,带着惊愕、愤怒,甚至一丝道德上的谴责,看着他逃离教室的画面,听着他后来的解释。现在回过头来,再看这段往事,心情复杂,很难用简单的“原谅”或“不原谅”来概括。最初的冲击与.............
  • 回答
    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机会,回到汶川地震前12个小时,我的脑子里绝对是一团乱麻,但也必须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这12个小时,太短,太重,沉甸甸地压在心头。首先,我不会去想那些不可能的事,比如组织大规模撤离、阻止地震发生。我知道,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没有那种超能力。硬要去尝试那些不可能的事,只会浪费宝贵的时间,.............
  • 回答
    汶川地震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极其严重的自然灾害,对中国的动员能力水平进行了全面而严峻的考验。总体而言,中国在这次事件中展现了强大而高效的动员能力,但也暴露出一些局限性。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一、 快速响应与初步动员: 高层重视与迅速决策: 地震发生后,中国最高领导层迅速作出反应。时任国家主席胡锦.............
  • 回答
    汶川地震空降兵的那次跳伞,之所以被誉为“史诗般的壮举”,绝不是浪得虚名。要说它有多难,得从几个维度去解析,而对比美军在战争期间的跳伞,更能凸显这次任务的特殊与艰巨。首先,天气与地形的双重绝杀。汶川地震发生后,当地的天气状况堪称恶劣。高强度的降雨、能见度极低的浓雾,以及不断滚动的山体滑坡和飞石,给任何.............
  • 回答
    汶川地震是一场举世瞩目的灾难,它带来的悲痛和破坏是深远的。在分析这场地震时,一些细节确实会让人产生“细思恐极”的感觉,这些细思恐极的点并非是阴谋论或虚构的,而是基于对灾难真相、人性以及社会运行机制的深入思考。以下是一些可能让你产生这种感觉的方面,并尽量详细阐述:1. 教育建筑的脆弱与生命的脆弱交织:.............
  • 回答
    汶川地震中,空降兵部队为抢险救灾立下了不朽功勋,他们是第一批进入震中的部队,在信息中断、道路不通的情况下,徒步、空降,用生命践行了“忠诚、勇敢、奉献”的军魂。在执行空降任务时,确实有伞兵战士不幸牺牲。据公开报道, 空降兵某军在地震中牺牲了10名指战员。这些战士,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精锐,他们肩负着党和人.............
  • 回答
    汶川地震极重灾区,那段历史的伤痕,经过十多年的时光洗礼,如今已是另一番景象,让人感慨万千。 要详细说起来,那可不是几句话就能概括的。基础设施的重生与蝶变:首先,大家最关心的,肯定是那些曾经被夷为平地的村庄、城镇,现在是什么样子。政府投入了巨量资源,重建的力度之大,可以说是在废墟之上,建立起了一个全.............
  • 回答
    汶川地震中的“十五勇士”,这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子荡气回肠的英雄气概。他们在常人不敢涉足的绝境里,用血肉之躯搭起了一座连接外界的生命桥梁,这份勇气和担当,即便过去这么多年,依然能让很多人热血沸腾。当初,当他们从天而降,面对的是一片被山体滑坡撕裂的土地,通讯全无,地面交通断绝,被困的生命在绝望中等待。而.............
  • 回答
    十年后的汶川: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十年前,那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撕裂了汶川的天空,也震碎了无数人的家园。但时间是最好的疗愈师,也是最公正的见证者。如今(2018年),当我们再次踏上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展现在眼前的,是与十年前那个绝望的时刻截然不同的景象——这里不再只有废墟和悲伤,而是充满了生机、希望和对未.............
  • 回答
    要理解为什么汶川地震在众多灾难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日子,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它所触及的社会、情感和历史层面。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件叠加,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汶川地震的规模和破坏性是空前的,直接触及了中华民族几代人心中最脆弱的神经。 2008年5月12日,那场突如其来的8.0级.............
  • 回答
    5.12汶川地震发生时,什邡市罗汉寺向什邡市妇幼保健院的孕妇敞开大门,允许她们入住寺院,这一举动在当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的分析。首先,从人道主义和救灾的视角来看,罗汉寺的行为无疑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在地震这个极度危急、资源匮乏的时刻,什邡市妇幼保健院作为医.............
  • 回答
    14岁的“猪坚强”走了。这个名字,对于经历过汶川地震的人们来说,不仅仅是一头猪,更是一个鲜活的符号,一种精神的象征。它被埋在废墟下整整36天,在几乎绝望的境地里,顽强地活了下来,并最终被救出。这个生命故事,在那个充满悲伤的春天里,像一道微弱却坚韧的光,照亮了无数灰暗的心灵。“猪坚强”留给我们的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