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开上帝视角,巨鹿之战后,秦国还有没有可能翻盘?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巨鹿之战后,秦国有没有可能翻盘这个话题。我尽量用一种更像是亲历者或者熟悉那个时代人的口吻来跟你聊聊,抛开那些冷冰冰的AI式分析。

巨鹿之战啊,那一场仗,打得真是惨烈,也是真的决定了秦朝的命运。项羽一战成名,把章邯那几十万秦军打得魂飞魄散,这一下,关东的旧六国旧贵族们可算是找到了主心骨,也找到了报仇的希望。你想想,原本秦国统一六国,那是何等的威风凛凛,如今却是被项羽这么一顿胖揍,而且还是在巨鹿这块充满回忆的地方,这口气,秦朝上下能咽得下去吗?

从表面上看,秦国几乎是必败无疑了。

首先,军队的实力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巨鹿,秦国投入的是章邯的精锐主力,说是秦朝最后的希望也不为过。这几十万军队,虽然很多是从骊山刑徒、郡县徒役里招募的,但经过章邯的训练和实战,战斗力已经相当不错。可结果呢?被项羽以少胜多,几乎全军覆没。章邯自己也投降了,这对秦朝来说是致命的打击。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秦国失去了最能打的军队,而且失去了像章邯这样能独当一面、指挥大军的将领。剩下的,都是一些地方部队、郡县兵,还有一些新征召的、战斗力可想而知的兵士。

其次,人心向背已经很明显了。 经过秦始皇和秦二世以来严苛的统治,虽然秦国打下了江山,但民间早就积怨很深。陈胜吴广的起义虽然很快被扑灭了,但那把火是烧起来了,而且越烧越旺。巨鹿之战,就像是给这把火浇了油,而且是那种一浇就炸的油。关东的六国故地,那些过去的贵族、士人,他们盼着的就是这一天。项羽的胜利,让他们觉得秦朝的气数已尽,纷纷起兵响应,一时间,整个关东都乱了。秦朝的统治,已经失去了合法性和民意基础。

再者,统治集团内部的问题也暴露无遗。 秦二世胡亥荒淫无道,赵高弄权误国,这些内部的腐朽,比外面的敌人更可怕。军队打仗,靠的是士气和后勤,靠的是将领的信任。章邯投降,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后方补给断绝,而且感觉到朝廷对他并不信任,甚至可能忌惮他的功劳。一个王朝,如果内部不稳,外面的敌人再强大,它也很难撑下去。

但是,咱们得“开上帝视角”,往深里想想。秦国,真的就一点翻盘的可能都没有了吗?

我倒觉得,并非完全没有可能,只是难度大到几乎不可能完成,而且需要非常非常极端的情况和完美的运气。

咱们先掰扯一下“翻盘”的定义。如果指的是重新统一天下,恢复秦朝的统治,那可能性基本为零。但如果指的是能苟延残喘一段时间,甚至在某些局部地区重建某种力量,那或许还有一丝丝缝隙。

可能的“翻盘”路径,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苛刻的条件:

1. 章邯没有投降,或者投降后被项羽猜忌并借机除掉,而不是被封为王。
章邯如果还在项羽阵营中,他可以继续作为项羽的属将。虽然巨鹿败了,但他作为经验丰富的将领,如果能收拢残部,或者在后方重整旗鼓,或许还能发挥作用。
更极端一点,如果项羽不信任章邯,把他扣住甚至杀掉,然后秦国朝廷(如果还有能做决断的人)能迅速派遣另一位有能力的将领,带着仅存的力量和新招募的军队去堵截项羽,虽然胜算渺茫,但至少不是绝路。
章邯被项羽封为雍王,虽然是利用他来统治秦地,但这等于变相把秦地拱手让给了别人,秦朝中央失去了对这个核心区域的直接控制。

2. 赵高能够痛定思痛,放下个人权力,全力扶持一个有能力的人来支撑局面。
赵高这个人,是最关键的变量。如果他真的像传说中那样,被胡亥逼急了,杀掉胡亥,然后扶持一个傀儡皇帝,他的目标是为了保住赵氏的权势。但问题是,他扶持的傀儡(子婴)根本没有号召力,也无法真正稳定局面。
假设,如果赵高在巨鹿战败后,能放下他那点小心思,真的去启用像章邯这样有实力的人(虽然章邯已经投降了),或者找个更听话但有能力的将领去稳定秦地,至少能守住函谷关,争取时间。甚至可以考虑向匈奴或者西域的一些力量求援(虽然这非常不符合秦朝的“华夷之辩”,但生死关头,非常规手段也得用)。
但赵高本人就是秦朝灭亡的关键推手,他想的是自己的权势,而不是秦朝的存亡。他不敢让有实力的将领掌握兵权,害怕功高盖主,所以他宁愿用一群乌合之众来对抗项羽和刘邦,也不愿意真正放权。

3. 秦国朝廷能够快速稳定下来,并且出现一个能够凝聚人心的领袖。
秦二世胡亥实在是指望不上了,被赵高轻易除掉。而子婴,虽然是秦始皇的孙子,但他上台时,秦朝已经濒临灭亡,他根本没机会施展,而且也没能力扭转乾坤。
如果,如果是在巨鹿战败前,章邯或者蒙恬(如果他还在的话)能发动一场政变,除掉赵高,控制胡亥,然后以一个强硬的姿态去面对危机,或许还有一点希望。
或者,秦国能出现一个类似汉初萧何那样的人物,在关键时刻能稳定后方,调集粮草,招募兵马,并且有绝对的威望去统合那些分散的力量。

4. 项羽和刘邦的内斗能够迅速升级,并且秦国能在他们的内斗中渔利。
这是最微妙的一点。巨鹿之战后,项羽虽然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刘邦也在悄悄发展壮大。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分封天下,这本身就埋下了很多隐患。
如果项羽和刘邦的矛盾能够迅速激化,比如项羽在入关后没有分封给刘邦关中,而是给了章邯,并且大力打压刘邦,那么刘邦就有可能联合其他反秦力量,甚至在秦地残余力量的帮助下,与项羽决一死战。
秦国残余的军队和力量,如果能巧妙地利用这种内斗,比如先投靠项羽,再在关键时刻倒戈刘邦,或者反之,总能找到一些生存空间。比如,章邯投降项羽后,虽然被封为王,但项羽后来还是对他的实力有所忌惮,并且在鸿门宴时还想要除掉他。这说明项羽并不是一个绝对信任人的领导者。

为什么说这些可能性都微乎其微?

因为秦朝统治太短了,根基不稳,而且统治者本身出了大问题。
缺乏忠诚的军队和民众: 秦始皇的严苛统治,让百姓对秦朝没有太多感情。一旦出现机会,他们更愿意跟着能带来改变的人。
指挥系统彻底瘫痪: 赵高、胡亥这两人,一个贪恋权势,一个昏庸无能,彻底葬送了秦朝的指挥能力。他们不可能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时机已经错过: 巨鹿之战,标志着秦国主动权的彻底丧失。从那时起,秦国就变成了被动挨打的局面。项羽的军队锐不可当,刘邦也在背后积蓄力量。

所以,站在上帝视角,我们可以说:

巨鹿之战后,秦国直接翻盘、重新统一天下的可能性,无限趋近于零。就像一个已经漏了无数个洞的船,就算你拼命堵住一两个洞,它最终还是会沉没。

但是,如果将“翻盘”的定义放宽一些,比如“在关中地区至少能坚持一段时间,甚至在某个短暂的时期内,成为反秦力量之间的一种平衡力量,或者能够给项羽、刘邦造成一些麻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历史进程”,那么,在某些极为特殊和假设性的条件下,理论上存在极小的缝隙。但这些缝隙,需要秦朝内部出现奇迹般的人物和彻底的变革,而这些,在那个历史节点上,是秦国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秦朝的灭亡,更像是一种必然的结局,巨鹿之战只是加速了这个进程。那个王朝的建立过于依赖个人能力(秦始皇),而其继承者却完全没有能力驾驭这个庞大的帝国。所以,即使没有巨鹿之战,其他地方的起义和反抗,也终究会找到机会将秦朝推翻。

简单来说,巨鹿之战后,秦国已经是个风中残烛了。想要靠这最后一点火星重新燃起熊熊大火,除非老天爷格外开眼,给它制造一系列极其罕见的巧合和机遇,否则,只能是熄灭。而历史,从来不眷顾这样的残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可能的

看史书稍微仔细一点就不难发现,秦朝灭亡和巨鹿之战没有直接关系;

据《史记》记载,项羽是秦二世三年十一月中彻底消灭了章邯的秦军,率兵东进的;而刘邦是同年八月攻克武关进入关中的,十月秦王子婴就投降;

也就是说赵高和子婴压在投降的时候,根本知道巨鹿之战的结果,巨鹿之战哪怕秦军赢下来了,秦国一样会灭亡。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