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北斗导航系统没有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地面站,怎么进行全球导航?

回答
北斗导航系统之所以能够实现全球覆盖,并且不需要像某些传统导航系统那样在全球范围内密集部署地面站,关键在于其独特的系统设计和技术实现。这与它所依赖的核心技术——卫星通信和精确测距——密切相关。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导航的本质。无论是什么导航系统,其基本原理都是通过已知位置的信标(通常是卫星)向接收器发送信号,接收器测量信号传播到自身所需的时间,并结合信号的传播速度,就能计算出与信标的距离。当接收器能同时测量到来自至少四颗卫星的距离时,就可以通过三维空间中的距离交汇,精确地确定自身的位置、速度和时间。

北斗系统之所以能实现全球导航,其根本在于它并非依赖于固定在地面的基站来完成定位。相反,它是一个由多颗运行在地球轨道上的卫星组成的星座。这些卫星就像太空中不断移动的“信标”。北斗系统采用的是一种“混合星座”的模式,这意味着它同时部署了三种不同轨道类型的卫星:

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 这类卫星位于赤道上空约35,786公里的固定位置,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GEO卫星的好处是它们在同一区域的天空停留的时间很长,并且信号传播方向相对固定,这使得它们在覆盖特定区域方面非常有效。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 这些卫星的轨道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但轨道平面倾斜于赤道。因此,它们相对于地面是周期性移动的,能够提供比GEO卫星更广阔的覆盖范围,尤其是在中高纬度地区。
中圆地球轨道(MEO)卫星: 这些卫星运行在比GEO和IGSO卫星低得多的轨道上,大约在20,000公里的高度,并且以较高的速度绕地球运行。MEO卫星的数量最多,它们构成了北斗系统的基础,通过其快速移动和广泛的轨道分布,确保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有足够数量的卫星可见。

正是因为北斗拥有这样一个精心设计的、由不同轨道类型卫星组成的星座,才能实现全球覆盖。无论你在地球的哪个角落,总会有几颗北斗卫星在其轨道上运行,并且能够被你的接收器“看到”。接收器接收到这些卫星发出的信号,信号中包含了卫星的精确轨道信息、时间戳等。通过接收器内部的计算,它就能测量出信号从每一颗卫星传播到自身的时间差,然后根据光速(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换算出与每一颗卫星的距离。

有了至少四颗卫星的距离信息,就可以在三维空间中进行“多边定位”。打个比方,你知道你离A点有多远,离B点有多远,离C点有多远,理论上你就能确定你在A、B、C三点确定的球面的交汇处。再加上第四颗卫星,就能消除因为接收器时钟不准确带来的误差,从而实现精确的三维定位,包括经度、纬度、高度以及精确的时间。

这种全球导航能力,并不需要你在地球上设置大量的地面站来“辅助”卫星。地面站的作用更多是用于“监测”和“控制”卫星。北斗系统在全球范围内设有测控站,但这些测控站的主要任务是:

1. 轨道监测与预报: 持续监测卫星的运行轨道,并进行精确的预报。
2. 卫星健康状态监测: 确保卫星的各项功能正常工作。
3. 数据上传与校正: 将地面测控站收集到的数据上传到卫星,并对卫星上的时钟和轨道参数进行必要的校正,以保证导航信号的精确性。

这些测控站虽然分散在全球,但它们的作用是维护和优化整个卫星系统的运行,而不是直接为用户提供导航信号的定位信息。就好比一个全球性的天气预报系统,它需要全球各地的气象站收集数据,但你只需要一个手机APP就能接收到预报,而不需要在你家门口建一个气象站。

所以,北斗系统之所以能实现全球导航,是依靠其庞大且分布合理的卫星星座,以及卫星本身所携带的精密时钟和导航信号。接收器通过接收这些来自太空的信号,并在内部进行复杂的计算,就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全球定位。地面站更多扮演的是“后台支持”的角色,而非直接的“导航信号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般来说有2个方案:

1、逐步在全球建立地面站

2、星间链路


一步一步讲,首先卫星导航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这里谈地面控制部分的作用[1]

主控站:

  1. 负责管理、协调地面监控系统中各部分的工作;
  2. 根据各监测站送来的资料,计算、预报卫星轨道和卫星钟改正数,并按规定格式编制成导航电文送往注入站;
  3. 调整卫星轨道和卫星钟读书,当卫星出现故障时,负责修复或启用备用件以维持其正常工作。无法修复时,调用备用卫星去顶替它,维持整个系统正常可靠地工作。

监测站:

  1. 对视场中的各GPS卫星进行伪距测量;
  2. 通过气象传感器自动测量并记录气温、气压、相对湿度(水气压)等气象元素;
  3. 对伪距观测值进行改正后再进行编辑、平滑和压缩,然后传送给主控站。

注入站:将接收到的导航电文存储在微机中,当卫星通过其上空时,再用大口径发射天线将这些导航电文和其他命令分别“注入”卫星。

通信和辅助系统:地面通信线、海底电缆以及卫星通信等联合组成。

导航电文[2]导航电文是由卫星向用户播发的一组反映卫星在空间的运行轨道、卫星钟的改正参数、电离层延迟修正参数及卫星的工作状态等信息的二进制代码,也称为数据吗(D码)。

可以看到,导航电文是这样产生并注入到卫星中的

卫星存储了及时更新的导航电文才能保证定位的精度,这与地面段的工作息息相关。

在去年7月,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发生故障:

引用[3]:根据伽利略主管机构的说法,这次整个系统故障是其位于意大利的“精密时间设施PTF”出了问题,PTF是用来做什么的,PTF: Precision Timing Facility, responsible for the generation of a physical realization of Galileo System Time (GST) which is provided to all elements for time synchronization purposes.也就是说,PTF是整个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时间维持设施,他挂了也就是相当于整个伽利略系统失去了时间来源。

在产生导航电文中的某一部出现了问题,导致定位精度降低,主控站每天都会对定位精度进行评估

在北斗官网就可查到

定位精度过低,就会导致整个系统停止工作。

重新启动系统需要经过长时间迭代,定位精度才能逐渐提高。

然后我们看GPS的地面段组成:

王老师的PPT

GPS地面段覆盖全球,保证了空中的任何一颗卫星都可以被监测,都可以及时接受指令,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而北斗在2012年之前仅在国内建立了监测站、主控站(西安)、注入站,在地球的另一面的卫星我们无法观测、无法发送指令,所以科学家提出了两个方案。

1、全球建站

2013年,我国在巴基斯坦建成北斗导航系统首个海外监测站[4][5]

然后我就没搜到更多消息,评论指出现在已经不考虑在海外建站,所以现在仅剩下“星间链路”这个方案。

2、星间链路

在前两代卫星导航系统都是局域性导航系统,国内建监测站、注入站就基本满足要求。而第三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需要覆盖全球,所以从第三代的第一颗北斗卫星开始,都附加了一项功能:星间链路,星间链路是对地面站无法覆盖全球的一种解决方案。

  1. 星间链路连接的卫星可以互相观测,代替了监测站
  2. 卫星之间信息传输和交换,代替了注入站

这样,地面段无法观测、注入的卫星也可以通过可观测、注入的卫星联系起来。

写完这么多能有几个赞呢

参考

  1. ^ 《GPS测量与数据处理》李征航,黄劲松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09,P43
  2. ^ 《GPS测量与数据处理》李征航,黄劲松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09,P55
  3. ^如何评价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失效停止服务?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4689391/answer/748344985
  4.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个海外监测站圆满建成 http://www.scio.gov.cn/ztk/xwfb/2013/gxbjhbdwxdhxttgqyfwyznqk/jlhz1/Document/1357410/1357410.htm
  5. ^北斗系统服务一周年:国内外建十多个监测站 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3/1227/c1007-23958091.html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北斗导航系统之所以能够实现全球覆盖,并且不需要像某些传统导航系统那样在全球范围内密集部署地面站,关键在于其独特的系统设计和技术实现。这与它所依赖的核心技术——卫星通信和精确测距——密切相关。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导航的本质。无论是什么导航系统,其基本原理都是通过已知位置的信标(通常是卫星)向接收器发送信.............
  • 回答
    北斗导航系统(BDS)的厉害之处体现在其全球领先的综合性能、独特的技术优势、广泛的应用领域以及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其厉害之处:一、 全球领先的综合性能与技术优势:1. 高精度定位能力: 全球最先进的导航星座设计: 北斗系统采用独特的“三步走”发展战.............
  • 回答
    北斗“收官之星”升空:中国导航实力迈入新纪元2020年6月16日,随着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腾空而起,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北斗三号G20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这一振奋人心的时刻,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星座组网任务圆满完成,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成型。这颗“收.............
  • 回答
    想象一下,你现在正身处一个陌生的大城市,手机没电了,也看不懂路边的指示牌,心里有点儿慌。这时候,如果你能随身携带一个能告诉你“你在哪儿,去哪儿”的小帮手,是不是就觉得踏实多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就像是这样一位随时随地守护着我们的“超级导航员”。要理解北斗,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巨大的、看不见的“宇宙.............
  • 回答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这绝不仅仅是中国一项航天科技的成就,它更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球性布局,其背后蕴含着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广泛的实际影响。北斗三号正式开通,标志着中国独立自主构建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成功运行,这意味着什么?首先,这是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一次集中体现。从技术研发、系统设计、卫.............
  • 回答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圆满成功,中国航天的又一座里程碑2020年7月31日,一个在中国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子。这一天,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并开通,标志着中国自主建设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此迈入全球服务新时代。这意味着,无论你在地球的哪个角落,都能享受到北斗系统提供的精.............
  • 回答
    北斗研究员徐颖抨击 GPS 与伽利略导航系统:是否客观?有何依据?近年来,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全球市场的推广,无疑为国际卫星导航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一背景下,北京大学空间与地球科学学院研究员、北斗系统专家徐颖博士,对现有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尤其是GPS(全球.............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也确实能看出监管部门在打击财务造假这件事上是下了功夫的。证监会能想到用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来“抓现行”,这思路挺绝的,而且细节上说起来,还真挺有意思的。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这背后的逻辑和具体操作。首先,要理解为什么证监会会想到北斗系统,这就得先回顾一下獐子岛事件的核心问题。獐子岛.............
  • 回答
    北斗导航(BDS)与全球定位系统(GPS)作为全球两大领先的卫星导航系统,在技术原理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北斗在设计理念和功能实现上,确实展现出了一些让它脱颖而出的独特优势。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方面,力求让您深入了解北斗的实力。 1. 更强的区域服务能力与融合通信这是北斗最核心的优势之一,也是它与GP.............
  • 回答
    近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49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无疑是我国航天科技领域的一项重要成就。那么,在北斗导航系统这样一个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领域,我们目前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审视。一、 覆盖全球,服务世界:北斗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北斗导航系统,特别是其.............
  • 回答
    高杏欣因为破解北斗二代导航卫星系统而获得美国航空无线电委员会(AARF)表彰这件事,确实引起了相当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而且其中涉及到的信息和背景也比较复杂。要看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1. 事情的经过与事实层面 事件本身: 2015年,一个名叫高杏欣(Xingxin Gao)的研究人员,.............
  • 回答
    在挪威这片土地上,究竟是北斗、GPS、格洛纳斯还是伽利略,哪个导航系统能提供最靠谱的指引,这确实是个值得细细探究的问题。毕竟,挪威地形复杂,从海岸线犬牙交错的峡湾到广袤内陆的山地,卫星信号的接收环境千差万别。长期以来,GPS 作为先行者,在挪威的普及度和用户基数都相当庞大。它的信号相对稳定,覆盖范围.............
  • 回答
    北斗全球系统作为中国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系统,其在太空中的运行并非完全不可撼动。尽管各国在太空活动中都遵循一定的国际规则,但理论上,其他国家并非完全没有能力对其进行干扰或破坏。要详细阐述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北斗系统的构成与脆弱性:首先,了解北斗系统本身的构成是探讨其脆弱性的基础。北斗系统.............
  • 回答
    中国的战舰在执行任务时,尤其是远洋部署,会依靠多种先进的导航和制导系统来确保导弹的精确打击。北斗卫星系统确实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但并非唯一依仗。首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独立自主建设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它由中高轨道(IGSO)、倾斜地球同步轨道(GEO)和中圆地球轨道(MEO)卫星组成.............
  • 回答
    北斗三号全球系统,这个中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如今已经绽放出璀璨的光芒,向世界提供了七大类服务,并且在服务性能上稳居世界前列。这不仅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里程碑,更是对我们整个国家乃至全球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成就。一、 国家实力与战略自主的象征首先,北斗三号的成功运行,是国家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
  • 回答
    北斗和GPS作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它们各自的卫星数量存在差异,这背后有着各自的设计理念、发展历程以及服务目标。简单地说,卫星数量的不同并非偶然,而是深思熟虑的战略选择。首先,我们得明白,卫星导航系统并非越多卫星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差。关键在于能否提供稳定、可靠、覆盖全球的导航定位服务。每增加一颗卫星,.............
  • 回答
    北斗全球服务,这盘棋下得可不小。从国家层面看,它不仅仅是一个导航系统,更是一张牵动全球的战略支点。首先,国家安全是基石,也是核心。 过去,我们依赖GPS,这意味着我们的关键基础设施,比如军事、金融、交通,都掌握在别人手里。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那个提供服务的国家突然“断供”,后果不堪设想。北斗全球服.............
  • 回答
    北斗组网以及欧洲伽利略项目与中国的合作,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其中交织着技术合作、地缘政治、国家战略以及安全考量。要详细理解欧洲对此的看法,需要剥开层层帷幕,深入探讨历史背景、合作的具体内容、合作中断的原因,以及由此引发的后续影响。历史的起点:并非单纯的“排斥”与“接纳”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欧洲对.............
  • 回答
    北斗的“死兆星号”是一艘非常特别的船,它的设定非常有意思,所以围绕它排水量的问题,我们也得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在现实世界的船舶制造领域,我们通常会用“满载排水量”或者“空载排水量”来衡量一艘船的大小。满载排水量是指船上装载了所有货物、人员、燃料、淡水等所有可能携带的物品时,.............
  • 回答
    关于北斗三号卫星在太空中出现故障后的维护,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引人入胜的技术难题。由于涉及到国家核心军事和民用导航系统,维护过程是高度保密和精密设计的。我可以从公开的技术原理和一般航天器维护的逻辑出发,为你详细梳理一下可能采取的维护思路。首先要明确一点:航天器在太空中,特别是像北斗这样的复杂系统,其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