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你做过生意没有啊…
我之前和现在做的行业,还有朋友的行业,以及酒局饭桌上听来的,但凡涉及和国内大一点儿的企业打交道,甚至跟某些地方政府打交道,那这门生意都要掂量掂量敢不敢做。无论,这企业有多大,背景有多深,流动现金有多充裕。
尤其是那几个X交建,X铁建,X建筑,X中铁,X电建等等等等,X打头的,甭管多少局多少处,有一个算一个。他们可都是前缀着最高形象的名称啊,顶级公司了吧。我从来没听说过跟他们打交道可以按时拿到全额结算款,还不用额外付出些什么的。从来没有,见到过,听到过…
而那些跟美国公司或者欧洲公司打交道的,无论贸易还是代工的,都是公司名气越大越好做。只要合规,付款那叫个痛快,还不用额外付出什么。
你说信用这个事儿,不应该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么?为啥我们会变成能力越大,越欺压呢?
所以你觉得信用这东西是怎么来的?动动嘴皮子?
………………………………………更一下
这帖子才半天时间就这么热,说明很多朋友都有类似的痛啊…
评论区有一些喷的,扣帽子的,我没删过任何一条。如果你评论消失了,那与我无关哈…
怎么说呢,无论你站在哪个立场,看待问题都应该公平客观,实事求是(这词儿不是我说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我们党的根本要求)
认清事实,才能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吹牛打屁夸张意淫,对我们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没有任何好处。没有任何一丁点儿好处!
“亩产一万斤”的故事不痛吗?血淋淋的教训啊!可至今类似的宣传还在上演。难道真如所说,历史教会我们唯一的事情,就是我们从历史中学不到任何事?
贴个评论。
我相信这位兄弟是真有心爱国,总想我们赢点儿什么。但问题是,如果你用这样的认知能力来爱国,没有任何一丁点儿帮助啊,这是分明是碍啊…我们不怕神一样的对手……,真的,对手强不强没有那么重要的…
倘若真有爱国心,那请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多读书,多学习,不懂就查资料,提升认知水平,用实力行动来建设国家。而不是光靠打字,宣泄。
我们的未来靠的是年轻人的能力,水平,认知。如果整整一代年轻人,大部分都缺失了实事求是,明辨是非,脚踏实地这样基础的思维方式,那我们的未来会怎样?
……………………………………………
2.10号更,
前两天在抖音上看到的视频,转发一下,侵删
https://www.zhihu.com/video/1474893684302454784看到评论区很多兄弟做工程的,就当是个提醒吧。“先开发票”已经是行业通病了。
不要搞这么多阴阳怪气,我猜很多人根本就不明白什么叫信用好或者不好,信用其实只有贵或者不贵,没有好或不好。
这里我说2个事:
第一件事NSA美国国家安全局曾经被认为是具备这个世界上最强计算能力的机构(曾经,现在我不知道还是不是)。很多人认为NSA有能力破解绝大多数的加密系统,包括且不限于iPhone。但是大家也认为如果你犯罪而罪证在iPhone里,NSA不会拿这个来举证,因为保密它能破解iPhone这事比送你进监狱更重要。为什么美国政府一定要苹果公司出面解密手机,因为美国政府真的解不开,你信么?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索罗斯的。当年索罗斯击破英镑一夜成名,是因为他比英国央行更强吗?当然不是,英国央行还会不如97年的香港金管局吗?是因为英国央行觉得它不直接下场这个信誉比输掉的那点钱更重要。有趣的是,这么想的不仅仅是英国央行,也是索罗斯,否则他就不敢去这么赌了。
这里当然也不是说97年香港金管局入场直接买股票期货和炒家对赌的干预就是错,因为香港金管局决定自己不需要那种信誉了。庄家不直接下场这种事是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积累出来的信誉,香港没有那个时间,未来也没有那个需要,都换老板了。
评论区有个很好的讨论,帮我也理清了一下思路:所谓干预市场这事关键在于怎么限制央行的道德风险。什么意思呢?就是央行的行为是为了修复市场还是非中立性的,通俗一点是亏钱还是挣钱。举个例子,美联储在08年打破先例的通过财政部救援了aig和两房,因为这3家是绝对不能倒闭的企业(可以说当时任何一家没了,海啸就能毁掉华尔街,雷曼和它们根本不能比)。这3家的原始股东权益被削减到了原来的1%(相当于清零),美联储以无限注资的借贷权拿走了99%的股份。这个做法当然不是完全中立的,它实际上拯救了特定的一些债务人,但是这个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aig的债务人是那些受保人(当然还有其它大型金融机构)。整件事情里面美联储是出来亏钱擦屁股的,不是来挣钱的。97年香港金管局津津乐道的一招:直接下场买股票然后修改规则提高做空成本,大挣了一笔。这当然也没有什么错,不这么干就要让索罗斯挣钱,但是开赌场的信用就会低一些。当然这个以后也不是就没人玩了,但是大家心里肯定嘀咕。一旦发生危机,大家不会害怕美联储,会担心金管局,因为金管局不但直接下场玩,还能修改规则想赢钱,这就是一种道德风险:)。
所以大家要理解,守信用这个事不是道德,其实是选择。有些国家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积累起来的信用,那么它当然不会因为小事来破坏它,英国的信用,让李嘉诚跑路以后的第一个选择就是伦敦。所以信用不是没有回报的。为什么俄罗斯大亨都喜欢在伦敦买房?
反过来,某些国家比如阿根廷俄罗斯土耳其,它们本来就没有信用,所以对它们来说,打破信用的损失很低,所以有时打破信用反而是一种最佳选择。因为它们守信也没有人相信,这需要至少20-50年以上的克制。等那么久犯得着吗?好处这一代领导又享受不到了,这种办法未必就不聪明,因为他们之前没有付出美国英国那种信用的沉没成本。
最后,信用不是什么贞洁,破一次就没了。信用是打在所有人心里的钢印,就是大家都相信逼迫你破坏信用的必然是仅且仅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用金融术语来说,至少5-6个标准方差之外的事件:比如金本位崩溃,比如08危机(08危机中据说一个月内连续发生了3次6个标准方差以外的事件)。顺便说一句,01年纳斯达克崩盘美联储好像是没有直接干预的,纳指崩盘其实是堪比当初日经崩盘的事件。
所以某个程度上美国并不是信用好,而是它的信用更贵,不会随随便便拿来浪费而已。但是这个并不是说它就不会打破信用,而是这个事必须值得。这个值得的门槛对不同的国家是不一样的,有些国家来说这个值得的事可能每年都能发生几次,而美国这种事可能10年甚至更久发生一次。
这是不同的选择,无所谓那种更好,因为每个国家其实都是继承了前人的选择,关键是坚持到底。选哪一个都行,而反复在两个选择间横跳才是最傻的,比如那种好不容易建立了一点信用,然后在小事上打破它。
1、要么三段论推理规则不成立。
2、要么你的大前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成立。
3、要么你的小前提“美国如此不守信用”不成立。
4、要么你的结论“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国家跟他走”不成立。
两个问题:
守信与否,是其他国家跟着一个国家走的标志吗?当年大英纵横四海,是因为大英强大,还是因为大英守约?后来大英没落,是因为大英衰落,还是因为大英违约?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当年美国一手创建的,其实很多国家不同意,但是尼克松单方面宣布美联储不再进行黄金兑换,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直接崩溃,这不是违约?
很多人找借口,说布雷顿森林不可持续是因为XXXX原因,比如说特里芬困境,没错,是不可持续,问题在于什么?当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美国人压着各国签订的,英法都不情不愿,谁愿意把本国的货币和另外一个国家的货币进行绑定?不都是没办法?
被压着签也就算了,最后还单方面违约,单方面违约就算了,还到处找借口……
想起了知乎的名言,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你说的这个美国不守信用
那他之前立下的承诺
具有现实意义么?
知乎非要把我这个对美国很讨厌的人逼得一连串答案跟美分一样吗?
从几方面分析下美国的信用
1.债务问题。
美国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债,一直被视为“无风险资产”,历史上未曾违约,而且目前也没有违约任何迹象。相比之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俄国国债直接违约了,俄国甚至都不愿开动印钞机来还债,这直接导致当时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倒闭。该公司还是两个诺奖经济者创立的,因为模型中没有考虑到俄国国债会违约,这实在超出大家的认知了属于是,因为国债在理论上是可以完全没有违约风险的,最不要脸就是印钞,但是俄国狠就狠在本币国债还不起都不愿印钞。虽然最后债务重组还了一部分,但是还是极大影响了俄国的信用。
2.美元信用。
美国用发行货币的铸币税来收割世界上的财富已经是长期老掉牙的话题了。但是,这个世界就是比烂的,其他国家难道不想这么做吗,他们只是没有金融霸权,缺乏收割其他国家财富的能力,不代表他们不会收割本国财富。这种例子简直不胜枚举,相比之下,美国都显得如此有节操,从二战到现在,虽然美元购买力越来越低,但是长期看通胀水平低于大多数国家,在比烂的世界里,美国居然还算相当有节操的。经济学上有一种现象叫“Dollarization”,翻译过来叫“美元化”,就是指一些相当没有节操的国家,本国货币信用崩溃,虽然上面明令禁止,但是民间交易还是普遍采用美元。现在,一些经历了恶性通胀的国家,美元都是地下黑市的紧俏外汇,为什么没有人用越南盾结算呢?
3.汇率与利率
很多国家或者地区,本币都是固定盯住美元的,有多少美元储备,才能发行多少当地货币,美元和当地货币兑换采用浮动区间极小的固定利率。典型的比如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别人为啥不固定盯住朝鲜元呢?
再说利率,包括我国大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各种利率都是盯住美联储的,如果美国是个信用糟糕的国家,那你不是相当于变相指责央行不专业吗?
4.证券市场监管
美股也有骗子公司,比如那个“滴血验癌”,也有粉单市场,股权交易中信息非常不透明。然而美国证监会SEC一直都是以严厉打击证券市场犯罪著称。你们可以上SEC下一个纽交所上市企业的年度财报,再从上交所下个随便什么公司的年报,你就会发现,SEC年报远比上交所的年报可读性高,因为别人披露要求高太多。此外,美国上市的公司,绝大部分购买了董监高责任险,可以对冲一部分董事、监事、高管失职带来的股东、社会损失。而很不幸的是,董监高责任险在大陆的投保率不足10%,我们的资本市场才更像野蛮生长。
5.会计准则的严谨性
学过US GAAP(美国会计准则)和IFRS(国际会计准则)两套会计准则的人,都基本能感觉到美国准则更严,财务操纵的空间更小。这是因为安然公司曾经利用原来的会计准则漏洞,独立发明了很多离谱的记账方式,安然造假和安然、安达信破产,导致美国收紧了会计准则可操纵空间,这导致在美国上市公司的财报更为可信。
讨厌美国,你可以讲它到处侵略,搞新殖民主义,可以说它抗疫不利,可以说它各种政策扯皮效率低下,这些都是事实。然而你说信用,这世界还真没有几个国家比美国好
说个最简单的,中国持有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如果美国是个没有信用的国家,你不是相当于间接侮辱了自己国家没脑子么?
————以下内容补充于2022年1月16日——
其他回答的评论区,有人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金本位制度破产,这的确是一次失信行为。然而,即使小心维护,金本位制度的破产也是迟早的,金本位一开始就有重大缺陷,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金本位制度必须保证每年黄金的新增产量至少不能低于真实GDP的增长量,不然将出现通货紧缩。如果黄金多了还可以储存不开采,黄金少了就没办法了。但是,黄金的产量的确很不争气,很难和货币需求同步。这导致即使不因为别的原因打破金本位,也会因为黄金不够打破金本位。
货币数量理论:
MV=PQ,
M:货币数量
V:货币流通速度(在一个国家基本可以视为常数)
P:物价水平
Q:真实GDP
从这个等式可以看出,每年黄金供应量如果无法与GDP同步,将出现物价水平P下降,也就是通货紧缩。这会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甚至比通胀带来的危机还可怕。
如果稍微懂一点美国历史,就知道美国不止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一次打破金本位制度了。1791年,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确立了美国最早的货币制度,当时的美元是黄金白银双本位制度,金银固定兑换比例:1:15。读过马克思资本论应该知道,马克思对这种制度嗤之以鼻,马克思认为,金银双本位下,官方金银兑换比例无法体现真是的金银价格关系,这会导致实际上更便宜的金属(也就是官方价格更贵的金属)成为真正的货币,实际价格更贵的金属(也就是官方价格更便宜的金属)将退出流通。马克思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很多国家的货币历史在采用双本位制度时都出现了这种现象。
由于北美是世界上银储量最大的地区,白银产量那远比黄金多太多了,不久之后,金银价格实际比例高于官方规定的1:15,假如就是1:16吧,用15份白银可以到财政部换1份黄金,然后又可以到市场卖出1份黄金,换16份白银,这不就白赚1份白银吗?很快,白银就成了真正的货币,黄金因为实际价格高退出流通,金银复本位形同虚设。金银双本位制度实际成了银本位制度。
1873年以前,美国西部,澳大利亚等地发现大型金矿,西方国家觉得,那不如让白银退出流通,取消白银流通地位改用金本位,美国当时的黄金派也觉得这事可行。于是1873年,黄金派大获全胜,白银的铸币地位被取消。但是大型金矿这件事可真不靠谱,比方便面包装上的牛肉还不靠谱,黄金产量并不如预期,没有充足的白银提供货币,金本位制度很快就带来了通货紧缩。世界上什么都不值钱,就作为货币的黄金值钱,那些之前采取高杠杆率融资的企业心理跑过一万头羊驼了,以黄金计价的债务蹭蹭上升,很快啊,就破产了。
1943年,金本位制度彻底破产,国会通过《购买白银法案》,重新采用白银铸币,完全恢复了金银复本位制度(事实上还是银本位)。
很明显金本位制度的失败不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一次了,历史给了金本位很多次实验机会,然而始终无法解决金本位制度一开始埋下的伏笔,黄金产量就是不够,这无法解决。
以近5年黄金产量为例,黄金产量基本在一个均值附近波动,无法和真实gdp的变化同步。
大家还可以找历史长一点的数据,会发现黄金产量真的很难和世界的真实GDP变化同步。
纸币又不是西方人发明的,在货币制度方面,中国人曾经走在世界前列。西方人还用金属货币交易的时候,早在汉朝,汉武帝就发行了白鹿皮做成的货币。唐代的“飞钱”、“钱引”,相当于一种票据,可以在一个地方把铜钱布帛存进去,领取官方的“飞钱”,然后到另一个地方兑换。
在汉唐的背景下,宋代四川出现了全球最早的纸币——交子,以后交子从益州、梓州流通到陕西路然后流通全国,还形成了关子、会子等纸币。最早一张官交子兑换一缗铜币(通常1000文,不过也有800文的),按道理,应该是有多少缗铜币发行多少纸币,但是宋朝朝廷很快吃到了虚发纸币的甜头,开始发明准备金制度,只要有一定比例的铜钱就可以发行纸币,比如28%的铜钱,就可以发行100%的纸币。到后面,干脆准备金都不要了,缺钱了就印纸币,到南宋末年,一张会子甚至买不到一双草鞋。
元代的时候,朝廷干脆彻底禁止金属货币,采用交钞,直到元代统治快维持不住的时候才想起来铸造铜币。
朱元璋推翻元朝,一开始也是禁止用金属货币,提倡用大明宝钞的,然而民间对纸币已经反感到了极点。中国古代的纸币实验全是彻底推行不下去了。
那中国近代怎么样呢?民国中晚期一再废除金银推行纸币,然而历史大家都懂,真金白银都被骗到了诈骗岛,这导致国民再次对纸币失望至极。解放后,边区群众不信任纸币,人民政府不得不为云南等省铸造银币,云南新龙光绪元宝马尾珠,袁大头三角圆后铸版,都是建国后人民政府铸造的,人民币的全国推行直到1953年才开始。从这开始,中国的货币才能谈信用二字。
大家总不能说“宋元明民国”都不是中国历史吧。虽然我热爱祖国,然而yysy,我们的王朝在历史上的信用的确不怎么样。如果说以宋代比美国历史不恰当,那以清代开始比,总是同一个历史时期吧。满清民国时期,官商合办的企业,满清民国当局强行入干股,满清翻脸不认账,导致四川出现保路运动。上面基本属于耍无赖横着走的,虽然有“仁义礼智信”也无法约束朝廷的行为。
讲不讲信用不知道,但是在美元和卢布之间让你选,你会选卢布?
你想当萨达姆、卡扎菲、阿萨德、阿连德……吗?
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我是说,可能,仅仅是一个可能,绝对不是什么现实,就是单纯的假设
当你发现全世界都错了的时候
真正错的那个人,可能是你?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句话时间很长了吧。
其实,近几年,外资(包括美国的)在撤离的时候
对待员工的补偿金,屡创新高
还有他们遵守劳动法的态度
就是因为守信用
我相信,很多人愿意跟他们走
恰恰相反,美国是全球最守信用的国家,不过,这不包括美国的对外政治和军事手段。
第一,经济方面,美国成立200多年来,美国国债从来没有违约,这是全球唯一!金融是美国立国之本,为什么全球都要买美债,都要去美国的股市上市,都要储备美元,因为人家信用好!
当然,尽管最近几十年,美国滥发货币,国债不断突破上限,明眼人都知道是旁氏骗局,这些债永远都不可能偿还清,但是人家起码可以按期兑付本息,十几年内看不到违约可能。
第二,美国对内部还是很守信用的,能够形成比较稳定的政策预期,大家愿意到美国投资,就是因为预期稳定,私有产权受到保护。
而有些国家,政策预期不明,可能今天还是促进外商投资,第二天就给你国有化了。
至于美国对外的政治和军事,各国都不是傻子,自要自己得了实惠,就跟着屁股走。自己利益受损了,翻脸不认人的多得是。
我是时代之,一个独立投资人¥心理咨询师,关注金融投资及自我升级,更多干货,欢迎关注公众号jingji-xinli,或者微信搜索公众号“时代之”。
大下岗也没耽误21世纪的粉红时代啊。
没有几个跟美国走啊!没听说过咱们的朋友遍天下,美国众叛亲离吗?还是咱们赢
先分析是不是,是什么, 再来问为什么。
国际政治分析最忌拟人化,国家政治行为都是基于各种内外因素,难道你觉得先把一个国家定性是个“坏人”很好玩?
所以还是先找出来美国不守信用的事情都有哪些,然后再来分析。
其实我很好奇在很多人眼里美国哪些行为是不守信用的典范
我感觉你们一个个都阴阳怪气的,属实没必要。其实你们说了半天,几乎都忘记了一个最重要的影响因子。
最容易增加信用风险的事件,是政权更替。
而众所周知,这两百多年来,美国和英国是政权最稳定的大国。不守信用这回事,首先肯定轮不到美国,更没信誉的垫脚石多的是。
中国为了绕开美元结算,在2014年和俄罗斯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货币互换协议,结果大家可以自己去查。
直到今天,中国和俄罗斯交易依旧用美元。
美国信用怎么样,我们普通人一般不会和美国交往。建议你身边如果有做外贸的朋友,可以询问一下他们,问一下在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巴基斯坦,朝鲜等做生意的人,他们比我们清楚,听一下他们的意见,就知道谁信用高,谁信用低了。
顺便说下,这个评论是筛选后显示,我改了一下任何人可以评论,结果改不过来,知乎不允许我改,所以不管谁留言,我都会一个一个的放开。
相比苏联和俄罗斯,那美国的信誉简直是伟光正。。。。。
如果美国这么不守信用,就没有人用美元了。
要彰显出美元的信用价值,美国就必须彰显出自己有一套合理的制度,相对稳定的政府,以及充分的市场经济等等。这样才能取信于人。所以美元促成了普世价值的传播,普世价值又促进了美元。
其次,我上述的话“不再具有任何现实意义”了。
所以散了吧
因为他有实力和暴力。
跟着他干,有胡萝卜;不跟着他干,有大棒。
跟不跟说到底就是个利益问题。
讲信用的多了,未必都能得着好;不讲信用的也不少,未必就都吃了亏。
二者未必相关。
如果一个普通英国商人二十世纪初年来中国投资了李鸿章当初办的企业,那么他有可能辛亥革命后遇到革命,损失很多财富。
如果他辛亥革命后投资,又可能在袁世凯和北洋政府那里吃瘪。
如果他站队了北洋,几年后有很大几率遭遇老蒋北伐。
如果他站了老蒋,也不能保证不被汪精卫的体系排斥。
而即使他左右逢源,也难免在南京大屠杀时,遇到兵荒马乱,没有工人可招。
熬过来抗日战争,又遭遇了解放战争,之后很可能会撤离中国。
之后“三皇会战”,中美苏三国合纵连横,铁笼大战,只有美国在这期间本土毫发无损。
再之后,终于迎来了可以稳定投资的时期。但是又遭遇了从亲西方的宣传口径到骂西方的宣传口径。
如果这个英国人的资本家族,可以躲过这一切,那他们家族的政治嗅觉和政治能力,在他们本国至少可以当个财政大臣被女王封爵了……而且说不定以这边标准衡量,也足以有进入“内阁”的能力……
然而,即使是李嘉诚这种当初英属殖民地的商业巨子,在这边都活不过两集。
然而,一百多年前,那个来自德国,姓特朗普的商贩,他的孙子就成了著名大亨兼美国总统,且其后辈也将继续这种财富继承。
——————
不是说适合投资就一定好,但是你不能说美国经济上信用不行。如果认为美国作为一个经济体,信用还不能满足你,那地球不适合你生活。
——————
建国初期毛主席跟斯大林软磨硬泡拉来一些贷款,是三亿“美元”。两个社会主义最大的国家之间贷款,用美元结算,美国作为经济体的信用不言自明。
——————
毛主席曾经说法国资产阶级比苏联人好打交道,因为觉得法国资产阶级至少讲“做生意的信用”。
你拿着19世纪美国的国家债券,现在的美国政府仍然认账,给你兑换。
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全国兵力只有13万,也就相当于南斯拉夫军队的规模,但美元在国际市场是硬通货,慈父通过宋庆龄同志转给中国革命星星之火钱,是通过美国银行,转的美元。
现在美国债务很高,但它的国债仍是很多国家(包括我国)外汇投资的最佳选择之一。
美国国债29万亿美元(2021年数据),其中日本持有1.2万亿,中国持有1万亿,美国国债持有前十国家总共持有4万多亿。由此可以看到某网红所说中国抛售美国国债迫使美国如何云云,是多么可笑。当然,还真有大把脑子不好使的信了。
有人提到了美国退出伊核协议。这事是这样的:
奥巴马政府签署伊核协议后,按照美国的法律规定,行政部门签署的双边及多边协议,必须得到国会批准,该协议才算完成立法过程,成为Treaty(条约),高于国内法,具有极强的约束力,后面的总统也必须遵守。如果得不到批准只能成为Executive Agreement(行政协议),后任总统可以推翻。这个伊核协议被当时的奥巴马政府签署后,就遭到国内共和党的强烈反对,真就没有完成立法过程,如果参众两院的反对票达到60%,这个协议就会被否决,美国等于没签。不过只有众议院达到了否决票数,而参议院差几个百分点没达到,所以这个协议勉强通过,成为行政协议。这就给后来特朗普政府退出这个协议打开了法律之门。
历史上美国曾出现过类似状况,典型的就是凡尔赛和约。尽管美国代表对和约内容颇有微词,但还是签署了。当时的美国国会却拒绝批准承认这个条约,所以凡尔赛和约在美国不被认为是法律,因而说美国不承认凡尔赛和约的说法是成立的。后来美国发起了华盛顿会议,签署九国公约,等于是变相否定了凡尔赛和约,中国通过这个会议及公约从日本手中拿回了青岛。
反例是如果成为条约Treaty,那么后任总统都必须严格遵守,比如《台湾关系法》就完成了立法过程,它在美国的法律地位明显高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美国作为民主体制国家,在签署对外协议方面,总统及执政党没有单独的决定权,必须得到国会批准,才能成为美国必须遵守的契约,换言之,只有得到美国国会的同意,才算美国认可签署了这种对外协议。
再有一个就是《巴黎气候协定》。这个条约有退出条款,参加者可以在参加协定三年期满申请退出。该协定于2016年11月4日生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017年宣称打算退出该协定,后国务卿彭佩奥公开表示在2020年11月4日完成退出程序,结果美国是在参加这个协定四年期满时退出协定,比协定规定的三年期还多了一年。这样美国使用了该条约规定的成员权利,符合条约规定,并不算违约。美国退出的最主要原因还是钱的问题,一是国内就业和经济,二是美国曾在这个协定中答应向联合国绿色基金会提供30亿美元的资金,而奥巴马政府已经付10亿,还有20亿,特朗普政府不给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下面这段引文来自“馨月说财经”: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第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设计对世界经济发展规律认识不清,所以在货币锚的确定上出现误判,金本位制度不可能适应资本的高速扩张,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这种固定汇率机制严重阻碍了全球贸易进程与金融高速发展的规律,自然也不会适合资本主义制度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所以必然会淘汰。
第二、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前提是:美国必须保持长期的贸易平衡与顺差,并需要有效地控制财政赤字,只有保证美国的黄金储备平衡与增长才能维持美元汇率的稳定与强势。但是当美国经济出现问题或出现巨额贸易逆差时,尤其是当美国发动战争机制时,美国政府的开支就会不断增加,财政赤字就会不断放大,债务就会不断增长,这种情况下,美国的黄金储备就会下降,美元汇率就会下跌,美元信誉就会降级,布雷顿森林体系就很容易出问题。由于半岛与越南两场战争导致美国赤字严重,债务高速增长,金本位自然难以支撑美国的信用体系,所以战争机制成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催化剂。
第三、由于美元锚定黄金,而各国货币又以美元为汇率波动标准,所以各国为本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平衡关系需要不断地调节内部机制,对固定汇率的维系就严重干扰了各国的经济发展,毕竟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发展情况,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等需要有自身的发展节奏,但是由于固定汇率的干扰,政府与央行需要不断平衡外汇,这就造成了内部机制的紊乱,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固定汇率机制不符合各国的长期发展规律,容易导致内外经济问题的尖锐冲突,所以固定汇率机制也必然解体。
第四、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削弱了二战前英镑与法郎的国际货币地位,确定了美元为国际货币的领导地位,这使美元成为了世界各国的主要储备货币与国际贸易支付货币。由于美元与黄金储备挂钩,所以货币发行总量有限,当越来越多的美元被世界各国储备之后,美国的流动性自然大幅下降,由于流动资金不足,会导致通货紧缩、消费不畅、生产过剩、企业关门、银行倒闭等严重问题,必然严重阻碍美国的经济发展。由于各国政府持有的美元储备可以置换美国的黄金储备,所以当美国经济出问题时,各国又会纷纷抛售美元套取黄金,这不仅会导致美国黄金储备大幅降低,还会促使美国经济高通胀的来临,这对美国经济是双重乃至多重打击。所以金本位既不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也不足以维系美国的信用体系,必然会解体。
由于半岛战争与越南战争,美国国际收支严重恶化,到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仅102.1亿美元,而对外流动负债达到678亿美元,此时美国已完全丧失了美元兑换黄金的能力,于是尼克松总统不得不于1971年8月15日宣布停止承担美元兑换黄金义务,这意味着美元与黄金脱钩,宣告金本位失败;1973年3月,西欧出现抛售美元与抢购黄金和马克的风潮。1973年3月16日,欧洲9国在巴黎举行会议并达成协议,联邦德国、法国等国家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彼此之间实行固定汇率。英国、意大利、爱尔兰实行单独浮动,其他主要西方货币也都实行了对美元的浮动汇率,固定汇率制度也完全垮台。金本位与固定汇率的彻底结束宣告了布雷顿森林制度的最终解体。
我觉得很多回答说得非常好,美国在金融上确实比其他国家更有信用。而且过去100年总体来说是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国家没有之一。
当然,历史不意味着当下,也不意味着未来。只是我们也确实不能就轻而易举地就否认了百年以来美国积累的信誉。
实话说,靠着这份信誉,只要不太作死,未来很多年美国都还有“王者归来”的机会。而且就算美国真的衰微了,参考大英帝国,直到今天在世界还有很多人心向大英。
如果参考历史,东汉末年倒行逆施的事儿也做了不知几何,但是蜀汉,赵汉,神凤汉,马栏山汉,广汉,成汉,后汉,北汉……其中一堆少数民族自称自己是汉代皇室后裔,不断地建立大汉政权,足足折腾了几百年。
因此,美国哪怕是亡国了,也会有一些国家心而往之。如同苏联,十年“自取灭亡”,十年“受人蒙蔽”,十年“曾有理想”……照着贫富分化继续发展的趋势,相信我再过二十年,世界范围里怀念苏联的人会越来越多。
说白了,强大到一定程度,持续时间够久,就会变成图腾。而后整个世界每个一段时间就会把某个图腾翻出来,摩拜一下,然后再放回柜子。
我看到这个问题有点晚了,估计回答也没什么人可以看见。
我本来在一家大型国企做业务,也做到了中层。在原单位做的最后一笔业务,是一个国内某行业顶尖的民营企业。因为市场发生了变化,该企业资金链出现了困难,这时候另外一家大型央企出来收购了这个民企(收购原因是满足这家大型国企在全产业链的布局,类似的情况其实屡见不鲜)。
这个国企收购民企的精调显然做的不充分,低估了行业的凶险程度。收购以后一年多时间竟然启动了破产程序,破产清偿标准为30万以下全付(这还是因为几家做食堂蔬菜供应的承包商要跳楼的缘故),超过30万,一律清偿13.25%,数十亿债务就这么灰飞烟灭。更为神奇的是,一年后该企业在ZF组织下又重新破产重组。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在优秀的财务运作下焕发新生。
我受此事牵连,在原单位辞职,自己出来创业。托朋友的福,一家美国企业发了点儿小生意给我做。港真,我做20年业务没碰到过互相发几个邮件,对方就全额付款的。当我收到款的时候都觉得有一点不真实,我们这个行业没有提前付款的,更没有如此轻松的就相信别人仅凭邮件就付款的。除了双方联系工作的时间,必须按照他们的作息以外,我真的无话可说。
以上都是幸存者偏差,也是一家之言,随便说说而已,不必当真。
因为大部分对美国不守信用的国家,会被美国直接“送走”,至少它具备这种能把他国“送走”的能力= =。
一国的“信用”来自该国的综合实力,主权信用评级最主要的依据就是一国的偿债意愿与造血能力(具体的评价指标都是这两点的数据化)。
国家间的信用等级,与人的“信用”等级一样,履约能力比履约意愿更重要,就像普通人申请贷款的难度要远高于富豪,因为富豪往往具备更强的造血能力和偿还能力,“信用”本质上就看着两点,所以富人从银行拿钱就是比普通人容易。
而大部分人都是“有钱就是爹”,更不用说,要认“干”爹的时候,人总归还是想认个“好爹”,光有钱也不行,有钱但当“爹”的瘾太大了的也不行。得是乐善好施,能细水长流的才行。
具体的信用“数据化”,就像支付宝的积分,通过每日签到和日常消费所获得的积分,基本都是个位数的,和靠存支付宝里的基金每月所获得的理财积分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美国综合国力近百年来是世界最强的,大多数时候具备履约能力,“守信”这东西是相对的,而美国的信用人设至少到现在总体而言是“绷得住”的,而大部分中小国家,也包括一些大国,其信用是“绷不住”的,“人设”这种东西,破相一次再修复就很难,但美国选择“破相”的时机大多很巧妙。
美国“破相”的那几次,只要没割到自己身上,其他大国或是不在意,或只是口头上“声讨”了几声,甚至背后偷着乐。而割到其他大国自己身上的那几次,美国也往往是站在“道德高地”上后再割的。
在外交站队时,一方面是优中选优,另一方面是两害相较取其轻,近一百年来年的美国,同绝大多数国家相比都是更有竞争力的那个,而且大多数国家的发展历史上都是“借力”美国(像西欧、日韩和太平洋各国),但违背美国,却往往没好果子吃,所以不论是作为日常的产品销售市场和资金来源,还是作为战时的军事保障与“大腿”,和美国站一队,大部分时候不亏,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世界各地的豪门贵胄,都会去美国“打卡签到”,甚至“移民”“永居”呢?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愿意跟美国一起组“战队”的国家也就更多了,即便是苏联、朝鲜和古巴,一开始也是不愿意和美国闹掰的。
对于国家信用这件事情,最简单的是看其发行的国债。因为国债正是用国家信用背书的。
那么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国债是什么?
不要说别人,咱们自己正是美国国债最大的持有国,一直持续到2019年8月才被日本超过。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还是第二大持有国。
那么照题主的逻辑我们算不算紧跟美国走?
美国不守信用是指美国对印第安人,苏联,伊朗,中国等和他有利益冲突的国家或势力不守信用,签了条约也可以随意毁约,但是美国对他的核心支持者还是很守信用的。
谈信用拿什么做标准呢?
爱情?友谊?还是金钱?
如果选金钱的话,你觉得这个世界有几个国家的信用度有美国高呢?
谈爱情和友谊的话,你自己信么?
1985年,黄金每盎司350美元,2020年,黄金每盎司1900美元。
1900/350=5.428
1985元,黄金每克28.8元,2020年,黄金每克396元。
396/28.8=13.75
你问问你爷爷奶奶,当初上面是怎么说养老的?
你问问你爸爸妈妈,当初上面是怎么说养老的?
你再问问你自己,现在上面是怎么说养老的?
以后有机会再问问你子女,以后到底谁养你。
话张口就来,你给政府单位干活,按时拿到过钱吗?给带中字单位干工程,不给回扣能拿到工程款吗?
和美国人做生意,只要合同上注明了付款日期,不用催。
都是同行的衬托
偏听必定偏信,信用不是吹出来的,需要
1、守信用的历史;
2、约束政府不守信用的制度。
从历史来看,代表政府信用的是国债,世界主要经济体只有美债没有违约过,从建国之后就没有违约过。(新中国有没有?敏感,自己查)另一个更简便的每个老百姓都能感觉到的是,通胀代表的货币贬值速度,这和国际资本市场上代表国际信用的国债不同,代表政府对老百姓是否守信。人民币的贬值速度,成年人都知道;二战后,发达国家普遍币值相对稳定,因此也是国际储备货币的主角。
从制度来看,政府失信受什么约束?这一条各种集权国家天然处于劣势。当然,南美、印度这类民主国家是另一方面:整个社会都耍赖,也知道政府会耍赖,老百姓对耍赖无感,甚至对外赖账的时候还欢呼给帝国主义沉重打击了。耍赖当然享受老赖待遇,国际资本市场对它们自然没有好感。
所以,是美国不守信用还是别的国家不守信用?美国有美国的问题,但是不要搞错攻击重点。什么种族歧视、公共设施陈旧,都是很好的点。
1、有肉吃。不一定管够,但饿不死,万一饿死了,还有黑头们担着。
2、怕挨打。从经济制裁到肉体毁灭,你选个中意的,这就能安排上。
3、能选的大哥屈指可数,横竖看下来,还是美国势力最强,要价相对合理。
4、最关键的,因为自身弱……内忧太严重,外患自然来,认怂拜大哥,牛x横着死。
5、美国立国这200多年,全球横向比较。所有的大国里,美国的信用算是出类拔萃了,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大家身上都有翔,所以群翔竟臭取其轻。
谁跟你说美国不守信用?
美国一直很守信用。
只不过,真实的美国信用跟建制派(以及建制派走狗公知)告诉你的美国信用不是一码事。
真实的美国信用一直在那摆着,人家美国自己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就是玩玩而已,拔x无情。玩脱了线就跑路。你如果认可这一点,那他绝对是一个称职的好玩伴。特别守玩世不恭的那一套信用。
但是,如果你自己表错了情,会错了意,自作多情,指望他会浪子回头,成为好老公。那对不起,他百分百不会守这个信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