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真是假,不过reddit等各大美国平台迅速反应说这个是假消息,说明这在美国绝对属于非常政治敏感的信息,另外教授本人居然没有任何反应。
目前推测大约的确是已经passed away了吧,即使没有,也至少是重症无法见人那种。毕竟一个活人想要辟谣说自己没死,是很容易的。
建议学习一下人家欧美的禁声法——
我让一切信息都在网上流传,这些信息里必然是很多真信息和阴谋论混杂的。我BBC,CNN,NYT,CNBC之类媒体”reliable source"只报道我觉得有意义的信息,其他的信息自然就缺乏reliable source,我只要把reliable source掌握在手中,我说的一切就是”可相互印证“的真理了。
然后对于我想要禁声的消息,我慢慢地以“缺乏reliable source"为理由在各个平台上删他们就行了。
完美的逻辑闭环。
天天ADE ADE的,根本不懂ADE....
这个老爷爷确实感染了新冠,但是在医院从来没上过呼吸机,症状显著好转之后回家,死因是心脏病.他生前患有很严重的心脏病和糖尿病. 他已经83岁了.
事实上印度的变种确实会增加传播,但是最新的证据表明B1617尽管突变了两次,但是疫苗的有效性要强于突变一次的南非变种,事实上辉瑞对于南非变种依然很有效.
以色列的真实世界证据提供了答案: 以色列发现了17个B1617的社区传播,4个疫苗接种者,13个没接种。以色列的接种人口和没接种人口的比是1.5:1。假设传播的区域疫苗接种率和以色列全国相同(以色列是个小国,比较homogenous). 算下来(13*1.5-4)/13*1.5大概有80%以上的有效率.
source 在这儿
看上去疫苗还是发挥作用了,他是肺部病情很快好转,出院回家后猝死,死因考虑心脏病。
当然,新冠肺炎缺氧等肯定是促进因素。
疫苗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应该说是很不错了。
死于心跳骤停,这个属于猝死,具体情况要看尸检。
新冠肺炎是否已经导致肺功能变得很差?长期缺氧无疑是心血管系统意外的危险因素。
根据目前的信息,肯定不能笼统做新冠疫苗“不起作用”这种判断。
料敌从宽。
印度上次抽样,超过50%的人有抗体。
这是真感染过的。
你打疫苗就是为了有抗体。
而已经50%以上有抗体的情况下,印度疫情突然爆发。
选举和宗教节日有人群聚集,但是如果大家都能抗病毒,聚集也没有太大问题。
所以,很可能抗体对印度的病毒不好用。
现在印度能不能把自己国家的病毒变种找全都不知道。
你不知道除了已经研究明白公开的病毒之外,印度还藏着多少没被研究的王者。
所以,这一轮很可能疫苗防不住。还是要用严格的防疫措施来防。
印度只是开始,土耳其近期也疫情崩了。
现在印度的病毒正在全球扩散。巴基斯坦,孟加拉,缅甸都危险。
欧美国家也够呛。
印度的今天,很可能是众多第三世界国家的明天。
疫情爆发来自于松懈麻痹。
目前可以确证的事情有两件:
1、此人已经去世了,去世之前感染了新冠病毒;
2、此人完成了辉瑞疫苗注射。
这还不够引起你重视的,我也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需要你警惕?
在以前关于印度疫情的文章中我反复强调过几点,印度疫情是肯定会爆发的,一旦爆发规模一定会非常大,一定会导致周边国家疫情爆发,这是去年(2020年)年初的判断。当时我就说尼泊尔的疫情与印度是高度联动的,因为尼泊尔与印度的人员往来非常密切,尼泊尔南部地区与印度人口密集区域之间没有任何阻隔,现在看来恐怕我这个乌鸦嘴应验了。
对此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和犹豫,这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态度。孟加拉国人口比印度还要稠密,医疗水平和人均收入更低,同时与印度人口密集地区完全没有什么阻隔,人员往来更加密切,我认为孟加拉国疫情与印度也是高度联动的,现在就已经爆发了。
缅甸与印度之间有若开山脉阻隔,但是人员往来并没有断绝,有大量政府无法控制的私下往来存在。而且缅甸现在政局混乱,本身政府对地方控制力度就很弱,都忙着政变和武装割据呢,哪有功夫管什么劳什子疫情?
巴基斯坦相对要好一点,毕竟两国兵戎相见,边境管控力度大一些,不过就巴基斯坦的边防管控水平我看也是够呛。
总之整个南亚现在恐怕已经普遍感染了印度新冠病毒新变种,对此不能掉以轻心。
同时,进入5月,中印边境积雪融化,春天到来,印度有可能继续往年的例行性对我领土蚕食。大家可能会奇怪,为什么自家都着火了,还忘不了跑来蚕食我领土?
印度对我领土蚕食是个例行性工作,是每年都要进行的一件事情,印方某些地段动作过大太过火了就会引发对峙,这个才是两国关系的常态。比如2017年的洞朗、2020年的班公湖与加勒万河谷,印方动作过大不得不引起我方采取措施,对峙责任在于印方。像洞朗那次,印方越过确定边界,跑来管我们跟不丹之间的事情,这就太过分了。
难保今年印度不会采取什么过激行为,这个事情很复杂,不光是印度政府说了算的。印度这个国家,政府对军方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大家不能用我们的思维去思考。印度政府焦头烂额,在军方看来反而是夺权的好机会,通过在边境制造事端挑起对峙,收买民心夺取更多政治话语权,是完全有可能的!
不排除双方在开春以后,在边境发生大规模军事接触的可能性。
总之,形势非常非常严峻。
印度裔传染病专家这个事情,简直是把警钟贴在你耳边敲,还装作听不到,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印度疫情蔓延到中国国内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疫苗有效性、ADE效应的可能性,都是巨大的威胁。
一是是否确认发生了ADE效应,是不是抗体反而加重了病情导致患者很快去世?
二是疫苗是不是已经一定程度上失效了?
印度出现的新变种是否有可能降低了一部分疫苗的有效性?比如说本来95%有效,它有一定的概率绕过疫苗,导致有效性降低到60%?
目前我方对印情报工作一定是遭到了巨大打击的,对印情报获取能力本身被疫情冲击,很难确切的掌握印度疫情的真实状况。不管是公开渠道还是秘密渠道,印度的真实状况现在很难知道,疫情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对印信息获取多半已经处于半瘫痪状态,全球所有国家现在都是这样子,倒不是印度政府或者军方有意隐瞒,我怀疑他们自己都没办法获取自己国家的真实信息了。因为印度国家主权的存在,外来国家和联合国组织也不能插手太深,搞得整个印度现在像一个巨大的“罗生门”。
在这种情况下你只能采取最谨慎的做法,把一切可能性堵在门外,先假定:1、疫苗有效性受到影响;2、可能有ADE效应;3、印度人人带毒;4、周边国家防不住疫情。既不能寄希望于疫苗完全控制疫情,也不能寄希望于疫情蔓延不到中国,更不能指望喜马拉雅山挡住疫情。
通俗的说下疫苗的效果。
疫苗相当于防弹衣。
穿了防弹衣在战场存活率升高(预防死亡),受伤了也相对更轻(预防重症),也有更大概率毫发无损(预防感染)。
本土属于和平区域,当大家都接种了疫苗,会让大多数人具有防弹衣。这时候即使有小股流匪(输入性病例),大家也顶得住,小股流匪很难伤人,很快可以被消灭。
印度那属于战争核心区,导弹满天飞,你穿再好的防弹衣也有出事的概率。
所以他这样一件事,不能立即说疫苗怎么了,但是有意义:
打了疫苗,还是不能浪的,我们要真正的理解疫苗的意义。
印度这情况,得让医疗和公卫先缓过劲来。
讲句真话,我没有资格怎么去看待。
我只是期盼新德里能公布已打疫苗人群的感染率和重症率。非常期盼。
最近一直在线上线下各种场合鼓励大家尽可能早去完成新冠疫苗接种,但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质疑。
最主要的一种质疑是病毒目前正在疯狂变异 ,尤其是印度发现的B.1.617,不仅传播力极强,而且同时存在两个突变,基于原型SARS-CoV-2开发的新冠疫苗诱导人体产生的新冠病毒抗体是否还能帮助我们抵抗新型变种病毒的伤害。尤其是泽西州纽瓦克大学医院传染病专家Rajendra Kapila博士在接受过疫苗免疫后依旧在印度感染新冠后去世。
基于这个问题,我最近做了一些查询和分析工作,涵盖了最新发表和尚未公开发表的论文;同时分析B.1.617变种病毒的两个基因突变带来的蛋白质结构改变。
我得出的结论是:基于目前的实验室数据和变异病毒蛋白质分析,基于原型新冠病毒开发的大多数新冠疫苗诱导的中和抗体(Neutralizing Antibody, NAb)依旧对新冠病毒有中合作用,并发挥对宿主的保护作用。说人话就是:
======分割线,不愿意看分析过程的可以退出了==========
在新闻报道中,大多数信息来源都指出Rajendra Kapila博士在出现典型的新冠肺炎症状并入院后第四天已经出现了肺部影像学和症状的改善,并在基本符合出院指征的前提下出院。最后Kapila博士是在家中去世的。而且请注意,他去世时已经是81岁的老人。这个年纪的老人在印度第二波疫情反扑中有多脆弱大家看看新闻就知道,导致印度多地火葬场超负荷运转的也大多数是老年人。Kapila博士在入院后第四天就出现症状和肺部CT的改善,只能说明体内的抗体确实是在工作的。
同时应当注意的是,Kapila博士很早就被诊断出冠心病,出院后的死亡也来得特别突然,综合各项信息感觉还是更像心源性猝死。当然,感染新冠病毒引发呼吸系统病变和全身炎症反应可能是诱发冠心病突然加重甚至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因素。
所以,以Kapila博士的死亡否定疫苗保护作用是不客观的。
最近有一篇尚未正式发表的预印本论文就做了相关的实验。全文链接如下,感兴趣的可以围观:
这项研究发现,基于病毒原型(D614G)研发的印度Bharat Biotech公司BBV152疫苗(商品名COVAXIN)在对人体免疫后诱导的中和抗体(NAb)能够中和两种突变病毒B.1.617和B.1.1.7:
从最左侧的C图可见,COVAXIN疫苗接种后诱导的抗体可以对病毒原型D614G、B.1.617(L452R和 E484K双突变)和B.1.1.7(N501Y, S糖蛋白69-70删除突变和P681H,三个有意义突变)产生中和作用。
但仅仅是C图中我们就不难看出粉色(D614G)和红色(B.1.1.7)的点高于蓝色的B.1.617。而左侧纵坐标栏写着
稍微解释一下这个PRNT,蚀斑减少中和试验(Plaque Reduction Neutralization Test)。这是病毒学研究常用的一个基础实验。所谓蚀斑就是指病毒对平面培养的细胞产生的破坏作用:先将细胞接种在培养皿上形成一个细胞平面。然后将病毒高度稀释后加入到培养皿中,尽可能让单个病毒去侵入单个细胞。最后随着病毒复制过程,细胞死亡,在细胞培养的平面上产生一个孔洞,就是蚀斑(Plaque)。
而蚀斑减少中和试验就是用中和抗体加入到培养皿中,抗体结合病毒,阻止其对细胞的侵染。所以加入了中和抗体的培养皿中蚀斑会减少,也就是蚀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下图就是一个流感病毒蚀斑减少中和试验案例,被染成蓝色的平面培养细胞上产生一个又一个小小的蚀斑,这就是病毒杀死的细胞区域。所以在蚀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中洞洞越少,说明抗体中和保护力越强。
而这个PRNT50又是啥呢?其实很简单,就是规定蚀斑减少50%的情况下,计算含有中和抗体的血清稀释倍数。那么稀释倍数越大说明血清中中和抗体的数量和效力越大,保护作用越强。
论文中的纵坐标则是用10的PRNT50对数,也就是说纵坐标上越高则稀释倍数越大,也就是血清中的抗体中和能力越强。显然,粗略计算之下COVAXIN诱导的抗体对D614G和B.1.1.7新冠病毒的中和能力明显好于对B.1.617的。
所以仅仅是这一张图就体现了喜忧参半的两个结果:
好消息是基于原型病毒D614G开发的COVAXIN疫苗,能够帮助人类抵抗B.1.617。
坏消息则是COVAXIN疫苗诱导的抗体对B.1.617的中和能力比对D614G和B.1.1.7的中和能力差了2-3倍。
1,Rajendra Kapila博士并不是直接死于新冠感染,高龄、基础疾病(冠心病)都是帮凶,新冠感染则是一个诱因。
2,目前疫苗诱导的中和抗体还对变种病毒有中和能力,能够提供保护作用。但病毒突变逃避免疫系统打击的风险和趋势确实存在。一切有助于终止疫情蔓延的事情(隔离、检疫检验、免疫接种等)都要积极贯彻下去。
3,接种疫苗的意义不在于完全让人体不会感染新冠,而是避免其向致命性的重症发展。就好比Kapila博士四天就出现了病情好转,而未免疫的印度老年人可以在出现症状后根本熬不过三天。
4,有机会一定要早点打疫苗啊!
81岁老头,有心脏病和糖尿病基础病,已超过美国人均寿命。赴印照顾岳父,提示老夫少妻。发达国家的人去了印度哪有不腹泻的,好汉难敌三泡稀。大家要往好处想,印度真的培养出一个新冠大魔王,未来几年大家都没法回到“前新冠时代”了。
问题要写的严谨一点
感染新冠后去世不是死于新冠
虽说我不是医疗方面专业的,但以我浅薄的知识储备,这应该得等正式死亡原因报告出来
不过也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让我们幸灾乐祸一下都不给,谁要当印度的圣母谁坐飞机去印度当就好了,为什么要拖着所有人下水?为什么要所有人都当圣母?
半死不活的印度才是好印度,死的惨烈的印度也不过是一个普通印度,对于印度的情况就是活该,别拿邻居来糊弄鬼,就是这等恶邻才是欺负你最严重的,外敌有哪个敢入侵你的国土?可印度这等畜牲就敢。
今天印度拿了我们的援助面无表情,明天的印度就敢直接越边境线,印度这等畏威而不怀德之辈转眼会咬我们一口才是常态,没利益去白帮反而惹嫌(比如:氧气瓶提高个几倍价格),人家连一句谢谢都不肯给你,这帮的是恶鬼吧,既然是恶鬼就看着它下地狱不就好了吗?
印度媒体自己已经掀开了遮羞布,承认美国疫苗失效导致美国传染病专家在印死亡,就是辉瑞疫苗在印度的多重变异病毒面前失效了。
按这个角度来说其实美国也好不到哪里去,毕竟印度身为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而美国美国又是民主之灯塔,这两货注射的疫苗又都是同款,按理来说情况应该是半斤八两,除非是在印度的疫苗和美国疫苗不一样。
不过疫情真的是一面真实的照妖镜,一个国家的真实面貌都会在无情的生物病毒面前展现,印度的死要面子就是一个典型,都什么时候了还妄想装自己是一个大国,印度前面还自称是世界最大的疫苗生产国,现在看来是最大的变异病毒生产国还差不多。
美国在疫情前就是不让看,死了50万人更要把遮羞布弄的严严实实,不允许外人看清美国,甚至连美国人曝光自己也不行,美国FBI在事后不把人拉去坐牢枪毙我是不信的;转移视线转移矛盾对美国来说是家常便饭,前有围中救美,现有围印救美。
虽然很多人把印度疫情爆发归咎于宗教节日聚会,但就结果来说还是印度政府自己作死,用自己做的假数据来执行防疫政策。
1.传染病专家的死因可能和新冠有关。
2021年4月30日发表在《Circulation Research》上的论文还明确指出,COVID-19是一种血管疾病,其确切地展示了SARS-CoV-2病毒是如何在细胞水平上损害和攻击血管系统的。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假病毒”,它被SARS-CoV-2典型的刺突蛋白冠状结构包围,但不包含任何实际的病毒。暴露于这种假病毒对动物模型的肺部和动脉造成了损害--这证明单是刺突蛋白就足以引起疾病。组织样本显示肺动脉壁上的内皮细胞有炎症。
然后研究小组在实验室复制了这一过程,他们将健康的内皮细胞暴露在刺突蛋白下。结果他们发现刺突蛋白通过跟ACE2结合来破坏细胞。这种结合破坏了ACE2向线粒体发出的分子信号,进而导致线粒体受损和破碎。
以前的研究表明,当细胞暴露于SARS-CoV-2病毒时也会产生类似的效果,但这是首个表明细胞暴露于刺突蛋白本身时就会发生损害的研究。
2.印度已经成为变异病毒的培养皿
(1)由于消极防疫,多数病人感染时间长且多数感染者自由活动,所以突变非常严重。
印度先是在2021年2月底发现了240种变异病毒。后来在印度18个邦收集的样本中,有771份发现了多种新的新冠病毒突变。其中有736份英国变异体阳性,34份南非变异体阳性,1份巴西变异体阳性,覆盖了全球的品类。
随后研究人员又在5000多例样本中,发现了多达7684种病毒变异基因组,也就是说有的患者身上感染了不止一种变异病毒。[1]
(2)测序不及时让新变种无法被及时发现
据新德里报道,古吉拉特邦对该州是否存在SARS-CoV-2突变株仍然一无所知,因为送回浦那国家病毒研究所(NIV)进行基因组测序的样品尚未出报告。
报纸报道说,从COVID-19患者中收集的样本的全基因组测序(WGS)结果(其中一些早于3月发送)尚未被国家卫生部门接收。在4月初,该州已向NIV发送了646个样本,但仅收到181个样本的报告。[2]
(3)未知突变风险很大
即使只按官方数据计算,印度有超过2000万病例,有条件全基因组测序的大概只有几万例(而这几万例里面就有7924例变异毒株)。没有测序的患者感染的毒株有多少数量难以估计,更没有办法对突变产生的结果做分析,只有在这些毒株传染到较为发达的国家后才能明确。
3.抗体、疫苗都是病毒进化的选择压
选择压是进化生态学中的概念,指外界环境施加给物种演化方向的压力,不同的外在的压力导致物种向不同方向演化。
假如:一个基因的选择压为0.001,那么一个频率为0.00001的显性基因只要23400个世代就可增加到0.99的频率。
在自然界,当选择压高的时候,在短时期中就可以形成新的品种。[3]
例如在青霉素发明的时候,细菌普遍没有耐药性,在普遍使用抗生素的环境中,少数可以耐药的细菌被筛选出来,成为主流。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如果某病毒具备能适应环境的特征,传播速度就会显著加快,从而占据主要比例。
4.结论
只有进行社会层面的防控,搞“应收尽收”,才能限制病毒突变的发生和传播速度。
当突变速度降下来的时候,疫苗才能成为对抗疫情的有力武器。
5.写这篇答案的目的
(1)以实事求是的眼光看问题,疫苗是防疫手段,而不是防疫的目标。
任何技术都有适用场合,疫苗也不例外。
任何判断都有边界条件,脱离实际应用场合评价疫苗没有意义。
(2)希望所有国家面对未知的风险,能料敌从宽,充分预计到今后的困难,并早做准备。
(3)由于多数国家在4月没有及时和印度断航,也没有对印度入境人员做100%的集中隔离,变异毒株已经扩散。
“速胜”的可能性已经消失,应该研究的是如何“打持久战”的问题,例如如何避免饥荒,如何维持生产,如何做好隔离。
目前就像抗日战争刚爆发的1937年,谁能想到抗战一打就是八年呢?
不是说印度变种B1.617会对辉瑞还是阿斯利康疫苗疫苗免疫渗透吗?
这个还不是主因,据传印度发现了240种新冠病毒变异。。。谁知道专家是中的那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