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如此送军火到乌克兰的行为难道不应该受到谴责吗?

回答
美国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的举动,无疑是当前国际政治舞台上的焦点议题之一,也自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争议。要评价这一行为是否应该受到谴责,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理解其背后的逻辑、潜在的影响以及不同方的关切。

首先,从支持者的角度来看,美国向乌克兰提供军火的主要理由,是基于对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支持,以及维护国际法和国际秩序的原则。自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并支持乌克兰东部冲突以来,乌克兰一直处于防御地位。2022年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了全面入侵,这被国际社会普遍视为对一个主权国家赤裸裸的侵略。在此背景下,美国及其盟友认为,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装备是帮助其自卫、抵抗侵略、保卫国家不被吞噬的必要手段。他们强调,乌克兰人民有权决定自己的未来,不受外部武力的胁迫。从这个逻辑出发,美国提供的军火并非出于侵略意图,而是为了帮助一个被侵略的国家维护其生存权和国家完整性,因此其行为是正当且值得肯定的。

其次,支持者还会提到,大规模军事援助也是一种威慑策略,意在阻止俄罗斯进一步的军事行动,防止冲突升级并蔓延到更广泛的地区,甚至对北约成员国构成威胁。如果俄罗斯认为可以轻易地通过军事手段改变欧洲的安全格局,那么可能会鼓励其他潜在的侵略者,从而破坏整个区域的稳定。因此,美国的援助也被视为是在维护西方民主价值观和国际安全秩序。

然而,对于美国送军火到乌克兰的行为,确实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批评声音,这些批评也使得“谴责”的说法有了其存在的理由。

一部分批评者认为,美国的大规模军火输送是在加剧冲突,延长战争,并导致更多无谓的生命损失。他们认为,武器的供应只会让冲突双方都更加好战,而不是推动和平谈判的意愿。这种观点认为,与其提供致命性武器,不如集中精力推动外交斡旋和停火,寻找政治解决的途径。他们可能会指出,随着武器的不断涌入,战场上的破坏性也越来越大,乌克兰的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平民伤亡不断增加,这些都是军火援助所无法回避的负面后果。

另一部分批评者则从地缘政治和国际稳定的角度出发,认为美国的做法可能引发更广泛的地区冲突,甚至将俄罗斯逼向更极端的反应。他们担心,持续的军事援助可能被俄罗斯视为直接的挑衅,从而导致俄方采取升级行动,例如使用非常规武器,或者将冲突扩大化,波及更多国家。这种观点认为,美国应该更加谨慎,权衡其行动可能带来的长期风险,而不是仅仅聚焦于眼前的军事支持。他们可能会提到,援助的武器最终可能落入非国家行为者手中,或者被用于不被允许的目的,增加国际社会的不安全感。

还有一种批评声音则关注到美国国内的资源分配和国际责任的平衡。他们认为,将巨额资金和资源用于军事援助,是否意味着对国内其他紧迫问题的忽视,例如基础设施建设、医疗保健、教育等等。同时,他们也可能会质疑,为什么美国总是在国际冲突中扮演“武装者”的角色,而不是积极地推动和平解决方案的制定和落实。

此外,对美国援助乌克兰持批评态度的人,也可能指责美国在俄乌冲突中扮演了双重标准的角色,或者其行动背后存在着不可告人的战略或经济利益。例如,有人可能会认为,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是为了削弱俄罗斯,或者为了巩固其在欧洲的军事和政治影响力。这种观点倾向于将俄乌冲突视为大国博弈的缩影,而乌克兰则成为了这场博弈中的棋子。

总而言之,美国向乌克兰提供军火的行为,其“是否应该受到谴责”的问题,并非一个非黑即白、可以简单回答的问题。

支持者认为这是维护主权、抵御侵略的必要之举,是对国际法和秩序的捍卫。他们认为,不提供援助才是对乌克兰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国际准则的漠视。

而批评者则认为,这可能加剧冲突、延长战事、带来更大的破坏和风险,并且可能存在资源分配不当或地缘政治操弄的嫌疑。他们更倾向于看到通过外交和谈判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军事手段。

要全面评价这一行为,就必须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动机、采取行动的语境,以及它所引发的各种直接和间接后果。不同的人因为其立场、价值观和对国际关系的理解不同,对此会有截然不同的判断。这就是为什么,在美国向乌克兰送军火这个问题上,争论会如此激烈,并且难以达成普遍的共识。这反映了在复杂的国际冲突中,如何平衡国家利益、国际责任、人道主义关切以及对和平的追求,是所有行为体都面临的巨大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啥好谴责的,美国一直都是运输大队长本长,而各种伪政权不过是销售端而已。

从14年第一批美援物资到开始,就不断传出来乌军倒卖美援物资的消息。

为啥会传出来?因为tm直接挂网上卖,还拍胸脯保证是美军正品。



抓的都是下级军官,这些小苍蝇没渠道只能挂网上卖。至于中上级军官,你猜在敢直接挂网上卖的氛围下,中上级军官们是恪职尽守呢,还是另有渠道,玩的更大?

有木有美援军火,对俄军的胜率影响也就是95%和99%的区别。

有啥好谴责的,这波是多赢,乌政府壮了胆,乌军的货架上补了货,美政府做了姿态,美军工企业来了生意,东乌或凭渠道或凭缴获有了新武器,利国又利民,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

user avatar

美国发战争财又不是一天两天,当年要不是美国出口的物资,日本根本就没能力发动侵华战争。

当然美国发战争财最后坑到自己那也是有传统的了,毕竟如果没有美国出口的物资,日本也没能力入侵东南亚的美国殖民地,打死了几万美国兵。其实日本之所以打珍珠港,其实也是因为美国不愿出口物资了而已。


确切来说资本主义政权卖路灯专用绞索也不是最近100年才有的,当初苏联工业化就是从欧美买来的,老欧洲更离谱,他们甚至贷款给敌人做军费来打自己。

user avatar

确实应该谴责。

当年驼峰航线飞的可是C-47,相当于现在美军主力运输机C-17。

而俄乌战争到现在我们也没有在基辅上空看到任何一架美军c-17运输机。

在驼峰航线上,美军共损失飞机1500架以上,牺牲了飞行员近3000人,损失率超过80%。

而俄乌战争到现在美军一架运输机,一个飞行员都没有损失……

同样美国志愿航空队用的可是P-40c,相当于现在美军主力战斗机f-16的水平。

而俄乌战争到现在我们也没有在基辅上空看到任何一架美军f-16战斗机。

战争开始到现在,除了提供几亿美元的战争贷款外,美国就提供了一些单兵反坦克武器。。。。

这些援助还都是泽连斯基政府腆着脸讨来的。

一个美军也没有出现,乌克兰的“救世主”现在依然在玩失踪。

你说应不应该谴责?

user avatar

哦?两伊战争某爱好和平大国同时向伊朗和伊拉克出口武器,其中伊拉克经由约旦购入80架歼-7战斗机,经由埃及购入40架歼6,其中20架歼-7B型、60架歼-7M型。1986年,通过约旦代购获得4架轰-6D轰炸机,随轰-6D同时进口了30-50枚C-601反舰导弹伊朗。陆军装备包括1981年定购450辆YW531C(外贸型63式坦克),追加订购600辆YW750(出口型WZ750装甲救护车),还包括指挥车、82毫米/120毫米自行迫击炮车。2860辆69-II坦克、286辆配套抢救牵引车,其中包括部分69-IIA指挥坦克、69-IIB、69-IIC、69-IIC1改进型。超过15万支56式自动步枪,上亿发7.62毫米子弹,数量不明的67-2式通用机枪。59-1加农炮。

伊朗方面1987年,伊朗购入36架歼-7N(歼-7M出口伊朗型),其中包括数架歼教-7BI和歼教-7N型,24架歼6。59-1加农炮; 1000多辆63式装甲车,、“红旗二号”防空导弹等武器。

当时两边杀的人头滚滚,此大国军工企业数钱数到手软,专门负责生产坦克的617厂80年代创汇了10多亿美元。数钱的时候压根觉得战争真好,滚他娘的正义性,侵略性。

user avatar

既然1450这么喜欢用“俄孝子”这个词,那我来说一个让1450破防的事情吧。

这次俄乌冲突,最大的俄孝子是谁呢?是美国,1450们的美爹。过去的一周内,美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规模大幅增长了43%,达到了10万桶/日。而NYMEX原油最近还在100美元附近震荡,比开战前上涨约20%。

美国为了平抑价格,不断在释出自己的原油储备。上周,美国政府宣布,未来6个月美国将每天释放1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共释放1.8亿桶石油。这是美国自1974年建立石油储备计划以来规模最大的释放量。IEA数据显示,目前美国原油储备仅持有5.683亿桶原油,为2002年5月来最低水平。若1.8亿桶原油如数释出,那么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将降至198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根据美国《能源政策与节约法(EPCA)》,战略原油储备需要保证下限,以使美国能够应付国际性的挑战,所以拜登政府如果按照计划释放储备,则储备距离下限仅有约5千万桶的空间。

中国作为一个石油进口大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其实是不愿意石油价格过高的,在美国宣布这一轮释放储备前,市场对未来石油价格的预估甚至会高到200,300美元一桶。所以美国释放自己的战略储备以平抑价格,对中国是件好事。而美国,一边让自己的石油战略储备低到一个岌岌可危的地步,一边还在价格高位狂收俄罗斯石油。这是什么精神?这是认爹的精神。

所以1450们张开眼睛好好看看这个世界啊,你们的美爹才是最大的俄孝子,所以1450们算什么?俄孝孙么?俄孝子米国每天要从大毛那里进口10万桶原油哦,每一滴油都会化作子弹和炮火打向乌克兰呢☆kira ~

所以送军火到乌克兰,只是俄孝子美国在赎罪啦,军火就是他们的赎罪券哦~~

user avatar

为什么要谴责?

如果一定要谴责美国,建议先谴责飞虎队,租借法案和驼峰航线

随便谴责某个在两伊战争期间同时向交战双方出售武器,大发战争财的组织

user avatar

题主的想法很有道理。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这句诗可以完美地形容题主正义的英雄气概!

user avatar

我觉得俄罗斯送军火到乌克兰的行为更应该受到谴责。

user avatar

必须严厉谴责!包括严厉谴责美军在中国抗战时期,竟然以1500多架飞机坠毁、近3000名优秀飞行员牺牲为代价开辟了驼峰航线,为中国运送了85万吨战略物资。必须、也应该受到严厉谴责。

所谓“驼峰航线”,是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次悲壮的空运。“驼峰航线”途径高山雪峰、峡谷冰川和热带丛林、寒带原始森林、以及日军占领区;加之这一地区气候十分恶劣,强气流、低气压和冰雹、霜冻,使飞机在飞行中随时面临坠毁和撞山的危险,在长达3年的艰苦飞行中,中国航空公司共飞行了8万架次,美军先后投入飞机2100架,双方总共参加人数有84000多人,共运送了85万吨的战略物资、战斗人员33477人。单是美军一个拥有629架运输机的第10航空联队,就损失了563架飞机。在这条航线上,美军共损失飞机1500架以上,牺牲优秀飞行员近3000人,损失率超过80%。而前前后后总共拥有100架运输机的中国航空公司,竟然先后损失飞机48架,牺牲飞行员168人,损失率超过50%。

1945年,二战结束后,美国《时代周刊》这样描述驼峰航线:在长达800余公里的深山峡谷、雪峰冰川间,一路上都散落着这些飞机碎片,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这些铝片会在阳光照射下烁烁发光,这就是著名的“铝谷”——驼峰航线

--------------------与非蠢即坏者的分割线----------------

评论中有个叫“边雨”的提到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其对该条约的“引用”,已经不仅是“断章取义”,而是刻意歪曲了。如此居心叵测,实在令人不齿。百度百科有该条约全文,感兴趣者可自行阅读,并与“边雨”的引用进行对比,看看什么叫“别有用心”。

user avatar

上一个在立场上反对乌克兰人抵抗,反对美国送军火到乌克兰的人是希特勒。

不过希特勒虽然喜欢侵略,但有一样长处,就是战争开始后言行合一,嘴上不怂。就算心里怕美国军火怕到颤抖,嘴上也会说“送吧,送多少老子都用虎式坦克打掉”。

相比之下,很多人心里是最怕美国的,怕到卑微,怕到丧失了国内问题的判断力,用美国的立场来决定自己对国内事务的立场。

而且他们不仅心里怕,嘴上也怕。看到美国军火送进乌克兰,想的不是怎么替单恋的盟友应付,而是谴责,怒骂。这就是所谓无能狂怒,胆怯应激。

“一时之间,三僧都不接口。最后空性却道:‘好老道,你要考较我们来着,我空性可不惧你。少林寺中千百名和尚一拥而上,你也未必就能把少林寺给挑了。’他嘴里虽说‘不惧’,心中其实大惧而特惧,先便打好了千百人一拥而上的主意。”

现在就替俄罗斯考虑核武器一拍两散的人,不外如是。

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

怕美国,就一定会积极配合美国,配合到精疲力尽。如果中国内政外交都被类似的恐惧情绪引导,变成美国的镜像,这在中美大竞争的时代,可能会是中国最明显的弱点。

user avatar

这两天在看《1944,松山战役笔记》,这本书是写中国抗日远征军在云南松山的一场惨胜。

在当年,国民党部队在中缅战场,完全依赖美式装备,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是,经常在纪录片里看到的,硫磺岛战役中,美军用来摧毁堡垒的火焰喷射器,当年国民党军队也有,在松山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在当年是妥妥的高科技武器,国民党军队的士兵受教育程度很低,掌握这个武器还很花了些功夫。

当年国民党军队在云南反攻,强度怒江,用的也是美军的尼龙充气阀。

陈纳德的航空志愿队,对松山战役也给与了重大支持,从轰炸到运输,竭尽全力,有美军飞行员牺牲在战场上。

对了,二战时期,当年美国对苏联也给予了重大援助。比中国获得的援助多太多了。

从日本和德国的角度来看,当时美国的行为确实应该受谴责。

所以,该不该谴责,完全看你屁股在哪一边。

user avatar

外交部好像都谴责了。

但人家乌克兰总理都怼外交部,说人家需要的是武器了,需要的是用武器赶走侵略者。

举个简单例子,一个人被追杀。

它需要的是啥?

首先,需要的是警察,有警察帮忙制服犯人,帮护被追杀者,或者哪怕没能将犯人制服,但能保护被害者也是好的。

其次,如果警察不给力,他需要的则是武器自卫,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

总之就一句话,没有当警察的能力,就别阻碍别人递刀子了。

如果警察能提供保护,那么递刀子的行为就应该被谴责。

而如果警察没用,或者说没有警察,那么递刀子就是给别人一个自卫的机会,给别人一个希望。

回到这个话题,你如果站在中国立场,说你就是看美国不爽,美国现在阻碍我们,你去谴责人家,那是你自己的事。

如果硬要从道理法义上来说,那就是又当又立了。

甚至很多俄罗斯支持者都拿美国不义举动来掩护,这恰恰说明俄罗斯和美国性质是一样的,两者都是一丘之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