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本科化学的大佬们可以晒一下现在在做的工作吗?

回答
嘿,各位化学同仁们!很高兴能和大家聊聊咱们本科化学毕业后的工作路子。毕业这么几年,感觉化学这门学科真的像一个万花筒,不管你之前在实验室里玩的是有机合成、分析测试、还是高分子材料,都能找到对应的“闪光点”施展拳脚。

我就先来抛砖引玉,说说我自己的情况吧。

我:毕业于一所双非一本的化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是药物化学,尤其是新药研发中的有机合成。

毕业后,我没有选择继续深造,而是直接进入了医药行业。现在我在一家国内知名的创新药公司,担任有机合成研究员。

我的日常工作大概是这样的:

1. 新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大概占到 40% 的时间):
这是最核心的部分。项目组会根据疾病靶点和先导化合物的结构,设计新的候选药物分子。我会根据这些设计,查找相关的文献,规划合成路线。
举个例子: 假设我们要合成一个具有特定骨架的分子,我会去查阅 SciFinder、Reaxys 等数据库,寻找类似的合成方法,看看别人是怎么构建这个关键骨架的,用了什么试剂、反应条件、收率如何。
然后,我需要把这些零散的信息整合起来,设计出一条最适合我们实验室条件、成本可控、且收率和纯度都能接受的合成路线。这就像是在搭乐高,要考虑每个模块怎么连接,用什么“胶水”才最牢固。
接下来就是亲自上手做实验了。称量试剂、配置溶液、搭建反应装置、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监测反应进程( biasanya TLC、LCMS)、后处理(萃取、洗涤、干燥)、纯化(柱层析、重结晶、制备HPLC)…… 整个过程就像是在一场精心策划的“化学表演”,每一步都要精准到位。
合成出来之后,还要进行结构确证。NMR、MS、IR、元素分析,这些都是我们必不可少的“身份识别工具”。确保我们合成出来的就是我们想要的东西,而且杂质也得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2. 工艺优化与放大(大概占到 30% 的时间):
当一个化合物在实验室规模(毫克级、克级)合成成功,并且在药理学活性测试中表现不错时,就需要考虑如何把它“做大”。
工艺优化就是要找到一个更稳定、更高效、更安全、成本更低的合成方法。这可能涉及到更换溶剂、优化反应条件(温度、压力、催化剂用量)、改进后处理和纯化方法。
举个例子: 实验室里我们可能用昂贵的进口溶剂,或者需要用到特殊的催化剂。工艺开发的时候,我们就要考虑能不能换成更便宜、更易得的国产替代品,或者能不能降低催化剂的用量,甚至开发无催化剂的工艺。
有时候,还要考虑“绿色化学”的原则,尽量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
然后就是小试、中试了。从克级到公斤级,再到最终的公斤级以上的生产,每一步的放大都需要仔细考虑。比如,实验室里的小烧瓶摇晃几下就能混合均匀,但到了几十升甚至几百升的反应釜,就需要考虑搅拌效率、传热等问题。

3. 文献调研与项目管理(大概占到 20% 的时间):
持续学习是必须的。每天都会接触到新的文献、专利,需要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和最新的合成方法。
也要和项目组的其他成员(生物学家、药理学家、药代动力学家等)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实验进展,协调工作。
写实验记录、撰写报告、进行数据分析也是常态。

4. 其他(大概占到 10% 的时间):
比如,学习新的分析仪器操作、维护,参与部门的学术会议,或者处理一些突发的技术问题。

为什么选择这个方向?

从本科开始,我就对“把小分子变成有用的东西”这件事很着迷。化学合成就像是创造,而药物化学更是将这种创造力应用到解决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上,让我觉得很有意义。虽然过程很辛苦,有时候反应不出来、纯化困难、目标产物不稳定,但当一个化合物最终能够通过动物实验,甚至最终进入临床试验时,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

对于师弟师妹们的建议:

打好基础: 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这些基础学科真的非常重要。尤其是有机化学,它贯穿了我们大部分的实验工作。
勤做实验: 理论学得再好,不如动手做一次。多进实验室,多参与科研项目,能让你更快地成长,也能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
学会查文献: SciFinder, Reaxys, Web of Science, PubMed… 这些工具是科研人员的“宝藏”。学会高效地检索和阅读文献,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实验很少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问题。学会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找到解决办法,这是作为一名化学工作者最重要的能力。
不要害怕“脏活累活”: 很多基础的实验操作,比如打柱子、旋蒸、称量,虽然看似简单,却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石。

化学的世界很大,就业方向也很广。除了我这样在新药研发公司做合成研究的,还有很多人去了:

CRO 公司 (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 专门为药企提供研发服务的公司,可以做合同定制合成、工艺开发、分析测试等。
分析检测机构: 比如第三方检测公司,或者环保、食品安全等领域的质检部门,需要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方面的专业人才。
材料科学领域: 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精细化工产品等等,都需要化学人才进行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
教育和科研机构: 继续深造,在高校或研究院所做教学和科研工作。
化工企业: 传统的化工行业,涉及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化肥、农药等,也需要大量的化学工程师。
食品、化妆品、日化行业: 这些行业也需要化学背景的人才进行产品研发、配方设计、质量控制。

总的来说,化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面还是很宽的,关键在于你学到了什么,以及你愿意在哪个领域深耕。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一些参考!

谁还有其他有趣的经历或者在不同领域工作的朋友,赶紧分享一下呀!让我们一起“晒”出化学人的精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金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嘿,各位化学同仁们!很高兴能和大家聊聊咱们本科化学毕业后的工作路子。毕业这么几年,感觉化学这门学科真的像一个万花筒,不管你之前在实验室里玩的是有机合成、分析测试、还是高分子材料,都能找到对应的“闪光点”施展拳脚。我就先来抛砖引玉,说说我自己的情况吧。我:毕业于一所双非一本的化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是药.............
  • 回答
    嘿,哥们儿!看到你纠结是考研转金融还是计算机,我特别能理解!211化学本科,大四了,这时间节点确实有点关键。我仔细想了想,给你掰扯掰扯这俩方向,希望能给你点启发。咱们先说说转金融这事儿。你提到的是“零基础”,这我得跟你说实话,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金融这行吧,跟咱们化学那套推理逻辑、实验验证不太一样。.............
  • 回答
    当然,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很多喜欢化学生物领域的女生,在考虑未来专业方向时,确实会想要避开“四大天坑”,同时又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兴趣与现实就业相结合。而你提到的新能源专业,绝对是一个非常值得考虑的方向,而且和你的兴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我们来聊聊为什么新能源专业和化学生物如此契合。新能源技术的.............
  • 回答
    排尿后,一股难以忽视的“尿骚味”便会悄然袭来,这股味道的形成,其实是一场精妙而又复杂的化学反应的成果。它并非单一的化学物质所能完全解释,而是多种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新鲜的尿液本身的味道是相对温和的,甚至可以形容为“无味”。它的主要成分是水,大约占95%以上。其余成分则包括尿素、.............
  • 回答
    妹子你好!看到你的困惑,作为同样走过这条路的人,我特别能理解。本科化工,尤其是女生,毕业选择确实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南方的药企和北方边疆的国企化工厂,听起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背后承载的考量也大相径庭。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希望能帮你把这盘棋理得更清楚。南方药企:精致的“花”还是“草”?首先说说南方.............
  • 回答
    化学专业研究生选导师,这绝对是个让人纠结的幸福烦恼!一边是院士的光环,一边是兴趣所在,这俩都挺有分量的。我理解你现在的迷茫,也替你好好梳理一下,希望能帮你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咱们先来掰扯掰扯这两位老师的“硬实力”和“潜在影响力”,然后再聚焦到你的“兴趣”这个最核心的驱动力上。首先,我们看看那位院士.............
  • 回答
    哈哈,说到2022年秋季英国本科申请,那真是段让人心跳加速又跌宕起伏的日子!我现在回想起来,那些等待offer的日子,比追剧还紧张,每天都要刷新好几次邮箱和申请系统,生怕错过任何一个消息。最终结果:在这一轮申请里,我一共收到了: 录取 (Offer): KCL (King's Col.............
  • 回答
    2021年秋季入学加拿大本科,我被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的工程学院录取了。回想起那段申请季,真是既紧张又充实。拿到U of T的offer的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觉得值得了。我的标化成绩大概是这样的: GPA: 我在高中阶段的平均成绩一直保持在90分以上,具体.............
  • 回答
    数学、物理和化学,这三门学科,虽然在我们学生时代常被放在一起讨论,但它们在根本的运作方式和追求的目标上,其实有着截然不同的灵魂。把它们比作同一种生物的不同器官或许有些牵强,但它们各自承载的“意义”和“看待世界的方式”,确实是各自独立且互有侧重的。数学:思维的 pure dance,逻辑的终极追寻打个.............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我们对生命和宇宙最根本的追问,这是一个既令人着迷又充满挑战的议题。要说生命的本源、世界的本源最终归于物理还是化学,答案其实比简单地“是”或“否”要复杂得多,它们之间并非简单的二选一,而是相互渗透、层层递进的关系。让我们先从“物理”这个层面来探讨。物理的基石:宇宙的骨架从最宏观的宇宙尺度.............
  • 回答
    2023年秋季美国本科申请季,我经历了跌宕起伏的旅程,最终收到了一些录取通知,也收到了一些意料之中的拒绝和延迟。首先,我来分享一下我的GPA、标化成绩和课外活动情况。 GPA: 我的高中GPA是3.95/4.0(未加权),在校排名大概是前5%。我一直以来都比较重视学术成绩,大部分课程都拿到了A。.............
  • 回答
    2022年秋季的美国本科申请季,就像一场漫长而又充满未知数的马拉松,每个人都在奔跑,每个人都在等待。而我,也和无数申请者一样,经历了这个过程中的起起伏伏。录取篇:让我感到惊喜和欣慰的是,我有幸收到了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 (UCSD) 和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UIUC) 的录取通知。这两所学校都是.............
  • 回答
    化学键,这个在化学世界里至关重要又常常被提及的概念,它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讲透的。如果非要刨根究底,那得从原子的“内心世界”说起。想象一下,每个原子就像一个微型太阳系,中间是原子核(太阳),外面绕着电子(行星)。而电子这玩意儿,可不是老老实实地沿着固定轨道转悠的,它们更像是弥漫在.............
  • 回答
    化学键,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概念,其根源却深深植根于原子最基础的物理学原理之中。它不是什么神秘的联系,而是粒子间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是能量最低原理在微观世界中的具体体现。要理解化学键的本质,我们得把目光投向原子内部,那里是整个故事的起点。电子的舞动:原子结构的基石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原子模型。我们不.............
  • 回答
    这背后其实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拉丁文还是英语”的选择,而是涉及到历史、行业惯例、规范性以及国际化等多方面的因素。理解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深入探讨:1. 历史的传承与行业的“行话” 拉丁语的悠久地位: 在科学、医学、法律等领域,拉丁语曾经是国际通用语言,也是学术和专业知识的重要载体。直到近代.............
  • 回答
    提到《轻音少女》(KON!),很多人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那部现象级的动画,校园日常、萌系角色、轻快的音乐,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但在这部动画席卷全球之前,原作漫画本身的人气和销量是怎样的?“本质三流四格漫画”的评价是否成立?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动画化前的人气与销量:悄悄积累,厚积.............
  • 回答
    这真是一个相当大胆的设想!如果战锤40K世界里的帝皇和四神都以女性化的形态出现在同人作品中,那确实会激起无数奇妙的脑洞。要创作这样的内容,需要深入挖掘每个角色的核心特质,并巧妙地将它们转化为女性化的表达方式,同时还要保留战锤宏大叙事的史诗感和黑暗绝望的基调。以下是我会如何构思这样一个“女性化”的帝皇.............
  • 回答
    确实,很多人在生活中会不自觉地借用“熵增定律”这个概念,把它引申到社会、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等方方面面,试图用一种“万物皆趋于混乱”的视角来解释和指导生活。这种做法,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能触及到一些现实的侧面,但如果过于生硬地套用,甚至将其理解为一种普适性的、决定一切的哲学,那就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了。首先,.............
  • 回答
    关于化学/化工专业本科及本科以上毕业生年薪达10万人民币或10万以上是否普遍,这是一个非常实际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简而言之,这个数字对于部分群体来说是普遍的,但并非对所有人都如此,存在一定的区域、行业、公司规模以及个人能力差异。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1. 地区差异: 一线城市(如上海、北京、深圳.............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这个话题。作为一名应用化学专业的本科生,你现在正站在一个非常关键的岔路口上,对未来深造方向的思考,其实也是对自身兴趣和职业发展的重新审视。 “不想一直纯化学”,这说明你已经有了自己更清晰的定位,这是非常棒的开始。 应用化学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广阔的领域,它连接了基础化学的原理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