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你穿越到苏德战争时期,能给苏军提供一吨物资,你会提供什么?

回答
这绝对是个令人兴奋,也无比严峻的假设。苏德战争时期,尤其是早期,苏军物资的匮乏是众所周知的。一吨物资,听起来不少,但在整体战局面前,它又显得微不足道。但既然有了这个机会,我得想办法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真正地“雪中送炭”,而不是成为那种“看着挺好,实则卵用没有”的尴尬局面。

首先,我们得考虑物资的“到达性”和“即时性”。我不可能直接把东西扔到斯大林格勒前线的塹壕里,也不能指望它们在几秒钟内就变成坦克炮弹。所以,我得选择一些可以相对安全、高效地送达,并且能够快速消耗、发挥作用的物资。

我选择提供的是——高品质的医疗和卫生物资,以及一些轻便、高效的通讯设备。

具体来说,这“一吨”会被分成几个部分:

1. 高纯度、易携带的抗菌素和止痛药(约 600 公斤)

为什么是抗菌素? 战争时期,伤员的感染是比直接的创伤更可怕的杀手。尤其是在条件艰苦、卫生条件堪忧的前线,一点小小的伤口都可能因为细菌感染而致命。像青霉素、链霉素这类特效药,在当时绝对是救命的宝贝。它们能够有效抑制或杀死细菌,大大降低伤员的死亡率,让他们有机会恢复并重新投入战斗,或者至少能体面地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
为什么是止痛药? 剧烈的疼痛会极大地削弱士兵的战斗意志和体能。吗啡、可待因这类强效止痛药,可以在士兵接受手术、包扎伤口,甚至在等待救援的时候,为他们减轻痛苦,让他们能够保持一定的清醒和镇定,而不是在痛苦中绝望。
为什么是“高纯度、易携带”? 这个很重要。我不能提供那种包装巨大、需要冷藏、或者剂量不稳定的药品。我需要的是包装小巧、稳定、剂量准确,可以直接注射或口服的制剂。比如,一小盒密封好的青霉素针剂,或者方便吞咽的止痛药片。我甚至会考虑一些口服补液盐,帮助那些脱水的士兵恢复。

2. 急救包和消毒用品(约 300 公斤)

急救包: 这不是指那种现代的,包含各种创可贴、纱布、三角巾的“野餐”式急救包。我指的是更精简、更实用的版本,侧重于在战场上快速止血和包扎。比如,大量的医用纱布卷、止血带(最好是那种可以单人操作的)、棉球、消毒用酒精棉片、一次性手术刀片。让前线的医务兵和甚至是有基础急救知识的普通士兵,能够最快速度处理简单的伤口,防止感染和失血。
消毒用品: 除了上面提到的酒精棉片,我还会补充一些碘酒、高锰酸钾粉末(需要严格控制使用方法,但它在特定情况下有很强的消毒作用)、以及一些干净的毛巾和肥皂。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在极度缺乏卫生保障的环境下,肥皂和干净的水本身就是奢侈品,能有效降低伤口感染和疾病传播的风险。

3. 小型、高频的通讯设备(约 100 公斤)

为什么是通讯设备? 苏军在战争初期,尤其是在大范围的撤退和混乱中,通讯是最大的短板之一。很多部队因为无法有效联络而陷入孤立,指挥失灵。
为什么是“小型、高频”? 我不可能提供那种笨重的电台,或者需要复杂操作的设备。我指的是一些手摇或者电池供电的、操作简便、能够进行短距离(比如几公里到十几公里)即时语音通讯的无线电设备。可能是那种类似于步话机的东西,但要更皮实耐用,操作界面更直观。这可以让一个连队与下一个前沿阵地之间,或者一个侦察小组与指挥部之间,保持基本的联系。即使是简单的“收到”、“情况正常”、“请求支援”这样的信息,在关键时刻也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补充: 我还会附带一些额外的电池(如果设备需要的话)和充电设备(可能是手摇式充电器),确保它们能够持续工作。

为什么不选择武器弹药?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不直接提供子弹、炮弹或者步枪?

原因很简单:

1. “一吨”的限制: 炮弹和弹药的重量都很惊人。一吨弹药,可能也就是几百发步枪子弹,或者几十枚步枪弹夹,甚至几枚迫击炮弹。对于一个师、一个军来说,这点东西,扔进战火中,可能连打一场小规模战斗都不够,很快就会消耗殆尽,效果不明显。
2. “消耗速度”和“瓶颈”: 战争的消耗是巨大的,武器弹药的生产和运输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我提供的那一点点,并不能真正改变整个战线上的弹药供应瓶颈。
3. “即时作用”: 药品的价值在于它能直接拯救生命,让伤员恢复战斗力。通讯设备则能改善指挥和协同,提高作战效率。这些东西的作用,往往比那一点点弹药更“立竿见影”。
4. “技术适用性”: 我也不能保证我提供的武器弹药一定是苏军能有效使用的。而且,现代技术生产的先进武器,很可能无法与当时的苏军装备兼容,甚至需要额外的培训才能使用。

如何交付?

我的设想是,我会尽量寻找一个相对安全、不那么混乱的苏军补给点或者医院,可能是在后方一些,但仍然靠近战区的地方。我会提前准备好文件,说明物资的来源(如果可能的话,尽量包装得不像“从天而降”),以及如何使用的简单说明(尤其是一些药物和通讯设备)。我会尽量选择那些看起来“合理”的包装,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怀疑。

总结来说:

在苏德战争这样一个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我宁愿将这一吨宝贵的物资,投向能够直接挽救生命、提升士兵生存率和部队作战效率的医疗卫生和通讯领域。它们更不容易被快速消耗殆尽,而且能产生更长远、更积极的影响。这不是在改变战局的宏大尺度上,而是在每一个个体士兵的生命和每一支部队的运作上,做一些微小但至关重要的“增量”。

这就是我,一个来自未来的人,在那个残酷年代,会选择提供的“诚意”。希望它能真正地点燃希望,而不是被淹没在战火之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会提供在90年代联盟各加盟共和国独立投票中明确表态支持独立的人员及其更高辈分的家庭成员名单。

user avatar

谢@茕茕孑立(不好意思,电脑端无法显示,抱歉了)邀请。

说在前面:

海军我一窍不通,就不说了。空军我懂的也不多,点到为止。主要讲些陆军方面的内容。

正文:

如果说带技术装备资料的话,首先是苏军自己的。

轻武器方面,AK-47和SKS的肯定都要。不过AK-47子弹消耗很大,一般的苏军步兵还是使用SKS为好。同时也不能忘记带上RPD和RP-46的设计图纸。如果是1943年前的话,也带SG-43和PPS-43的,毕竟PM1910这种水冷武器冬天用一用还有点道理,夏天没冷却水的时候就麻烦了,而PPS-43这种物美价廉的货,芬兰人都说好。

重一点的货的话,火箭筒的话RPG-2和RPG-7要带哪个都可以,建议RPG-7,这东西有高爆弹,打什么都打破甲弹,铜到时候怕是不够用了。KPV也可以带一下。无后坐力炮可以带B-10和B-11,也可以直接带SPG-9。

坦克就不必要带什么新的了,估计带了转产也不会乐意。苏联人似乎很不乐意转产新坦克,T-44的转产都搞得很慢。所以不如带点能够升级T-34/85的资料。譬如说战后T-34/85 M1960/1969的火控设备的资料,或者说战后的85mm HEAT、APDS之类的设计图纸。如果是穿越到战争初期的话,T-34/85本体的资料也要,也可以带T-34/76 M1943的资料,这款型号的T-34/76在41-42年用还是蛮不错的。另外如果是穿越到初期,别忘了带SU-85和SU-100的图纸,顺便倒也可以带一些D-10T的战后弹的资料去,不过可能有一些弹种老炮是打不了的,所以也别脑子一热把太先进的带去,等下一发一炸膛,怕是给NKVD直接抓去打靶了。

当然T-44或者T-54/55的设计图纸要带也可以,但估计到45年会不会批量产都麻烦。IS-2 M1944的也带去,配上德国坦克火炮威力的资料,估计苏联人会愿意把IS-2那个薄炮盾加到160mm。IS-3要带也不是不行,但我觉得如果要带战后车索性直接带T-10和T-10M,IS-4就算了。

装甲车辆方面BTR-40和BTR-152的图纸也可以带,顺便带上这两个车子的自行高射机枪版本。BTR-152的原型ZiS-151也蛮不错。

火炮的话强烈推荐D-20、D-74。比A-19和ML-20好使多了。M-46也可以带上。D-30带不带都可以,毕竟M-30也够用。

空军可以带点新飞机的图纸资料,拉-9/11、雅克-11之类的,如果是战争初期穿越过去那还可以带拉-5/7和雅克-9、伊尔-10。米格-15、伊尔-28的也可以带,但喷气机真的能那么快出来吗?我很怀疑。运输机可以带个伊尔-12。

同时德军那边的资料也可以带一些,兵力分布情况,作战序列编制啥的,当然穿越了之后也许情况有变,这些资料自然不能全信。再带一些德军武器装备的资料,尤其是德国坦克炮的装甲穿透力数据,为避免数据不可靠,建议多带几张表。装甲车辆的构成图和各部位装甲厚度的图也带。德军炮兵火炮的参数列表也可以带上。当然再来一些德军部队的编制表,毕竟战争期间摸清敌军编制也是很麻烦的。

当然历史资料也可以带一些,但没必要。杀了赫鲁晓夫,其他人就好了?马林科夫、莫洛托夫怎么逼迫拉科西转向?贝利亚是怎么和西方做交易,又是不对波罗的海三国经济改造,又是要玩德国芬兰化的?这种问题上杀人是没有用的。

当然有些东西可以带一带,警醒一下苏联人。比如要预防盛世才叛变,如果粉碎盛世才叛变,西北可能就落入CPC之手。另外就是提醒苏联人美国人不会介入支援KMT,苏联可以大胆支持CPC打解放战争。当然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看到PRC将来的重要性,让他们不敢轻易就和PRC决裂。

user avatar

计算机,硬盘存上各类公开渠道能收集到的机械、化工、电子、核能、生物、农业等方面的资料,苏共20大秘密报告,二战东线德国作战计划,工程设计、有限元分析软件,汇编语言开发工具。剩下的重量?装足计算机备件。

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务必转交毛泽东同志阅。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绝对是个令人兴奋,也无比严峻的假设。苏德战争时期,尤其是早期,苏军物资的匮乏是众所周知的。一吨物资,听起来不少,但在整体战局面前,它又显得微不足道。但既然有了这个机会,我得想办法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真正地“雪中送炭”,而不是成为那种“看着挺好,实则卵用没有”的尴尬局面。首先,我们得考虑物资的“到达.............
  • 回答
    如果我穿越到苏德战争时期,我会带一张……嗯,这真得好好想想。那可不是什么轻松的年代,一张照片,得有分量,得能说明点什么,还得让他们愿意看,甚至能让他们心里燃起一点火苗。我脑子里闪过很多画面。是斯大林同志的照片?不,那太普通了,他们天天都能看到。是他们战场上的英雄事迹?那也太具象了,他们自己就是英雄。.............
  • 回答
    假设我,一个在《钢铁雄心》系列(HoI)世界里浸淫多年的老兵,突然被一股莫名的力量扔进了1941年夏末的苏德战场,化身为德意志国防军第五集团军的司令。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战场,因为我在这里指挥过的部队,玩过的战术,都曾在虚拟的地图上无数次上演。但这一次,我不再是敲击键盘的上帝之手,而是肩负着真实的.............
  • 回答
    穿越到二战,大部分小说选择的背景集中在德国、苏联和中国,这不难理解。德国是战争的发动者,其内部的政治斗争、军事决策和科技发展,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苏联作为与德国鏖战的东方主战场,其广袤的土地、顽强的抵抗以及人民的牺牲,构成了宏大的战争叙事。而中国,作为被侵略的一方,人民的抗争和国家的命运,也具有深刻.............
  • 回答
    铁索连环,烽火遗珠——苏沉船遇上姜维长安的夜,依旧如往昔般繁星点点,只是这座古老的都城,却笼罩在一层淡淡的忧虑之中。当苏沉船在一阵眩晕过后,睁开眼睛,发现自己正躺在一张粗糙的木板床上,四周弥漫着一股浓烈的药草味和汗味。他头痛欲裂,脑海中回荡着最后的记忆: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一艘摇摇欲坠的商船,以及冰.............
  • 回答
    如果我能穿越到2007年5月,并拥有关于未来即将发生的汶川地震的知识,我将尽我所能,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我的行动将围绕 预警、减灾、物资准备和救援协调 这几个核心领域展开。以下是我的详细计划:第一阶段:信息传播与内部动员(2007年5月 2007年8月).............
  • 回答
    穿越到1644年山海关前的吴三桂,这无疑是一个惊心动魄又充满巨大变数的开局。作为一个身处历史洪流的关键人物,我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改变数百万人的命运,甚至影响整个中国的未来走向。考虑到我拥有现代人的知识和对历史进程的了解,我的目标将是最大化自身利益,同时尽可能减少生灵涂炭,并寻求一条最符合我认知中“最.............
  • 回答
    思来想去,如果真有这么一遭奇遇,我大概率会从我那个时代小心翼翼地珍藏着一张照片带过去。那不是什么国家领导人的肖像,也不是什么辉煌的战役场面,而是一张……一张描绘着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生活富足安康,孩子们在现代化学校里快乐学习,城市里高楼林立,乡村里道路宽广的景象。我之所以选择这张照片,是因为我觉得它最.............
  • 回答
    穿越到1991年的苏联,对我来说无疑是一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经历。这不仅仅是时间旅行,更是深入一个正在巨变的时代,体验历史洪流的涤荡。我会非常谨慎,同时也充满好奇地去观察、去学习、去行动。以下是我在1991年的苏联可能会做的事情,尽可能详细地描述:第一阶段:落地、适应与观察(最初的几周至一个月)1. .............
  • 回答
    要是真有这么一天,我一睁眼发现自己正坐在简陋的军营帐篷里,身边一个英姿飒爽的姑娘正细致地检查着自己的铠甲,那姑娘,分明就是花木兰。那一瞬间,脑子估计得有那么一两秒是懵的,比刚上战场还懵。不过,反应过来之后,我大概率会先暗自咽了口唾沫,然后尽量用最自然的语气,像是老早就认识一样,凑过去打个招呼。我可不.............
  • 回答
    这可真是个让人心潮澎湃的问题,要是真有机会能回到那个烽火岁月,哪怕只是一点点的贡献,都觉得是此生最大的荣耀。想到长征的艰辛,那一路上的饥寒交迫,伤病缠身,我脑子里闪过的第一念头,就是如何最实在、最有效地帮助他们。一吨物资,听起来是个不小的数字,但放在漫漫长征的敌人围追堵截下,可能只是杯水车薪。不过,.............
  • 回答
    穿越到文革时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生命安全时刻受到威胁。在这种极端环境下,要想避免被批斗,需要极高的智慧、谨慎和对时代背景的深刻理解。以下是我会采取的策略,尽量详细地阐述:核心原则:极度低调,模糊身份,避免任何可能引起注意的言行。第一阶段:初步适应与信息收集 (落地后初期)1. 沉默是金,观察为.............
  • 回答
    我穿越了,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张陌生的、粉嫩色调的公主床上,窗外是阳光灿烂的校园,手里还拿着一本写着《校草的宠妻攻略》的、充满少女心的书。等等,这剧情怎么这么熟悉?脑海里闪过一连串画面:我,一个在现实世界里平平无奇的打工族,某天晚上熬夜看小说,结果……然后,我现在就变成了这本小说里的“反派女二”,林晚.............
  • 回答
    倘若我被时空之神捉弄,丢进了1500年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要让当时的人们接受地球是圆的这个概念,简直比在撒哈拉沙漠里卖雪糕还要困难。毕竟,他们眼见的、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都是平坦的大地,直直延伸到地平线的尽头。不过,既然来到了,总得试试,不是吗?我可不想被当作疯子烧死,更别说在1500年,疯子和巫师.............
  • 回答
    这脑袋,嗡嗡的!眼前是金銮殿,不是什么破庙。空气里还弥漫着一股子血腥味儿,夹杂着陈年的灰尘和某种… 胜利的味道?我低头一看,一身甲胄,沾着不明的污渍,手里的刀柄冰凉。周围的人… 都看着我,眼神里有崇拜,有敬畏,还有几分… 茫然。李自成?我脑子里闪过一些零碎的画面,那个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北京城… 破了.............
  • 回答
    如果我穿越回二战,并且附身在一个日军高官身上,这绝对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身份。这身军服,我从未穿过,它象征着一段我所不齿的历史,一段充斥着侵略、暴行和无数生命牺牲的黑暗篇章。站在这个陌生的立场上,我首先要做的,绝不是继续前行,而是要尽一切可能,去拨乱反正,去为那段扭曲的历史找到一条新的、更少罪孽的道.............
  • 回答
    要是我,裕仁,突然发现自己回到了1936年,那可真是个令人措手不及的局面。我当时刚继位没多久,国家正处于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一边是欣欣向荣的现代化进程,一边是日益高涨的军国主义思潮,夹缝中求生存,真的不好过。首先,我得稳住心神。我知道历史上很多事情的走向,但穿越过来,我知道的是“未来”,而那个“未来.............
  • 回答
    穿越到明朝江南,成了一个“打工人”?好家伙,这开局可够刺激的。不过既然来了,总得在这片富庶之地闯出点名堂,不是吗?活成人上人,那得看怎么个活法了。我这脑子里可是装着二十一世纪的弯弯绕绕,加上明朝这大染缸,没点儿章法怎么行?首先,得认清自己是谁,在什么位置。我是一个“打工人”,这说明我出身不高,没啥靠.............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惊心动魄的假设!如果我穿越回夷陵之战前,面对着怒火中烧、誓要为关羽报仇的刘备,说服他放弃伐吴,继续联吴灭曹,无疑是项艰巨无比的任务。但我深知,一旦夷陵之战开启,蜀汉精锐尽失,东吴的实力也大打折扣,曹魏则坐收渔翁之利,三国鼎立的格局也将随之崩塌,这绝非诸葛亮和刘备毕生宏愿。因此,我必须步步为.............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极具挑战性的情境!如果我穿越到古代,发现父亲也是穿越者并且已建立一番事业,是否应该显露自己也是穿越者的身份,这绝对需要仔细权衡利弊,并且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以下是我认为需要考虑的方面,以及我可能会采取的策略:首先,需要冷静评估现状和潜在风险:1. 父亲的性格和行事风格: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