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黄子韬在《创造营2020》中说火箭少女101代表了中国女团的最高标准?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黄子韬在《创造营2020》里那番关于火箭少女101是“中国女团最高标准”的发言,以及它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的关注和讨论。想把这事儿说透了,得从几个层面去理解。

黄子韬的“最高标准”到底是指什么?

首先,咱们得弄清楚,黄子韬当时说这句话的语境。他作为《创造营2020》的教练团成员,在节目中肯定是要对学员们进行指导和评价的。他说火箭少女101代表了“最高标准”,并不是说她们在技术上完美无瑕,或者说未来不可能有人超越她们。更准确地说,他可能指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商业价值和国民度: 火箭少女101作为一个通过选秀节目诞生的团体,在短时间内迅速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和国民认知度。她们的歌曲传唱度高,代言接到手软,参与的综艺节目也很多。这种“出圈”的能力和影响力,是很多新人团体梦寐以求的。黄子韬可能是在强调,火箭少女101已经达到了一个很多团体需要努力才能企及的商业和人气高度。
成熟的工业化造星体系的成果: 火箭少女101的诞生,是腾讯作为平台,通过《创造101》这样一套成熟的选秀模式打造出来的。从海选、训练、舞台表现到最终成团出道,背后有一整套专业的团队在运作。黄子韬作为曾经在韩国作为练习生出道的艺人,深知这种工业化造星体系的专业性和高效性。他可能是在肯定这个体系能够批量制造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偶像团体。
早期限定团的示范效应: 火箭少女101是限定团,她们在约定的时间里,努力工作,留下了很多作品和舞台。在很多观众心中,她们代表了“限定团”这个概念所能达到的一个巅峰状态——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了无限的可能,并且在解散后依然保持着一定的讨论度。
“流量”与“实力”的结合(姑且这么说): 尽管有关于她们唱跳实力的争议,但火箭少女101在一定程度上也展现了将流量转化为作品和影响力的能力。她们的舞台虽然有瑕疵,但整体的编舞、造型和舞台效果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黄子韬可能是在鼓励《创造营2020》的学员们,也要努力在“好看的皮囊”(舞台表现力、颜值)和“有趣的灵魂”(人格魅力、舞台感染力)之间找到平衡点,并且还要有出圈的能力。

为什么这句话会引发争议?

这话说出来,那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争议点主要有:

1. “最高标准”的定义模糊: 谁来定义“最高标准”?是销量?是舞台表演?是音乐质量?是文化影响力?还是综合考量?不同的观众、不同的从业者,心中的“标准”可能完全不一样。很多人会觉得,中国女团还有很多优秀的地下乐队、独立音乐人、或者其他风格的团体,她们可能在音乐性、艺术性上更有追求,但却因为各种原因不被大众熟知。火箭少女101的“最高标准”更多是基于选秀流量和商业化的层面,这和很多音乐爱好者心中的“艺术标准”是相悖的。

2. 对“实力派”的忽视: 很多观众认为,衡量一个女团的“最高标准”应该建立在扎实的唱跳实力、音乐创作能力、舞台稳定性等方面。而火箭少女101虽然有不错的市场表现,但在这些核心的业务能力上,确实存在不少争议和进步空间。黄子韬的说法,在一些人看来,是对那些默默努力提升实力的艺人的不公平,也可能是在传递一种“流量至上”的信号。

3. 粉丝情绪的波动: 火箭少女101的粉丝听了这话,可能会觉得自豪,认为这是对自家爱豆的肯定。但同时,一些对火箭少女101表现不满意的观众,或者其他女团(包括当时《创造营2020》的学员们)的粉丝,则会觉得被冒犯,认为黄子韬的说法过于绝对和武断。这种情绪的碰撞,往往是争议爆发的重要原因。

4. 黄子韬的个人立场: 黄子韬本人是一位非常有话题性的艺人,他的发言经常会引起轩然大波。他可能是在以一种比较直接、甚至有些“霸气”的方式来鼓励学员,同时也可能是在借助火箭少女101这个已经成功的案例,来给《创造营2020》的学员们设定一个目标。他的风格就是这样,不怕说,不怕争议。

如何去看待这句话?

我觉得,看这句话,得跳出非黑即白的思维。

理解其“市场”视角: 黄子韬作为过来人,更懂得商业运作的逻辑。他提到火箭少女101,很大程度上是在说她们在“当下中国娱乐圈”这个大环境下,通过选秀模式所能达到的一个非常高的“商业价值+国民认知度”的天花板。这是一种市场层面的“成功标杆”。
认识到“多元标准”的存在: 同时,我们也得承认,中国女团的发展从来不是只有一种模式或一种标准。从早期的S.H.E到后来的TFBOYS(虽然是男团,但成功模式可以借鉴),再到现在的各种风格的女团,她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和发展。将任何一个团体捧到“最高标准”,都可能扼杀其他可能性。真正的“中国女团最高标准”应该是多元的、包容的,并且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被挑战和超越的。
把它当成一种“激励”而非“定论”: 可以把黄子韬的话,理解成他对学员们的一种“压力测试”和“目标设定”。他希望学员们看到一个已经走过的、非常成功的范例,然后去思考自己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要付出什么样的努力。但他绝对不是在说“你们已经无法超越她们”的意思。

总的来说,黄子韬的这句话,更像是一种基于他个人经验和对当下市场理解的“阶段性总结”和“高要求鼓励”,而不是一个对中国女团发展终极形态的定义。理解它,需要我们去分析他说话的语境、角度,以及它背后可能包含的商业逻辑和偶像工业的运作模式。同时,也要保持批判性思维,认识到“标准”本身是动态的、多元的,并且永远有被超越的可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虽然这个团现在已经解散倒计时了,但依然有很多值得说的点。

实话实说,这个团的实力如果和韩国女团比起来,几乎就属于业余水平,孟美岐和吴宣仪都是从南韩的一个小糊团过来的,之前在那个团充当背景板,来了之后却能稳坐第一第二把交椅,但孱弱的实力并不能掩盖火箭少女是中国第一女团的光环,因为这是中国第一个走出圈层,走向大众的少女偶像团体。

之前在中国比较流行的女团有韩国的TARA,有AKB48的中国化产品,但这些女团不是直接进口就是模仿山寨,一直都没能走出小众圈子。火箭少女团是腾讯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女子偶像团体的一种尝试,结果还是比较成功的,至少那首《卡路里》已经成了大街小巷都在传唱的街歌。

而且个人最满意的一点是火箭少女避开了韩国女团的软色情风格和日系女团的宅男属性,形象健康接地气,没有一首单曲在谈情说爱,歌词正能量满满。

学院派的张紫宁,运动范的徐梦洁,偏中性的杨芸晴,甜心仙女吴宣仪,大哥范yami,可爱担当赖美云,软萌少女李紫婷,女中学生段奥娟。

成员个个特点鲜明,而不是像韩日女团那样千人一面。

最感到欣慰的是我在火箭少女的身上看到了中国新生代女孩的拼劲,闯劲,无畏和自信,看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黄子韬在《创造营2020》里那番关于火箭少女101是“中国女团最高标准”的发言,以及它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的关注和讨论。想把这事儿说透了,得从几个层面去理解。黄子韬的“最高标准”到底是指什么?首先,咱们得弄清楚,黄子韬当时说这句话的语境。他作为《创造营2020》的教练团成员,在节目中肯.............
  • 回答
    嘿,要说黄子韬这个事儿,确实挺有意思的,也挺能代表咱们这代人一部分的追星和文化认同的。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咱们得明白黄子韬是谁。他从韩国出道,是EXO的成员,后来回国发展也一直保持着很高的热度。他的粉丝群体非常庞大,而且他对二次元文化,特别是日系ACG,其实是相当熟.............
  • 回答
    黄子韬在电影《大圣归来》中饰演的至尊宝(即孙悟空的前世)是一个极具戏剧张力的角色,其表演在角色塑造、情感层次和动作戏份上都展现了独特的风格。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他的表演表现: 1. 角色定位与剧情关联至尊宝是孙悟空的前世,也是电影的核心线索之一。黄子韬的表演需要在两个层面完成:作为被封印的猪八戒和.............
  • 回答
    黄子韬、宋祖儿主演的《才不要和老板谈恋爱》这部剧,说实话,刚开始听名字我就觉得挺“年轻”,有点不着调的那种。但抱着“谁让这是韬韬和祖鹅呢”的心态,我还是去看了。看完之后,怎么说呢,它就像一道颜色很鲜艳的甜点,吃的时候很开心,但仔细品味,可能会觉得甜度过高,或者说,少了点沉淀。首先,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它.............
  • 回答
    黄子韬在微博上发文感叹“娱乐圈门槛真的越来越低”,这句话在粉丝和吃瓜群众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这句话的背后,究竟透露着怎样的行业观察和情绪?我们不妨来仔细掰扯一下。首先,从字面上理解,黄子韬这句话无疑是在表达一种“担忧”或“不满”。他认为,现在进入娱乐圈的年轻人,在很多方面的专业素质、能力或者说“硬实.............
  • 回答
    黄子韬喊话要去四川找丁真,这事儿本身挺有意思的,也挺符合黄子韬一贯的“韬式风格”。咱们就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1. 黄子韬的性格和过往行为:首先得说说黄子韬这个人。他一直以来给人的感觉就是特别真实,甚至有点“耿直”得可爱。他不是那种按部就班、小心翼翼说话的艺人。想到什么,他就可能直接说了。之前他也有.............
  • 回答
    梁欢和黄子韬的“假唱风波”以及随之而来的粉丝工作室“撕逼”,这事儿吧,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不少娱乐圈的潜规则和粉丝文化的某些方面。事件的起因:梁欢的“抓假”首先,我们得把时间线拉回到2016年。当时,黄子韬参加了《歌手》节目,在一次演唱中,有网友发现他的声音和现场表现似乎有点“对不上”。这时候.............
  • 回答
    黄磊对张子枫的看好,与其说是一种预言,不如说是一位资深前辈,凭借自己深厚的行业经验和对年轻演员的敏锐洞察,所流露出的由衷欣赏和一份作为“老父亲”般的疼爱与骄傲。这种情感的流露,其实是相当有层次和值得细品的。首先,黄磊的“喜爱”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对张子枫专业能力的认可之上。 黄磊自己就是演员出身.............
  • 回答
    《让子弹飞》中,黄四郎的手下强占民女,这在影片中是确凿无疑的,而“大哥你是了解我的”这句话,更是与六子之死紧密相连,成为一个深入人心的桥段。如果,我们假设六子没有死,那么他将如何解释黄四郎手下欺凌民女这件事,从而推进剧情,这确实是一个有趣的推测。首先,我们要明确六子这个人是什么样的性子。他虽然年轻,.............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设想!如果我手持一张 2080 Ti 回到 2000 年代,并展示给老黄(NVIDIA CEO 黄仁勋),整个场景一定会充满戏剧性和科技冲击力。让我们来详细推演一下可能发生的情况:时间点选择:为了最大化冲击力,我可能会选择一个稍微靠后的时间点,比如 20052008 年左右。这时是.............
  • 回答
    黄万里先生对三峡工程的担忧,是一个在中国水利界乃至社会上都引起广泛关注和持续讨论的话题。要评价他的担忧,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他的观点、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三峡工程建成后的实际情况。 黄万里先生的担忧:黄万里先生是新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也是一位敢于直言、坚持科学真理的学者。他对三峡工程的担忧并非空穴来.............
  • 回答
    黄章在2013年发表了“会买米3的,大概更多是容易被忽悠的无脑屌丝”这番言论,这句话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也引发了对小米公司、黄章个人以及中国手机市场消费群体的大量讨论和争议。要评价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1. 语境和目的: 时间背景: 2013年是小米手机发展势头正猛的时期。小米手.............
  • 回答
    提起《山海情》,那可真是近几年国产剧里一股清流,特别是正午阳光出手,再加上黄轩担纲主演,这组合就已经足够让人期待了。我作为一个观众,追完这部剧,心里那滋味别提多复杂了,有感动,有振奋,当然也有一些小小的遗憾。首先,说说它最打动人的地方——真实和温度。正午阳光这牌子,一直以来都以严谨的制作著称,这次在.............
  • 回答
    黄宏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喜剧演员、导演、编剧和演员之一,以其独特的喜剧风格和深厚的行业积淀,成为中国喜剧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职业生涯、艺术成就、社会影响和个人生活进行详细分析: 一、职业生涯与行业地位1. 从剧院到影视的转型 黄宏1963年出生于北京,早年在中央戏剧学院学.............
  • 回答
    《一出好戏》,黄渤的导演处女作,这部电影,怎么说呢,就像那片荒岛上的海鸥,有时候高高飞起,有时候又跌跌撞撞,让人又爱又恨,又笑又哭。首先得承认,黄渤这部电影是真的有野心,有想法。他不是那种安安稳稳拍个爱情片或者喜剧片的人,他想玩大的,想在荒诞的设定里聊点现实的东西,聊点人性的复杂。电影开头那个航班坠.............
  • 回答
    魅族创始人黄章对于 5G 手机成熟度的看法,其实触及到了当下科技发展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新兴技术在早期往往是“粗糙”的,而真正的用户体验提升需要时间沉淀和技术迭代。 他的话,与其说是一种预测,不如说是一种基于经验的洞察。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一下黄章的这番话:1. “又笨又重”——技术整合的初.............
  • 回答
    黄磊女儿多多卷入“黄谣”风波,这件事着实令人感到痛心和愤怒。作为公众人物的家庭,他们的孩子自然会受到更多的关注,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肆意揣测和传播不实信息,更不应该将无端指责和污蔑对准一个未成年人。首先,从事件本身来看,所谓的“黄谣”是毫无根据的,属于典型的网络暴力和诽谤。这种行为的目的可能多种多样,.............
  • 回答
    这句话出自魅族创始人黄章之口,是对智能手机摄像头发展趋势和技术选择的鲜明态度,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一、 核心观点解读:理性与坚持的碰撞黄章这句话的核心在于他对智能手机摄像头技术选择的取舍,他明确表达了: 对“多摄像头”营销策略的认知与批判:“多一个摄像头肯定好营销” 点出了当前手机行业普遍存.............
  • 回答
    黄渤,一个在中国影视界享有盛誉的名字,以其精湛的演技、独特的个人魅力和深刻的人生智慧,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和尊重。要评价黄渤,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深入剖析,他不仅仅是一位演员,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文化符号。一、演技的炉火纯青:从“丑角”到“实力派巨星”的蜕变与升华黄渤的演技,是他最核心.............
  • 回答
    黄轩和Angelababy(杨颖)主演的《创业时代》这部剧,在我看来,确实是一部让人爱恨交织的作品。说它“爱恨交织”,是因为它有亮点,也有明显的不足,很难用一个简单的“好”或者“坏”来概括。亮点与优点方面:首先,我们得承认,《创业时代》在题材上抓住了当下中国社会一个非常热门的议题——互联网创业。剧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