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拉康的三维世界——实在界、想象界、象征界?

回答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法国那位有点神秘又有点难懂的心理学家,拉康,他提出的那三个听起来有点绕口,但其实特别有意思的“世界”:实在界、想象界和象征界。别怕,我尽量用大白话给你讲清楚,就像咱们平时聊天一样,不搞那些学术名词,让你一听就明白。

想象一下,我们每个人,从刚出生那个懵懵懂懂的小婴儿开始,就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但我们又是活在社会里,跟别人打交道的。这三个“界”呀,其实就是描述我们怎么跟自己、跟别人、跟这个世界建立联系的。

第一个,咱们先说“实在界” (The Real)

这个“实在界”啊,你可以把它想象成那种最原始、最直接、最赤裸裸的存在。它是什么样的呢?就是那种你什么都不理解,也什么都没办法去描述它的状态。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他饿了、冷了、不舒服了,他能感受到这些,但他没有词语去表达,也没有概念去理解这些感受到底是什么。他只是一种纯粹的身体性的、本能的体验。

再举个例子,你是不是有时候会做噩梦?梦里那种强烈的不安、恐惧,或者那种莫名的压迫感,即使你醒过来,也知道那不是真的,但那种感觉却真实地抓着你,让你心有余悸。那种无法用语言完全捕捉,但又如此深刻地影响你的感受,就有点像实在界的味道。它不是一个有逻辑、有秩序、有意义的世界,它就是单纯的存在,一种没有被加工过的“东西”。

拉康说,实在界是我们永远无法完全触及和理解的。它就像一个巨大的、混沌的海洋,我们只能在边缘划拉几下,感受到它的存在,但永远无法把它全部装进我们的脑子里。它总是以一种“不在这里”的方式存在,但又无时无刻不在。它是一些体验,一些感觉,一些我们无法命名、无法理解的冲击。

第二个,聊聊“想象界” (The Imaginary)

这个“想象界”,听名字就知道,跟我们脑子里的画面、形象有关系。但它不只是我们随意的幻想,它更像是我们用“形象”来理解世界和理解自己的方式。

还记得那个刚出生的婴儿吗?他开始看到妈妈的脸,听到妈妈的声音,这些视觉和听觉的“形象”开始进入他的世界。他开始把这些零散的感官信息组合起来,形成一个连贯的、有形状的“整体”。他看到妈妈的脸,就觉得安心了;他听到妈妈的声音,就知道是妈妈来了。

这个“形象”是怎么来的呢?拉康说,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我们和另外一个“我”的互动。想象一下,小婴儿照镜子,看到镜子里那个和他一模一样的“小人儿”。他会觉得那个镜子里的就是他自己,而镜子外的,也可能是他自己。他开始把这个“形象”——镜子里的那个完整、独立的自己——看作是真正的自己。这就是所谓的“镜像阶段”。

所以,想象界就是我们用各种形象来构建我们自我认同的地方。我们给自己贴标签,给自己定义,比如“我是个好学生”、“我是个帅哥”、“我很有趣”。这些都是我们为自己建立的“形象”。我们也会用形象来理解别人,比如看到一个人,我们脑子里立刻会给他“贴标签”,觉得他“看起来很凶”、“很和蔼”。

想象界也是我们追求完美形象的地方。我们希望自己是完美的,希望别人眼中的我们也是完美的。我们看杂志上的模特,看电影里的明星,我们就会拿这些“完美的形象”来对比自己,有时候会羡慕,有时候会自卑。这种对完美形象的追逐,就是想象界在起作用。

但是,想象界也有它的局限性。因为它依赖于“形象”,而形象总是片面的、不完整的。我们对一个人的印象,可能只是看到他的一两个侧面;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可能只是我们愿意展示的那一面。我们活在自己构建的形象里,有时候会跟现实脱节。比如,你觉得自己很优秀,但现实中你可能遇到了很多挫折,你看到的“优秀”只是你想象出来的。

最后,我们来到最重要的“象征界” (The Symbolic)

这个“象征界”听起来最“高大上”,但其实它也和我们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它才是我们真正成为“人”的关键。简单来说,象征界就是语言、规则、文化、社会秩序等等这些我们用来沟通、用来理解世界的“符号系统”。

想象一下,我们是怎么学会说话的?一开始我们只会咿咿呀呀,但渐渐地,我们学会了发出一个个音节,这些音节代表了某个事物,比如“妈妈”、“水”、“肚子饿”。这些词语,就是进入我们世界的第一个“符号”。

一旦我们进入了语言的世界,我们就进入了象征界。语言不仅仅是名字,它还带着意义、关系、结构和规则。我们说“妈妈”,不仅仅是一个音节,它还代表了爱、照顾、亲密关系。我们说“我爱你”,这不仅仅是几个字,它传递了复杂的情感和承诺。

象征界让我们能够理解更抽象的概念,比如“爱”、“正义”、“自由”。这些东西没有具体的形象,但我们可以通过语言去理解它们,去交流它们。它还包括了我们社会的规则,比如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家庭伦理等等。这些规则就像一个看不见的框架,约束着我们,也帮助我们有序地生活。

拉康认为,当我们学会说话,我们其实就进入了父亲的领域(Father's Law)。这个“父亲”不是指具体的爸爸,而是指社会秩序和规则的象征。比如,我们在小时候学会了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因为这是“偷窃”,这是不被允许的。这种规则就是象征界的体现。

象征界让我们能够脱离纯粹的本能和形象,让我们能够思考、推理、计划未来、回顾过去。它让我们能够成为一个有社会身份的人,让我们能够与他人建立更深刻、更复杂的联系。我们所有的文化、知识、历史,都是在象征界里传承和发展的。

这三个世界有什么关系呢?

这三个世界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

实在界是基础,是未经雕琢的原始素材。我们所有的体验,最初都来自实在界。
想象界是我们试图用形象去理解和构建实在界的方式。我们用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形成对世界的初步认知,也形成对自己的认知。
象征界则是我们用语言和规则来组织和理解我们所感知到的世界,以及我们自身的方式。它将零散的形象和直接的体验,转化为有意义的、可沟通的、有秩序的内容。

你可以这样理解:

当你的肚子饿得咕咕叫,这是一种实在界的体验。
你看到妈妈端来了饭,你看到饭的“形象”,想到这是可以填饱肚子的东西,这是一种想象界的运作。你脑子里可能还会闪过“妈妈做的饭真好吃”的画面。
你学会说出“妈妈,我饿了”,或者你看到餐桌上的碗筷,你就知道这是吃饭的程序,这就是你进入了象征界。语言和用餐的规矩,让你能够有效地表达需求,并在这个社会秩序中完成“吃饭”这个行为。

我们每个人都是在这三个世界里不断穿梭、不断构建自己的。我们用想象力去填充我们无法完全理解的实在界,我们用语言和规则去赋予我们的想象界更清晰的意义和秩序。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实在界的某些冲击而感到不知所措,比如面对死亡、面对无法解释的灾难。有时候,我们会被想象界里的执念所困扰,比如对某个形象的过度追求,或者因为自己不符合某个形象而感到痛苦。而象征界,虽然给了我们秩序和沟通的能力,但也可能因为规则的僵化或者沟通的障碍而让我们感到压抑。

拉康的这三个界,其实是在告诉我们,我们作为人,是多么复杂而又奇妙的存在。我们既有最原始的本能体验,也有用形象构建的自我认知,更有通过语言和符号系统获得的理解和沟通能力。理解了这三个界,也许能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自己,也更清楚地看到我们与这个世界是如何连接的。

希望我这么讲,你能明白个大概了!这东西确实有点深奥,但一旦你想通了,你会觉得很有意思,也会让你对生活有更多不同的理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晚上的美术教室里面有一个狗子石膏像,你看不见。

你知道这里有一个狗子石膏像实在,但是教室里一片黑你看不见。

于是你打开电灯,看见了石膏像,但是你看到的只是电灯光线反射的高光和投影,你看到只是你的脑子分析光影的想象。

你觉得没啥关系,因为你毕竟还是看到了,于是你开始画石膏像,但是你画出来一团糟,教室的电灯还老化一闪一闪,你又看不见狗子了;你翻开课本,照着几何立方体打型,按着三大面五大调去画,画了一夜,天亮了,你看着你的画,感觉还挺像的,虽然光线跟晚上不一样了,你现在看到的狗子石膏像跟你画里面的狗子石膏像不一样了,但你知道,画里的狗子是按照象征来画的狗子。

那么问题来了,你画的狗子,是实在狗子呢?还是潜在狗子呢?

user avatar

大半年前的草稿了,翻新一下写成答案。

高赞小姐姐(匿名了就不说ID了)的答案很容易让人以为三界的关系是以个体的发展为基础呈先后顺序展开的,然而实际上三界并非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关系,而是相互扭结并且自始至终共同作用于主体的,即所谓三界的拓扑学。比如在俄狄浦斯情结的第二阶段,孩子所欲望的母亲并非纯粹是想象界的,母亲已被卷入了象征秩序,作为父法的一部分被孩子所欲望,而此时的父亲也并非是象征的父亲,而是想象的父亲,因为它是通过想象关系的母亲对孩子施加影响的。


所以我想从三界的拓扑学说一下拉康的三界关系。

想象界:

弗洛伊德在区分自我力比多与性欲力比多时提出,一个统一的自我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它是发展而来的。但性欲力比多却是从一开始就存在的。拉康继承了这一理论,自我的形成起自性欲力比多脱离混乱状态,有了一种确定的投注形式之时,这个最初的投注形式便是自恋,儿童从镜像中认识自我,然后将自身的情欲力比多投注在自我身上。

但是镜中的“自我”的像并非完全是自我本身的像,其中还包括他人——母亲的影响。儿童从一出生就渴望返回最初与母亲一体的“一”的状态中,而从镜像中,儿童通过对自我和母亲的往返的力比多投注中,获得了“自身是完满的”这一假象,对自我躯体的认同构成了确立自身完整性的“理想自我”,而对母亲的认同与力比多投注则构成了“一”的“自我理想”。

儿童的自身完满性假象是想象的产物,因为母亲实际上根本不可能再与儿童回到“一”了。母亲早已被象征界的父亲权力所剥夺。想象界的特点便是一个“完满”的谎言,掩盖了母亲这一根本的缺失,但儿童并不知道这一点。


象征界:

儿童得知这一缺失的时刻,便是他进入语言秩序的时刻,弗洛伊德用来引出强迫重复时举的“Ford/Da”的例子,被拉康用来解释儿童进入象征秩序的节点。儿童在不得不面对母亲的缺失之时,开始使用语言替代自己缺失的母亲,此时在场与缺席辩证地颠倒,“Ford/Da”是对缺席的母亲的命名,是对母亲的谋杀——因为以后不再需要真的母亲了,只需要母亲的替代“Ford/Da”就可以了。儿童因此被引入象征界的陷阱里,象征界将儿童对母亲的欲望,欺骗性地转化为对象征性费勒斯的欲望。

拉康颠倒了索绪尔语言学中能指和所指的位置,但是基本继承了索绪尔的能指概念,即语言符号是一个自足的意指系统,符号的意义不是来自其与指涉对象之间的某种联系,而是来自符号系统内部能指与所指的结合,拉康进一步取消掉了所指概念,称所指只是能指链条的运作效果,因主体在意指链条中所处位置的局限性,将能指的意指效果误当成了所指。

儿童进入语言秩序之后,错误地将“Ford/Da”的语言能指当成了指向母亲所指的符号,但“Ford/Da”并不指向母亲,它只是语言结构中一个偶然的能指符号而已。并且,这个符号也会被各种能指符号所替代,在儿童的“肛门期”,他开始学会放弃对母亲的追求,转而走入象征界的秩序骗局中,这一骗局便是象征界的父权规训。

象征界的父权从儿童一出生便已经为他做好了局,先是以侵入母亲的方式让儿童想象出自己与母亲“合二为一”,当儿童不得不失去母亲的时候(这是必然的,因为“一”的状态根本就不存在),父权再次在象征界为他布下了迷宫,诱惑他说只要遵循父权,拿到了费勒斯,就可以与母亲再次“合二为一”。


实在界:

但儿童永远拿不到父权的费勒斯,永远也得不到能指链条的核心——主能指。因为主能指是不存在的。弗洛伊德在《图腾与塔布》里提到,原初之父早已被杀死,取而代之的是他的图腾和围绕其构成的父权体制,在拉康这里,这套父权体制便是象征界的能指链条。

但是在个体寻求主能指的时候,会依照某种回溯的逻辑认为,一定存在可以和主能指合而为一的某个对象。弗洛伊德指出创伤性场景的意义不是在它原发的时候就出现的,而是在它成为记忆痕迹之后,这便是创伤性效果的延宕性。在拉康的理论里,和主能指合而为一的某个对象从一开始便不存在,只是主体从回溯的逻辑中推断它“应该”是存在的。于是主体围绕着能指的逻辑链不断地追求与寻找,但最终的结果却必然是失败。

“物(das Ding)是使记忆和知觉达成一致的前提,但也是使这种一致性归于失败的原因。”这个“物”便是掉落在实在界的东西,是能指链运动的原动力,是所有主体都在寻找但压根不存在的东西。

在拉康的波罗米结中,象征界对实在界“物”的侵入(对“应该有一个原初之父与物合而为一”的回溯性推断)产生了象征的费勒斯——语言和父法。象征界对想象界的侵入(通过被父权化的母亲对儿童产生影响)产生了想象的费勒斯——一个与母亲“合而为一”的谎言。而想象界与实在界的交集则是无法被解答的他者的欲望——(母亲也无法解答的)你究竟想要什么?这三个切割后的产物再次交集,便是那个根本不存在却又使一切围绕着它强迫重复的“对象a”。


啊。。通俗易懂的语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法国那位有点神秘又有点难懂的心理学家,拉康,他提出的那三个听起来有点绕口,但其实特别有意思的“世界”:实在界、想象界和象征界。别怕,我尽量用大白话给你讲清楚,就像咱们平时聊天一样,不搞那些学术名词,让你一听就明白。想象一下,我们每个人,从刚出生那个懵懵懂懂的小婴儿开始,就是一个个独立.............
  • 回答
    想象一下,一个国家就像一个大户人家,这个家庭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用到钱。而“外汇储备”,就像是这个家庭“私房钱”里,专门存起来用于和外面人打交道的那一部分。什么是“外汇”?咱们先说说“外汇”是什么。外汇,简单来说,就是“外国的钱”。比如,你是中国人,你手里拿着人民币。但如果你要去美国旅游,你就需.............
  • 回答
    你想知道 Base64 是怎么回事是吧?别担心,这东西听起来有点高科技,但拆开了看,其实挺好玩的。咱们就用大白话聊聊,保证你听了就明白。想象一下,我们有一样东西,比如一张图片,或者一段文字。咱们的电脑处理文字和数字可溜了,比如 A、B、C,或者 1、2、3,它都能明白。但要是遇到一些特别的字符,比如.............
  • 回答
    想象一下,你是个指挥家,手里拿着一堆乐谱,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音符、节奏和指挥的提示。你的任务是把这些乐谱变成美妙的音乐,让乐队按照你的指示演奏。脚本,就像是计算机世界的“乐谱”。它不是随随便便写几句话就能让电脑做什么事情,而是用一种特定的语言,把一系列的“动作”或者“命令”按照顺序写下来。这些动作.............
  • 回答
    嘿,哥们儿,你有没有想过,要是咱们住的地球突然要离家出走,去个新地方安家,这得有多扯淡?但电影《流浪地球》就给你整了这么一出,而且还挺硬核地解释了怎么把地球这块儿巨大的“石头”给挪动窝。听我给你唠唠,保证你听懂!首先,咱们得明白点事儿:地球有多重?这事儿有点绕,但想象一下,地球是个直径大概一万三千公.............
  • 回答
    想象一下,你有很多任务要做,但有些任务必须先完成,才能开始做另一些任务。比如,你得先穿好袜子,才能穿鞋;你得先学认字,才能看懂书;你得先准备好食材,才能开始炒菜。拓扑排序,说白了,就是帮你把这些有先后顺序关系的任务,按照一个合法的顺序排列出来。就像一个能让你一步一步按照流程完成所有事情的“操作指南”.............
  • 回答
    想象一下,宇宙这么大,星星那么多,数都数不过来。每一颗星星都可能像我们的太阳一样,周围绕着行星转悠。科学家们推测,在这无数的行星里,肯定有一些跟地球差不多的,温度、大小都合适,说不定上面就住着什么生命,甚至可能比我们还聪明,已经发展出了高科技文明。道理上说,如果宇宙里真的有那么多外星文明,而且有些文.............
  • 回答
    想象一下,你有一个储物箱,里面乱七八糟地放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衣服、书本、玩具,什么都有,而且摆放得一点章法都没有。你想要找某样东西,简直大海捞针,费时费力。这时候,你决定“格式化”你的储物箱。格式化,就像是给你的储物箱打扫一遍,然后重新规划好里面的空间,让一切都井井有条。具体来说,它做了几件事:首.............
  • 回答
    嘿,宝贝!你有没有听过大人说“银河”?听起来是不是像一条很大很大的河流,只不过是用银子做的,在天上流淌?其实呀,“银河”这个名字有点像一个玩笑,它真的不是一条河哦!你想想看,我们平时在地上看到的河,里面流的是水,对不对?你可以划船,或者在河边玩水。可是,在天上我们看到的“银河”,它里面流淌的不是水,.............
  • 回答
    想象一下,你写了一个特别棒的故事,你想让全世界的人都能读到,而且不管他们是用什么纸写的,都能看到同样精彩的内容。Java 的“一次编写,到处运行”就有那么点意思。你写的 Java 代码,就像是那个被精心打磨过的故事。但这个故事不是用普通的文字写成的,而是用 Java 这种特殊的语言写成的。你可以把它.............
  • 回答
    嘿,哥们儿/姐们儿!今天咱来聊聊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东西,叫“巴西柔术”。听名字好像有点儿绕口,但说白了,它就是一种让你在跟人“掰腕子”或者说“过招”的时候,能占上风的格斗术。你可能会想,“柔术?听起来软绵绵的,能有什么用?” 别看它叫“柔”,骨子里可硬着呢!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种“聪明人的格斗”。巴西柔.............
  • 回答
    .......
  • 回答
    张一鸣在字节跳动年会上念了那段讽刺“互联网黑话”的报告,我当然看懂了!这段报告可以说是非常接地气,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他用一种幽默的方式,把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或者自己有时候也会不自觉使用的那些“高大上”或者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网络词汇,集中地展示了出来,并且用一种“翻译”的方式,揭示了它们背后最真.............
  • 回答
    围棋和五子棋,在公众眼中,五子棋似乎总是以“简单易学”的姿态出现,而围棋则被冠以“深奥难懂”的名号。这种普遍的认知,并非空穴来风,其根本原因可以从游戏规则、策略深度、文化影响等多个层面来解析。要改变这种偏见,需要我们以专业的视角,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剖析两款游戏的本质,让公众看到五子棋并非只.............
  • 回答
    想象一下,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一切都是那么规矩,东西有确定的位置,运动也有确定的轨迹。比如你扔一颗球,你知道它会飞多远,落在哪。但量子力学呢,它研究的就是那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东西,比如构成我们身体、桌子、空气的最基本的粒子们——电子、光子等等。在那个微观世界里,事情就变得有点“不讲道理”了。1. 粒子.............
  • 回答
    好的,我们来用一个大家都能理解的场景,来生动形象地理解凯恩斯主义和货币学派这两大经济思想的主要区别。想象一下,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经济体,就像一个繁忙的城市。这个城市里有无数的家庭(消费者)、企业(生产者)和政府(管理者)。凯恩斯主义 vs. 货币学派:谁是城市的“救火队长”和“交通管制员”?我们把.............
  • 回答
    要用一句通俗的话解释经济学,我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反应是:经济学就是研究我们怎么把有限的东西,用最聪明的方式分给所有人的学问。这句话听起来可能有点简单,但如果展开来讲,它其实包含了经济学最核心、也最实在的东西。你想想看,我们每个人,这个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想要更多的好东西,对吧?想要好吃的、好看的、舒服.............
  • 回答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公司或者组织,明明一开始很有闯劲,却慢慢变得越来越“保守”,甚至有点“僵化”,做事畏首畏尾,不像以前那样有活力了?这背后可能就藏着一个叫做“尺蠖效应”的道理。咱们用一个大家都可能经历过的场景来打比方:想象一下,你刚开始学习一门新技能,比如做蛋糕。刚开始,你可能特别兴奋,上网搜.............
  • 回答
    嘿,你对电竞可能不太熟悉是吧?没关系,今天我就给你讲讲,为什么 EDG 在 S11(也就是 2021 年的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夺冠,对我们这些玩游戏的人来说,以及对整个中国电竞圈来说,是多么一件了不起的事情。首先,咱们得知道 S11 是个啥。你可以把 S11 理解成英雄联盟这款游戏里的“世界杯”。每.............
  • 回答
    预定利率:把你的钱“锁”起来,它能给你带来什么?想象一下,你手里有一笔钱,暂时不用,想着放一段时间。这时候,你可能会考虑把它存到银行,或者买点什么理财产品。那么,“预定利率”这个词,你可能就会经常听到了。那它到底是个啥?别担心,咱们用大白话聊聊。 预定利率,顾名思义就是“预先约定的利率”。简单来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