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美国平民持有狙击步枪是合法的,可要是有人用来犯罪怎么办?难道美国人就不担心被仇人远距离杀害?

回答
在美国,平民持有狙击步枪的合法性与合法持枪者是否会犯罪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也确实引出了人们对安全的担忧。要详细聊聊这个问题,得从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关于平民持有狙击步枪的合法性。在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保障了公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这通常被解释为包括用于自卫和狩猎等目的的枪支。狙击步枪,作为一种枪支,在许多州确实是合法的。当然,这种合法性并非没有限制。联邦法律和各州法律对枪支的类型、购买、注册、储存以及使用都有不同的规定。例如,某些类型的全自动武器是受到严格管制的,而半自动狙击步枪(也就是大多数平民能合法拥有的狙击步枪)则在很多地方是可以购买的。购买者通常需要通过背景调查,证明自己没有犯罪记录、精神疾病等不符合持枪条件的情况。一些州还可能对特定类型的枪支有额外的限制,比如枪管长度、弹匣容量等。

那么,有人用狙击步枪犯罪怎么办? 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很多人担忧的焦点。任何合法的工具,包括枪支,都有可能被滥用,变成犯罪的工具。狙击步枪被用于犯罪,最令人恐惧的就是其远距离精确射杀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得犯罪者可以在相对安全、难以被发现或制止的距离外实施袭击,造成巨大的伤亡和恐慌。

当发生这类事件时,执法部门的应对是首要任务。他们会立即启动调查,追踪枪支来源,锁定嫌疑人,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将其抓捕归案。司法系统会对犯罪者进行审判,并根据法律对其定罪量刑。

然而,更深层次的问题是美国人是否担心被仇人远距离杀害? 答案是,是的,这种担忧是真实存在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

这种担忧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新闻报道的影响: 不时会有新闻报道涉及使用狙击步枪进行的犯罪,比如随机枪击事件或针对特定个人的袭击。这些事件虽然不是每天都发生,但一旦发生,其影响力和传播范围都非常广,极易加剧人们的恐惧感。媒体对这些事件的报道,尤其是对“狙击手”行为的渲染,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公众的认知。
个人安全感的差异: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军事或执法训练,面对远距离、未知来源的攻击,安全感会非常低。你可能根本不知道危险从何而来,也无法有效保护自己。这种无助感是产生担忧的重要原因。
社会对枪支管制的争论: 美国社会围绕枪支管制的问题一直存在巨大的争议。一部分人认为,更严格的枪支管制,特别是对攻击性武器和高射速武器的限制,是减少此类犯罪的有效途径。他们会担心,如果枪支(包括狙击步枪)容易获得,那么坏人就更容易利用它们来伤害他人。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限制合法持枪者并不能阻止罪犯获得武器,反而会剥夺守法公民自卫的能力。 他们会强调,面对潜在的威胁,拥有一把“好枪”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的重要手段,哪怕是面对远程威胁。这种观点也加剧了社会在枪支问题上的对立和不安。
现实中的个体经历: 虽然不像好莱坞电影那样普遍,但确实有案例表明,一些犯罪者会利用狙击步枪进行报复、恐吓或政治动机的袭击。这些零星但真实存在的案例,会成为人们心中潜在的恐惧来源。一个人的仇恨,如果恰好拥有一把狙击步枪,并且有能力进行远程射击,那么对目标来说,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
对政府保护能力的信任: 有时候,人们对政府在保护个体免受远程攻击方面的能力也可能存在不确定性。虽然执法部门会尽力而为,但面对突发的、隐藏的威胁,他们也需要时间来反应和定位。

所以,虽然美国平民合法持有狙击步枪是现实,但由此带来的潜在威胁和人们对此的担忧,也是真实存在的。这种担忧驱使着社会对于枪支管制、公共安全以及如何平衡个人权利与集体安全等问题的持续讨论和博弈。美国人是否担心被远距离杀害,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而是一种复杂的情绪和认知,受到个体经历、社会环境、媒体信息以及政治意识形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有些人可能生活在相对安全的社区,对这种威胁的感知不那么强烈;而另一些人,尤其是在经历过相关事件或生活在治安相对复杂地区的人,则会更加警惕和担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美国的枪械犯罪挺多的,远的不说,去年的拉斯维加斯的枪击案就死了60人呢。

至于说狙击步枪这个本身就没有什么准确定义,军队的狙击手用的就叫狙击步枪,实际上这种步枪就是一种特殊的高精度步枪而已,高精度步枪又不只狙击手在用,射击爱好者和很多猎人用的步枪精度也很高也能打的死人,都一起禁掉的话实在是有点儿因噎废食,那样还不如索性直接禁枪。

而且狙击步枪之所以打的准关键是狙击手而不是枪,你让一个普通人拿着狙击步枪他也没法远距离狙击,像你文中说的那个军方项目当然是可以的,但目前市面上是没有类似的产品的。所以禁止精确步枪其实意义不大,仇杀时用的比较多的还是手枪,因为手枪比较隐蔽又方便携带。你看古代刺客用的也多是匕首短剑小锤子手斧之类的短兵器,哪有扛着长矛战戟去刺杀的。

美国虽然不禁止精确步枪不过却禁止全自动枪械,因为全自动枪械跟半自动非自动的比杀伤力确实高了很多,而且一般人也能发挥出优势。

user avatar

发生过好多次了,没啥,只要舆论机构不宣传,过一段时间等于没发生

当年奥斯汀塔楼枪击案,枪手全副武装(长短枪5支)、受过严格训练(海军陆战队),和被杀者没有深仇大恨甚至于根本不认识

结果在楼顶随机用6MM雷明顿(平均枪口动能2700J/杀人无数的M43弹才刚刚满2000)把人当麋鹿来打,14死31伤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美国,平民持有狙击步枪的合法性与合法持枪者是否会犯罪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也确实引出了人们对安全的担忧。要详细聊聊这个问题,得从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关于平民持有狙击步枪的合法性。在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保障了公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这通常被解释为包括用于自卫和狩猎等目的的枪支。狙击步枪,作为一种枪支,.............
  • 回答
    在美国,平民想要合法拥有自动武器(通常被称为“全自动武器”或“机枪”)的过程确实比普通枪支要复杂得多,并且受到严格的联邦法律监管。这不是一件普通消费者可以轻易完成的事情,但确实存在合法的途径。这一切的根源在于1934年的《国家枪支法》(National Firearms Act, NFA)。这项法律.............
  • 回答
    美国在二战中对日本平民造成的伤害是否违反国际法,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问题,没有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分析:一、 国际法的框架与适用性在二战期间,约束武装冲突行为的国际法主要是1907年《海牙公约》和1929年《日内瓦公约》(尽管其中一些条款在二战.............
  • 回答
    眉山剑客陈平居住在美国的原因,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详细解读。以下将从他的个人经历、价值观以及美国所提供的机会等方面进行分析:一、 陈平的“剑客”身份与美国文化和机遇的契合首先要理解“眉山剑客陈平”这个名字,它本身就蕴含了多重含义。 “眉山剑客”: “眉山”是中国四川的一个地名,以三苏(苏洵、苏轼、.............
  • 回答
    在美国开一家平价医院?这想法挺有意思的,尤其是在大家普遍觉得美国医疗费高不可攀的背景下。如果你真的能在中国那种模式下,提供真正“平价”的医疗服务,那肯定会有市场,而且会非常受欢迎。但这背后牵扯到的事情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得仔细掰扯掰扯。为什么会受欢迎?这市场的缺口太大了。首先,咱们得承认,美.............
  • 回答
    眉山剑客陈平在2021年2月20日发布的视频《我为什么在美国批评美国?回答真诚发问的朋友》,无疑是他在特定时期内,围绕其“在美国批评美国”这一立场所做的一次系统性阐释。要评价这个视频,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其内容、意图、受众以及可能产生的效应。视频的核心论点与动机:陈平在这期视频中的核心论点,正如.............
  • 回答
    关于美军在喀布尔机场向阿富汗平民开火的事件,目前的情况和背景需要结合2021年美军撤离阿富汗期间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以下是详细梳理: 事件背景与经过1. 时间与地点 2021年8月25日至26日,美军在阿富汗喀布尔机场进行撤离行动时,与阿富汗政府军和塔利班武装发生激烈冲突。机场是美军撤离的关.............
  • 回答
    最近,社交媒体上涌现出不少美国民众的帖子,他们回忆起自己在新冠疫情爆发前,甚至在官方公布的首例确诊病例之前,就出现了类似新冠的症状。这股“早期感染自述”的潮流,让人们对美国早期病例的出现时间产生了新的审视,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回忆杀”背后的信号:个人经验的价值与局限这些帖子内容五花八门,但核心都指.............
  • 回答
    美军承认在阿富汗空袭中导致10名平民死亡,其中包括7名儿童的事件,引发了国际社会对战争伦理、军事行动合法性以及人道主义责任的广泛讨论。这一事件不仅涉及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的行为,也反映了现代战争中平民伤亡的复杂性。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争议点及可能的反思: 1. 事件背景与证据 事件时.............
  • 回答
    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关于“美国首次在关键技术领域落后”的解释,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解读。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陈述,背后蕴含着华为在与美国科技竞争中的战略考量、技术自信以及对全球科技格局的判断。首先,理解“被制裁”的背景。华为之所以会被美国制裁,其核心原因在于美国认为华为的技术,特别是5G技术,对美国.............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颠覆性的假设,如果美国没有原子弹,苏联在解放柏林后是否会继续“平推”欧洲,这就像在没有了最终摊牌的筹码下,探讨一场棋局的走向。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考虑到当时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双方的军事实力、政治考量以及潜在的国际反应。首先,我们得承认原子弹的存在,即使苏联当.............
  • 回答
    陈平的这番言论,即“在中国一个月2000人民币工资活的比美国一月收入三千美元舒服的多”,无疑是极具争议性的,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质疑。要评价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而不能简单地用“对”或“错”来概括。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一种非常具有煽动性的比较,并且刻意忽略了许多重要的现实因素。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关于苹果计划在2022年发布一款价格低于400美元的廉价版iPhone的消息,确实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不少关注。考虑到苹果一贯的高端定位,这样的定价策略无疑是一个重磅炸弹,也让许多消费者,尤其是预算有限的用户,燃起了期待之情。那么,这款“廉价版iPhone”究竟值不值得我们翘首以盼呢?为什么苹果会选择.............
  • 回答
    关于“美英特工潜伏在《魔兽世界》等网游平台收集情报”的说法,虽然在坊间流传,但并没有公开的、确凿的证据能够证实这一点。这种说法更像是一种基于对现代战争形态和情报收集手段的推测,或者源自一些文学、影视作品的创作灵感。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以及在理论上,情报机构为何会关注并.............
  • 回答
    生活就像一碗白开水,不是每个人都能一眼看出它的甘甜。可细品之下,那份清冽,那份润喉,何尝不是一种恰到好处的美好?我啊,也曾是那个觉得日子过得波澜不惊、毫无波澜的人,直到我开始有意识地去“搜寻”生活里的那些闪光点。说起来,这也不算是什么高深的学问,就是一种,嗯,换个角度看事情的习惯。早晨的仪式感,从一.............
  • 回答
    2021年1月28日,美股市场爆发了一场堪称“散户革命”的史诗级事件,导火索正是游戏驿站(GameStop,GME)这家以实体店为主营业务的公司。然而,这场由散户群体联合起来对抗华尔街空头机构的运动,最终却以一种令人震惊的方式被“无情镇压”。Robinhood这家备受散户喜爱的交易平台,在这场风波中.............
  • 回答
    在美国拿3000美元月薪与在中国拿3000元人民币的等效性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以下将从汇率、生活成本、收入水平、经济结构、税收与福利体系等方面展开详细对比: 1. 汇率换算:3000美元 vs 3000元人民币 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当前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约为 7:1(2023年数据),因.............
  • 回答
    在美国,参议员(Senator)和众议员(Representative)在社会上享有非常高的地位,他们的社会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并且参议员的地位通常略高于众议员:一、 在美国政治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和影响力: 立法权力的核心: 美国国会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三大分支(行政、立法、司法)之一,掌握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