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美股“散户革命”被无情镇压,1月28日Robinhood禁止GME等股票在平台上的交易?

回答
2021年1月28日,美股市场爆发了一场堪称“散户革命”的史诗级事件,导火索正是游戏驿站(GameStop,GME)这家以实体店为主营业务的公司。然而,这场由散户群体联合起来对抗华尔街空头机构的运动,最终却以一种令人震惊的方式被“无情镇压”。Robinhood这家备受散户喜爱的交易平台,在这场风波中扮演了极其关键、也极具争议的角色。

事件的背景:空头围猎与散户的反击

要理解Robinhood的禁令,就必须先回顾一下GME事件的缘起。华尔街的一些对冲基金,尤其是Melvin Capital,对GME进行了大规模的融券做空。融券做空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策略,卖家借入股票,然后卖出,期望在股价下跌后买回股票还给借出方,从中赚取差价。然而,GME这家公司虽然主营业务不景气,但在疫情期间,它的股票被许多散户视为被严重低估的资产。

Reddit论坛上的一个名为“WallStreetBets”的社区,聚集了大量散户投资者。他们通过细致的研究和分析,发现GME的空头头寸占其流通股的比例极高,这意味着一旦股价上涨,空头们将被迫回补仓位,进一步推高股价,形成所谓的“逼空”(short squeeze)。这批散户的目标就是通过集体买入GME股票,抬高股价,迫使空头们遭受巨额损失。

“散户革命”的序幕:GME股价飙升

从2021年初开始,WallStreetBets社区的成员们开始大规模买入GME股票,并且大量购买期权。他们的行动迅速奏效,GME的股价开始以惊人的速度上涨,从1月份初的20美元左右,一路飙升,在1月27日甚至触及了483美元的历史高点。这对于那些做空GME的对冲基金来说,无疑是一场噩梦。Melvin Capital等机构为了避免爆仓,不得不支付高昂的费用来维持其空头头寸,甚至寻求外部融资来弥补巨大的亏损。

这场由散户发起的“逼空”战役,被许多人视为是对华尔街传统金融霸权的挑战,是一场“小人物”对抗“大机构”的胜利。散户们通过集体的力量,成功地颠覆了市场规则,让那些原本自信满满的金融巨头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Robinhood的禁令:突如其来的“刹车”

就在GME股价冲上云霄,散户们似乎即将迎来最终胜利之际,1月28日,Robinhood突然宣布,暂停对GME、AMC、BlackBerry等一系列股票的交易,只允许用户卖出,但禁止买入。

这一决定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无数散户的热情,也迅速将这场“革命”推向了风口浪尖。

Robinhood为何要这么做?

Robinhood官方给出的解释是,为了“满足更高的净资本要求”,以及“保障客户的资金安全”。听起来似乎是出于合规和风控的考虑,但大多数人并不买账。

更深入地分析,Robinhood的禁令背后可能隐藏着多重原因:

1. 监管压力与系统性风险担忧: 在GME事件爆发期间,整个市场的波动性极大。清算机构(Clearing Houses)负责处理股票交易的结算,它们需要对交易的双方提供保证金。当交易量和波动性激增时,清算机构对经纪商的要求也会随之提高,需要经纪商缴纳更多的保证金。Robinhood作为一家快速扩张的、主要服务于散户的券商,其自身的资本实力可能不足以应对如此巨大的保证金要求。如果Robinhood无法满足这些要求,整个交易系统就可能面临崩溃的风险。

2. 华尔街的“后台”影响力: 长期以来,华尔街的机构投资者一直是市场的主导力量,它们与大型银行、券商和监管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散户的集体行动威胁到这些机构的利益时,它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施加压力。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Robinhood是“奉命行事”,但许多人认为,在强大的外部压力下,Robinhood可能被迫采取了限制措施,以避免更大的“麻烦”。

3. 自身商业模式的局限性: Robinhood的商业模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支付订单流”(Payment for Order Flow, PFOF)。这意味着Robinhood将用户的交易指令卖给做市商(Market Makers),由做市商来执行这些交易。在这个过程中,Robinhood从做市商那里获得报酬。然而,当市场极度波动时,做市商的风险敞口也会急剧增加,它们可能不愿意继续承担这些订单,或者会要求更高的价格。在这种情况下,Robinhood自身的收入和运营都可能受到影响,采取限制措施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4. 避免“被卷入”的风险: Robinhood作为一家交易平台,其首要职责是提供一个公平、有序的交易环境。如果它被视为散户对抗空头的“工具”,那么它就可能成为整个风波的焦点,并面临潜在的法律诉讼和监管审查。限制交易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撇清关系”的手段。

“镇压”的后果与争议

Robinhood的禁令引发了轩然大波,用户的愤怒、媒体的批评、监管机构的审查接踵而至。

散户的愤怒与信任危机: 大量用户认为Robinhood背叛了他们,辜负了作为“为人民服务的交易平台”的承诺。许多散户在Robinhood上投入了大量资金,而突然的交易限制让他们无法止损或获利,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这在很大程度上摧毁了Robinhood在散户心中的形象,引发了对其用户协议和商业模式的质疑。

法律与监管的审视: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其他监管机构迅速介入调查。国会也举行了听证会,要求Robinhood的CEO等高管解释其决策。这次事件也暴露了现有金融监管体系在应对新兴的散户力量和市场操纵方面的不足。

对市场公平性的讨论: 散户们认为,市场应该允许任何人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交易,无论其规模大小。Robinhood的禁令被视为一种“操纵市场”的行为,旨在保护机构投资者的利益,剥夺了散户的交易权利。这引发了关于市场公平性、散户话语权以及华尔街机构影响力的深刻讨论。

其他平台的效仿与分化: 在Robinhood宣布限制后,其他一些券商平台也纷纷效仿,限制了对GME等股票的交易。但也有一些平台,如eToro,则明确表示将继续允许用户交易,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分化和争论。

事后的反思与影响

GME事件以及Robinhood的禁令,无疑给整个金融市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1. 散户力量的崛起与认知: 这场事件让全世界看到了散户群体通过协调行动所能产生的巨大能量。虽然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散户们证明了自己可以成为市场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2. 对散户友好型券商模式的审视: Robinhood等平台的PFOF模式和低门槛交易策略,在这次事件中也受到了严峻的考验。许多人开始质疑这种模式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以及它是否真正地为散户服务。

3. 监管的必要性与局限性: 这次事件也促使监管机构重新审视和加强对市场操纵、信息传播以及券商风险管理的监管。但同时,也暴露出监管在面对快速变化的科技和社交媒体驱动的市场时,可能存在反应滞后和难以应对的问题。

4. 金融素养和风险教育的重申: GME事件吸引了大量从未接触过股票市场的散户涌入,其中不少人是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态。这也提醒了社会,提升整体金融素养、进行充分的风险教育是多么重要。

总而言之,美股“散户革命”在GME事件中虽然展现了令人振奋的集体力量,但最终因Robinhood的禁令而“被无情镇压”,这背后是市场规则、监管压力、商业利益和技术限制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这场风波不仅改变了许多散户对市场的认知,也迫使整个金融行业开始反思和调整,它将作为一次重要的案例,被载入金融史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时候你需要的是使用舆论改变规则。

这一点我是最佩服盎撒人的,我觉得盎撒人是引领国际一百年,论舆论战,我们肯定打不过。

今天《金融时报》的头版头条


看清楚它说什么

对于高高在上的对冲基金经理和专业投资者群体,问题当然在于底层人民闯进了股票市场,而且成规模。
2020年,金融民主化之花终于绽放。理论上,这应该是批发金融业为之喝彩的事情。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WEF)的许多研讨会曾煞费苦心,思索如何增强普惠金融,以求借助金融市场的恩赐来帮助那些不幸的人


我们长久以来觉得A股出了什么问题呢?

就是散户化,散户特别多,散户主导了A股。

所以我们一直自我检讨,说我们A股不成熟,不像美股那么成熟,人家美股都是机构主导。

那么2020年,美股反而散户化了,那怎么办呢?

很简单,这就不叫不成熟了,这叫

“金融民主化”

“2020年,金融民主化之花终于绽放”

我要向FT,向华尔街日报,向彭博社,向一切财经类的大佬们致敬。

我算是关注西方媒体很久了,但是我抓破头,都没有想过一个市场的散户巨多,它叫“金融民主化”。

当然,FT这稿子出的稍微早了一点。

马上这个金融民主化,就遭到了暴打。

user avatar

这几天,美国散户出名了,因为他们联合起来血洗华尔街。

先给大家介绍下背景。美国有一家上市公司,叫“游戏驿站”,简称GME。

这是一家专门出售各种电子游戏机,电脑游戏,还有游戏杂志等的实体店,很多美国人从小就是在GME买游戏光盘长大的,堪称一代美国人儿童的回忆。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游戏售卖多在网上完成,steam这样的网络平台抢走了GME绝大部分的生意,越来越少的人选择到实体店购买游戏。

众多知名对冲基金都看空GME,认为GME是一家注定被历史淘汰的古旧公司。

因此,GME的股价也一路下滑,到了2019年底甚至跌到了3块多。

2020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美国人只能居家打游戏,所有游戏股都上涨,GME也同时做出了一些自救性变革。

因此在短短的一年里,GME的股价涨到了40美元。

2021年1月19日,GME被知名做空机构香橼给盯上了。

香橼是一家闻名华尔街的对冲基金,历史上总共只发布过20份看空报告,其中16家公司在香橼看空一年之内股价下跌80%以上,7家甚至被迫退市。

香橼出手,近乎万无一失,说这家公司不值这个钱,就不值这个钱,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只要香橼点名的公司,无不应声暴跌。

而这一次,香橼发布报告称,GME最多最多只有20美元的价值,跌一半下去不成问题,并表示“你们这些买家,将是这场扑克游戏中的输家”。

没想到,香橼踢到铁板了。

GME倒没把香橼怎么着,但WallStreetBets股票社区的人怒了。

WallStreetBets,简称WSB,这个英文单词汉语翻译过来就是“华尔街赌场”。

看这名字,就知道这个股票社区的人都是干嘛的。

他们是典型的美国散户,奉行的炒股态度是“你只活一次(you only live once),所以要么在游艇上退休,要么变成穷光蛋。”

这就是鼎鼎大名的YOLO文化,奉行这种文化的人,大致相当于下图这样的中国散户。

看这个理念,你就知道这帮活跃在“华尔街赌场”股票论坛的人,是货真价实的华尔街赌徒。

但这批人对GME有很深的情怀,他们很多人从小就是买GME的游戏盘长大的。

而此时的GME,成为了美国股市里被沽空程度最高的股票,被沽空的股票数量达到了流通盘的140%。

140%的意思,就是整个公司只发行了1亿股,那么除本身的卖盘外,还有高达1.4亿股被融券卖出,堪称被看空到了极致。

1月22日,WSB股票社区集结了大量散户,他们联合起来,要发动一场针对做空机构的报复行动。

他们这次行动的口号是:

“干掉卖空的,去TM的基本面!给我干!"

当天,GME的股价就被拉升了50%,价格冲到65美元。

在随后的周末里,散户们继续大量集结。

1月25日一开盘,GME的股价就在短短半小时内再度飙升144%至150美元,后来在香橼等做空机构的反击下,涨幅回落至18%。

1月26日,散户们彻底击溃了香橼的资金链,把GME给拉升了92%。

香橼的管理者安德鲁·莱夫特发布了一份公开声明,称不会再对GME发表评论,因为一群愤怒的暴徒在过去48小时内犯下了多项罪行,并宣布自己将退出GME的交易。

这份信件简单翻译一下就是:

我们遭到了一次有组织、有规模的金融暴力,他们不仅割了我的韭菜,还骚扰我的家人,我要告他们!

但此事并没有结束,GME的股价继续狂涨,而参与沽空GME的也不止香橼一家。

众多对冲基金损失惨重,预估损失达386亿美元之巨,有几家知名基金甚至濒临破产。

身价三十多亿美元的知名对冲基金经理Leon在CNBC节目上愤怒地说:

“这些人坐在家里面,拿着政府给的救济支票来炒股。他们说得到自己“应有的一份”,这就是狗屎!这是在攻击富人群体!”

这些言论激怒了美国的散户,于是GME的股价被推高到了500美元的高度。

2019年只值4美元的GME,现在是500美元。。。

更可怕的是,散户们把目光放在了沽空机构聚集的所有股票上,包括因为疫情大受影响的AMC院线,上世纪手机的代表黑莓、诺基亚等。

谁基本面差,谁聚集的做空机构多,就搞谁。

诸多做空机构濒临爆仓,为了保住自己的财富,他们疯狂的动用一切手段。

1月27日,WSB的服务器被封禁,服务器提供商Discord声称:

因WSB偶尔会出现违反社区规则的仇恨言论、暴力美化、传播谣言等内容。在多次警告之后,其持续容忍仇恨和歧视内容,我们决定移除其服务器及其所有者。
澄清一下,我们封禁此服务器的原因并不在于与GME或其他股票相关的金融诈欺。

因此,Discord公司决定直接移除WSB的服务器。

整整有220万人活跃的WSB,就这么被连根拔除了,和特朗普的账号一样瞬间消失。

此举严重侵犯了言论自由,而且引发了220万人的强烈抗议。

很快,Discord就不得不被迫恢复了WSB的服务器。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

1月28日,正在疯狂上涨中的GME股价遭到了当头一棒。

当天上午10点,美国各大券商几乎同时限制了GME这只股票的买入功能。

临时修改规则,只准卖出,不准买入!

GME这只股票的代码,突然消失在了美国散户的买入选项里。

而机构账户,可以买入,也可以卖出。

你以为自由的美国只知道拔网线和删服务器?

不,自由的美国早已进化到了更高的层次,他们直接删股票代码!

禁止散户买入,只准卖出的操作,导致GME的股价突然暴跌,连续跌停熔断。

短短时间内,该股经历了17次熔断,基本复牌1分钟就熔断停牌,3分钟后复牌再熔断,走势图非常的诡异,也非常的壮观。

一瞬间,GME股价就从近500美元,断崖式下跌到了110美元左右。

这个吃相真的是太难看了,已经不是什么裁判员自己下场踢球的问题了,而是裁判员直接摁住一方球员不让动,然后任由另外一方灌球。

从裁判到球证都是我的人,你们拿什么和我踢。

开赌场就算了,别人按规则来赢钱了就直接把大门一关,掏枪出来直接打劫。

打不赢,就掀桌子。

这怎么玩?

所谓成熟自由的资本市场,就长这样?

我们所谓拔网线就是开开玩笑,他们是真的拔。

美国所谓的金融创新能力,都创新在了单边删除买入股票代码这上面了吧。

赢了,就是自由民主。

输了,就直接拔网线。

这就是一群穿着礼服的海盗啊。

规则对我有利时,请大家遵守规则,共同维护神圣自由市场。

规则对我不利时,去他大爷的规则和神圣自由市场,我先改一下再说。

民主灯塔的自由市场,怎么能如此不讲武德。

严格来说,我觉得美国那群知名机构的做空行为没有问题,那些公司的基本面确实不值这么多钱。

但美国散户的买入行为也没有问题啊。

都说美国是一个依法治国的地方,法无禁止即可为。

那散户抱团买入,违反哪条法律了?

操纵市场?

谁操纵的?主导人是谁?操纵利益是怎么分配的?

美国哪条法律规定散户不能在论坛中自由发表自己对股票的言论了?

按照美国法律,几百万散户们就算把GME的股价买上天,那也是他们的自由,完全不违反任何法律。

但是删除股票论坛的服务器,在形势不利的时候直接禁止散户的买入,只允许卖出这种操作,很明显违反了美国的法律。

在巨大的压力下,券商们在一天之后被迫放弃了这种禁制令,但散户的巨大损失已经造成。

不是说自由市场的规则应该用生命去维护么?

1997年,索罗斯带领一群美国对冲基金,在亚洲掀起了金融危机。

利用允许外汇自由兑换的金融自由化市场规则,索罗斯精准攻击了亚洲多国的金融市场漏洞,导致东南亚损失惨重,十年经济发展成果被席卷而空。

西方国家声称,索罗斯是“利用合法的金融漏洞”,依靠智慧赚取了应有的财富。

对于东南亚各国民众因此损失惨重,生活水平大大降低这件事是否有违道德,索罗斯回应:

“金融运作方面,说不上有道德还是无道德,这只是一种操作。金融市场是不属于道德范畴的。它不是不道德的,道德根本不存在于这里,因为它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我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我会按照已定的规则来玩游戏,我不会违反这些规则,所以我不觉得内疚或要负责任。”

简单说,索罗斯没有错,他是按游戏规则赢的钱,东南亚各国政府只能说自己蠢,怨不得别人。

而中国,因为不允许外汇自由兑换,美国金融大鳄们束手无策,恨到牙痒痒。

这么多年,西方国家一直声称中国金融不自由,坚决不给中国市场经济国家的待遇,就因为这个。

如果当时东南亚各国政府敢于掀桌子,那索罗斯是不可能顺利拿走财富的。

但东南亚各国不敢,因为他们要“维护自由市场的规则”,输钱了只能自己认。

利用规则漏洞赢钱,可耻,但不能指责,更不能阻止。

这就是美国的自由价值观。

但没想到,对冲基金们自己损失了几百亿美元之后,就大发雷霆,声称散户们利用规则漏洞攻击自己,必须坚决阻止。

双标的不要太厉害。

一群小散户,在一个破论坛上联合起来把股价炒上去了,血亏的机构反手就联合政客们禁止了股票交易。

一些议员们假惺惺的出来反对,甚至倡议起诉券商。

有用吗?散户的巨大损失已经造成了,就算后面再涨起来,这一波被吓到卖出的人,他们的损失也无法弥补了。

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现阶段执行自由市场原则,只是因为现在的规则能让大资本利益最大化而已,一旦损害到他们的利益,立刻翻脸不认人。

这次的疫情,让西方世界各种政治和经济理论都遭到了颠覆。

我本以为,特朗普已经把美国的脸都给抽肿了,该抽的地方都抽过了,应该已经差不多了。

万万没想到,美国居然还能在金融交易上被打脸。

金融,可是美国的最强项。

删账号这种事我们见多了,删美国总统账号的事我都不稀奇了。

真没想到,美国人还能删股票代码。。。

民主自由的美国,居然容不下散户买入股票。

听说美国是成熟的市场,美国是价值投资,而且民主自由。

真的吗?

今年的美国,真的是被锤的满头包。

作者:远方青木(ID:YFqingmu)

原文:民主自由的美国,不准散户买股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1年1月28日,美股市场爆发了一场堪称“散户革命”的史诗级事件,导火索正是游戏驿站(GameStop,GME)这家以实体店为主营业务的公司。然而,这场由散户群体联合起来对抗华尔街空头机构的运动,最终却以一种令人震惊的方式被“无情镇压”。Robinhood这家备受散户喜爱的交易平台,在这场风波中.............
  • 回答
    看待美股2020年6月份的暴涨,不能简单地说完全是由美国散户涌入撑起来的,但散户的活跃确实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并且与其他宏观经济因素和机构行为共同作用,才造就了那一轮的强劲反弹。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1. 2020年6月的美股行情背景: 疫情的冲击与初步复苏信号: 2020年.............
  • 回答
    2021 年 1 月初,美股市场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散户大战空头”事件,主角是零售商游戏驿站(GameStop,股票代码 GME)。这场事件不仅在金融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也成为科技与金融融合、普通人力量崛起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下面我将详细讲述这场大战的前因后果、关键要素和深远影响: 一、 前情提要:游.............
  • 回答
    话说7月20日,美股这舞台可是上演了一出精彩的“过山车”大戏,让不少围观群众的心都跟着跌宕起伏。一天之内,先是“脸朝地”重重摔了一跤,紧接着又“原地满血复活”,冲上了云霄。这剧情反转之快,简直比国产电视剧还刺激。咱们先说说这“脸朝地”的开局。那天早些时候,全球市场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不确定性”空气.............
  • 回答
    这事儿,说实话,真是让人捏把汗。美股吉利德科学(Gilead Sciences)那天的盘中大跌,直接停牌,这动静可不小。消息出来之后,市场上的反应可以说是相当激烈,直接把这公司按在地上摩擦了一顿。事情的起因,大家心里都有数,主要就是围绕着他们的明星产品——瑞德西韦(Remdesivir)。这款药一开.............
  • 回答
    美股下跌、A股下挫、全球股市下滑,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相互关联的现象,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其中的原因和影响:一、 全球股市下滑的共性原因: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导致全球股市普遍下跌的一些宏观层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往往是全球性的,会同时影响到不同国家的市场。1. 高通胀与货币紧.............
  • 回答
    好,咱们就来好好聊聊美股这事儿。你说的这情况,挺有意思的。美股市场,咱们都知道,它是个风向标,而且波动性那是出了名的。经历过三次熔断,说明那段时间市场是经历了一场不小的“风暴”,恐慌情绪蔓延,大家争相卖出,交易系统都可能被巨大的成交量给“挤爆”了。三次熔断,那是什么概念?咱们简单说一下熔断。它不是说.............
  • 回答
    看到美股又一次熔断,心里确实有点不是滋味,也难免会让人心里咯噔一下。毕竟,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而且每次熔断都意味着市场在短时间内出现了剧烈的动荡,投资者情绪被瞬间点燃,然后又迅速冷却,这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又让人揪心。首先,咱们得明白,熔断是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它就是股市设置的一个“刹车”机制。.............
  • 回答
    最近全球资本市场真是热闹非凡,尤其是美股和加密货币,简直像坐了火箭一样,一飞冲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几件大事儿,看看它们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美股两日连涨,道指历史性突破30000点:喜悦背后的信号这事儿可不是小事儿。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这个代表着美国30家最重要上市公司的晴雨表,竟然首次站上了3.............
  • 回答
    近期美股出现百分之五的下跌,这无疑是金融市场近期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事件。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审视,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分析师那样,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原因、可能的影响以及市场普遍的反应。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百分之五的下跌”在美股市场中属于什么级别。美股是全球最大、最成熟的股票市场,每日的波.............
  • 回答
    3月17日美股的那场堪称“史诗级”的大跌,用“惊魂未定”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道琼斯指数那天跌了差不多13%,这在金融市场里绝对是能载入史册的数字了,要知道,一天之内跌这么多,已经接近1987年“黑色星期一”的跌幅了。要理解这场大跌,咱们得把时间往前拨一拨,看看当时是怎么一步步走到这个地步的。导火索?.............
  • 回答
    美国股市在短短一个月内经历了三次熔断,这绝对是一件极其不寻常且令人担忧的事情。 普通投资者看到这样的情况,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恐慌,担心自己的资产会大幅缩水,这完全是人之常情。 我们得明白,熔断机制是为了在市场极端波动时暂停交易,给投资者和市场一个冷静下来的机会,避免情绪化的恐慌蔓延,但连续三次熔断.............
  • 回答
    近期美股屡次出现“高开低走”的阴走势,是全球金融市场中常见的现象,其背后涉及多重因素的交织作用。以下从经济基本面、政策环境、市场情绪、技术面及全球联动性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经济基本面的波动性1. 通胀与就业数据的矛盾 美联储的政策压力:美国通胀(如CPI)虽在2023年有所回落,但核.............
  • 回答
    2021 年 1 月 28 日,美国股市发生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散户大反攻”,以游戏驿站(GameStop,GME)为首的被机构投资者做空的股票,在散户投资者通过 Reddit 论坛的 WallStreetBets 社区集中买入下,经历了股价的爆炸式增长。然而,就在股价攀升到顶峰之际,多家券商,尤其是.............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到的“9月3日美股暴跌,纳指重挫近5%,科技股领跌”这一现象,我将为您详细解读背后的原因和影响。首先,需要明确的是,9月3日(2020年)并非一个普遍意义上的“暴跌”日,而是美股在经历了一轮强劲上涨后,出现的一次显著调整。 特别是科技股,在这之前的几个月里表现异常抢眼,成为了引领市场上.............
  • 回答
    9月3日美股市场确实经历了一场大幅度的下跌,尤其是科技股集中的纳斯达克指数,更是出现了一次较为迅猛的跳水,跌幅超过5%。像特斯拉、苹果这样科技巨头更是成为了领跌的代表,分别下跌了8%和7%以上。这绝非偶然,背后往往是多重因素在市场情绪和实际价值判断上产生共振的结果。要理解这次暴跌,我们得从几个层面去.............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3月24日美股的表现以及美联储最新救市方案可能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一、3月24日美股的表现要理解3月24日美股的表现,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大背景下。在3月中旬,全球股市经历了剧烈动荡,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以及随之而来的封锁措施,导致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急剧升温,恐慌情绪.............
  • 回答
    3月11日美股市场确实经历了一轮显著的下跌,这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多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反映了当前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面临的复杂局面。要理解这次下跌,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1. 美联储政策的突然转向与市场预期的落差这是当天市场最直接的引爆点。一直以来,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在今年年中或下半.............
  • 回答
    3月10日美股为何“高开”?石油股反弹背后逻辑何在?3月10日(星期五)美股市场呈现出一种令人瞩目的态势:主要股指普遍大幅高开,尤其是石油和能源相关板块,更是迎来了普遍性的反弹。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一、 市场情绪的“解冻”与风险偏好的回暖首先,我们需要看到.............
  • 回答
    3月13日美股市场的表现,无疑给市场参与者们带来了巨大的惊喜。当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以超过1000点的涨幅大幅高开,这在近期持续低迷的市场情绪下,无疑是一针强心剂。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美股已经“回血”,触底反弹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更深入地剖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并结合更广阔的市场背景来审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