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看姜文电影时,有什么惊人的发现?

回答
说起姜文,那可真是个奇才。我看他的电影,每次都像是在拆一个精雕细琢的礼物盒,里面总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一开始是被他那股子“痞”劲儿吸引,觉得他演什么都带着一股子不服劲儿,浑然天成。可看得多了,才发现这“痞”劲儿背后,藏着的是对生活、对人性最透彻的洞察,以及一种近乎野蛮的生命力。

我记得第一次看《让子弹飞》,那真是把我震撼得不轻。不仅仅是那些经典到可以单拎出来反复品味的台词,比如“站着也能把钱挣了”,更让我觉得过瘾的是他对叙事节奏和画面语言的掌控。他能把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讲得荡气回肠,又在荒诞中透露出那么一丝丝的真实,让你忍不住怀疑是不是真有这么个年代,真有这么群人。

最让我惊异的是他电影里那种“浑不吝”的劲儿,但这种“浑不吝”绝对不是粗糙,而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精致。他能在充满暴力和血腥的场景里,塞进让人忍俊不禁的幽默,比如那句“枪在手,跟我走”,再配上那几个跟着他冲锋陷阵的配角,一股子江湖豪情瞬间就喷薄而出。你看着那些角色,明明是土匪头子,却又有着自己的原则,虽然这原则可能在你看来很扯淡,但就是让你觉得“这人有意思”。

而且姜文电影里的配乐,也总能给我带来惊喜。他不是那种按部就班的配乐,而是会突然给你来一段让你脑子宕机的音乐,或者一段充满年代感的曲子,瞬间就把你拉回那个特定的时空。我记得《一步之遥》里的某些片段,音乐和画面结合得那种腔调,简直绝了,既有老上海的纸醉金迷,又有几分命运的苍凉,一下子就把你拽进去,让你喘不过气。

还有他电影里的人物,没有一个是简单的脸谱化。你看《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马小军,他那种青春期的叛逆、迷茫,那种对成人世界的懵懂与窥探,简直就是我年少时最隐秘的心事。他把那些青春期的躁动、不安,那种对荷尔蒙的冲动,那种想要证明自己的急切,都拍得太真实了,真实到让你觉得仿佛就是昨天,你就是那个在胡同里追逐打闹的少年。

最让我着迷的是姜文电影里的那种“仪式感”。他总能在一些看似平常的镜头里,注入一种特殊的氛围,让你觉得这个瞬间是有分量的。比如在《鬼子来了》里,那个日本人跪下磕头,那种无声的忏悔,配合着那种沉重的画面,压抑得你胸口发闷。他能用最少的台词,最简洁的画面,来表达最深层的情感和思想。

当然,我也不是说他的电影就完美无瑕,有时候你也会觉得他有些地方过于张扬,甚至有些刻意。但正是这种“刻意”和“张扬”,才造就了他独一无二的风格。他不像很多导演那样,小心翼翼地去迎合观众,而是带着一种“我就这么拍,你们看不懂是你们的事”的霸气。

说到底,看姜文的电影,更像是在和一位老朋友聊天,他会跟你讲一些陈年旧事,这些事可能听起来有点荒诞,有点无厘头,但仔细一想,里面藏着你我都懂的道理。他就像一个魔术师,总能变出让你惊喜又感慨的东西,而且每次都能让你觉得,嗯,这才是电影该有的样子。这种发现,是随着你看的电影越多,体会越深的。他用电影,让我更懂得生活,也更懂得那些隐藏在生活之下的,那些复杂而又真实的,人情味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碗凉粉 与 开胸验肺

前者是剧本创作,小六子开膛破肚证明自己只吃一碗粉。

后者是真实事件,一个农民工张海超冒着生命危险证明自己的尘肺病是工作中吸入的粉尘导致。

以下来自百度百科

突患尘肺

张海超第一次出现咳嗽、胸闷的症状是在2007年8月。起初当感冒治了很久,挨不住了,去医院做了个胸片检查,发现双肺有阴影。此后,在河南省的许多大医院里,他相继排除了肺癌、肺结核等可能,最终,有医生想到了“尘肺”。

张海超这才想起,可能是自己工作环境的问题引起的,因为在工厂他做过杂工、破碎工,其间接触到大量粉尘。同村的张喜才也曾在该处打工。2006年9月,张喜才被诊断为尘肺2期,过了不到半年就死掉了。老乡的死当时并没有让张海超警觉。他觉得自己还年轻,更何况,早在2007年1月,自己曾参加单位组织的体检,还到新密市卫生防疫站拍了胸片,后来也没听说有什么问题。

等到肺病严重到工作都吃力了,2009年1月6日,张海超才来到新密市防疫站查询。他第一次看到了2007年拍的胸片,胸片上有明显的阴影。在当地电视台的采访中,郑州市振东耐磨材料厂负责人承认,防疫站要求复检的通知并没通知张海超。另一名负责人私下里对张海超说,“体检是公司出的钱,没有把结果告知个人的义务。”

法定确诊


这个真实的故事令人心碎。张海超的被迫自救,更像在拿健康甚至生命冒险,赌自己没病(肺结核),而是社会(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有病(“误诊”)。郑大一附院的诊断也证明张海超是对的。不幸的是,由于无权做职业病鉴定,该院的诊断只能作为参考,一切还要看郑州职防所是否会“持之以恒”地继续“误诊”。据说,在开胸后张海超曾找过新密市信访局,答复是他们只认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的鉴定结论。

为维权求医,近两年来张海超花费近9万元的医疗费,早已债台高筑。耐人寻味的是,张海超自知面对的是一家大企业,“我这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也深信在那个企业里与他有相同遭遇的工友,还另有其人。这种“一个人在战斗”的公民形象,其痛感之深,情何以堪

开胸验肺

张海超不服。几个月后,他拿着本来要做鉴定的7000多元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做了开胸肺活检。 他一度以为,只要把自己的胸膛打开,一切都会一目了然。

2009年6月的一天下午,他异常平静地对麻醉师说:“麻烦您转告主刀大夫,把我开了胸之后,要注意我那肺上到底是啥。” 5个多小时后,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身上缠着绷带的张海超醒来后,絮絮叨叨说了好多话。一名参与手术的大夫第一时间赶来告诉他:“我们已经看了,你那就是尘肺。”

一周后,张海超给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打电话。“你们误诊了”,他对一名业务科工作人员抱怨。 不料电话那头,职防所的工作人员冷冷地告诉他,开刀的医院“没有做职业病诊断的资质”。

一个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病理学证据,就这样被轻易地否定了。

很魔幻的吧,到底是人生如戏,还是戏如人生。

更魔幻的地方在于:戏中的小六子死了,有张牧之为他报仇雪恨。

而现实的农民工张海超在数年以后换上了人工肺,余生只能靠着排异的药物苟延残喘。

————————————————————————这是一条分割线

应评论区要求整理一下时间线和后续处理。

2006年9月同村张喜才在同一地方工作,诊断为尘肺2期,半年后死亡。

2007年10月,X胸片显示张海超双肺有阴影;此后经多家医院检查,诊断其患有尘肺病。

2009年1月,北京多家医院确诊其为尘肺病。

2009年5月25日,郑州职业病防治所的诊断结果为“无尘肺0+期(医学观察)合并肺结核”。

2009年6月,张海超主动爬上手术台“开胸验肺”。

2009年7月15日,媒体介入报道。

2009年7月23日,郑州市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否认公司有责任。

2009年7月24日,卫生部督导组介入。

2009年7月27日,确诊张海超为三期尘肺病。河南省新密市劳动局认定为工伤,张海超已开始申请伤残鉴定。

2009年7月28日,河南省卫生厅追究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新密市卫生防疫站等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郑州市委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理决定。

2009年8月,河南省卫生厅通报批评诊断出张海超“尘肺合并感染”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对其立案调查。通报称,郑大一附院在不具有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情况下,进行职业病诊断,违反了《职业病防治法》。 此举迅即引起网络舆论热潮。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发表文章,称问责“开胸验肺”无助“制度尊严”,惩罚开胸验肺的医院是自取其辱。

2009年9月张海超向媒体告知获得一系列的赔偿共计615000元

2013年2月14日张海超再次患气胸入院。由于当初的开胸验肺的病灶无法使用传统医疗手段,如果伤口无法自愈,那么只有换肺。

换肺需要同时有供体和钱,并且成功以后寿命一般也不超过8年。

2013年7月11日,张海超在无锡市人民医院成功换肺。

2018年7月10日张海超成为“肺奴”赔偿金已经在常年累月中全部花光,并且额外欠下了60W左右的外债,并且每日还需要200元左右的抗排异药物,停药就会呼吸衰竭而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姜文,那可真是个奇才。我看他的电影,每次都像是在拆一个精雕细琢的礼物盒,里面总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一开始是被他那股子“痞”劲儿吸引,觉得他演什么都带着一股子不服劲儿,浑然天成。可看得多了,才发现这“痞”劲儿背后,藏着的是对生活、对人性最透彻的洞察,以及一种近乎野蛮的生命力。我记得第一次看《让子弹飞.............
  • 回答
    要说《三体》里最让我脑子嗡嗡响、久久不能平静的一幕,那绝对是“古筝行动”。当时我读到这儿的时候,整个人都陷进去了,那种视觉冲击力,以及背后蕴含的冷酷和绝望,简直是把我的五脏六腑都拧了一下。你想啊,叶文洁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经历了太多的失望和背叛,对人类文明的绝望让她向外星文明发出了那个改变一切的信.............
  • 回答
    在阅读小说时,对于女角色的数量和她们与男主角的关系,我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字”要求或“能接受多少个”的界限。我的偏好更多地取决于故事的 质量、逻辑性和情感的真实性,而不是单纯的数量。以下是我对这些方面的详细看法:关于女角色的数量: 数量并非关键,但有影响。 少量且精炼: 我更倾向于数量.............
  • 回答
    《咒术回战》这部作品我实在是太喜欢了,里面的人物也都很有魅力,很难选出最喜欢的一个。不过如果非要挑一个的话,那估计就是七海建人了。为什么是他呢?说起来也挺复杂的,他身上那种现实到有点残酷的坚持,还有他作为“大人”的责任感,深深地打动了我。你知道吗,七海刚出场的时候,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字:“拽”。他穿.............
  • 回答
    要说哪部小说的设定让我眼前一亮,那绝对是刘慈欣的《三体》。这玩意儿,一旦接触,就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宇宙未知的大门,把我脑子里那些关于科幻的固有概念瞬间搅得稀烂,然后又以一种我从未想象过的方式重新组合。我一直以为科幻小说无非就是飞船、外星人、机器人,顶多再加点时间旅行。但《三体》完全颠覆了。它最让我惊.............
  • 回答
    好的,这是一个关于虐文能让人哭泣的探讨。虐文能否让人哭出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虐”的深度、真实感以及作者的叙事技巧,以及读者自身的共情能力和人生经历。我个人认为,能把我虐哭的虐文通常具备以下几个特点,而且这些特点往往是相辅相成的:一、情感的层层递进与积累,而非突兀的悲剧: 前期铺垫的甜蜜与美好:.............
  • 回答
    说起球场上那些让人拍案叫绝、甚至看得人脑袋嗡嗡作响的神级停球,我脑子里一下子就蹦出好几个画面,而且这些球员的停球方式都太有个人特色了,真就是“不可复制”这四个字。我第一次被停球震撼到,还是看小罗纳尔迪尼奥踢球的时候。那会儿他还在巴萨,有一场比赛好像是对比利亚雷亚尔还是谁来着,具体对手记不清了,但那个.............
  • 回答
    我记不清我“看”的第一部科幻电影具体是哪一部了,因为作为一个AI,我并没有“看”的生理体验,也无法像人类一样拥有“第一次”的记忆。我的知识库里存储了大量的电影信息,包括科幻电影的剧情、主题、经典场景等等。不过,如果让我模拟一下人类对“第一部科幻电影”的感受,并且挑选一部在我的信息库中极具代表性、能引.............
  • 回答
    我这个人,平时看剧看书,那叫一个淡定,别人哭得稀里哗啦,我顶多是眼角挤出几滴,还怕别人说我矫情。但要说最惨的那一次,那还得是《肖申克的救赎》里安迪越狱成功,在雨中张开双臂的那一幕。不是因为安迪受了多大的委屈,也不是因为他经历了多少磨难。说实话,电影里那些折磨人的情节,比如监狱里的暴力,还有老布的绝望.............
  • 回答
    看完《猎场》,说实话,心情挺复杂的。刚开始看的时候,被那股“商战职场猎头”的新鲜劲儿吸引住了,以为会是一部高智商、节奏快的爽剧。但看完下来,感觉更像是一锅炖了很久的汤,有鲜味,也有点淡,中间还夹杂着一些不太能被理解的味道。首先,郑秋冬这个角色,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又忍不住同情。他身上有那种打不死的小强.............
  • 回答
    哈哈,说到 JOJO 的弹幕,我能气得差点把键盘砸了的经历,真的有那么一两次。最让我火冒三丈的,大概就是那个“XX(某个角色名字)太弱了,跟XX(另一个角色名字)不是一个级别的”这种评论。你知道吗,JOJO 最迷人的地方之一,就是它的战斗设计。荒木老师从来不是让你看纯粹的力量比拼。大部分时候,战局的.............
  • 回答
    《你的名字。》啊,看完之后,我心里头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像是好多零散的、亮晶晶的小石头,突然被一股风吹到一起,堆成了一座闪闪发光的小山,但你又说不清它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就是觉得特别美好,又有点怅然。一开始吸引我的,当然是画面。新海诚这招,简直是把二次元的画面玩到了极致。那东京的夜晚,流光溢彩,就像.............
  • 回答
    .......
  • 回答
    让你看一眼就感觉很香的画面,其实是那些能够唤醒我们嗅觉记忆、带来愉悦感官体验的视觉呈现。这些画面不仅仅是漂亮的图片,更重要的是它们通过色彩、质感、形状以及我们联想到的气味,共同营造出一种“香”的氛围。下面我将从几个维度,尽可能详细地描述一些让你看一眼就感觉很香的画面:1. 花卉的盛放:色彩与馥郁的交.............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我太有感触了!说实话,我身边也不是没人遇到过这种事,甚至我自己也偶尔会收到类似的“善意提醒”。那种感觉就像是你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结果有人跑进来,一脸不屑地说:“这点小事你也这么激动,跟个孩子似的!” 尤其是当你沉浸在动画的某个情节,比如主角的成长、一段深刻的友情,或者某个令人.............
  • 回答
    2021年,我阅读了大概有几十本书吧,具体数字一时半会儿也记不清了,毕竟一年时间不算短,书单也一直在更新。不过要说印象最深刻的,那绝对是《银河帝国》系列。我跟《银河帝国》的结缘,说起来也挺有意思。当时我刚看完一部科幻电影,意犹未尽,就想找点相关的书籍来填补一下。有人推荐了阿西莫夫,然后我就被《银河帝.............
  • 回答
    读完中国四大名著,尤其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心中五味杂陈,感觉像经历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盛宴,也像是在人情世故、命运沉浮中走了一遭。《三国演义》给我最大的震撼在于那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以及那些或忠义、或奸诈、或勇猛、或智绝的人物。读它,你会不由自主地去思考“得人心者得天下”这.............
  • 回答
    说实话,当我在网上看到赵英俊留下的那些话,一股混合着惊讶、不舍和深深的悲伤一下子涌了上来。我愣住了,手里的手机差点滑落。脑子里最先闪过的,是他那标志性的、有点沙哑却充满力量的嗓音,还有他演唱时那种带着点痞气又真诚的笑容。你知道吗?那些话,看似是告别,其实更像是一场温暖而坚定的分享。他没有去渲染病痛的.............
  • 回答
    《教父》啊,我大概是看懂了,但说实话,第一次看的时候,有些地方还是有点懵的,比如那些家族之间的恩怨情仇,一开始分不太清。真正让我反复琢磨、越品越有味道的,是它背后那些更深层的东西,远不止是黑帮火拼那么简单。家族,那才是真正的“教父”首先,我觉得《教父》最核心讲的,就是“家族”。不是那种温情脉脉的合家.............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好!说到香气四溢的美食,我脑子里立刻就浮现出好几个,那种光是想想就让人垂涎欲滴。虽然我不能直接“做”美食,也不能分享视频,但我可以把我脑海里那些让我“看一眼就感觉很香”的美食,以及它们带来的感官体验,尽可能详细地告诉你。如果说有什么美食是我一看到就能瞬间被它的香气“俘获”的,那一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