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你看日漫,被别人指责你怎么跟小孩子似的,看动画片,你如何反驳?或者你想对这些人说些什么?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我太有感触了!说实话,我身边也不是没人遇到过这种事,甚至我自己也偶尔会收到类似的“善意提醒”。那种感觉就像是你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结果有人跑进来,一脸不屑地说:“这点小事你也这么激动,跟个孩子似的!” 尤其是当你沉浸在动画的某个情节,比如主角的成长、一段深刻的友情,或者某个令人热血沸腾的战斗时,这种批评尤其让人觉得憋屈。

首先,如果有人直接对我说“你怎么跟个小孩子似的,看动画片”,我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先挑眉,然后可能带着一丝玩味的语气回一句:“哦?那您觉得什么样才不算‘小孩子’呢?是天天只关心柴米油盐,还是对一切新鲜事物都麻木不仁?”

我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我觉得“喜欢看动画片”这件事情本身,并不能直接和“幼稚”划等号。这更像是一种标签化,一种预设的判断,而不是真正去理解对方的行为。

让我详细说说我的想法:

1. 区分“喜欢”和“沉迷”:

大家喜欢的东西五花八门。有人喜欢踢足球,有人喜欢追剧,有人喜欢研究古董,有人喜欢玩电子游戏。动画片,尤其是优秀的日漫,它有完整的叙事、深刻的人物塑造、精美的画面和音乐,有时候还能传递一些非常普世的价值观和情感。这和一部好电影、一本好书、一部好电视剧,本质上没有区别。

问题在于“沉迷”还是“喜欢”。如果一个人因为沉迷动画,影响了工作、学习、生活,那确实是个问题,需要调整。但如果只是下班后或者周末,花几个小时放松一下,看看自己喜欢的作品,这和任何人下班后打游戏、看电影、做手工有什么区别呢?难道那些追星、追剧的人,被指责起来也一样“跟个小孩子似的”吗?说到底,这只是一个爱好,一个放松的方式。

2. 动画片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我们现在谈论的日漫,很多都经过了高度的艺术加工和故事打磨。很多作品探讨的主题非常深刻,比如人性、成长、社会问题、哲学思考等等。

成长与励志: 很多少年漫的主角都在不断突破自我,面对困难,坚持梦想。这种精神力量,即使是对成年人来说,也依然有启发和鼓舞作用。比如《灌篮高手》里三井寿说的那句“教练,我想打篮球”,那种对梦想的执着,能让多少人重新审视自己的热爱?
友情与羁绊: 像《海贼王》里的伙伴情谊,那种生死与共的羁绊,在现实生活中或许很难得,但在动画里却能给人一种温暖和力量。这难道是小孩子才需要的吗?成年人又何尝不需要珍贵的友情呢?
社会现实与批判: 一些作品会用夸张甚至奇幻的手法,来反映现实社会的某些方面,比如《攻壳机动队》探讨的科技与人性的边界,《进击的巨人》关于自由、战争和历史的思考,这些都绝非“小孩子”才能理解的。

当我投入到这些作品中时,我感受到的是角色的情感共鸣、对剧情发展的期待,以及对作品传递价值观的认同。这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一种思想上的交流,和成年人阅读一本严肃文学作品,或者观看一部有深度的电影,在我看来,是异曲同工的。

3. 为什么要轻易否定别人的爱好?

我觉得,指责别人“跟小孩子似的”的人,往往存在一种认知上的偏见和优越感。他们可能觉得“成人”就应该做“成人”该做的事情,而“看动画片”被他们归入了“不成熟”、“不务正业”的行列。

这是一种对“娱乐”的狭隘理解。娱乐并非都是肤浅的,爱好也并非都与成长对立。正是这些“小爱好”,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为我们提供了喘息的空间,让我们能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好奇心。

我想对这些人说:

“别用你的认知,限制我的世界。” 你不理解,不代表它没有价值。你觉得幼稚,那可能只是因为你没有深入去了解。很多时候,我们对不了解的事物,更容易产生刻板印象。
“成熟不等于无趣。” 成熟不应该是压抑自己的情感和喜好,不应该是对一切充满热情的事物都报以冷嘲热讽。相反,能够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对美好的事物保有热情,这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成熟”。能够从动画片中获得乐趣,获得思考,这本身就是一种健康的心理调适方式。
“请尊重个体差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是构成我们丰富多彩世界的一部分。只要不影响他人,不违法乱纪,为什么要去评判和指责呢?你的“成熟”标准,不应该强加在我的身上。
“有机会不妨也来‘幼稚’一下?” 如果您真的觉得我在“幼稚”,不妨也敞开心扉,尝试一下,或许您会发现,动漫的世界也并非您想象的那么简单。也许,您也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或者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启发。

我的反驳方式,通常会结合这几点:

如果对方态度比较友善,只是随口一说,我可能会用比较轻松幽默的方式回应:“哈哈,是啊,我就是喜欢这种‘幼稚’的快乐嘛!总比整天愁眉苦脸强。而且这些作品里也有很多大人才能懂的东西呢。”

如果对方比较固执,我可能会更直接一点:“我理解您可能觉得看动画片不够‘稳重’,但我觉得‘成熟’不等于放弃所有乐趣。而且很多动画片传递的思想和情感,对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意义。我从中获得的不仅仅是娱乐,还有对人生的思考。”

总而言之,我不会因为别人的指责而感到羞愧。我喜欢日漫,我从中获得了快乐、感动、思考,并且我知道这是一种健康的爱好。那些试图给我贴上“幼稚”标签的人,我更希望他们能理解,成年人的世界并非只能是单调和沉重,我们依然有权利,也有能力,从各种各样的媒介中汲取养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与其指责别人看什么,不如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会如此评判他人。也许,我们都可以少一点标签,多一点理解和包容,那样,大家都能活得更自在一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主你没拎清楚,别人指责的是“你”,而不是“动画片”。你向他证明“动画片不是小孩子看的”这种东西是没用的。

同样的指责可以换成下面的这些句子:

你怎么老打篮球呢?

你怎么老打游戏呢?

你怎么早恋了呢?

你怎么老看那种没用的小说呢?

然后你向他证明,打篮球可以很有前途,不信你看看迈克尔乔丹;打游戏可以很赚钱,不信你看看WCG的冠军奖金;早恋可以不影响学习,不信你看看我们年级的学霸情侣;我现在正在看的小说很有内涵,不信你看看这个获奖榜单。

这些证明屁用都没有,因为其实指责你的人,实际是在指责你“你为什么不优秀”,你的反驳方向完全错了。

陈坤在微博说自己喜欢看Fate Zero,有人觉得他幼稚吗?

乔布斯早年迷恋印度禅宗,还去了印度修炼。现在大家都觉得他这段经历提升了他的哲学美学审美,为日后iPhone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想象一下你妈妈说要去印度修炼禅宗,估计一下子十个亲戚跑出来把她拉住。

实际上就是这样,成功者的爱好才被尊重,失败者做什么都是错的。


所以回到问题,如何反驳被别人指责看动画像小孩子?

请在你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做一个优秀的人。

user avatar

常年追日漫日剧,现在日漫的低幼化还用得着洗吗?以前还有不少故作深沉的,现在连故作深沉的很少了,暴力堆砌各种卖萌元素套路话严重(连我喜欢的百合番都这样了)

但是,就低幼化而言,难道各种大行其道的韩剧和国产剧好在哪里?大家半斤八两。

就我看来,成年人追日漫和追韩剧一个道理,大家不知道很低幼吗?无非是给自己做一次心灵按摩,休息休息而已

我也碰到过这种问题,我的回答很简单:我之所以喜欢追动漫,就是为了像个孩子

楼主你太年轻了,以后就知道了,做个孩子有什么不好?

当然其实我也还没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我太有感触了!说实话,我身边也不是没人遇到过这种事,甚至我自己也偶尔会收到类似的“善意提醒”。那种感觉就像是你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结果有人跑进来,一脸不屑地说:“这点小事你也这么激动,跟个孩子似的!” 尤其是当你沉浸在动画的某个情节,比如主角的成长、一段深刻的友情,或者某个令人.............
  • 回答
    先审后播的政策,对于一部分只看不日漫的观众来说,确实有可能增加他们接触国漫的几率。但这其中的逻辑和影响因素,并非一成不变,需要细细道来。首先,我们得明白“先审后播”这道门槛对日漫意味着什么。日漫进入国内市场,一直以来都需要经过一套审查流程,以确保内容符合国内的法律法规和价值导向。但这个过程的时间长短.............
  • 回答
    5月31日中央召开会议,正式宣布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这一消息无疑触动了社会各界的神经。作为一个观察者,我对这项政策的出台有着多层次的理解和看法。首先,这项政策的出台,最直接的原因必然是 严峻的人口结构问题。我们不能回避的事实是,中国正面临着生育率持续低迷、人口老龄化加速、劳动力供给减少等一系列.............
  • 回答
    好家伙!这穿越剧本怎么回事?我,杨康,七岁?亲爹还在,娘也还在,郭靖那傻小子也还在……哎哟喂,这可是个绝佳的机会!《射雕》里的杨康,那叫一个命途多舛,纠结来纠结去,最后落得个凄凉下场。不行,我可不能步他的后尘。既然老天爷给了我第二次机会,那我就得好好活,活出个不一样的人生来!首先,得解决吃饭问题。虽.............
  • 回答
    这事儿,最近在丰县,唉,可真是搅得大家心里都不是个滋味。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丰县人,我跟你说,这事儿刚爆出来的时候,我身边的人,包括我自己,都没往那方面想。刚开始传的时候,就是个农村里的家庭纠纷,谁知道越挖越深,越扯越大,最后闹成这样。我先说说大家伙最直接的感受吧。刚开始嘛,大家都觉得是人家小两口吵架.............
  • 回答
    好的,我很乐意倾听,并且会尽我所能详细地为您解答。请您不必有任何顾虑,尽管将问题和盘托出。我会认真对待您提出的每一个细节,努力理解您的困境,并以一种自然、有温度的方式与您沟通。在我看来,一个真正“复杂”的问题往往不是因为它的技术难度有多高,而是因为它牵涉到人的情感、经历、甚至是价值观。这就像一个精心.............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放在任何人身上,都会是一场不小的心理地震。我也不例外。如果我遇到了一个更好看、更优秀、价值匹配的人,我的第一反应肯定不是立刻做出决定,而是内心会掀起一场史无前例的波澜。这就像你本来安居乐业在一个舒服的港湾,突然看见了灯火辉煌、令人向往的远方。首先,我会诚实地面对自己内心的感受。 这.............
  • 回答
    近些年来,关于研究生教育“低质化”的讨论确实屡见不鲜,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忧虑。要评价这一点,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一方面,我们确实看到,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硕士、博士的招生规模都在不断扩大。以前,研究生教育是精英教育的代表,能读研的都是少数佼佼者。现在,本科毕业生数量庞大,很多学生.............
  • 回答
    这能力听起来挺酷的,但仔细想想,这玩意儿怎么才能玩出花样来,最大化它的价值,而不是变成一个尴尬的“性别识别器”?得好好琢磨琢磨。首先,别小看这“看一眼”的功夫。这可不是简单的外貌判断,而是直觉,是某种深层的洞察。这意味着我看到的可能不只是表面的特征,而是对方内在的某种“信号”,一种原始的、几乎是生理.............
  • 回答
    离职后回访原公司看望同事,这事儿吧,挺微妙的。你说“不太好”,这肯定不是绝对的,更多的是要看情况、看你自身的心态,还有你当年离开的方式。咱们就一件件说,仔细捋捋。首先,心态很重要。你想回去看同事,这个初衷是好的,说明你和大家关系不错,不是那种一拍两散的老死不相往来。这是个积极的信号。但你要明白,你现.............
  • 回答
    如果我听到我的同学有先天性心脏病,我的第一反应可能会有些复杂,但最终会归于理解和关心。首先,我可能会有些惊讶,甚至有点不知所措。不是因为我有什么偏见,而是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直接听到身边有人有这样的情况。我的脑子里可能会立刻闪过一些关于心脏病的刻板印象,比如需要经常去看医生,不能剧烈运动等等。我会忍不住.............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设想!如果我手持一张 2080 Ti 回到 2000 年代,并展示给老黄(NVIDIA CEO 黄仁勋),整个场景一定会充满戏剧性和科技冲击力。让我们来详细推演一下可能发生的情况:时间点选择:为了最大化冲击力,我可能会选择一个稍微靠后的时间点,比如 20052008 年左右。这时是.............
  • 回答
    嘿,最近追《赘婿》上头了,真是越看越想穿越回去,要是能带点现代知识,那还不得原地起飞啊!说到我这专业的用处,我还真好好琢磨了一下,毕竟在古代,很多东西可都得从零开始。我嘛,学的这个专业,说起来不算高大上,但仔细一想,能在古代派上大用场的点还真不少。我就以我的专业——环境工程,来给大家掰扯掰扯,看看我.............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而且答案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简而言之,你可以拒绝,但这背后涉及到一些非常重要的法律和实际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没有人,即使是联邦调查局(FBI)特工,有权利在未经你同意的情况下强迫你上车。 美国的法律体系非常重视个人自由和隐私权。任何形式的非法拘禁都是严重的犯罪.............
  • 回答
    哎哟,这个问题问到我心坎儿上了!真要是摊上林冲这么个遭遇,我这心里头,那还得了?这可不是小事,这是要把人往绝路上逼啊!首先,我得先冷静下来。虽然心里头火烧火燎的,但林冲这人,我知道,他不是那种见了血就发疯的莽夫。他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多少见过点世面,脑子是清楚的。第一步:私下里安抚娘子,摸清情况。这事.............
  • 回答
    三国这个题目,真是让人口舌生津,也让我这凡夫俗子,夜深人静时,总忍不住去揣摩。如果是我,身处那般境遇,汉献帝也好,曹魏后来的傀儡也好,想要扭转乾坤,恢复祖宗的基业,谈何容易?这不是拍脑袋就能想出的锦囊妙计,而是要步步为营,玩弄人心,甚至要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如果我是汉献帝:当政的是董卓,后来是曹操,.............
  • 回答
    《钓鱼城》这部纪录片确实拍得很有味道,让人看了热血沸腾。要说如果我是当年那位雄心勃勃的蒙哥,面对钓鱼城这座坚固的堡垒,想办法攻下它,那可得好好琢磨琢磨了。这可不是蛮干就能解决的问题。首先得承认,钓鱼城那地理位置真是绝了。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简直就是天生的军事要塞。想当年我虽然号称黄金家族的继承者,手.............
  • 回答
    看完《我的姐姐》确实让人心头沉甸甸的,也引发了许多关于原生家庭、亲情责任、女性独立选择的思考。电影给我的第一感受是压抑却又充满力量。压抑在于它赤裸裸地展现了女性在父权社会中可能面临的困境:父母的早逝,一个突然落在肩上的幼小生命,以及来自周围人理所当然的“应该”。那种无形的压力,那种“女人就该照顾家”.............
  • 回答
    看到江歌案的始末,心里真的是一阵阵的揪紧。那种无助、那种绝望,让人不寒而栗。脑海里不断回响着那个问题:如果换作是我,面对门口歇斯底里的前男友,那个手里可能已经沾染了鲜血、目光充满疯狂的人,我是否会打开门?我努力想象那个场景。首先是声音。不是普通的争吵,而是那种带着绝望和愤怒的嘶吼,夹杂着物品被摔打的.............
  • 回答
    看到5岁女儿“不买我就不起来”的撒泼打滚行为,如果我是这位父亲,我的教育方式会更加侧重于 引导和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满足或强制制止。以下是我会采取的一些更详细的教育方式:核心理念:尊重孩子的感受,引导建立规则和耐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阶段:当下应对,安抚情绪,避免冲突升级1. 保持冷静,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