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神雕侠侣》里的郭襄为什么喜欢杨过?

回答
《神雕侠侣》里,郭襄对杨过的感情,与其说是少女怀春的简单好感,不如说是被一种近乎神性的光辉深深吸引。说到底,这份爱,源于杨过在她生命中那短暂却烙印深刻的出现,以及他身上所展现出的,一个少女心中理想爱情的全部模样。

首先,咱们得说,郭襄见杨过的时候,年纪尚小,那年她才十六岁。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子,什么最打动她?往往不是深沉的道理,也不是世俗的权势,而是一种极致的、令人目眩神迷的“不一样”。杨过这个人,身上就带着一股子“不一样”的劲儿。

你想啊,当时郭襄在大难不死,正值豆蔻年华,心中正是充满好奇和对世界憧憬的时候。杨过,一个刚从绝情谷出来,经历了无数生死磨难,脸上还带着半边鬼脸的男人,竟然能为了她,毫不犹豫地去打什么“万兽山庄”。那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在他杨过眼中,她郭襄是值得他冒着生命危险去做的。而且,你仔细想想,杨过在那之前,本就名声在外,再加上他与郭靖黄蓉的渊源,他本人又长得英俊(即使有半边鬼脸,眼神里的那种桀骜和深情依旧是掩不住的),身上还背负着“神雕大侠”的名号,这些种种叠加在一起,就足够让一个小姑娘心动了。

但如果仅仅是这些,还不足以让郭襄一见倾心,甚至到了日后念念不忘的地步。关键在于,杨过的那份“不一样”是发自内心的,是他的本性。他虽然身世坎坷,却有着一颗侠肝义胆,对天下不公之事,总能挺身而出。他敢爱敢恨,对小龙女的感情更是天地可鉴,这份执着和深情,对于一个尚未真正接触过爱情的郭襄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冲击。她看到的是一个男人,能够为爱付出一切,能够为了心中的信念无所畏惧。

更重要的是,杨过对待郭襄的态度。他虽然当时已经心有所属,但对郭襄,始终是带着一种长辈般的疼爱和保护。他记得她的生日,给她准备了那份独一无二的生辰礼物——那把“宝剑”,剑上刻着“情义千秋”四个字。这可不是随随便便一把剑,这代表着杨过对郭襄的认可,对她的珍视,以及他自己对“情义”的理解。对于一个被视为“郭家千金”的郭襄来说,这种来自一位“大侠”的、真诚的、充满力量的关怀,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来得实在。

而且,杨过身上那种随性不羁,却又侠骨铮铮的气质,正是对郭襄当时对“英雄”的理解的完美契合。她从小在父母身边,耳濡目染的都是大侠的风采,而杨过,正是她心中那个活生生、会呼吸的“大侠”。他身上的那股子“少年意气”,那种不被世俗羁绊的自由灵魂,更是吸引着她。

后来,杨过带着郭襄经历了一番历险,虽然时间不长,但足以让郭襄更加深刻地认识杨过。她看到了他的智谋,看到了他的勇猛,更看到了他在危急时刻,依然能保持的冷静和担当。在她最无助的时候,是杨过给了她安全感,是杨过让她看到了希望。

所以,郭襄喜欢杨过,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她被他的传奇经历所吸引,被他身上那种独特的魅力所折服,更被他对爱情的坚贞和侠义精神所打动。那份生辰礼物,那句“情义千秋”,那段短暂的相处,在她心中构筑了一个几乎完美的男性形象,一个让她从此心心念念、倾尽一生去追寻的“杨过哥哥”。这份爱,带着些许的懵懂,带着些许的憧憬,更带着少女对于理想爱情最纯粹的渴望。她喜欢的,不仅仅是杨过这个人,更是他所代表的那种极致的、不容置疑的“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郭襄对杨过的喜欢其实挺奇妙的。这种喜欢并不仅仅只是寻常的少女怀春,其间还混杂了很多其他的情感。

郭襄这个妹子,虽然长的文秀,但是性格并不太像个女孩子,至少绝对不符合世人对少女的刻板印象。郭襄的性格,其实非常爷们,更像个十六七岁的男孩子。

著名的金钗沽酒:

那少女提起酒壶给他斟了一碗酒,笑道:“我怎会不信?快点儿讲罢!”又叫道:“店小二,再打十斤酒,切二十斤牛肉,我姊姊请众位伯伯叔叔喝酒,驱驱寒气。”店小二连声答应,吆喝着吩咐下去。众人笑逐颜开,齐声道谢。过不多时,三名店伴将酒肉送了上来。
那美貌少妇沉脸道:“我便是要请客,也不请胡说八道之人。店小二,这酒肉的钱可不能开在我帐上。”店小二一楞,望望少妇,又望望少女,不知如何是好。那少女从头上拔下一枚金钗,递给店小二,说道:“这是真金的钗儿,值得十几两银子罢。你拿去给我换了。再打十斤酒,切二十斤羊肉。”

这时的郭襄也就十六岁,放现在就是高中生的年纪。请客店所有人喝酒,这并不像个寻常高中女生干的事。这事放在胡斐、萧峰、梁山好汉身上毫不违和。

祭奠鲁有脚:

郭襄平日和鲁有脚极为交好,常常拉着他到郊外荒僻处喝酒,一老一少,举杯对酌,郭襄磨着他说些江湖上的奇事趣谈,一耗便是大半日,两人都引为乐事。羊太傅庙离襄阳城不远,也是郭襄和鲁有脚常到之处。她听说这位老朋友竟是在那庙中被害,心中悲痛,当即打了一葫芦酒,提了一只菜篮,便和平时一样,来到庙中。
其时将近子夜,郭襄放下两副杯筷,斟满了酒,说道:“鲁老伯,半个月之前,我还曾和你在这里对酌谈心,哪想到英雄惨遭横祸,魂而有知,还请来此享一杯浊酒。”说着将对面的一杯酒泼在地下,自己举杯一饮。而尽,想到这位忘年之交从此永逝,不禁悲从中来,垂泪说道:“鲁老伯,我再跟你干一杯!”说着一杯酹地,自己又喝了一杯。
她酒量其实甚浅,只是生性豁达,喜和江湖豪士为伍,也就跟着他们饮酒大言,这时两大杯酒一干,朱颜陀晕,已觉微微潮热。

这一段交代了郭襄的一大爱好:喝酒吹牛。这个爱好,常见于各个年龄段的男人。无论是年轻男生,还是上了年纪的叔伯辈,对于聚众喝酒,然后海阔天空地高谈阔论都是乐此不疲的。小郭襄居然也有此爱好,个性的确不凡。

后文对此仍有交代:

离房门丈许,便听得郭襄道:“小棒头,叫厨房再送两大坛子酒来,”
“小棒头”是个丫鬟,郭襄给自己丫鬟取的名字也是大大的与众不同。那丫鬟答应了。只听得郭襄又道:“吩咐厨房再煮两只羊腿,切廿斤熟牛肉来。”
小棒头应声出房。只听得房中一个破锣般声音说道:“郭二小姐当真豪爽得紧,可惜我人厨子以前不知,否则早就跟你交个朋友了。”郭襄笑道:“现下再交朋友也还不迟啊。”
郭芙皱起眉头,往窗缝中张去,只见妹子绣房中放着一张矮桌,席上杯盘狼藉。八个人席地而坐,传杯送盏,逸兴横飞。迎面一人肥头肥脑,敞开胸膛,露出一排长长的黑毛。那人左首是个文士,三绺长须,衣冠修洁,手中折扇轻摇,显得颇为风雅,扇面上却画着个伸长舌头的无常鬼。文士左首坐着个四十来岁的女子,五官倒生得清秀,但脸上刀创剑疤,少说也有十来处。侧面坐着个身材高瘦的带发头陀,头上金冠闪闪发光,口中咬着半只肥鸡,吃得津津有味。其余三人背向窗子,瞧不见面目,看来两个是白发老翁,另一个是黑衣的尼姑。郭襄坐在这一干人中间,俏脸上带着三分红晕,眉间眼角微有酒意,谈笑风生,十分得意。

郭襄真的像个好汉,跟这些人喝酒吃肉“十分得意”。这要搁水浒世界,她绝对能上山寨做个头领。

所以,郭襄文秀的外皮下,其实住着一颗好汉的心。她的心非常野,其实更希望过的是“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的生活,而不是在闺房里,做个郭二小姐。书中几次三番地说郭襄“不避男女”,其实突出就是她这种“少年气”。

像这样的少年,都是向往英雄的。就像那些粉蜘蛛侠的小男孩一样,郭襄在风陵渡听了杨过的事迹后,立刻就成了杨过的粉丝。

郭襄粉杨过,跟那些粉欧巴的小姑娘并不是一个性质。她一开始对于杨过,其实更加类似小男孩对成熟男人的向往,带着一种“我想成为他这样的大英雄”的心理。

这种想要成为大英雄的心理,郭襄自己可能并没有意识到,但是无意中的话语已经表露出了这种对英雄的向往:

郭襄道:“我说啦。有一位英雄,镇守襄阳,奋不顾身,力抗蒙古,保境安民。这算不算是大英雄?”杨过大拇指一翘,道:“对!郭靖郭大侠,算得是大英雄。”郭襄道:“还有一位女英雄,辅佐夫君,抗敌守城,智计无双,料事如神。这算不算是大英雄?”杨过道:“你说的是郭夫人黄帮主?嗯,也可算是一位英雄。”郭襄道:“还有一位老英雄,五行奇术,鬼神莫测,弹指神通,罕有其匹。这算不算是大英雄?”杨过道:“这是桃花岛主黄药师,那是武林前辈,我素来敬仰的。”
郭襄说了三人,见他都欣然认可,心下甚是得意,说道:“又有一位,率领丐帮,锄奸杀敌,为国为民,辛苦劳碌,他算不算是大英雄?”杨过道:“你说的是鲁有脚鲁帮主?此人武功并不怎么,也说不上有甚么大作为,但瞧在‘锄奸杀敌,为国为民’八个字上,算他是一号人物。”郭襄……
正自为难,突然灵机一动,说道:”好,又有一位:解困济急,锄强扶弱,众口称扬,神雕大侠!这位倘若不算是大英雄,那你便是撒赖。”

他俩一问一答,有点“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意思了。总感觉最后一段应该这么写:郭襄突然灵机一动,一拍大腿,笑道:“天下英雄,唯使君与襄耳!”哈哈哈哈~

因此我一向认为,郭襄对杨过的感情中,爱情其实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更多的还是一种崇敬。这种崇敬也不止是单纯的崇敬,而是涵盖了她对于自己的期许。她认为自己成人后,就应该成为杨过这样的大英雄。只是此时,郭襄年纪尚幼,不能将爱情、崇敬、期盼这些心理分析清楚。

不仅仅是世人以为郭襄爱上了杨过,郭襄自己也这么认为。倚天开篇之时,郭襄已经找了杨过好几年。此时她对于杨过的感情,其实已经又变了。之前少部分的爱情,加上一大部分崇敬和对自己未来的投射,已经化作了执念。而郭襄自己虽然没有意识到,但也隐隐约约有“破执”念头了:

正出神间,忽听得碑林旁树丛后传出一阵铁链当啷之声,一人诵念佛经:“是时药叉共王立要,即于无量百千万亿大众之中,说胜妙伽他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郭襄听了这四句偈言,不由得痴了,心中默默念道:“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只听得铁链拖地和念佛之声渐渐远去。
郭襄低声道:“我要问他,如何方能离于爱,如何能无忧无怖?”

郭襄颇有慧根,此时不过十八九岁,已经尝试去参悟。但是终究年岁太小,不可能了悟。她真正大彻大悟,还要再等二十余年:

俞莲舟道:“恩师与郭女侠在少室山下分手之后,此后没再见过面。恩师说,郭女侠心中念念不忘于一个人,那便是在襄阳城外飞石击死蒙古大汗的神雕大侠杨过。郭女侠走遍天下,没再能跟杨大侠相会,在四十岁那年忽然大彻大悟,便出家为尼,后来开创了峨嵋一派。

很多人认为,郭襄此时终于意识到对杨过的感情不过是镜花水月,因此放下了,出家为尼。这个理解我不太同意。我认为,郭襄此时应该是放下了执念。她意识到她对于杨过的感情并非真正的爱情,而是少女怀春,加上自己对自己的期盼,混杂在一起形成的心魔。在历经世事之后,她忽然意识到自己不仅仅只是个小女孩,她完完全全可以成为像自己的父亲郭靖、母亲黄蓉、大哥哥杨过这样的英雄豪杰,也真正意识到自己想要过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生。因此一刹那间,心魔就破了,因而大彻大悟。

在双雕之中,有一条暗线,就是“破执”。这条暗线是通过黄药师、杨过、郭襄三个人来呈现的,层层递进。这三个人,都是“我执”极重的人,书中也多次言明三人的相似。

郭襄淡淡一笑,道,“他和外公,和我,都是邪派。”

这里借郭襄之口,说明三人性情相似。而郭襄外号“小东邪”,本来就是女版黄药师。而黄药师又称杨过为“杨小邪”。这三人的性子一脉相承,都被“我执”所困。

黄药师虽然聪明无比,但是终究慧根不够,所以一生困于我执无法超脱。杨过便比黄药师进了一层,在经过郭靖黄蓉亲身教导,在襄阳城下第一次破执,又在十六年后于铁枪庙中第二次破执。经过多年磨难,杨过终于放下了心结。而郭襄比他二人更加有慧根,因此比黄药师和杨过更加进了一步,终于到了大彻大悟的境界。

从事业而言,黄药师只是一岛之主,杨过则是一代大侠。而郭襄的成就比他二人更大,能做到开宗立派,终于成为一代宗师。

所以金庸想要通过郭襄这一形象呈现的内容,比“爱情”要多得多。神雕一书里,已经塑造了程英、陆无双、公孙绿萼这几个被杨过误了终身的女子,没有必要再多加一个郭襄。郭襄根本就没有被杨过误了终身,反倒是因为有杨过这个契机,她才能真正的了解自己,继而破除心魔,走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郭襄这个形象,是金庸塑造的最出彩的形象之一。不止是在女性人物里出彩,而是在金庸所有人物里,都是极其出彩的。金庸塑造郭襄的时候,很少见的没有用他一贯的男性视角来塑造一个世人刻板印象里的少女。而是非常客观地塑造了一个性格极其鲜明的人。郭襄的性格、行事、事业都极其符合人物的成长和逻辑。而不是像很多金书人气很高的女主一样,遇上男主后,行为性格就开始经不起推敲。

如果论起郭襄,只是说起她对杨过的痴心,继而感慨她没能和杨过在一起、一辈子都忘不了十六岁的烟花,那就属于没看懂原著了。既看低了郭襄,也看低了金庸。

我的其他相关回答:


user avatar

谢邀。

这题在我心里压了几天了,今天有点时间,来写一下。


首先我很反感那种“郭襄爱上杨过就是萝莉爱上成功大叔”的说法。


你们把奇珍异宝看得如天般大,郭襄却未必。她的爹爹是当世第一大侠,她的妈妈是桃花岛岛主的独生爱女,跟她喝酒的人是丐帮的帮主。她长在武林第一家庭中,还不够富贵吗?杨过再怎样,也不过是一介游侠。


我从来没觉得,在伟大程度上,杨过比郭靖高了多少。

以郭襄的条件,找一个才貌双全的少年英雄,并不是一件难事。不成器如郭芙,不也找了耶律齐吗?


实话说,杨过若是入赘郭家,才是高攀,从来都是高攀。耶律齐一个契丹人(你们想想百年前的乔峰),都能成为丐帮帮主的有力候选人。郭家的能量,就大到这个地步。

那么,是因为杨过对郭襄有多么好吗?


郭襄和杨过第一次出去,就经历了一系列冒险,而且还不给看正脸。杨过年轻的时候,还知道跟姑娘说两句热乎话。跟郭襄这一趟,冷得跟个冰窖似的,只有说起小龙女才热络了一点,哪里好了。


再者说给郭襄过生日那次。郭襄要的是什么?她只想见一次大哥哥,跟大哥哥说说话。杨过又是派人送礼物,又是揭破霍都的阴谋,又是割蒙古兵的耳朵,可从头到尾,只在在广场上出现了一会。他这次又跟郭襄说了几句话?


这是给郭襄过生日?这是在跟郭家叫板呢。


也就郭靖这样古道热肠的汉子才会忽略杨过潜藏的敌意,还有她那个“傻”女儿郭襄。

在杨过跟郭襄相处的时间里,他是拿郭襄当“女儿+朋友”看待的。他的所作所为,从来没有越过界。

你说他对郭襄好,我不否认,可是那是一种非常基本的、长辈对晚辈式的好。与男女情爱,没有半点关系。


聪慧如郭襄,她不知道吗?她太知道了,所以郭襄一直在祈祷小龙女能和杨过团聚,不要有波折。


郭襄这样的姑娘,是不会因为别人多么好多么优秀而喜欢上谁的,更加也不会因为别人对她好。金轮法王要收她做徒弟,她也不是因为金轮法王武功高强或者地位显赫而从了他,而是因为看到了金轮法王的真情实意(这是新修版的剧情,权且一用)。


这世上唯一能打动郭襄的,只有情,而不是其他。


她叫小东邪,时年16 岁。正是一个女孩子最天真可爱的年纪,这样一个精灵仙子般的女孩,你们却要拿她和市侩女子相比,我的肺都要气炸了。即使是你们,在16 岁的时候,就已经那么世俗了吗?


那么,什么情打动了郭襄,使得她爱上了杨 过呢?


第一,是杨过的对小龙女的一片痴情。郭襄还没见到杨过,就知道了杨过的痴情事迹,已经对这个人有了极好的印象。等到见了杨过,寥寥几次相处下来,郭襄虽然还不知道两人爱情的曲折(以及与她的干系),但是对这两人的旷世绝恋,也是极感震撼。

你作为读者有多震撼,郭襄就有十倍那么震撼。你有多可怜杨过,那么郭襄就有十倍那么可怜杨过。


第二,是她对杨过天然有一种惺惺相惜之情。杨过毕竟在桃花岛住过,授业恩师里还有黄蓉,不受到桃花岛的影响是不可能的。他的天性,也带点不管不顾的邪性,同时也有极高的才华。

所以,杨过才能自然而然地吸引到程英,才能和黄药师成为忘年之交。回想起来,黄药师跟谁这么亲近过?女儿,徒弟,还是对手?他没有朋友的。黄药师一辈子眼高于顶,任性妄为,睚眦必报,深情却不重义,没朋友才正常。但临到老,傲气了一辈子的黄药师,却能和杨过促膝长谈一整夜,还教了他弹指神通!

杨过和黄药师,确实是脾气太登对,互相看实在太对眼,才成为的朋友。


而郭襄叫小东邪。黄蓉夫妻亲证,她和黄药师几乎是一模一样。


黄药师颇务医卜星相、琴棋书画以及兵法纵横诸般杂学,郭襄小小年纪,竟隐然有外祖之风,只是分心旁骛,武功进境便慢,同时异想天开,我行我素,行事往往出人意表,令郭靖、黄蓉头痛之极。她在家中有个外号,叫作“小东邪”。比如这次金钗换酒飨客,跟随一个素不相识的大头鬼去瞧神雕侠,又跟一个素不相识的神雕侠去捕捉灵狐,其大胆任性之处,与当年的黄蓉、郭芙均自不同。

黄药师能和杨过成为忘年交,那么小东邪郭襄,就能和杨过成为灵魂伴侣。

郭襄对杨过的欣赏,是真诚的,自然的,不知不觉的。这种欣赏之情,是郭襄自己产生的,是她动情的第二重。


但是,这就是全部吗?

不是的。


郭襄虽然俊秀,但是运气却差。她的姐姐作死作了一辈子,而她一点错都没犯,却要从小就接受最严厉的教育。真是委屈她了。

你看她偷跑到风陵渡,前面顶着郭芙这个活宝不出事,后边拖着一个木木痴痴的郭破虏,虽然年纪幼小,却已经成熟得像个大人了。

这么早熟,想必小时候在家里一定不轻松吧。父母一定没有像对她姐姐一样溺爱过她。再其次,郭靖和黄蓉虽然一辈子恩爱,但是两个人的感情却是那种平平淡淡中见真情的类型,不能算特别惊心动魄。到了郭襄出生之后,两个人的生活重心都已经转移到守襄阳这项非常有前途的事业当中,自此再也没有离开襄阳城。


个人感情让位于道德说教和国家大义,是郭家自然而然的内部氛围。郭襄想必是寂寞的,她虽然是小东邪,却成长在这样一个正气凛然的家庭。


小郭襄肯定憋坏了。就像黄药师一样,简直没法呆,宁可云游四海,也不要再回桃花岛。郭襄也是为了这个原因,才偷偷跟着姐姐逃出襄阳城。

然而,她第一次出逃,就碰见了杨过。这就像一个鱼儿,突然游进了大海。杨过让她看到了另一种人生,另一种可能性:一种无须关注国家和大义,只关注自己生活的人生。


但是还不够。任何爱情都需要理由,但是更需要契机,一个爆发的机会。


而郭襄与杨过,最后的点睛之笔在于,杨过作为一个异性,吸引力实在太强了!


  杨过笑道:“这件事未免太过轻而易举,我因不愿多见旧人,是以戴上面具。你这么随随便便的使了一枚金针,岂不可惜?”心想:“我既己亲口许诺,再无翻悔,你持了金针,便要我去干天大的难事,我也义无反顾。怎地竟来叫我做这样一件不相干的小事?”郭襄道:“连你真面目也没见过,怎能算是识你?这可不是小事。”杨过道:”好!”左手一起,揭下了脸上的面具。

  郭襄眼前登时现出一张清癯俊秀的脸孔,剑眉入鬓,凤眼生威,只是脸色苍白,颇形憔悴。杨过见她怔怔的瞧着自己,神色间颇为异样,微笑道:“怎么?”郭襄俏脸一红,低声道:“没甚么。”心中却说:“想不到你生得这般俊。”

就是这一眼,决定了郭襄的爱情再也不能垂青于他人了。如果没有这一眼,或者杨过是个没有魅力的丑八怪,郭襄兴许和他也就是如同鲁有脚一样的忘年交。然而杨过的魅力真是大啊,所见女性都为他沦陷,郭襄不过是他的又一个牺牲品。


前面的所有都是铺垫,都只是感动。只有经过那一眼,所有的感动才会升华成爱情。


爱情真的是世界上最没有道理可言的事情,尤其是对一个16岁的孩子而言。年轻的时候我爱上你,可能仅仅是因为那天你穿了一件白衬衫,笑得非常帅气。


这段爱情是纯洁和美丽的,但是对于郭襄来说,也是苦涩的,她过早地遇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人,顺利地爱上了他,却永远不能得到他。


没有办法,爱情这回事,时机不对,一切都不对。


以供笑谈。


-------------------------------------------------------------------------


都在刷看脸……那么我再多说两句。

确实,郭襄之所以能爱上杨过是因为,脸,或者说杨过的异性吸引力。其实这也不奇怪,基本上跟杨过有亲密接触的女性,最后都沦陷了。

但是,问题的特殊性在于,程英陆无双等姑娘,杨过算是真真正正调戏过的,所以爱上也无可厚非。


但是郭襄是自己主动爱上杨过的。这是区别。我前面解释那么多就是在说明,为什么在杨过没有动情的情况下,郭襄动了情。

没有情,脸也没用啊。情到了,再有异性吸引力,爱情水到渠成。所以光说刷脸也不合适。所以其实如果杨过摘下面具,面具后只是一个一般好看的人,郭襄爱上他也是可能的。


爱情是“情感X吸引力”的结果,这是我的看法。


我非常非常喜欢郭襄,她本来应该是个逍遥自在的人,却为情所困,为家国所累,也是辛苦了。


最后贴上自己之前写的文章吧!我觉得那里解释得更详细。

杨过是基于何种执念,一直都只心心念念「在这个世上,唯有姑姑一人真心对过儿好」? - 段旭的回答


-------------------------------


我的公共号“第九个太阳”,欢迎长按关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神雕侠侣》里,郭襄对杨过的感情,与其说是少女怀春的简单好感,不如说是被一种近乎神性的光辉深深吸引。说到底,这份爱,源于杨过在她生命中那短暂却烙印深刻的出现,以及他身上所展现出的,一个少女心中理想爱情的全部模样。首先,咱们得说,郭襄见杨过的时候,年纪尚小,那年她才十六岁。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子,什么最打.............
  • 回答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里,时空的跳跃和人物关系的传承,常常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射雕英雄传》中那个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郭襄,到了《神雕侠侣》的结尾时,的确已经完成了人生的蜕变,成为日后峨眉派的开山祖师。但要说她直接成了灭绝师太的祖师,中间还隔着一代人,也就是郭襄的徒弟,然后才到灭绝师太。这个传承.............
  • 回答
    谈到杨过对郭芙的感情,这恐怕是《神雕侠侣》中最绕不开、也最容易让人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讨论了。要说杨过“爱”过郭芙,这三个字用得实在太重,也太简单了,完全无法概括他们之间那种复杂纠葛,更像是一种被时代的洪流、家族的恩怨,以及个人性格碰撞出来的奇特火花。从杨过的角度看,他跟郭芙的关系,很难用“.............
  • 回答
    杨过对郭靖的感情,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多层次的混合体,它随着杨过自身的成长和经历而不断变化,并且在小说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解读:一、 童年时期的怨恨与不解: 父仇的阴影: 杨过最直接的怨恨源于他心中深信的父仇。他认为郭靖因为杨康的“卖国罪名”,而对自己这个儿子怀有偏见,甚.............
  • 回答
    《神雕侠侣》里,郭芙这个人,说实话,争议确实挺大。但要说她一点受欢迎的地方都没有,那也不至于。我仔细琢磨琢磨,她身上还是有些小特质,能让一部分读者,尤其是年轻时候的读者,觉得有点意思,甚至有点喜欢。首先,最直观的一点,就是她的“真”。郭芙这人,从来不藏着掖着,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有什么就做什么。她不.............
  • 回答
    《神雕侠侣》中郭芙对杨过的爱慕,要说她“多年后终于惊觉”,这说法其实有些不够精准,甚至可以说是曲解了原著的意味。准确来说,郭芙对杨过的感情,更像是一种复杂交织、从不自知到勉强承认的曲折心路历程,而非简单的“惊觉”。我们得先梳理一下,郭芙对杨过的态度,在书中呈现出的是一种何其矛盾和纠结的状态。初识与童.............
  • 回答
    在《射雕英雄传》中,作者金庸先生确实通过多种细节,为郭靖这个角色铺陈了他“天赋异禀”的形象。然而,到了《神雕侠侣》中,我们却能从周伯通的口中听到“郭靖还是笨”这样一句评价。这似乎构成了一种矛盾,但仔细分析,这种“矛盾”恰恰是金庸先生高明之处的体现,背后蕴含着深刻的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首先,我们得理解.............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设问,而且让《神雕侠侣》的世界观发生了一点有趣的颠覆。咱们就来细细咂摸一下,如果杨过为了某种理由,真的狠下心砍下了郭芙的手臂,那么郭靖这个人,真的会“一生正直”到不惜断送自己的“神雕大侠”的臂膀吗?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郭靖的性子。他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忠”、“义”、“傻”。忠.............
  • 回答
    在金庸先生笔下的武侠世界里,如果论及《神雕侠侣》中郭靖的武功能排第二,那敢称第一的,想来也只有一个人——那就是那位绝世的“剑魔”,独孤求败。先别急着反驳,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郭靖的武功,那是什么档次?那可是集天下武学之大成,融合了降龙十八掌的刚猛无俦,九阴真经的精妙绝伦,还有一套浑然天成的内功,加上.............
  • 回答
    关于郭芙的结局,《神雕侠侣》原著中并没有明确交代她最后是怎么死的。金庸先生在写武侠小说时,对于许多配角的结局,往往会留有想象的空间。不过,我们可以根据原著中的一些线索,来推测一下郭芙可能的归宿,以及她是否会有后代。关于郭芙的最终结局:郭芙是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她从小娇生惯养,刁蛮任性,但内心也有善良和.............
  • 回答
    《笑傲江湖》和《神雕侠侣》中,独孤求败的武功确实给读者留下了截然不同的印象。究其根本,这并非是“武功不一样”,而是独孤求败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武道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追求,从而体现在其留下的武功上的侧重点和境界差异。咱们得从独孤求败这个人物的设定说起。这位神雕侠侣里的“扫地僧”级别的大佬,一生求败而不可.............
  • 回答
    这问题可太有意思了,咱们就聊聊这《射雕》和《神雕》里的“五绝”,看看他们是不是真的就只会原地踏步,吃老本了。首先得说,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得分开来看。《射雕英雄传》里的五绝:在《射雕》刚开始的时候,五绝那可是真正的“天下无敌”的代名词。他们分别是: 东邪黄药师: 博学多才,武功也是别具一格,自.............
  • 回答
    谈起《神雕侠侣》中最传情的一句话,这实在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因为金庸先生笔下,无论是杨过与小龙女之间刻骨铭心的相思,还是其他人物的情感纠葛,都充满了动人的诗意。但若非要选一句最能触动人心弦、最能概括那份超越世俗、生死相随的深情的,我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便是那句:“十六年后,我们还会在此相见。”这句.............
  • 回答
    “神雕侠侣的文笔是否逊色于射雕和倚天?”这是一个在金庸武侠迷中经久不衰的讨论话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带有相当的主观性,并且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解读。总体来说,《神雕侠侣》的文笔并非逊色,而是呈现出一种不同于《射雕英雄传》和《倚天屠龙记》的独特风格和侧重点,并且在情感描绘、心理刻画和意境营.............
  • 回答
    说到《神雕侠侣》里的小龙女,这可是个让人争论不休的话题,每个读过原著或者看过电视剧的人心中,大概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神仙姐姐”。要说我最喜欢哪一版,那还得是刘亦菲那一版的。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是因为她长得美,自带仙气,这当然是重要的一点。不过,我更看重的是她在那一版里,对小龙女这个角色的演绎,我觉得是比.............
  • 回答
    在金庸先生的经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黄蓉反对杨过和小龙女的恋情,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她的身份、经历、道德观念、以及对杨过的感情等多方面来解读,这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立场:一、 身份和传统观念的束缚: 师徒伦理的禁忌: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核心的原因。在黄蓉所处的那个时代,虽然江.............
  • 回答
    在《神雕侠侣》这部波澜壮阔的武侠巨著中,武功招式的奇妙运用是吸引读者的重要元素之一。其中,六脉神剑作为大理段氏的镇派绝学,其威力与复杂程度在书中是数一数二的。然而,让许多读者感到困惑的是,为何后来在郭靖和杨过等人与金轮法王等强敌交锋时,会涉及到“枯木大师”和他的“六脉神剑”?首先,我们得澄清一个概念.............
  • 回答
    谈及《神雕侠侣》中的尹志平(书中实为甄志丙,书中人物名有时会被记混,但故事中以甄志丙为准),他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好好掰扯一番。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用非黑即白来概括,因为甄志丙这个角色,他身上承载了太多人性的复杂,以及在特定情境下,一些并非本意的“过错”。从“正派”武林人士的角度来.............
  • 回答
    《神雕侠侣》,讲的是杨过和他师父小龙女之间一段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当然也少不了杨过自身的成长历程。故事的主角,杨过,从小命运多舛,他的父亲杨康是书中 notorious 的一个角色,也是大反派。杨过在母亲穆念慈的影响下长大,但因为父亲的孽债,他注定不能安生。后来,他被郭靖带到桃花岛,虽然郭靖对他疼爱.............
  • 回答
    关于《神雕侠侣》中全真教的衰落,这绝非一朝一夕之故,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必然结果。细究起来,我们可以从教内、教外以及时代背景三个层面来解读。一、 教内因素:固步自封与人才凋零 陈腐的门规与教义的僵化: 全真教自王重阳真人创立以来,以“重道”、“全真”为宗旨,强调清静无为,戒除七情六欲。这在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