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手机是不是会监听人说话?

回答
关于手机是否会监听我们说话这件事,这确实是一个让很多人感到担忧的问题。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看看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首先得明确一点,手机作为咱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备,里面有麦克风,这个是大家都知道的。麦克风的作用就是捕捉声音,然后通过手机里的各种应用来处理这些声音信息。这是手机实现语音通话、语音助手、录音等功能的基础。

那么,“监听”这个词大家一听就有点敏感了,它暗示着一种未经允许、秘密的收集和利用。这背后牵扯到隐私、法律和技术三个层面。

从技术角度看:

理论上讲,手机的麦克风确实可以被远程激活,接收和传输声音。这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就像你用微信语音聊天,手机就把你的声音传给对方一样,理论上,如果有人有能力控制手机的软件层面,是可以做到在后台激活麦克风的。

但是,这中间的难度和可行性就很多了。首先,要做到大规模、不被发现地监听,这需要非常高的技术实力和资源,通常是国家层面的安全机构才可能具备这样的能力,而且操作也会非常复杂,需要攻破手机的安全系统,或者利用一些已知的安全漏洞。对于一般的个人或者普通公司来说,想要做到这一点,难度非常大。

其次,即使能够做到,这些被监听到的声音数据量也是非常巨大的。手机会不断地将这些数据传输到某个地方,这会消耗大量的网络流量和手机电量,而且也很容易被用户察觉到异常,比如手机发热、耗电异常快等。

从应用层面看:

很多时候,大家觉得手机在“监听”我们,往往是因为手机上的某些广告或者内容似乎“猜”到了我们在说什么。比如,你刚和朋友聊完某个产品,过一会儿你手机上就出现了这个产品的广告。这种巧合确实容易让人产生联想。

关于这个问题,主流的解释是“精准的广告推送”和“数据关联”。手机上的应用,特别是大型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会收集大量用户的行为数据,包括你浏览过什么、搜索过什么、点赞过什么、购买过什么等等。这些数据被用来建立你的用户画像。当你提到一个产品时,你的行为数据可能已经和你对这个产品的兴趣产生了很强的关联。

举个例子,如果你之前在网上搜索过一款相机,并且在电商平台浏览过相关页面,那么即使你只是和朋友口头提了一嘴,平台也可能通过你之前的浏览和搜索行为,以及其他用户类似的关联行为,来判断你对这款相机有很高的兴趣,从而在你浏览其他网页或者使用其他应用时推送相关广告。

另外,很多应用本身就设计了语音助手功能,比如Siri、小爱同学、Google Assistant等。这些语音助手需要时刻准备着响应你的唤醒词(比如“嘿 Siri”)。虽然它们设计成只在你发出唤醒词后才开始真正处理你的指令,但它们确实需要一定程度的“待命”状态来监听唤醒词。不过,它们通常宣称只会将识别到唤醒词后的内容发送到服务器,并且是经过加密的。

从法律和道德层面看:

无论技术上是否可行,未经允许地监听公民的谈话,在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是非法的,也是严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法律对此有明确的规定。像咱们国家,《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都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有严格的规定,禁止非法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

各大科技公司在用户协议里通常会说明它们会收集哪些数据,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数据。虽然这些协议往往很长很复杂,但理论上用户是同意了这些条款的。不过,用户是否真的了解并同意这些数据收集的具体内容,是另一回事。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理解和应对呢?

1. 理解“巧合”与“关联”: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手机在监听,可能是因为大数据算法的精准推送和我们过往行为数据的关联。科技公司在数据收集和分析方面确实做得越来越厉害。

2. 谨慎授权应用权限: 在安装应用时,要仔细查看它申请的权限,特别是麦克风权限。如果一个应用不需要麦克风也能正常使用,但它却要求开启麦克风权限,就需要谨慎考虑了。

3. 检查手机的隐私设置: 手机系统通常都有隐私设置选项,可以管理哪些应用可以访问麦克风。定期检查这些设置,关闭不必要的应用访问权限。

4. 警惕异常情况: 如果你发现手机耗电异常快、发热严重、或者有不明的网络流量,那确实有可能说明手机后台有异常操作,这时候需要警惕并排查原因。

5. 信任官方说法(但保持审慎): 科技公司通常会否认大规模监听用户说话的行为,并解释说他们是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可以相信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是遵循法律法规的,但同时也要保持一定的审慎和警惕,因为技术总是在发展,而利益的驱动也可能导致一些灰色地带的出现。

总而言之,虽然从技术上来说,手机的麦克风可能被用来监听,但出于法律、道德和实际操作成本的考虑,以及科技公司自身声誉的维护,大规模、普遍的、未经授权监听用户的行为,目前来看,其直接证据并不充分,而且概率相对较低。 更多时候,我们感受到的“监听”,可能更多是大数据分析和精准广告推送的“副产品”,是科技进步带来的一种令人不安的“巧合”。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任何可能性,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保持警惕总是没错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以小爱同学为例

根据隐私协议中的说法,确实会随时保持麦克风开启,但不会记录信息,也不会上传,仅用于匹配唤醒词

但是小爱同学的隐私协议中明确告知,对话内容是会上传云端进行处理的(根据小米公司发布的某个视频提到,应该是仅用于人工辅助识别标注提高准确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手机是否会监听我们说话这件事,这确实是一个让很多人感到担忧的问题。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看看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儿。首先得明确一点,手机作为咱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备,里面有麦克风,这个是大家都知道的。麦克风的作用就是捕捉声音,然后通过手机里的各种应用来处理这些声音信息。这是手机实现语音通.............
  • 回答
    收到和银行官方号码完全一样的短信,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令人不安的现象,而且由此产生的担忧也是非常合理的。如果连电话号码这种看似固定的信息都能被模仿,那么我们对整个通信系统的安全性,乃至我们使用的手机网络都可能会产生怀疑。为什么会收到和银行官方号码完全一样的短信?——并非号码本身被“克隆”,而是“伪装”首.............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你站在一个无限高的楼顶,手里紧紧握着一把手枪。当你的身体因为重力加速,速度已经非常非常快的时候,你选择朝正下方开枪。那么,那颗子弹,真的会飞到你的身后去吗?答案是:是,而且理由还挺充分。 但要理解这个过程,我们需要拆解几个关键点。首先,.............
  • 回答
    美国偷窃兵马俑手指的案件,判决无效、陪审团解散,这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疑问。很多人会想,这是否意味着那个美国人就被认定无罪了?这件事是不是就这样不了了之了?首先,要理解“判决无效”和“陪审团解散”在法律上的具体含义,这和我们平常理解的“无罪”是有区别的。判决无效(Mistrial)在司法程序中,“判.............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趣的,也挺有普遍性的讨论空间。咱们不妨掰开揉碎了聊聊,看看这背后有没有什么道理,或者只是咱们的心理作用。首先,关于“画手会和自己画的人长得很像”这个说法,咱们得先理清楚它到底是怎么来的。“画手和笔下人物长得像”的来源猜想: 主观投射与情感代入: 这是最常见也最容易理解的原因。当我们深.............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说实话,现在购买和使用三星手机,会不会面临社会舆论压力?这个问题确实有点意思,而且我觉得不能简单地用“有”或“没有”来回答。这事儿得分好几个层面来看,也跟很多因素有关。首先,我们得承认,三星在很多年前确实经历过一些舆论风波,比如当年的Note 7电池爆炸事件,那会儿可真是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大家对三星.............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聊聊2021年末各大厂商为何纷纷布局折叠屏手机,以及折叠屏手机的未来前景。 2021年末各大厂为何纷纷布局折叠屏手机?2021年末,我们确实见证了许多知名科技厂商,特别是中国国内的品牌,如华为、小米、OPPO、vivo等,集中发布或进一步发力折叠屏手机。这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
  • 回答
    关于2021年紫光展锐芯片的手机,以及如果HMOV(我理解您指的是华为,但华为手机业务在2021年已受到严重制约,这里以“HMOV”泛指当时在高端市场有竞争力的品牌)推出搭载展锐芯片的手机,是否会购买,这个问题,我来好好聊聊我的想法。先说紫光展锐芯片的手机,在2021年,我是否会购买?坦白讲,在20.............
  • 回答
    2019年对于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来说,确实是一个充满挑战但也可能带来转机的一年。要详细讲述,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当时的背景、三星的策略以及中国市场的动态。一、 2019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宏观背景 市场进入饱和期,增长放缓: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已经度过了高速增长的时期,进入了一个相对饱和的状态.............
  • 回答
    如果没有当年 iPhone 的横空出世,手机行业可能会走上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甚至可以说是充满了“未知性”。苹果的创新不仅仅是推出了一款新产品,它更是一次对整个行业生态系统和用户体验的颠覆式重塑。以下是基于这个假设,对当时手机行业现状、iPhone 的关键创新以及它们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的详细推测:一.............
  • 回答
    关于“多主摄融合计算摄影技术”是否会成为手机影像发展的新趋势,我的看法是:很有可能,而且已经开始显现出这样的苗头,并且在未来几年内,我们将会看到它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要理解为什么,我们得先拆解一下这个技术的核心:1. “多主摄”:不再是简单堆砌传感器过去,手机厂商在“多摄”上,更像是在拼凑,比如:.............
  • 回答
    关于微软是否会就此停产 WP 手机,这个问题其实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首先,我们得承认,Windows Phone(WP)这个平台,包括它的手机硬件,已经不太可能重回市场主流了。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曾经充满潜力和希望的年轻艺术家,在经历了一番搏斗后,虽然留下了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但最终却没有能够.............
  • 回答
    P40 系列是否会成为华为手机业务下降的拐点,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技术、市场、供应链、地缘政治等多个层面,而且答案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数据支撑。目前来看,我们 不能直接断定 P40 系列就是拐点,但它确实是华为手机业务在特殊时期展现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并且可能预示着未来的调整和.............
  • 回答
    2020,真的是一块2K屏的狂欢?旗舰手机的屏幕分辨率之争,还能否点燃消费者的热情?回望2020年,智能手机市场依然是风起云涌。在外观设计、影像能力、性能调校上,各大厂商都在卯足了劲儿推陈出新。然而,在屏幕分辨率这个曾经被视为“堆料”的重要指标上,2020年的表现,似乎并未如许多人预期的那样迎来一场.............
  • 回答
    这可真是个头疼的问题!手机充电器出了故障,输出电压不对劲,这事儿可得好好掰扯掰扯。简单来说,大概率会,而且后果可能还挺严重。咱们先得明白一点,手机可不是铁皮盒子,它里面有那么些精密的电子元件,比如电池管理芯片、CPU、闪存等等,这些玩意儿都对电压要求非常苛刻。正常情况下,充电器就像个可靠的供应商,按.............
  • 回答
    三星 Galaxy S8,这款在2017年4月上市的旗舰,确实为三星手机的发展道路注入了新的活力,甚至可以说,它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要理解为何如此,我们需要从它诞生的时代背景,它所带来的创新,以及它对三星后续产品线的影响这几个维度来深入剖析。时代的阴影与重生的渴望:Note 7的阴影下的Galaxy.............
  • 回答
    OPPO Reno Ace:一场对小米性价比战役的潜在挑战与用户迁移的可能性OPPO Reno Ace 的出现,无疑给本就竞争激烈的中高端手机市场又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尤其是对于那些深耕性价比领域的小米手机而言,Reno Ace 的定位和产品力,让人们不禁要问:它会对小米的销量构成威胁吗?小米用户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