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上这一次华为手机在外观创新上不足,和2020年大部分手机外观相似。P40的阉割又很过分,P40 Pro价格似乎有些高了,更别提。PRO+的后盖还要烧五天。
这产品,有让人购买的冲动吗?会成为华为手机业务下降的拐点吗?
其实,你把这里面的华为换成iPhone,也是一模一样的。
从iPhone6到iPhone8,苹果一套壳子用了4年,骂库克没创新的人海了去了,但是苹果的销量怎么样?
而你所谓的“阉割”,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实真没那么重要。比如说P40没有无线充电功能,这肯定是阉割,但现实中使用无线充电功能的人有多少?
手机参数党们很大程度上不能理解的两件事情是:第一,绝大多数人不懂参数;第二,绝大多数人都是在线下买手机,或者至少在线下体验过手机的。
不懂参数,意味着UFS2.0和UFS3.0在他们眼里没啥区别,只要日常使用没有体验上的太大差异就够了。
而线下体验,意味着在参数之外,很多人是因为“体验”而去买手机的。比如P40,我知道它参数跟同价位的手机比并不是最优的,但这个尺寸和背板设计的真的相当出色,拿在手里非常舒服。再比如重量上,只看参数很难了解几克之间的轻重差异,对手感会有怎样的影响。反正我去买电脑、手机的时候,经常会感觉有些明明官方标称重量完全一样的设备,但拿在手里的轻重感就是不一样。同样,有时候这款手机跟那款手机的参数完全一样,但就因为后壳的手感更好,我选择这款手感更好的,也没什么问题。
当然,P40也有P40的问题,但相比于大多数消费者,我相信华为还是更懂消费者要什么的。
这个手机芯片,扬声器,震动马达,刷新率,散热不错——购买可能性1%
这手机真便宜——购买可能性10%
这手机色儿不错——买了
除了至今还没买过手机的,现在谁买新手机还不是个冲动消费。冲动消费,首先得冲动。
不会,不出意外又是一个大爆款。
知乎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如果一款手机上市,在知乎里漫山遍野的回答都是这个手机良心,性价比高,那么相信我,这款手机的销量一定很低,因为吹捧的人根本不是目标用户,人家压根不买,跟着凑个热闹,喊几句良心、真香就完事。
可如果一款手机上市,无数的知乎用户破口大骂,然后大骂恶臭和定价高的答案都获得了高赞,那么,这个产品几乎就稳了。
不信的话,大家可以验证。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我想破了脑袋,后来才算明白,吃瓜群众们纷纷支持一款手机,是因为反正他们又不买,道义支持而已。
可如果一款手机被人骂声不绝,各种恶臭,今天说这款手机阉割了这个,阉割了那个,大骂价格不够良心。之所以群情激愤,只是因为,他们是真的想买呀。
嫌货才是买货人,让消费者多掏钱,消费者能不骂吗?
所以,在这里继续打个赌,华为P40的销量,至少是米10的八倍以上销量。
一年之后,欢迎来打脸。
或许会不如P30卖得那么疯狂了,但称之为拐点肯定不合适。
主要是我们太容易陷入自我世界的泥沼了,以为目之所及就是这个世界的全部真相。
如同我高三毕业那年以为整个世界都沉浸在18岁的感伤当中;大学刚毕业那会儿误以为全世界的年轻人都生机勃勃充满斗志。
昨天P40起售价把知乎霸榜一整天,知乎用户也简单地认为全世界都知道P40高价低配了。
但实际上呢,这个问题的浏览量到现在也不过700万而已。
很多吗?
我们做一个对比。去年IDC国内智能手机的出货数据。全国出货3.6亿,华为1.4亿。
我们假定,所有浏览过这个问题的人,都有换机需求,而且都不买华为了。
那么最多最多也就减少700万,同比华为去年的销售数据只占比不到5%。
好像也不多吧。
再假如,这些浏览过问题的人都有P系列的需求,而且都放弃购买。以P30系列全系全球出货3000万为参考,P40出货会骤减至2300万。
有影响,但你数数这个世界上有多少支单品能出货2300万的。
P40的销售就算不如从前,很可能也只不过是从P30的excellent降级为good而已。
这么想想还那么不能接受吗?
这还是在我假定所有人都有需求,并全部拒绝购买华为手机,假定700万浏览人次是700万个独立用户的前提下。
更何况,知乎上大多数用户批判的是低配版本割韭菜,哪位说P40pro差了?
所以你看,我们的视野常常限定了我们的想象力。700万浏览在知乎会炸裂,但在现实世界中,很可能不过是一丁点微乎其微的水花。
在互联网上人尽皆知的事情,在这个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度里很可能还有10亿人不知道。
如此说来,又谈何拐点?
且不论华为系复杂而稳定的产品线,难道你已经预测到P50会泯然众人?
当然,互联网不止知乎这一个平台。
互联网用户也同时在进行着线下交流,确实在影响其他用户,影响着手机销量。
但这不是我要说的重点。
我真正想表达的是:我们不能一叶障目,以偏概全。
在我们的视野之外,这个世界还很复杂。那里有着复丰富而多元的价值观、消费观,性价比只是其中一种,“真香”定律并非适用所有人。
有的人通过价格挑选产品,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的时间能创造更大价值。节约对比产品的时间,就是节省成本。
有的人又或许真的非常喜欢小屏幕,小重量。
而我们,不应该,也不能因为自己在占据了某个限定圈子里的主流价值观,就简单否定他人,以己度人。
以为懂了一点参数,就可以趾高气昂指手画脚,把与自己价值观不同的消费群体定义成“韭菜”。
还是要对这个世界多一点包容,多一点敬畏之心。
有那么多人给我点赞我还是补充一下吧。
我举的例子其实不是很恰当,逻辑上也不严谨。
但是大家知道意思就好了,不要太纠结这个。。。。[捂脸]
贴一下我写的P40售价策略分析吧。希望能不带情绪,不简单声讨,把更多注意力放在价格策略的讨论上:
如何看待华为 P40 系列 4188 元的起售价格?反映了什么定价策略?
以上
我是子非鱼叶
谢谢你的关注和点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