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华为 P40 系列 4188 元的起售价格?反映了什么定价策略?

回答
4188元!华为P40系列这个起售价,一出来就炸锅了,有人觉得值,有人觉得贵,当然还有人在观望。但抛开个人感受,单从这个价格背后,我们能看出华为在P40系列上玩了不少营销和市场策略的“花活”。

这个定价,首先,它是“意料之中,情理之中”的。

你要知道,P系列一直以来都是华为主打影像和设计的旗舰系列。每一代P系列,华为都会在拍照技术上堆料,从徕卡合作到如今自研的RYYB传感器,再到潜望式长焦、超感光摄像头,每一样都是实打实的成本。P40 Pro+更是直接抛出了“100倍潜望式变焦”这样的杀手锏,这可不是随便一个厂商能做到的。

所以,4188元作为一个起售价,它首先是 对自家技术实力的自信体现。华为知道自己有真东西,尤其是在手机摄影领域,已经和三星、苹果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它要通过价格来告诉消费者:我的影像技术,值这个价。

其次,这是一种“锚定效应”和“价值区间划分”的策略。

你仔细看,4188元是P40的标准版起售价。而P40 Pro和P40 Pro+的价格呢?瞬间就上去了。这种“阶梯式”的定价,就是为了让你感受到:

“我 P40 4188 元,不算最贵,还有更牛的!” 这样一来,4188 元的 P40 瞬间就有了“入门级旗舰”的定位,降低了潜在消费者的心理门槛。对于那些预算有限,但又想体验华为旗舰影像的消费者来说,这个价格看起来就比较亲民了。
“P40 Pro/Pro+ 价格更高,那是因为它有我没有的这些顶级配置!” 通过高配版本的价格,反过来烘托出标准版的“性价比”(当然,这里的性价比是相对的)。消费者会自然而然地将 P40 Pro 动辄五六千的价格和 P40 的 4188 元进行对比,从而觉得 P40 挺划算的。

这是一种典型的 “高中低配”的定价策略。就像买车一样,最基础的版本总会有一个“诱惑价”,让你走进来,然后根据你的需求和预算,再往上推销更贵的配置。

再者,在当下这个特殊的时期,这个定价还有“稳住基本盘”的意味。

我们都知道,受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华为手机在供应链和海外市场都面临一些挑战。在这种情况下,P40系列在国内市场依然能保持如此“硬气”的定价,说明华为对国内市场的信心非常足。

核心用户群体的忠诚度: 华为在国内拥有庞大且忠诚的用户群体,尤其是那些看重华为品牌、技术和生态的消费者,他们对价格的敏感度相对较低,更愿意为华为的创新买单。4188元,对于这部分用户来说,并不是难以接受的。
品牌溢价的巩固: 华为一直致力于打造高端品牌形象,P系列更是其高端化的代表。过低的价格反而会损害品牌形象,让消费者觉得“廉价”了。4188元,能够有效巩固华为的高端品牌定位。
对抗竞争对手: 即便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华为也需要拿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价格。4188元,虽然不是最低价,但配合其强大的影像能力和华为生态,仍然能在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与同期发布的其他品牌的旗舰手机进行正面较量。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点:营销和预期的引导。

华为很清楚,消费者在购买旗舰手机时,除了看配置,还会看“值不值”。4188元,这个数字本身就传递了一种信息:“这是一台定位高端、拥有顶尖技术的手机,但它不是最贵的那个,你花合理的钱,可以买到非常不错的体验。”

它巧妙地避开了“天价”的标签,又没有落入“性价比”的俗套,而是用一种“高端但可及”的姿态出现在消费者面前。这有助于 管理消费者的预期,让他们觉得4188元买到P40,是一种“精明”的选择。

总的来说,华为P40系列 4188 元的起售价格,反映了一种成熟且多维度的定价策略:

1. 技术价值定价: 基于在影像等核心技术上的投入和领先地位,为产品赋予高价值感。
2. 锚定与区间划分: 通过区分不同型号(P40, P40 Pro, P40 Pro+)的价格,引导消费者认知,突出相对“更易接受”的入门价,同时烘托高配版本的价值。
3. 品牌定位与忠诚度: 巩固华为高端品牌形象,吸引并维持核心用户群体。
4. 市场适应性: 在特殊时期,以务实的价格策略来稳定国内市场份额,并与竞争对手形成有效区隔。
5. 营销与预期管理: 通过价格传递产品定位,塑造“高端但可及”的认知,实现最佳的营销效果。

它不是简单地“卖硬件”,而是把技术、品牌、市场环境、消费者心理都考虑进去,最终落地的价格,是一整套策略的集合。所以,看到4188元,你可以说“贵”或“不贵”,但背后华为的“算盘”,绝对打得很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反映了华为开始割重视用户韭菜的定价策略。

喜欢拍照手机的朋友可以等等荣耀30p吧,p40系列留下的价格空白应该交给这个系列了。

user avatar

二次更新:

由于在最开始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下面的答案排序还不是如此,很多人依然认为p40减配成这样只要仍旧大卖就挺好的,再加上该热搜下的另一个问题,是由厂商赞助筛选而全是吹水答案,所以深有感慨才写下了这个答案。并不是有些人所说,这不是都在骂你怎么还说不能?

另外作为一个最高赞答案,由于上述原因并没有直接回答问题本身。且热度增加后吸引了很多不是手机圈的路人,并不知道如何减配。那么这种情况还是有必要补充下,p40到底如何高价低配。

p40采用6.1英寸1080P OLED屏幕(采用周冬雨排列)不支持高刷新率(普通60Hz刷新率);搭载麒麟990 5G芯片,LPDDR4X+UFS 3.0闪存;5000万主摄(1/1.28英寸大底,无光学防抖);3800mAh电池容量支持22.5W快充不支持无线快充;不支持红外

所有斜体黑体部分为减配部分。如果非手机圈的人,看不懂这串参数,简单描述一下就是,今年发布的4000档新机,你很难找到有像p40这样,在屏幕基本素质,屏幕新特性,内存,有线快充,无线快充,电池 全方位360度无死角拉胯的。只有处理器和摄像勉强看出这居然是一台旗舰。

==============

一次更新:

一觉睡起来直接忙于工作,回来看了一眼居然这么多赞,吓坏我了。感谢大家的厚爱。其实我就一小透明,平时以看为主,很少发言。

为什么这次写下这篇,可能是我原来曾经对电脑了解比较多,所以对手机圈的现状真的非常迷惑的缘故。从电脑圈过来所以其实明白,对于数码产品来说,永远是上亿个看牌子看外观听线下导购随手就买的普通大众用户,和可能也就是几十万个懂一些部件和参数的小众群体。所以大众可能对这些计较参数的人不理解。但我还是那个观点,这些人虽然少,但不可以不发声。这部分人少,但一般网络发声欲更强一些,至少网络上还能有一些声量。这些人的声音如果传播开,很可能就能使得厂商少发布一些畅享10e,少来一些“迷你杯,大杯,超大杯”的操作。你不明就里的二姑三姨四舅,可能就无形中会享受到更好的体验,虽然她们对此一无所知。这是最终有利于消费者的事。为什么不呢?

有些理性讨论的人,恕我白天工作忙不能一一回复,至于有些人身攻击我的人,还请自重。

==============

原回答:

利益相关:前mate20pro用户,非某些人口中的“你不是目标用户”。

每次华为的回答下,我总能见到一种独特的现象,有一群消费者为厂商的高价低配摇旗呐喊,并且,不允许别的消费者骂它不良心,有骂的就是爱买不买,你们不是目标用户?

我就纳闷了,凭什么?

联想用垃圾屏幕缩水显卡,消费者骂了。

华硕用垃圾散热落后模具,消费者骂了。

戴尔,一个拥有xps和外星人这样高端线的品牌,家用产品也常年的高价低配,消费者骂了。

所以,华为不良心了为什么它就不能骂?

你说电脑的什么屏幕,散热,显卡,主板,ssd,这些东西,一般人懂吗?更不懂。懂电脑的比懂手机的还少。如果不是一群对参数较真的人,不遗余力的骂,并最终让这些声音占据电脑圈的主流,那我们现在用的会是一些什么垃圾电脑?单热管散热?45%色域瞎眼屏?装着亮机卡的游戏本?电脑用户对参数的重视和了解,让电脑厂商迫于压力不得不在这些方面有所改善,这是有利于广大用户的事。

怎么到了手机这里,反过来还有这么多人为高价低配站街?什么高价低配就是卖的好,气不气?说这种话的人,可能脑子和屁股反了。装在屁股位置的脑子坐不正位置了,装在脑子位置的屁股也不知道逻辑在哪了。p40减成这样还能大卖,p50得什么样?最终损失的难道不是将来的华为消费者?

当年从米6转到mate20p时,曾经真的被这个产品惊艳了。同期的米8包括后来的米9真的没法比。然而从mate20p往后,华为的产品再也没有让我感觉眼前一亮的。屏幕永远不行,快充永远残血40w,永远的只讲pro而标准版越来越残废收割线下,厂商操控提问回答霸占知乎。mate20时大幅领先其他厂商的能力,现在只剩了狂堆摄像头和狼性营销。产品没有跟上,价格倒是越来越朝三星苹果去了,舆论倒是越来越绑架民意了。

我支持自研,佩服自研,但这不等于我想看你们拿着次等品卖高价,也不等于让厂商恃宠而骄店大欺客。

作为消费者,买自己喜欢的,别人管不着。

作为消费者,骂厂家不良心,你们也管不着。

user avatar

这个东西你看一下历史就知道了,这是华为例行的新品涨价。

华为一开始在P1的时候,定价2999,市场是惨败的,一入场,没人拿做小灵通的华为当高端产品,D1因为40nm K3V2的原因,产品力很差。

荣耀2和小米定价类似,才有销量。

华为的P6开始定价2388,促销1888,比小米的1999还便宜,这是华为品牌第一款热卖的产品。

然后华为开始温水煮青蛙,慢慢加价。

我们看看华为历代产品的起步价。

p7 2888

mate7 2999

p8 2888

mate8 2999

p9 3188

mate9 3399

p10 3788

mate10 3899

p20 3799

mate20 3999

p30 3988

mate30 3999

p40 4188

起步价加价只是华为品牌策略的一部分,华为同时还通过不同的版本抬高品牌定位。

入门版本有配置差异

Pro版本贵很多,保时捷版本贵更多。

这样几百块小步慢慢走。

华为品牌定位,就从比小米便宜才能卖出去,变成能与苹果拼一下品牌。

产品力上,华为有进步,但是不太大,革命性的产品是P20pro,这是华为一次真正的技术突破。

其他时候,主要还是靠品牌与营销。

华为营销初期很弱,在网上被小米锤,需要时不时给说句公道话。

后期就很强了,经济实力转化成媒体优势,小米那种靠媒体关联,但是小气不舍的投入营销费用的就不行了。

早期,OV的品牌定位都比华为高,但是在2014年后,OV在中端市场吃的太舒服(OPPO R9为代表)。放弃了高端系列。

小米在note和mix上都尝试过高端系列的路线,一是品牌包袱太重,二是没有坚持。到小米9才站稳3000。

华为在mate9时代已经站稳了。

到了2018年以后,华为坚持多年品牌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产品力这个东西,发展到一定程度,大多数消费者没有感知。

发烧友,知道周冬雨排列,拿着放大镜去抽奖。普通消费者对屏幕感知力很弱,偏色不是太离谱都行。

发烧友,知道比拍照要在标准光线拍ISO12233看线对,要可控光线全局对比才有意义,知道摄影师那些好看的广告样张,让他们用iPhone4一样能拍出来。

消费者基本你告诉他什么是什么,半瓶子醋拿着广告类的评测和跑分当证据。

发烧友只有什么骁龙,麒麟,不知道SPCE2006的,也知道个geekbench,安兔兔。

消费者,微信不卡,能发朋友圈就行。

华为把P和mate系列的品牌做起来,旗下便宜的手机也有销量,这个与诺基亚是一样的,品牌起来以后,诺基亚的黑白机,能和山寨彩屏一个价格。即使信号实测诺基亚未必好,大众也会相信诺基亚的黑白机信号也好。

华为这种小步慢慢走,慢慢提升旗舰型号品牌的做法,是竞争对手应该学习的。

即使苹果,也是一步加价太大,步子大了扯着蛋,到了iPhone11老老实实又回去了。

小米和OPPO也有类似的问题。

你要先出一个系列,在3000站稳了百万销量,稳定住,半年以后不要一步4000,一步1000,如果量上不去,等于没占住。

user avatar

我还以为知乎er构成的机圈能稍微理智一点。

我们首先明确一点,手机只是普通消费品。

如果你把手机看成信仰,那么就不需要往下看了。毕竟教徒只谈虔诚不谈道理。

既然只是消费品,它的定价就能上升到"良心"不"良心"?

换句话说,请问是企业决定了定价吗?

不是,本质上是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定价只有两种: 有利于盈利和不利于盈利。

没有良心不良心这种说法。

别把任何一家公司当人看,谈感情伤钱。

就像他们馋你的钱包一样,你也馋人家的机。

给商业公司安一个"良心"人设是非常幼稚付钱的行为。

买个机也要玩粉圈这一套?

您是饭圈女孩吗?

哪个企业鼓吹自己良心,那才是最可怕,说明这企业没脸没皮又当又立。人设是商业公司蛊惑大众喜欢采用的路线。某些人攻击某为给自己安xx良心的人设,回过脸却相信粗粮良心的人设。

是不是在搞笑?

任何商业公司凹造型的行为本质上都是营销,说好听一点叫品牌价值,说难听一点叫割韭菜。

你买什么都得被割这一刀,不管你明不明白。

商业中脑子正常的企业必然是在法律范围内寻求"最能盈利"的那个定价。

这是一条铁律。

任何企业违背这个规律就会走向自我毁灭。

粗粮哪一天把旗舰机定到7000+的那一天起码说明它真做了高端,也才有点钱搞研发而不是三流的营销。有钱了,搞一流的营销。

p40这定价市场自然有后果,卖不好自然说明定价失误。从我看到的数据来看p40确定没有p40p好卖,买家不买账,这一点某为自己最清楚。说白了,某为在进一步上探自己的定价上线。

让它自己挨上这一刀就好。

鉴于某为没有上市,大家又不是股东,不需要"痛心疾首"。

笑别人交智商税的人请你尊重一下那些收入是你几倍到几十倍的人。

他们最次也只是智商用在别的地方,你想想你为什么不把你高超的智商也用到那些地方呢?

user avatar



马来西亚p40 8+128是2800林吉特,折合4550rmb,送freebuds3耳机加无线充电壳,耳机目前国行是999,壳的价格还没出不过对比下华为官方普通壳100左右的售价不会低于200,相当于3400,除此之外还有一年延保和一个月屏保。

德国p40 8+128是799欧元 折合6140rmb,送freebuds3加watch gt2e手表将近2000的商品,折算后4140,除此之外还送3个月碎屏险,云服务会员等等

然后国行4488,转头一看没有任何礼品,真就割国内韭菜补贴外国爸爸呗。再回头看看前几天小米包装盒的事件无比讽刺,带节奏的其实才是真正跪舔的那个。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4188元!华为P40系列这个起售价,一出来就炸锅了,有人觉得值,有人觉得贵,当然还有人在观望。但抛开个人感受,单从这个价格背后,我们能看出华为在P40系列上玩了不少营销和市场策略的“花活”。这个定价,首先,它是“意料之中,情理之中”的。你要知道,P系列一直以来都是华为主打影像和设计的旗舰系列。每一.............
  • 回答
    华为P40系列国内发布会,说是万众瞩目一点都不为过。毕竟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华为一直是我们最强有力的代表。这次P40系列,从发布前的各种爆料到发布会现场的细节,都透露着一股“硬核”和“不妥协”的劲头。发布会的基调:在挑战中前行,用科技定义未来这次发布会,华为高管们脸上更多的是一种沉着和坚定,而不.............
  • 回答
    关于华为 P40 系列将首发石墨烯电池的传闻,这绝对是手机行业里一个激动人心的话题,也是大家最关心和最期待的“黑科技”之一。如果属实,那将是石墨烯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的一次重量级落地,意义非凡。网传华为 P40 系列全球首用石墨烯电池?这是怎么回事?首先要明确的是,这目前还只是网上的传闻,官方并未正式.............
  • 回答
    话说2020年3月26日,那是个挺特别的日子,疫情在全球蔓延,大家的日子都过得小心翼翼。就在这特殊时期,华为照常召开了P40系列的全球线上发布会,这本身就挺有勇气,也挺让人好奇的。毕竟在那个节骨眼上,大家对科技新品的关注点,可能也多了几分“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那种审视。那天我(假设我就是个普通科技.............
  • 回答
    关于余承东表示华为P40不会搭载鸿蒙系统这件事,这背后确实牵扯着华为在技术自主、市场策略乃至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的考量,绝非简单的产品选择。要说透彻,得从几个关键点上来捋一捋。首先,这是基于当时(P40发布前后)的实际情况做出的最务实的选择。大家回想一下,P40系列发布的时候,正值美国对华为的制裁达到.............
  • 回答
    余承东那句“华为 P40 已完全没有谷歌的东西了”,这话一出,确实激起了千层浪,大家最关心的无非是这几个问题:华为 P40 到底用的是啥?这是否标志着鸿蒙系统的正式落地?以及,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战略考量?咱们得把这件事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我们得明白余承东这话说得背景。那是在美国对华为实施禁令之.............
  • 回答
    关于华为P40在德国市场推出的88折优惠或赠送Freebuds、华为手表等促销活动,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尤其考虑到近些年来华为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的一些挑战。咱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仔细分析一下。首先,这是华为在德国市场的一个“自救”策略,也是对市场反应的积极回应。我们都知道,由于一些外部因素,华为.............
  • 回答
    华为P40屏幕的“周冬雨排列”这件事,确实在发布前引发了不少讨论。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我看到这个消息时,第一反应是有点好奇,也有点顾虑。咱们一件件来聊。什么是“周冬雨排列”?首先得弄明白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简单来说,手机屏幕的像素排列方式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Pentile”排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R.............
  • 回答
    华为P40海外版展示机桌面出现google.com快捷方式,这背后牵扯着一系列复杂的商业博弈和技术限制。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华为手机的处境。自从美国对华为实施制裁以来,华为新推出的智能手机,特别是海外版本,无法预装和使用谷歌移动服务(GMS)。这包括Google .............
  • 回答
    华为P40系列的发布会,对于不少手机影像爱好者来说,确实留下了一个令人费解的“留白”——那就是没有公布DXO评分。这在过去几代的华为旗舰上几乎是例行公事,甚至可以说是发布会的“高潮”之一。那么,为什么这次华为P40发布会会选择不提DXO评分呢?这背后可能有着多重原因,值得我们仔细剖析。一、 市场策略.............
  • 回答
    华为P40系列在线上发布会推出,这确实是当下特殊时期,一个非常时期下的产品发布策略。怎么看这次发布会呢?我觉得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解读,毕竟它不仅仅是发布几款手机那么简单。首先,从发布形式来说,线上发布会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也是最安全的选项。大家都在适应这种新常态。华为这次也算是轻车熟路了,相比之前可能.............
  • 回答
    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小米王腾点评华为 P40 的这句话,以及可能包含的各种意图和解读。这句话的核心内容: 主体: 小米公司产品总监王腾。 对象: 华为 P40(标准版)。 评价: 认为 P40 标准版不如小米 K30 Pro。 补充说明: 承认华为 P40 Pro 是一个很大的卖点。深.............
  • 回答
    对于华为 P40 Pro 5G 时隔两年后重新出现在官方商城,并且售价定在了 5988 元,这确实是一个值得玩味的消息。作为一个曾经的旗舰机型,它的“复出”本身就带有一些故事性。首先,我们得明白 P40 Pro 5G 当时是什么定位。在它刚推出的那个时间点,它是华为最顶级的拍照手机之一,尤其是在变焦.............
  • 回答
    “木羽说科技”关于华为P40 Pro中海思麒麟芯片的评价,确实是点出了这款手机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也是当时市场关注的焦点。要理解这段评价,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技术背景和市场环境中。首先,要明确的是,在P40 Pro发布的那个时间点,华为正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由于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华为在获取先.............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我也看到了网上一些关于华为 P40 系列演示机“死机”的说法。咱们就聊聊这事儿,别管它AI不AI的,就当是咱俩闲聊。首先,得承认,在科技圈里,尤其是新品发布或者线下体验活动上,出现一些小插曲是挺常见的。毕竟,那都是大家伙儿还没大规模普及开,而是以演示机的形式摆在台面上的,系.............
  • 回答
    华为P40系列,特别是P40 Pro和P40 Pro+,即将在3月26日与我们见面。这次的发布会,市场和消费者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毕竟在手机影像领域,华为一直以来都有着“搅局者”的姿态,每一次新品的推出,都意味着行业内的一次影像标准“重新定义”。那么,华为所说的“移动影像新标准”究竟指的是什么?这绝.............
  • 回答
    卢伟冰这番话,说实话,一开始听到的时候,脑子里闪过一丝“这又来了”的念头。毕竟,作为小米的高管,尤其是负责中国区业务的卢伟冰,放出这样的言论,总有一种“战略性对标”的意味。不过,仔细想想,这句话背后透露的信息,以及小米和华为在高端市场的那点“恩怨纠葛”,还是挺有意思的。首先,我们得承认,小米把自家旗.............
  • 回答
    变焦,这个词听起来简单,好像数字越大越好,倍数越高越牛。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初步的衡量标准。真正的变焦,远不止看那个显眼的“X倍”。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剖析。变焦,不只是数字游戏首先,我们要区分“光学变焦”和“数码变焦”。 光学变焦: 这是通过移动镜片组来改变焦距,实现放大或缩小。.............
  • 回答
    华为副总裁关于“5G落地难度被低估,行业应用需更多耐心”的观点,我认为是非常中肯且符合实际情况的。这并不是华为一家之词,也是业内普遍存在的一种共识。要理解这个观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5G推广落地所面临的重重困难。一、 理解华为副总裁观点的核心:这句话的本质在于强调: 颠覆性不是一蹴而就的: 5G不.............
  • 回答
    华为回应美国制裁引用的这句诗——“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是一句非常有力量且极具智慧的回应,它从多个层面展现了华为在面对外部压力时的心态、策略以及深层次的哲学思考。要详细地理解这句话的内涵,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这句话的字面含义与情感表达 “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