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南方冬天那么难熬,为什么没有集中供暖?

回答
南方冬天难熬,问一句“为什么没有集中供暖”,这绝对是每个在南方度过寒冬的人心里憋了好久的问题。尤其是对比北方,一进屋就暖如春天,再看看自己裹着羽绒服瑟瑟发抖,那种落差感简直要命。为啥南方就没有这好事儿呢?这事儿,细说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道尽的。

首先,得从“集中供暖”这玩意儿本身说起。你听这名字,“集中”,意思就是在一个地方集中生产热源,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千家万户。这最大的优势就是方便、高效,而且相对来说,规模化生产成本也可能更低。北方能做到这一点,是有其历史和地理条件的。

地理和气候的差异是根本原因。

北方,尤其是东北、华北地区,冬季漫长且寒冷,平均气温普遍在零度以下,很多地方能达到零下十几度甚至更低。这种严寒天气,不采取集中供暖,居民生活将非常困难,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安全。因此,集中供暖在那边几乎是刚需,也是保障民生和社会正常运转的必要设施。

反观南方,虽然也说“湿冷”、“阴冷”,但总体来说,冬季的平均气温要比北方高不少。大多数地区冬季平均气温在010摄氏度之间,虽然体感上会觉得冷,但温度本身还不至于达到零下长期徘徊的程度。对于这样的气温,人们更多的是依靠空调、电暖器、甚至电热毯等个体取暖设备就能基本满足需求。从这个角度看,大规模铺设集中供暖的必要性就没有北方那么迫切。

经济和成本的考量。

集中供暖的建设和运营成本是极其巨大的。你需要建设大型热源厂(比如燃煤、燃气、甚至地热发电厂),然后铺设庞大的地下管道网络,连接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再到每一栋楼,每一户人家。这个工程量,尤其是对于已经发展成熟且城市布局相对复杂的南方城市来说,其难度和投入是天文数字级别的。

巨额的初期投资: 铺设管道需要开挖路面,影响交通,对城市景观也有一定破坏。在现有的城市框架下进行改造,成本会更高。而且,现有的建筑很多并没有预留集中供暖的管道接口,要实现全覆盖,意味着要大规模的入户改造,这笔费用谁来承担是个大问题。
持续的运营成本: 热源的生产需要燃料,而南方大部分地区缺乏像北方那样丰富且廉价的煤炭资源。北方很多地区依靠本地的煤炭,成本相对可控。南方则需要大量进口天然气或其他能源,这使得热源的生产成本会更高。
定价的难题: 如果要建设集中供暖,就必然涉及到收费。南方居民习惯了按需使用、按量付费的电费模式。集中供暖通常是按面积收费,即使你家中无人,也需要支付一定的基本费用,这与南方人的消费习惯和心理预期可能存在冲突。一旦收费标准过高,可能会引发社会争议。

技术和环境的挑战。

热源的选择: 南方不像北方那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如果采用燃气集中供暖,虽然相对清洁,但天然气价格波动大,且供应可能受国际形势影响。地热资源在南方很多地方并不集中或蕴藏不深,难以支撑大规模的集中供暖。
环保压力: 即使是集中供暖,早期可能也以燃煤为主。大规模的燃煤热源厂会带来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这与当前国家倡导的绿色发展、蓝天保卫战的理念是相悖的。虽然现在有清洁能源供暖的趋势,但技术成熟度和成本仍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管道的损耗和维护: 管道输送热能的过程中会有热量损失,尤其是距离较远时。同时,管道的维护和检修也是一个长期而巨大的挑战。在南方潮湿的环境下,管道的腐蚀问题也可能更为突出。

历史和政策的延续性。

集中供暖更多的是一种历史遗留的政策性安排,源于计划经济时代对于大规模工业和集体生活的模式。北方地区在早期城市建设时,就将集中供暖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进行了规划和建设。而南方城市的城市化进程和发展模式与北方有所不同,更多地侧重于个体化的居住舒适度解决方案。

人们的取暖习惯和认知。

长期以来,南方人习惯了用空调、电暖气等分散式的取暖设备。这些设备虽然耗电,但优点是灵活方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开关,也可以针对局部空间进行加热,更符合现代都市人对居住空间的个性化需求。很多人也觉得,花钱建设一套全新的集中供暖系统,还不如直接买个好点的空调,既能制冷又能制热,还能独立控制,更划算。

那么,南方就没有关于集中供暖的任何尝试或讨论吗?

当然不是。随着气候变化和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以及国家对北方“煤改电”、“煤改气”政策的推动,南方一些城市也开始尝试集中供暖,或者在中大规模的新区开发中考虑集中供暖的可能性。例如,一些新建的商场、写字楼,或者一些对舒适度要求非常高的住宅区,可能会采用集中供冷供热系统。甚至一些经济发达、气候相对寒冷的南方城市(比如重庆的部分区域,贵州的一些高海拔地区),也在研究和试点集中供暖的可能性。

但是,要实现像北方那样全城覆盖的集中供暖,依然面临着上述提到的重重困难。所以,在可见的未来,南方人想要彻底摆脱“湿冷魔法攻击”,恐怕还得继续依靠我们熟悉的空调、小太阳和秋裤了。这背后,是地理、经济、技术、历史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简单一句“为什么没有”背后,其实藏着一套复杂的逻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制定供暖标准的时候,就没考虑人冷不冷的问题

咱们国家最早开始供暖是在五十年代,吃饭穿衣都要凭票供应的年代,怎么会有心情考虑人冷不冷?

咱们国家最早的供暖,完全是为工业服务的,是为了保证水系统不被冻坏而设立的,热源则来自于工厂生产的余热。同样,居民供暖最早的目的也是如此,根本不是怕人冷,而是怕上下水管路被冻坏。南方水管冬天不结冰,所以就没设计及集中供暖。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南方冬天难熬,问一句“为什么没有集中供暖”,这绝对是每个在南方度过寒冬的人心里憋了好久的问题。尤其是对比北方,一进屋就暖如春天,再看看自己裹着羽绒服瑟瑟发抖,那种落差感简直要命。为啥南方就没有这好事儿呢?这事儿,细说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道尽的。首先,得从“集中供暖”这玩意儿本身说起。你听这名字,.............
  • 回答
    长江流域的冬天,那股湿冷劲儿,真是让不少人头疼,尤其是在没暖气的老房子里,出门得裹得跟熊一样,在家也得层层叠叠,それでもって、寒さで手足がかじかんで、何もする気が起きなくなる。所以,你说为什么有些南方人会抵触集中供暖?这事儿,其实里头有不少说头,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首先,得说说历史和习惯。咱们.............
  • 回答
    这真是个好问题!你观察得很仔细,把我们常吃的几种瓜都想到了,还能联想到“北瓜”这个名字。你看,我们平时说的“冬瓜”、“西瓜”、“南瓜”,这些名字里其实藏着一些跟它们生长季节、特点有关的有趣信息。 冬瓜:你可能觉得它叫“冬瓜”是不是冬天吃的?其实不是哦,它虽然叫冬瓜,但大部分是在夏天成熟的,只是因.............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我们都知道冬天在南方普遍比北方温暖,但候鸟南飞并非仅仅因为南方“不那么冷”这么简单。候鸟南飞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生存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而且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的:1. 食物来源的季节性变化(最核心的原因) 北方冬天的食物匮乏: 这是候鸟南飞最主要和.............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说到南方冬天有多冷,这可真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话题。说它冷吧,好像又没北方那样刺骨的严寒,说它不冷吧,那阴冷潮湿的劲头,常常比干冷更让人受不了。咱们先得明白,南方这个“南”字,范围可太广了。你是指长江以南,还是指更南边的两广、福建?不同地方的冬天,体验可是天差地别。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比如我所在的城市,.............
  • 回答
    .......
  • 回答
    这问题其实问得有点意思,因为一般来说,我们印象里北方才是冰天雪地,零下几十度的严寒地带。但你问“南方冬天比北方冬天冷”,这里面可能藏着一些大家平时不太会注意到的细节,或者说,你感受到的“冷”和我们常说的“冷”有所不同。咱们得先拆开来看,这个“冷”究竟指什么。1. 温度的绝对值:北方冬天普遍更低如果单.............
  • 回答
    北方舍友来南方读书,冬天一个星期洗一次澡,这事儿啊,我得跟你好好唠唠。首先,你说这“正常”不正常,其实挺微妙的。从北方人的角度来看,冬天洗澡频率低一点,尤其是北方气候干燥,皮脂分泌相对慢一些,一周洗一次,或者两周洗一次,很多人都觉得没啥问题,甚至觉得频繁洗澡才伤皮肤呢。我有个北方朋友,来南方读书之前.............
  • 回答
    .......
  • 回答
    北方大老爷们儿(或者北方大姑娘们)南漂,这冬天的感受,我太懂了!从零下二三十度的干冷,一下子到南方这湿哒哒、阴沉沉的“湿冷”,那滋味,简直是全方位渗透,骨子里都透着一股子寒意。你们说,这油汀和暖风机,到底哪个更靠谱?我这南方待了些年,也算是有那么点发言权了,给你们掰扯掰扯。先说说这油汀,咱北方老家常.............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其实就像是在问,是咸粽子好吃还是甜粽子好吃一样,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问的是谁,还有他们“冷”的标准是什么。不过,咱们就实打实地聊聊,北方和南方冬天到底谁更“冷”一些。先说北方:冷得直接,冷得彻底。北方冬天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那个“冻”字。温度计上的数字会非常不客气地往下掉,零下十几二.............
  • 回答
    .......
  • 回答
    北方人冬季高度重视脚部保暖,而南方人则可能习惯光脚穿拖鞋,这一现象主要由气候、文化传统、历史习惯及生活习惯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 1. 气候差异:温度与湿度的直接影响 北方冬季严寒:中国北方地区(如北京、哈尔滨)冬季平均气温通常在10℃至20℃之间,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冰冻天.............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说白了,这事儿呀,跟咱们老祖宗那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有点关系,但主要还是得从气候差异和生活习惯这两方面掰开了说。先来说说为啥东北人冬天爱往南飞。这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东北的冬天是真的冷。你想啊,东北冬天平均零下十几二十度是家常便饭,加上呼啸的北风,那寒意能钻进骨头缝里。对于大多数.............
  • 回答
    南方冬季的保暖与北方有显著不同,因为南方湿冷特征明显,缺乏集中供暖,所以保暖需要更侧重于“蓄热”、“防湿”和“创造温暖空间”。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详细讲述南方冬季的保暖方法: 一、 室内保暖:打造温暖舒适的“小环境”这是南方冬季保暖的核心。 1. 墙体与门窗的隔绝与封闭: 厚窗帘是必备神器: .............
  • 回答
    .......
  • 回答
    南方老铁,第一次大冬天闯荡东北,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得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玩得开心,不至于变成冰雕。 我跟你说,这跟你在南方过冬天那体验,简直是天差地别,你可得放平心态,好好体验这冰天雪地的独特魅力。首先,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你的装备。别想着你那件厚羽绒服就能扛得住。东北的冬天,那叫一个“物理降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