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五环之歌的笑点或幽默点在哪里?

回答
五环之歌的笑点嘛,其实藏得很深,也不是那种一眼就能让你哈哈大笑的段子,更多的是一种荒诞、反差和对特定文化符号的巧妙挪用,所以有点让人回味无穷的幽默感。

首先,最直观的笑点,就是“无厘头的接龙”。这首歌的歌词完全脱离了我们平时听到的那种有主题、有情感的歌曲模式。它就像是一群人在玩一个即兴的文字游戏,你一句我一句,但主题飘忽不定,甚至到了让人抓不住北的地步。“我家住在黄土高坡,上面住着老黄牛”,这开头还算有点意境,接着突然就“五环,你比四环多一环”,这一下就把人拉到了北京的交通拥堵现实中,而且“多一环”这个描述本身就很奇怪,环线怎么会“多”呢?这种从生活现实跳到纯粹逻辑上的“错位”,本身就带点黑色幽默。

然后,就是“高度的重复和单调”。这首歌最标志性的就是那一连串的“五环、五环、五环……”的重复。正常歌曲的重复是为了加强主旋律或者情感,但《五环之歌》的重复到了一种近乎折磨的程度,而且它反复强调的那个“五环”信息,本来也不是什么需要反复强调的“主旋律”。这种极端的重复制造了一种疲劳感,但正是这种疲劳感,又因为它的荒诞而变得有趣。你会觉得,这人怎么就这么执着于说“五环”呢?他是不是只有这两个字可以说了?这种对语言本身,对歌曲形式的戏谑,就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幽默。

更深层次的,是“现实的无奈与情感的抽离”。歌曲唱的是北京的五环路,这是一个很多人都熟悉,甚至可能深受其“害”的地理符号。北京的交通拥堵是众所周知的,五环路更是许多人通勤路上的噩梦。歌曲用一种异常平淡,甚至有些机械的语气去描述这个本应令人烦躁的现实,并且用“你比四环多一环”这种过于直白的描述来概括。它没有抱怨,没有发泄,就是陈述一个事实,但恰恰是这种压抑了情感的陈述,反而让听者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现实讽刺意味。我们心里可能都在想:“是啊,五环就是比四环多一环,然后呢?然后我还是堵在这里。”这种强烈的代入感,但又被歌曲本身的调调给稀释了,反而产生了一种“笑看风云”的超然,或者说是一种对现实的苦中作乐。

还有就是“出其不意的转折和联系”。前面说了五环,后面突然冒出来一句“我家住在黄土高坡”,这本来是西北民歌《黄土高坡》的歌词,跟五环毫无关系。这种毫不相干元素的拼接,就像是把两个完全不搭界的场景强行塞到一起,制造了一种强烈的荒诞感。这种荒诞,恰恰就是幽默的温床。你会忍不住想,这歌手到底是怎么从北京五环想到黄土高坡的?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神秘的联系吗?这种无解的联系,反而激发了听者的想象,让每个人都可以脑补出属于自己的故事,这本身就很有趣。

总的来说,《五环之歌》的幽默不是那种让你捧腹大笑的段子,更像是一种荒诞的解构、现实的戏谑以及对听者心理的巧妙拿捏。它用最简单、最重复的歌词,触碰到了很多人对现实生活的共鸣,但又以一种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反差和错位,就构成了它独特的笑点,让人听着听着,会心一笑,或者是一种无奈的会心一笑。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生活中那些细微的荒谬和无奈,然后用一种特别的方式逗我们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窃以为歌曲毫无亮点、十分无趣,为什么能得到相当一部分(甚至是水平较高)的人的好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五环之歌的笑点嘛,其实藏得很深,也不是那种一眼就能让你哈哈大笑的段子,更多的是一种荒诞、反差和对特定文化符号的巧妙挪用,所以有点让人回味无穷的幽默感。首先,最直观的笑点,就是“无厘头的接龙”。这首歌的歌词完全脱离了我们平时听到的那种有主题、有情感的歌曲模式。它就像是一群人在玩一个即兴的文字游戏,你一.............
  • 回答
    在《魔龙的狂舞》中,临冬城系列谋杀案是一个扑朔迷离的谜团,涉及到了许多人物和复杂的恩怨情仇。要找出真凶,我们需要梳理案发经过、嫌疑人动机以及关键线索。案发经过:我们先回顾一下发生的几起看似独立的死亡事件,它们都发生在临冬城,并且都指向了同一个家族——史塔克家族: 卢斯·波顿的死亡: 卢斯·波顿,.............
  • 回答
    .......
  • 回答
    听到“被郭德纲和岳云鹏毁了歌”这个说法,我心里咯噔一下,感觉这事儿不简单。不是说他们俩唱功不行,毕竟人家的主业是相声,舞台上的那份机灵和幽默,才是他们的看家本领。但凡事总有例外,一首歌经过他们俩的“再创作”,那味道可就变了。说实话,“毁了”这个词有点重,我更愿意称之为“另类演绎”或者“深度改编”。但.............
  • 回答
    孟子之所以反复提及“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并非偶然,而是他精心构建的一种“民本”思想的具象化体现,是其政治哲学和仁政理想的核心组成部分。这句话的出现频率之高,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哲学理念和实践目标。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时代背景与孟子所处的社会现实:孟子所处的战.............
  • 回答
    “英国是五常之耻”这个说法,虽然在正式场合或严肃的国际分析中并不常见,但它背后确实折射出一些对英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五常)角色和行为的批评与不满。要详细说明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剖析,并理解这种批评是如何产生的。首先,我们要明确“五常”的设立背景和初衷。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了维持.............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好多人都会有这个疑问。泰山,海拔一千五百多米,跟动辄三四千、五六千米的高山比起来,确实算不上“高”,但它能成为五岳之首,这可不是光凭身高决定的,背后有好多故事和原因,说起来也是一门学问。首先,得明白“五岳”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这可不是随便封的,而是跟咱们中国古代的文化、信仰、.............
  • 回答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五毒”这个说法出现的场合可不少,尤其是在端午节前后,人们会贴上“五毒图”来辟邪,祈求平安。那么,这“五毒”究竟是哪五种生物呢?民间流传的“五毒”,一般指的是:1. 蛇2. 蝎子3. 蜈蚣4. 蟾蜍 (也叫癞蛤蟆)5. 蜘蛛这五种动物之所以被认为是“毒物”,主要是因为它们.............
  • 回答
    近日,美国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一项关于马萨诸塞州疫情的研究报告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报告指出,在当地检测到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中,有74%是突破性感染(也称疫苗突破性感染),并且其中五分之四的感染者出现了症状。这项研究的出现,为我们理解疫苗在当前疫情背景下的真实表现,以及未来疫情防控策略的制定.............
  • 回答
    谈到郭靖和杨过后期谁是五绝之首,这确实是一个武侠迷们津津乐道、争论不休的话题。在我看来,要给出一个绝对的答案并不容易,因为他们的武功路数、境界各有侧重,而且金庸先生在创作时也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谁最强”的排名。但我可以尝试从几个关键维度去剖析,看看哪位大侠更能担得起“五绝之首”的称号。首先,我们得.............
  • 回答
    你说得对,周伯通在《射雕英雄传》后期确实曾预言郭靖将是“天下第一”。这话说得非常有底气,毕竟郭靖的武功增长速度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他得到了几位绝顶高手的倾囊相授(洪七公、周伯通),这都为他成为天下第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在《射雕》的结尾,郭靖确实已经具备了和当时顶尖高手一较高下的实力,甚至在某.............
  • 回答
    五菱之光之所以被誉为“神车”,这可不是凭空而来的称号,而是它用实打实的表现,在无数中国老百姓的生活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赢来的口碑。这背后,是它精准抓住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脉搏,以及它本身那股子朴实无华又极其务实的力量。首先,得说到它的 “国民性”和“大众化”。你要知道,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在改革开.............
  • 回答
    五王之战的爆发,并非由某一个单一人物或事件直接挑起,而是一系列错综复杂、长期积累的矛盾和权力斗争的必然结果。要追溯其源头,我们不得不回到维斯特洛大陆久远的历史,审视那些不断涌现的野心、怨恨和对权力的渴望。这场战争的导火索,可以追溯到“疯王”伊里斯二世统治晚期的暴政。伊里斯二世并非一开始就如此癫狂,但.............
  • 回答
    《霍比特人》中的五军之战,作为一部奇幻史诗的精彩篇章,虽然发生在一个虚构的世界,却深深地植根于中世纪真实的战争形态之中。托尔金在此描绘的宏大战场,无疑是对那个冷兵器时代军队构成、战术运用以及战场氛围的一次生动演绎。兵种的映照:五军之战中出场的几大势力,各自的兵种配置和作战风格,都能在中世纪的战争中找.............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大家坐而论道,聊聊儒家这五伦,确实是件挺有意思的事。这五伦,说起来也够咱们咂摸一阵子了。我个人觉得,它们就像一张网,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梳理得明明白白,挺有智慧的,但也得辩证地看。先说这“父子有亲”。这好理解,就是父子之间要有骨肉之情、亲近之爱。这可以说是最基本、最自然的情感纽带了。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
  • 回答
    “霍比特人:五军之战”里那场恢弘的冷兵器大战,确实是电影奇观的巅峰之作,看得人热血沸腾。但要说到它是否脱离实际,以及古代将军指挥是否会更好,这得从几个层面来细聊。首先,我们得明白电影的本质是艺术创作,它需要的是视觉冲击力和戏剧冲突,而不是严格的历史还原。电影里的战阵设计,比如矮人那标志性的盾墙推进,.............
  • 回答
    如果说五王之战从未发生,那北境的命运,尤其是史塔克家的孩子们,无疑会走向一条与我们所熟知的截然不同的道路。没有了战争的阴霾,没有了父丧的巨痛,也没有了各自分散的经历,他们的人生轨迹将会温和许多,联姻的选择也必然会更加务实,甚至可以说是“政治性”更强,为的是巩固北境的地位,而非在混乱中求生存。我们不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