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异则事异,环境发生了巨变,历史从来就不会给他人以抄袭的机会。
刘邦在彭城之战后逐渐认清了自己跟韩信的差距,最终决定将前线总指挥的大权移交给韩信。这时的刘邦在军事和政治上都很成熟了,在军事和政治上编制了一张天衣无缝的项羽包围网。
其实论能力,项羽只能说在作战指挥上能与韩信打个平手。在战略上和后勤管理等方面远不是张良与萧何的对手。
杜聿明在陈官庄,还能力挽狂澜吗?
10月歼敌一亿,转进千里,12月就被砍死。而从彭城之战算起,项羽优势在我,不过33个月,不到3年时间就被刘邦消灭了。
因为有韩信将兵三十万硬刚项羽,韩信既然敢和项羽打了,项羽就赢不了。
原因有二:
1、韩信太了解项羽了,曾经“数以策干羽”,项羽的优点弱点韩信一清二楚。这是知彼。
2、韩信是国士,是多多益善的兵仙韩信。能力高于刘邦、章邯,判断更加准确。韩信既然想打,就说明必胜。这是知己知彼。
3、韩信的指挥能力和项羽同水平,换刘邦指挥,项羽可能真能力挽狂澜。决定性要素:韩信足够强,汉军其他人都差一个一个档次。换刘邦亲自来,就算有韩信辅佐,能够知己知彼,但刘邦指挥水平有限,可能仍然打不过项羽。
韩信愿意打,加韩信指挥。最终的结果就是:
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
项羽虽然猛,能够让此前天下无敌的韩信“不利,却”,但终究逃不过失败的命运。
可能有人不太清楚将领对部队的重要性
铣将文士弘率精兵数万屯清江,孝恭欲击之,(李)靖曰:“士弘,铣之健将,士卒骁勇,今新失荆门,尽兵出战,此是救败之师,恐不可当也。宜自泊南岸,勿与争锋,待其气衰,然后奋击,破之必矣。”孝恭不从,留靖守营,率师与敌合战。孝恭果败,奔于南岸。敌委舟大掠,人皆负重。靖见其军乱,纵兵击破之,获其舟舰四百余艘,斩首及溺死将万人。
同样一支军队,仅仅是决策不同,就导致了战果不同,甚至反败为胜。
考虑到有人不懂打仗是怎么回事,有的人可能以为,打仗充满不确定性。实际上不是的,战争或者战役能发生只有三种情况:1、双方都觉得自己打的赢,这种就是斗智斗勇;2、遭遇战:双方被迫交战,提前没有预见;3、攻防战:一方被迫应战,另一方主动进攻。
刘邦之所以打不过项羽,在于不懂自己有多弱,不懂项羽有多强,以为有了五十六万军就能赢项羽三万。所以才有彭城大败,而大败之后,即便韩信来亲自指挥,也打不过项羽了。因此韩信选择北伐,而北伐之后,形势逆转,拖得越久,项羽越难翻盘。韩信的高明,就在于战略上的高明。项羽的强悍,则是战术上的强悍。
韩信对胜负的判断非常清晰,因此韩信既然敢出兵。就是必胜的,因为不胜,不战。但这也不是说,此时战,谁都能赢,不信你换曹参来指挥三十万大军攻打项羽试试?能赢,指的是,韩信指挥下能赢,仅此而已。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孙子兵法·计篇第一》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兵法·谋攻第二》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孙子兵法·军形第三》
试想:
鸿沟议和:
刘邦:哎,溜了溜了,终于可以不跟项羽打了。
张良:不行呀,此时项羽缺粮少食,正是进攻的时机。可以约彭越、韩信来搞一波。
刘邦:(思考片刻)行,快派使者去约。我们冲!
刘邦追击后:
项羽:刘老三怎么追来了?难道韩信来了?
刘邦:韩信、彭越怎么没到啊?可恶,给我讨伐韩信、彭越!
张良阻止。
项羽:什么呀,根本没人来支援刘邦呀。就你一个刘老三敢来搞我?干了,兄弟们。
刘邦:你以为我一个人干不赢你?你项羽是个什么东西,给我上!
刘邦大败,坚守不出。
项羽:该死的刘老三,居然没干死他。可惜我军力确实不行了,要是以前,他还能有资格在我面前防守?
刘邦:(阴沉脸)
张良:(小心翼翼)给韩信、彭越打钱吧。
固陵之战前:
使者:请齐王出兵。
韩信:哎呀,时机不成熟。你看我这新降的楚军还没安置好,军心不稳。齐军,都还没时间训练。我本部本来就没多少兵马,前段时间弄的赵军早就还给赵王了。现在打项羽,不稳呀。你回去告诉汉王,我们已经夺取了天下大半。稳住不浪就行了,不要硬刚,运营懂吗,运营。
此前淮南:
使者:请淮南王出兵。
彭越:。。。(礼貌客套,实际:韩信不动我不动。)
固陵后:
齐国:
使者:汉王许诺齐王xxx地,地图如下。
韩信:。。。不是说不打的吗,怎么还打啊。既然都这么说了,也确实没办法了。但我提前说好了,赢是能赢,但是不符合我的要求呀。我的要求是完胜,这下我觉得很难完胜哦。
淮南:
使者:汉王许诺淮南王xxx地,地图如下。
彭越:(心想:齐王都同意了,我也同意吧)好好好。
会师垓下后:
刘邦:(表面笑嘻嘻,实则)齐王和淮南王都来啦,坐坐坐,商讨垓下战役怎么打。
韩信:汉王中午好,但我之前不来确实是我觉得没必要现在打啊,使者没和你讲清楚吗?blablabla(开始解释)
彭越:我觉得吧,现在打项羽肯定稳赢了,我可以负责外围继续断绝项羽粮草,骚扰项羽后勤。
韩信:如果要打,那只能我主攻喽。我带了三十万军来,由我主攻项羽,汉王为我掠阵。
刘邦:(笑嘻嘻)行,齐王、淮南王加油。
会后,陈平好像和刘邦秘密交流了什么。
垓下决战前:
项羽:(心想:这把韩信也来了,彭越还在骚扰,难顶哦)今天,我们和他们决一死战。。。部署中。。。
韩信:(这把能赢,但是我不服呀。虽然我这支军队训练的时间不够长,而且有很多降兵,但我觉得二十万应该刚得过吧,毕竟项羽也是疲兵,我是生力军。)来,这样安排,如果我中军刚得过,项羽直接输。如果我中军刚不过,我会稳住阵脚,退后。这时候项羽肯定复制巨鹿的套路,快速追击我,但我很强,他灭不掉我。两翼(各五万)按预先计划切项羽中路,把项羽后续部队截住,然后我们三军夹击他一军,他就是天神下凡,也打不赢我们。
垓下决战前期:
项羽:(只能复制巨鹿套路了,这把期待奇迹发生。)对面是齐王的战阵呀,我看不过如此,兄弟们,冲!
韩信:(tnnd,今天非要爆杀项羽一波,区区霸王,何足道也。)诸将安部署,迎战项羽。
项羽:这韩信确实有两把刷子啊,但不是我的对手!!!兄弟们,冲散他们的阵型!!!
韩信:(哎,这还是刚不过呀。项羽的兵还是强呀,如果让我再训练一年,应该可以打赢,可惜要不得,只能玩儿战术阴你了)诸将按部署退军,节节抗击,分段掩护撤退。
项羽:(这韩信怎么还不散架呀,看着好像还有指挥的样子)别让他们撤军,各部逮住他们就猛揍。本部随我追杀韩信!
垓下决战中期1:
孔费二将:齐王神算,项羽果然开始追击。各部准备,待项羽主力前部一过,立刻进攻,把他们节节切割。
项羽:(韩信这厮,怎么就是冲不散呢,真耐打,感觉要出问题了呀)区区韩信不过如此,诸将进击,斩韩信者封千户侯,斩刘邦者封万户侯!
韩信:(项羽应该马上进包围圈了,好烦呀,全胜战绩没了,要是再给我一年qwq)要严格监察各部有没有按计划进行,特别是展开防御的前军,防御阵地一定要稳固,明天我去检查。还有殿后的后军,再重申一遍,不要恋战,五天后务必按计划撤入防御阵地。
垓下决战中期2:
孔费二将:就是现在!
项羽:(原来是在现在进攻,确实很致命,我要稳住,把正面的韩信本部击垮就能赢了)全力进攻韩信,侧卫部队拖住两翼敌军,中军昼夜不停,猛攻韩信。
韩信:(差不多收尾了)后军务必在一天内撤回防御阵地嗷,违者军法从事。
垓下决战中期3:(项羽攻韩信不克)
孔费二将:建功立业,就在今天!!!兄弟们,给我冲!!!
项羽:(这营寨真难啃啊,韩信原来在这里等着我吗,这下搞不过了)
韩信:项羽只要退军,就立刻全军出击,咬住他。
垓下决战中期4:
孔费二将:冲!灭了项羽。
韩信:全军突击!
项羽:这。。。
垓下决战后期1:
项羽:各部原地抱团结营防守。对虞姬说:“没想到我也有被困在营寨的一天,上次被困,还是宋义上任那会儿。
韩信:项羽虽然大败,但是穷寇勿迫,小心被算计。等我妙计搞他一波心态,对了,上次要后勤找的楚乐歌姬找到了多少?还有要各部从楚国降卒中找的会唱歌的找了多少?
垓下决战后期2:四面楚歌
项羽:韩信这厮,把我里三层外三层围死了啊。部队也缺粮少食,难顶哦,只能尽快突围了。
韩信:看我心理战攻势,音乐,起!!!
诸将:大王,有大量汉军在我们附近唱楚歌。
项羽:怎么这么多人唱楚歌,汉已经得到了楚国吗?怎么可能有这么多楚人?
诸将:韩信此前得到了不少楚军,因此有很多会唱楚歌的人也不足为奇。
项羽:哎。
垓下决战后期3:霸王别姬
项羽:(内心:哎,算了算了。认输了,既然生了项羽,又为什么要生韩信呢?这不是天命吗?)
虞姬:大王宽心,妾为大王舞一曲。
项羽悲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曲尽,舞毕。虞姬自刎。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是不是很合理。
因为史记里太多浪漫主义色彩的想象了。
真的特别像我玩汉匈决战,满装备去刷劫匪,一人挑一百个也没问题。
项羽虞姬唱歌的时候,在门外站岗的小兵把歌词都记下来并告诉了司马迁?还是项羽在垓下还有心思把别姬的歌曲写下来,总不至于是当着汉军的面唱了一遍吧。
最后项羽冲锋的时候说天亡我,非战之罪也。是怎么传到司马迁那的?那28个小兵和项羽都战死了,不可能是他们说的。那么汉军会有人专门听听项羽的遗言?
电脑上打游戏杀一百个人我手指头点鼠标都有点累,拿着长枪,带着盔甲,还跑了一晚上,带着二十八人打五千骑兵,下马步战,一人击杀一百多个。说实话我打游戏都做不到。
或许吧,人和人的体质是不能一概而论的。武松醉酒拳打猛虎,李逵在嫉妒愤怒的情况下打死四只老虎,项羽杀一百个人算什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