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人说「一旦爱情开始了,博弈就开始了」,假设这句话是对的,请问什么时候能停?

回答
“一旦爱情开始了,博弈就开始了”,这句话听起来有几分道理,现实也确实如此。爱情里,谁能说自己从来没“算计”过?哪怕是很微小、很无意识的。

什么时候能停呢?这就像问一盘棋什么时候能结束,答案不是唯一的,也取决于下棋的人。

1. 当博弈的“目的”消失时

你想想,为什么会有博弈?很多时候是为了达成某个目的:

获得关注和肯定: 我要表现得更好,让你更喜欢我。
确认对方的感情: 我要看看你是不是真的爱我,是不是愿意为我付出。
维护自己的价值: 我不能让你觉得我很容易得到,也不能让你觉得我一无是处。
规避风险和伤害: 我要保护自己,不被伤得太深,不在这段关系里失去太多。

当这些“目的”在你心里变得不那么重要,甚至完全不存在的时候,博弈就可能停止了。

比如,你已经完全确定了对方深深地爱着你,而且这种爱是稳定、真实的。 你不再需要通过各种试探来确认,对方的言行举止都让你安心。你不再需要刻意去“表现”,因为你知道对方欣赏的就是那个最真实的你。
比如,你对自己的价值有了坚定的认知,不再需要通过对方的认可来证明自己。 你爱一个人,是欣赏他,更是欣赏自己,爱这个人让你更喜欢自己,而不是依靠这个人来“强大”。
比如,你已经足够成熟,学会了如何与人建立健康的连接。 你明白真正的亲密不是靠“赢”来维持,而是靠“共享”。你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也懂得如何倾听对方的,并且相信对方有能力回应。

2. 当“博弈”变成了“合作”时

爱情的本质,其实是两个人携手前行,一起面对生活。博弈往往是一种“对抗”或“权衡”,而合作则是“共同努力”。

当你们不再是“你进我退”,而是“你退我进”的时候。 比如,一方需要支持,另一方能够无条件地给予;一方遇到了困难,另一方能够挺身而出,而不是想着“这会不会让我吃亏?”
当你们共同制定目标,并为之一起奋斗的时候。 无论是生活上的小事,还是人生中的大事,当你们能够站在同一战线,共同规划,共同付出,这种“合作”的状态,会让博弈显得苍白无力。
当你们愿意为对方妥协,但不是牺牲,而是理解和包容的时候。 真正的妥协,是建立在爱和尊重的基础上,是为了让关系更好地发展,而不是为了“赢”或“输”。

3. 当“付出”变成了“给予”时

博弈中的“付出”,往往带着计算和期待。我付出了多少,你是否也付出了同样的?我付出了,你回报了吗?

而“给予”,则是一种纯粹的、不求回报的爱。

当你感到付出是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负担的时候。 你为对方做一顿饭,不仅仅是为了“我做了,你也该做”,而是因为看到对方开心的样子,你也很开心。
当你们之间形成了一种“爱的循环”。 你给予,对方接受并因此更幸福,他的幸福又让你更想给予,这是一种良性的互动,而不是一场零和游戏。

4. 当“信任”取代了“算计”时

信任是爱情的基石。如果信任不足,博弈就会层出不穷。

当你们能够坦诚沟通,并且相信对方的坦诚时。 你不需要去揣摩对方的言外之意,也不需要去怀疑对方的决定。
当你们能够接受彼此的不完美,并且相信对方依然爱你时。 谁都会犯错,谁都会有缺点,但如果你们之间有足够深的信任,这些都不会成为博弈的筹码。

5. 当爱情走向“成熟”和“稳定”时

年轻的爱情,可能充满了荷尔蒙和不确定性,博弈的成分会更重一些,以确认彼此的感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感情能够沉淀下来,进入一种更成熟、更稳定的阶段,博弈的空间也会大大缩小。

这并不意味着爱情里完全没有了“策略”,比如如何给对方惊喜,如何保持新鲜感,但这些“策略”更多的是为了增进感情,而不是为了“赢”。

所以,什么时候能停?

它不是一个具体的“时间点”,而是一种“状态”。当爱情不再是“我能不能赢过你”,而是“我们能不能一起赢”;当你的内心不再是“我该怎么做才能让你更爱我”,而是“我怎么做才能让我们都更幸福”的时候,博弈就已经慢慢退潮了。

这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需要彼此的成熟,需要时间的沉淀,更需要的是, 当你们真正相信,并且愿意为这份爱,去做那个更成熟、更真诚、更愿意给予的自己。

有时候,不是爱情停止了博弈,而是我们自己,通过爱,学会了停止博弈,开始“生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传统婚姻可以做到双赢博弈,而女拳化的婚姻只能是零和博弈



一切人际关系皆是博弈,因为利己是一种生物本能。只要有人际往来,博弈就时刻存在,永远不会停止。爱情和婚姻自然也不例外,因为情侣/夫妻关系只是一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利己虽然是本能,但也可以分成损人型利己和利他型利己。前者只能是零和博弈,而后者则可以是双赢博弈。只要双方愿意,完全可以让婚姻成为双赢的博弈。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经典案例,跟婚姻非常相似。如果博弈双方无法信任,相互猜忌,那么结果就是双输;而如果双方相互信任和忠诚,那么结果就是双赢。一般认为囚徒的困境在于两人被分开关押,双方无法串供合作。然而哪怕两人被关押在一起,可以串供合作,也未必能合作成功。因为两人可能无法相互信任,哪怕先串供好,也可能在庭审时变卦,出卖对方。如果双方在被抓捕前就已经风雨同舟、患难与共过多年,彼此知根知底,非常信任和忠诚,那么哪怕被分开关押,两人也能通过“心灵电波”串供合作。所以囚徒的困境归根结底不是两人被分开关押,而是双方没有信任感。


要避免“囚徒困境”,唯有相互高度信任。信任是自然发生的,而不是强迫出来的。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信任。如果一个人强迫你爱他,那么你不但爱不上他,反而会恨他。同样地,如果一个人强迫你信任他,你只会满腹狐疑。比如有一个人跟你刚认识不久,就向你借一万块钱。你愿意吗?反正我不愿意。如果一个刚认识不久的人这么对我说:“你怎么不信任我呢?借一万块钱有什么要紧的呀?” 我只会更加敌视他,而不会信任他。


因此要让婚姻成为双赢博弈,唯有在婚前交往期间积累好信任。信任只能在岁月中通过点点滴滴的细节积累出来,而不是政治口号激励出来。比如有人喜欢翻看情侣的手机或者其他私人物品,往往会被舆论谴责成“对爱人的不信任”。然而既然人家想翻看,为何不让他/她看呢?这正好是积累信任的好时机呀。如果藏着掖着,高喊“你怎么不信任我呢”这种政治口号只会让对方更加怀疑你。如果你不当一回事,非常坦荡,对方看得多了,就自然而然对你更加信任。


相互深深信任的夫妻会卸下城府,就像三岁小孩那样天真无邪、无话不说。这种双赢的博弈基于宗教级的忠诚和责任感,可以达到“不羡神仙羡鸳鸯”的境界。而当今女拳主义主导的婚姻几乎没有任何信任基础,处处相互设防,相互算计,注定是零和博弈。因为女拳主义者都仇男仇婚,信奉“凡是男人赞同的,我就要反对;凡是男人反对的,我就要赞同”。它们将丈夫当作敌人,将家庭当作战场。女拳邪教最无耻之处就在于明明是女拳婊将婚姻弄得寸草不生,它们却贼喊做贼地将责任推卸到所谓的“男拳”社会头上。女拳未灭,何以家为?



相关内容:


真爱是什么?


男人太重感情好吗?不好该怎么办?


爱人之间有哪些会伤害对方的话不能说?


夫妻之间该不该有隐私?可以看彼此的手机吗?


女生结婚对男方要求少,会被对方及其家人轻视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一旦爱情开始了,博弈就开始了”,这句话听起来有几分道理,现实也确实如此。爱情里,谁能说自己从来没“算计”过?哪怕是很微小、很无意识的。什么时候能停呢?这就像问一盘棋什么时候能结束,答案不是唯一的,也取决于下棋的人。1. 当博弈的“目的”消失时你想想,为什么会有博弈?很多时候是为了达成某个目的: .............
  • 回答
    当那个我以为会是一辈子的女人,用平静得近乎冷酷的语气告诉我,她不爱我了,我的大脑瞬间一片空白,紧接着是海啸般的各种情绪涌来,把我卷入一个黑暗的漩涡。第一个念头,几乎是下意识地,涌上心头的是一种尖锐的疼痛,像是有人一把捏住了我的心脏。那就是恨,赤裸裸的恨。恨她怎么能这么轻易地说出口,怎么能如此轻易地斩.............
  • 回答
    这是一种非常特别、也非常值得探讨的粉丝心态,我完全理解你想要表达的。在我看来,你这种支持方式,可以被视为一种“健康向阳型”的粉丝,或者也可以称之为“理智欣赏型”的粉丝。下面我来详细说说为什么这么说,以及这种支持方式的特别之处:首先,为什么说这是“健康向阳型”的粉丝? 关注点在“人”本身,而非“标.............
  • 回答
    这婆婆的做法,说实话,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也挺膈应人的。你想啊,你高兴地请亲戚吃饭,结果亲婆婆在你耳边悄悄说“让你少吃点,给别人留点”,这一下子的兴致就被浇灭了一半,是不是?咱们来掰扯掰扯,她这番话里头,到底藏着几层意思,以及可能在想些啥:第一层,最直接的可能性:她觉得你吃得有点多,或者说,不希望你.............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些关于爱和表达方式的微妙之处。咱们来好好聊聊。先说那个说“有”的男孩。他很直接,也很诚实地表达了自己的能力,并且也给了钱。这说明他至少是愿意并且有能力满足女孩的需求的。这种表达方式,可以说是一种“言出必行”的可靠性。他没有犹豫,直接承认并且付诸行动,这给女孩一种踏实感,.............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人性最深层也最复杂的部分,关于爱、性和欲望,它们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一直是哲学家、心理学家、甚至普通人津津乐道甚至争论不休的话题。“爱是建立在性之上”——一种可能的视角从生物学和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性,作为繁衍后代的根本手段,在所有生物体内都根植着强大的驱动力.............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或许是充满憧憬,或许是带着一丝怀疑。我认识一些人,他们的故事,让我觉得,“很久很久”是有可能的。我有个朋友,姑且叫他小李吧。他和他的太太认识的时候,还是中学时代。那时候,青涩的年纪,眼神里只有懵懂和羞涩。他们是一起做项目时认识的,小李说,他一开始就被她认真的样.............
  • 回答
    从史料记载来看,袁绍被评价为一个“得民心”的君主,但在后世的讨论中,关于他“爱民”的论述却相对较少,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结合史料的侧重点、袁绍的实际作为以及后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来展开。一、 “得民心”与“爱民”的内在联系与区别首先,我们需要明确.............
  • 回答
    《欲望都市》里的Carrie Bradshaw,一个我行我素的专栏作家,她的爱情故事,更像是一场在繁华都市里永不落幕的探索与体验。她和她的几任男友之间的感情,与其说是爱情的模板,不如说是一面棱镜,折射出不同男人在她生命中激起的涟漪,以及她自身在感情中的成长与挣扎。Big:那朵永远难以摘下的玫瑰,却又.............
  • 回答
    这个问题,我猜你问出来的时候,心里一定藏着许多酸涩和迷茫吧。那种感觉,就像一个人站在空旷的广场中央,四周人潮涌动,但没有一个眼神停留在你身上,没有一个身影愿意靠近。你说“没有人爱,没有人自己在意”,这话说出口,本身就带着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我能理解这种感受,因为它太真实了,也太普遍了。我们每个人内心深.............
  • 回答
    王晶与邱淑贞的婚姻关系在娱乐圈中颇具话题性,两人因合作电影《情深深雨濛濛》相识,后于1997年结婚。这段婚姻中,王晶对邱淑贞的宠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事业上的扶持与共同成长 创作合作:王晶作为导演,与邱淑贞在《情深深雨濛其实》《情深深雨濛濛》等作品中多次合作,两人在影视创作上形成默.............
  • 回答
    中国与俄罗斯的军事实力对比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议题,涉及多个维度的分析。以下从历史背景、当前实力对比、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历史背景与现状对比1. 军队规模与结构 中国:约200万常备军(2023年数据),军队规模庞大但现代化程度高,重点发展信息化、网络化作战能力。 .............
  • 回答
    政府与军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政治与军事体系问题,其核心在于权力的合法性和制度性约束。虽然政府本身可能不直接持有武器,但通过法律、组织结构、意识形态和历史传统,政府能够有效指挥拥有武器的军队。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法律授权与国家主权1. 宪法与法律框架 政府的权力来源于国家宪法或法律。例如.............
  • 回答
    2023年3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此次记者会是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活动,围绕经济、民生、疫情防控、科技创新等热点话题,李克强总理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就政府工作重点和政策方向进行了深入回应。以下为值得关注的主要信息和要点: 一、经济政策与稳增长重点.............
  • 回答
    关于网信部门工作督导组进驻豆瓣网以及部分应用商店下架豆瓣的事件,目前公开信息有限,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解读: 1. 事件背景与可能原因 网信部门督导组进驻: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信办)作为国家互联网管理的主管部门,通常会对重点互联网平台(如社交、内容、电商等)进行合规性检查。督导组进.............
  • 回答
    关于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签署和平协议的可能性,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尽管乌克兰方面近期多次表示希望尽快达成协议,但现实中的复杂因素使得这一目标的实现充满挑战。以下从政治、军事、经济、国际局势等角度展开详细探讨: 1. 双方核心矛盾的不可调和性 领土要求的不可妥协性: 俄罗斯始终要求乌克兰放.............
  • 回答
    肯德基(KFC)和麦当劳(McDonald's)作为全球快餐行业的两大巨头,各自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其发展前景和竞争格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从市场定位、品牌策略、财务表现、消费者偏好、市场扩张、数字化转型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以判断哪一家更具前景。 一、市场定位与品牌策略1. 麦当劳 .............
  • 回答
    中国社会的团结性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其背后涉及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中国人团结的原因: 一、历史传统:集体主义与国家认同的深层根源1. 统一与稳定的文化基因 中国自秦朝统一六国后,历代王朝都强调“大一统”理念,将国家统一视为文明延续的核心。这种历.............
  • 回答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2022年)是21世纪最具代表性的现代战争案例之一,其对现代战争的启示涉及军事技术、战略思维、国际关系、战争伦理等多个维度。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其启示: 一、现代战争的“混合战争”模式1. 信息战与网络战的主导地位 俄罗斯的策略:通过社交媒体操控舆论(如“信息战”)、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