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恰相反,有充分的证据证明,现在听到的演奏,基本都不是以作曲家所期望的方式演奏的。
至少,巴赫时期的乐器、贝多芬时期的乐器、现代钢琴,三者是完全不同的,作曲家是想象不到未来的乐器和演奏方式的。
当然,由于乐谱的存在,今天和古代的演奏相比,并不可能面目全非。
但也要知道,一部作品,越是伟大,那么当它被创作出来以后,就越不属于作者本人,而属于全人类,每一次被演奏,都是一次再创作,无数后来的演奏大师的“再创作”,以及乐器的发展和审美趣味的变化,都给作品本身刷上一层层时代的“包浆”。而你拿到一件古董,会去掉上面的包浆吗?即便你去掉了,就能彻底“还原”吗?
在演奏上搞“原教旨主义”是幼稚的,也是行不通的。
当你听到的那一刻,就已经不是作曲家所期望的,因为在作曲家生活的年代,我们是没有资格听这种音乐的。
古代意大利的宫廷画家不曾想到自己的作品会被运到法国,在警卫的监视下,放在防弹玻璃后边被一群平民观看。如果他知道了,他会接受这样的展览方式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