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还算好的,毕竟在城市里,找不到其他工作大伙早晚得去。
种地的农民未来才更可能消失。
比如很多专家推崇的日本,种地农民平均年龄已经到了65+,过20年灭绝了都有可能。
荷兰的农业技术天下第一,农民收入也不错也有一定社会地位,但每年关闭的荷兰农场都过万,意味着每年1万以上的家庭放弃了种地。比日本和荷兰农民苦的多的中国农村年轻人会如何选择呢?
说白了,996反对声震天响,可农民和工人的劳动环境与相同劳动力下的报酬还都远不如996们,却连个发声渠道都没有,只能用脚告诉大家。
未来必须加大智能化生产(制造业与农业),把工作人员都变成技术从业者,也来个一亿总中流。
竟然有超过30%的职校毕业生愿意当蓝领,说明大国工匠宣传工作卓有成效。
职校究竟是干什么的,教了些什么东西,大家都是中国人,为啥要装外宾?
说不好听点,职校的唯一作用,就是把高考赛道淘汰下来的孩子,有一个圈养的地方,不至于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但我了解,职校很多时候本身就是治安乱源、小混混培养基地)
仅此而已!
既然如此,还在这里天真蠢萌地问“为啥你们学这个却不愿意干这个?”
装什么大馅馒头?
上大学的时候,要金工实习。做榔头。先上课,幻灯片里都是少手指,缺胳膊,头皮被撕裂的照片,很多,惨不忍睹。
由于没有工作服,所以用军训服代替,安全帽当然也是没有的,那就戴军训帽。每次操作机床前,老师都要检查大家的衣服,袖口领口的扣子要扣上。并且严禁女生操作,为啥?因为以前出过事。那个女生一头长发,盘起来了戴着帽子,但是操作机床要俯身观察,一不小心头发散开了,主轴卷着头发撕去了一大块头皮。
还有的男生,钻孔的时候,失稳,打断钻头,飞出去打破脸,幸亏没打到眼睛。
操作这些东西要精力非常集中,一不小心就出事。
上班后,经常下工地,钢管,钉子太多。刚开始安全帽不戴紧(戴紧了不舒服),直到被磕了几次后,才知道安全帽的重要性。工地最怕朝天钉,一不小心脚掌被扎穿。工人们穿什么鞋,大多是解放鞋,能穿个登山鞋就了不起了。但是这些鞋都不防朝天钉。一双3C认证的带钢板的工装鞋多少钱,即使国产的最便宜也得几百块,有点名气的上千块。这些鞋谁穿的起? 我敢说,全中国99%的工地上都没有人穿这种鞋,为什么?
年轻人不喜欢操作机床,不下工地? 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收入低,地位低,劳动保障差! 欧美日的蓝领咋都干的好好的?
我支持学生不当蓝领,因为太危险,收入就是不高! 这也是我当时看到那些惨状不当蓝领的原因。
作为一名制造业工人(程师)。
深刻理解为什么“毕业后不愿意当蓝领”的心情。
原因当然有很多:枯燥,没技术,无聊,加班多,危险高,女生少,boss沙币等等
当然最大的原因是:工资低
这是最根本的问题,在金钱面前,其他的都是小事
(君不见好多人都梦想吃屎把首富吃破产)
那为什么工资低呢,是制造业不赚钱吗?想来不是,要不然那些老板怎么开豪车包大学生的
原因就在于老板们常说的那句话: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还是人太多了呀
反映的问题就是人太多了呀
富士康每逢招人都挤破了头,女工为了多加班甚至和小头目睡觉
这些还都是年轻人,新韭菜,更别提那些35以上的老韭了
当然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
继续大力贯彻计划生育
等人口降下去了,自然压力就小了(不要反驳,小时候我就是听这个长大的)
什么?你说养老?
沙币,你35岁就被裁了,拿尼玛的养老金啊
啥,蓝领?我们都自嘲是厂狗。
先把劳务派遣取缔了,黑中介大部分都出自于工厂。
然后咱们在谈遵守劳动法的工厂,待遇什么的都是最后的了。
别人不去,那说明人家不傻。
“将来我的孩子要考不上高中,考不上大学。我就掐死他,然后跳楼自杀。”
……工厂老潘
老潘是我来工厂同班组的资深员工,35岁,个子不高,脸胖没脖子肚子胖手臂粗但是腿很细,很像海贼王里面的白胡子爱德华二世。工厂是生产洗衣机的。我负责安装内板,老潘下一道工序负责安装洗衣机盖板。
岁月在老潘头上留下坚实的印记,35岁老潘头发白一半,看上去像50岁的人,老潘18岁来到工厂,整整干了17年,每个月6000块钱,代价是几乎12小时的工作,白班每天正常站8个小时不停歇工作,又被加班3小时。然后夜班班组来在干12小时。工厂都是24小时不停机。一周休息一天都算是恩赐。老潘老婆在商场柜台卖衣服鞋子,就是有时间接送孩子,工作时间灵活。
老潘就一个儿子,老潘带老婆,儿子,父母,住在合肥郊区一个95平方的房子里面,夫妻大房间,父母小房间,儿子住书房。老潘还有两个姐姐,大姐学习不好,工厂打工认识一个江西人结了婚,生了2个女儿,一个儿子。二姐学习不错,考的上外,在上海嫁给当地人,夫妻合伙开小公司,家颇有积蓄。老潘自己学习不好,中专毕业就进厂打工工作到现在。
大姐现在一家5口在合肥某电子厂打工,夫妻两人租在城中村,大女儿初三学习还不错,二女儿从小知道生活苦,学习异常努力,初一,学习成绩全校前三。儿子是家里的皇帝 ,学习是万万不能的,四年级,数学考30分,但王者荣耀玩的贼溜。江西男方家还让大女儿初中毕业不要念高中。去工厂打工,把钱留给弟弟,将来买房结婚,然后过几年再把女儿卖了,再挣一笔嫁妆。被二姐怒斥一顿,二姐给钱让孩子读高中。
二姐两个儿子,和老公在上海开了小公司,具体收入老潘也不知道,反正开的是宝马5,夫妻两都是名牌大学毕业,人生都很成功,夫妻俩的两个儿子学习也很不错。老潘就希望孩子能学他二姐,好好学习,考名牌大学才有出路。没有好学历,干什么都不行,基本只能在工厂和工地奔波劳累一生。
老潘和儿子说,看你大姑,初中毕业去工厂打工,40岁老的像50岁。你二姑,大学毕业开公司,40岁像25岁,看朋友圈,每天都去做瑜伽,做健身。。我35岁,老的像50岁,每天累的全身都疼。你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和我一起到工厂去干活,那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你要是女孩的话,我还能养你一辈子。但你是男孩呀。哎……
老潘实在不想让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每天都极度焦虑。挣的钱全部投资给孩子,上补习班,请老师吃饭。有时候连生活费都没有,套信用卡去借。就是为了孩子好好学习,可怜天下父母心呀
老潘老家在霍邱农村,农村几乎见不到20到40岁女孩,全去外地打工了,一堆留守儿童老人,还有一些留守男青年,基本都是中专职高。说什么也不下工地不进厂,每天在家啃老还心安理得,原因是工厂太可怕了,工地太累了,他们实在被吓到了,要知道,穷养女惯养儿是中国农村现状。
中专职高年轻男孩都不愿意进厂下工地了。愿意去送外卖都算进步有为青年。现代人看了网络,别人生活那么精彩凭什么我要去工厂工地?饿死都不去即将成为主流。
怎么解决?断网搞种姓制可一劳永逸。
一亲戚蹲了七年大牢,出来去当地最大的工厂做了一个月辞职了,到手工资5k多,然后在家做化妆品网店,一个月到手2k左右。
问她为啥放弃工资更高的工作。
她答,七年在里面劳改也相当于工厂,就是做鞋什么的,都没有夜班,还有专门安排看书看电影看新闻的时间,看病心理辅导也不需要花一分钱。到了这个民营企业,什么福利都没有,还日夜颠倒两班倒,时不时还被龌龊的线上组长言语骚扰……有的还动手动脚……
你看受过七年改造的人都受不住那样的人环境,何况你我。
不进厂打螺丝可以去干房产中介、卖保险、电话销售,哪个工作不可以穿得人模狗样的?
愿意不愿意是一回事,做不做又是另外一回事,
年轻人如果一点朝气都没有,形如朽木,早早的就过上一眼能看到头的生活,他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这些资本家也真是贪心不足,年轻人的爷爷,父母已经给你们做了一辈子奴隶了,他们不愿意去你们做奴隶怎么了?
你们tm的就开始骂街,说什么自己还能认识个坐牢七年的劳改释放犯说去做工人还不如劳改释放犯,你们能再恶心一点吗?怎么不举你母亲,身残志坚,把你抚养长在,这也算是成就一番盛世。
由于中国在世界产业链里面地位极其低下,又受瓦森纳协定控制,几乎没有产业升级的可能,另外再加上舍不得科研投入,一天到晚搞一些无用的东西:比如说耗资数百亿建设独山县(全国科研经费不过两万五千多亿,独山县干掉400亿)。
2020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4393.1亿元,比上年增加2249.5亿元,增长10.2%,增速比上年回落2.3个百分点;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2]之比)为2.40%,比上年提高0.16个百分点[3]。按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为46.6万元,比上年增加0.5万元。
在可以预期的未来,毫无产业升级的希望和可能。
从事蓝领工作意味着要和越南印度人去比拼谁的劳动力更物美价廉,也就是贱价劳动力的竞争。
先不论吃不吃得了这个苦,就论论万一印度人普及了中学教育,工资拉到一个月2000块大家受不受得了。
你受得了,企业主受不了,产业转移的今天,去当蓝领,这不是………有点傻吗?
我当过厂仔,也坐过办公室,我想说一个悲惨的事实:你当蓝领当白领一样是社会底层,一样没有发展前景。
这个社会衡量前途的东西只有一个:钱。在写字楼格子间996是用脑,在厂房996是用手,看起来好像不一样?不,其实是一样的。现代企业为了降低风险,将公司的部门职能拆分开,这样即使少了个员工,也不至于公司运转不下去,细心点的朋友会发现,有些公司整天招人,离职率很高,但是公司就是不倒闭,为什么呢?
因为公司已经形成一定规模,运转已经系统化,即使不招人公司也不会垮掉啊。工厂也一样,写字楼的公司也是一样的。既然少了你都能正常运转,那说明这职业的确是没有前景的,不管你是穿工服,还是穿西装,结果都一样。
而街边那些卖煎饼果子,手撕鸡,肠粉的那些人,他们一直被轻视,实际上那些人买房只会比什么蓝领白领还要早,而且他们回老家,回小城市也可以继续做生意,你蓝领白领被炒了回老家能干啥?
不愿意当蓝领,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入手,改变人生,关键时刻还是要发挥自己的特长爱好的。比如一位来自贵州的农民工小伙,他叫陈江山。他14岁辍学,为了生活走南闯北,在工地干活,几经风雨后,依然选择还是圆自己的梦,在工地上自学起了古筝,并在抖音记录了下来,他在抖音叫古筝侠-陈江山(ID:jszkl2021),用古筝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说明还有四成脑袋不清楚
天哪!不看不知道,我这个回答点赞居然能超千!我是游戏玩家,我最得意的是对游戏的理解,至于这种下九流的行业,和下三滥的回答,你们可别点赞了,放过孩子吧。
原回答:
工厂名声臭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再说,职高技校的学生也是一样的人,别说的像他们就该混车间一样,打工就是出卖灵魂,无论何地何人。
我骂老板已经不是一天两天,早在十年前,马云在视频中打太极拳时,我的回复就是早晚得死。马云的讲话视频,我的回复清一色是去你妈了个逼(贴吧,知乎,不过中国人大部分不懂好赖,骂我的特多)。只要有大佬或领导在我面前吹牛逼,我马上,立刻,当他的面带上耳机。不是我对已经翻车的马云落井下石,在我眼里,它永远是个小瘪三。对天下老板我都是这个看法。他们支持的,我意愿上全反对,不问结果,不问原因。
我还当着董红尘(成功学讲师)学生的面说:你好,我叫操红尘。
就算是工作集体中,集会,团建我也从来不去,我巴不得和领导永不相见,你们也少拿我找排面。
以上说的话若有不实,我可以被雷劈死。我给xx蓄电池部长一个耳光的事,沈阳张士某电池厂全知道。说这些不是要吹牛逼,本人也不是和谁有仇或精神有病,这些事都是我在车间工作时干的。
别说车间了,中国人的所谓管理,并不是每件事都有章可循,有理可依。我们的管理,本质上是一种诈术,它利用的是人性的羞耻和卑琐,以高度识人为基础。这种管理短时间能激发动力,长时间根本靠不住,因为它没有多大的实力 ,却敢给你画个月球一样的饼。
所以你们的老板,或者领导,这些孙子不见得比你境界高,只不过是比你狗逼而已。车间也好,办公室也罢,无非是屎窝粪坑,工作就是出卖灵魂。我自问算见过点世面,如果有机会,我可以说出很多民营老板是怎么发家的,但无一例外都不干净。
报道中提到有人有意向去从事电工和焊工,我只能哈哈一笑......看来还有四成死心眼。去吧,山东焊工年年死伤,工地电工摔死的也不新鲜。年轻人多历练下也是好事。以下的话,你信也好,不信也罢,别人骗你,我不会骗你,你领悟了,早日解脱,领悟不了,死路一条。对于蓝领,我只有一个字,这个字就是我在车间的血泪领悟:
逃
这不是很好吗,正因为这样,才保证了机械本科生甚至一部分研究生的高就业率。
因为这些本科生甚至研究生被招去工厂,做原本那些职校生做的工作。
既然区分出了人上人,就无法阻止大家都想去当人上人。
曾经有人告诉大家,追求平等不利于发展生产(其实发展速度并不比后来慢,还解决了大量社会丑恶现象),于是从某个阶段开始,就使用各种方式开始制造人上人。
制造人上人的方式有但不限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领导优先、知识改变阶级、沾洋大三级。。。效果非常好,人上人已经能够心安理得的享受自己的牛逼地位了。
但既然立了这个标杆,那就一定有对应的反面,蓝领正是反面的一种。
趋利避害人之本性,当人上人、人下人的标识还不明确的时候,可能有些反应不那么迅猛的人还在习惯的地方趴着。但现在已经这样明显了,就差给人下人剃光头纹金印了,如果还愿意当蓝领那就真是智商有问题了。
不是说要用物质刺激的方式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吗?凭什么职校学生就不能去追求更高的物质刺激呢?让人奇怪的是那三成多愿意去当蓝领的学生,这谁能解释解释?
竟然还去调研职校生愿不愿意当蓝领,这调研本身就很可笑。
职校生是因为喜欢当蓝领才去职校的吗?
是因为考不上高中,考不上大学被迫去职校的!
别说职校生不想当工人,谁想进厂当工人?谁不想坐办公室,当白领,每天看看文件喝喝茶?
大多数蓝领工作都是只要肯吃苦,能出力,就能从事的。
他们具有的共同特点是:工作强度高,待遇低。
程序员996天天在网上喊累。
蓝领996,可能还想的是能多挣点儿加班费。
心中只有感!恩!
这难道不正常嘛?!
谁不想少出点力多挣点钱呢?
能当白领的话,谁愿意当蓝领呢?
白领 :不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作人员。
蓝领: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
现在是信息社会,早就不是工业社会了。
现在早就不是电子厂需要多少人,食品厂需要多少人的年代了。
工厂只会摧残人的生命,没有高的社会地位,没有高的工资,没有好的发展前景,没有生活的趣味,没有本质生活的提高。
我在大学的时候寒假工去过一次电子厂,11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中间2个小时的吃饭时间,上下班路途的2个小时的时间,每天除了睡觉,没有一点喘息的时间。
这是我同村初中毕业没上学的朋友,刚给我发的最新上海某电子厂的工资表,如果是你,你会去吗?
「最高的工资占比是每日加班工时的工资」
工厂里的那些机器就是无休止的在转动,流水线的工作,没有任何可以思考的时间,可以说是在浪费生命,机器是没有生命的,只有寿命。
但人,终归不是机器。
还有现在工厂的工作也都被机器所替代,去那里干什么?我认为职校也算是知识分子,不会选择才是正常的情况,难道是去和只完成基础教育的人竞争岗位吗?大可不必吧。
想到大概是18年热议的一个问题:全国只有4%的本科生。
没有问题啊。
以后随着机器人智能化,技能职业升级,人居条件改善,各类产品维护智能化模块化,需要人工操作的工作量越来越少,蓝领人数将会减少,他们不需要非当蓝领。
他们如果想轻松偷懒减少重体力劳动,那么就请他们好好学习。
怕的就是,他们连技能进步也懒得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