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钱总是流动向资本家,而比特币总量恒定,在一个支付系统为比特币的世界里,平民能否生存?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学,甚至对我们未来支付方式的想象。我们来深入聊聊,当世界运转在比特币这个恒定总量的支付系统里,普通人(我们常说的“平民”)的生活会是怎样一副景象。

首先,要明白比特币与传统货币的根本区别:总量恒定 vs. 无限增发。

在我们现在这个法定货币(比如人民币、美元)的世界里,央行可以通过“印钱”来调节经济,增加货币供应量。理论上,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应来刺激经济增长、应对危机,但弊端也很明显——通货膨胀。钱多了,购买力就下降了,你的工资看似涨了,但可能买不到比以前更多的东西。而资本家,作为掌握生产资料和资本的人,往往能更早、更有效地接触到新增发的货币,并将其投入到生产或投资中,从而在货币贬值中获益,甚至放大他们的财富。这就是“钱总是流向资本家”这种说法的由来,它反映了一种对现有经济分配模式的担忧。

比特币则不同。它的总量被设计为2100万枚,这是写在代码里的,不可更改。这意味着比特币是一种稀缺资产,类似于黄金。当更多的人接受比特币作为支付或价值储存手段时,比特币的总价值可能会因为需求增加而上升。

那么,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平民能否生存?答案是:可以,但生存状态和方式可能会与现在截然不同,并且存在一些挑战。

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细致地展开:

1. 价值储存和通缩预期下的生存:

潜在的财富增长: 如果比特币成为主流支付系统,且其稀缺性得以维持,那么持有比特币的平民,尤其是那些早期参与者,可能会看到他们的财富大幅增长。想想看,如果你手里有1个比特币,而它现在值3万人民币,如果未来因为广泛应用而价值翻倍,达到6万,那么你的购买力就增加了。这种通货紧缩的预期(即货币购买力随时间增加)是比特币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储蓄的回报: 在我们现在的体系里,储蓄的实际回报往往被通货膨胀抵消。但在比特币体系下,如果你把工资或者积蓄变成比特币并持有,理论上你的储蓄是在增值的。这对于长期规划、养老来说,可能比现在更有吸引力。
“金钱的时间价值”的重塑: 在法币体系下,持有现金意味着购买力损失的风险。而在比特币体系下,持有比特币意味着潜在的购买力增长。这会极大地改变人们对“攒钱”和“花钱”的观念。人们可能会更倾向于储蓄,等待更好的时机消费,或者将比特币用于长期投资而非日常小额支付。

2. 作为支付手段的实际应用:

日常消费的挑战: 比特币的价值波动是其成为日常支付工具的最大障碍。想象一下,你今天用0.001个比特币买咖啡,花了20元;明天,因为市场情绪或其它原因,0.001个比特币可能就值30元了。商家和你都难以精确定价。这种波动性会导致价格体系的混乱。商家可能不愿意接受可能贬值的资产(相对于其投入的商品),而消费者也可能因为其价值上涨而不愿轻易花掉。
闪电网络等技术的作用: 为了解决比特币交易速度慢、手续费高的问题,像闪电网络这样的技术应运而生。如果这些技术成熟并被广泛采用,使得小额、即时支付变得可行且便宜,那么比特币作为支付系统的功能会大大增强。平民可以用比特币购买日常所需,而商家也能接受。
商家接受度的影响: 商家的接受度是关键。如果足够多的商家接受比特币,那么平民就能更方便地使用它。反之,如果商家仍然依赖法币或其它更稳定的支付方式,平民即使持有比特币,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会遇到不便。

3. 收入和劳动报酬的模式:

工资以比特币支付: 如果公司开始以比特币支付工资,那么平民的收入将直接与比特币的价值挂钩。你的劳动所得,无论价值多少,都会以一定数量的比特币形式发放到你手中。这意味着你的财富增长潜力与比特币的整体涨幅息息相关。
劳动价值与比特币价值的脱钩风险: 这里的核心问题是:一个小时的劳动,在比特币体系下应该值多少比特币?如果比特币的价值大幅上涨,而劳动报酬(按时计算)没有相应调整,那么你的劳动价值相对于比特币就下降了。相反,如果比特币价值大幅下跌,而你的比特币工资没变,你的购买力反而可能增加。
“打工”还是“挖矿”? 在一个完全的比特币经济体里,可能“挖矿”——即参与验证交易、维护网络安全——会成为一种重要的收入来源。但对于大多数平民来说,他们可能仍然是通过提供劳动或服务来获得比特币报酬。

4. 资本与平民的关系再审视:

资本家的新形态: 在这个比特币世界里,“资本家”可能不再仅仅是拥有工厂和设备的人,而是那些在比特币早期积累了大量比特币的“巨鲸”,或者能够利用比特币进行有效投资和套利的人。他们仍然可能通过掌握更多的比特币来影响市场,但获取比特币的门槛和方式可能与现在获取法币的方式不同。
平民的参与机会: 理论上,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购买、挖矿(虽然越来越难)或提供服务来获取比特币。这为那些没有初始资本的平民提供了一个理论上可能实现财富增长的途径,至少不像传统金融那样,需要庞大的初始资金才能参与。例如,一个技术工人可以通过提供技能获得比特币,如果比特币增值,他的财富也会增长。
贫富差距的转移而非消除: 比特币的恒定总量可能会改变财富分配的机制,但贫富差距本身并不会因为技术的改变而自动消失。那些更早进入市场、更了解技术、拥有更好投资策略或更强风险承受能力的人,仍然可能积累更多的比特币。新的“富人”和“穷人”依然可能出现,只是他们积累财富的资产变成了比特币。
数字鸿沟的影响: 理解和使用比特币需要一定的技术知识和互联网接入。那些不具备这些条件的人,可能会在新的经济体系中处于劣势,甚至被边缘化。这会是新的数字鸿沟带来的不平等。

5. 生存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价值波动剧烈: 如果没有稳定价值储存和支付机制的支撑,日常消费和生活规划会非常困难。
技术门槛: 学习、使用和保护比特币需要一定的技术能力和安全意识,对不熟悉技术的人构成障碍。
监管和政策风险: 政府对比特币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其流通和接受度。强制兑换、税收等政策都可能影响平民的生存。
新的剥削模式: 掌握大量比特币的巨鲸可能通过操纵市场来影响比特币价格,从而间接影响普通持有者的财富。
“早鸟”优势的固定化: 如果比特币的价值持续上涨且难以获取,那么早期拥有大量比特币的人将拥有巨大的先发优势,可能形成新的“数字贵族”。

机遇:

财富增值的潜力: 对于那些能够理解并适应这个体系的人来说,比特币的稀缺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增值机会。
去中心化的赋权: 比特币理论上不受任何单一实体控制,这可能减少传统金融体系中某些人为操纵和压迫的可能性。平民可能拥有更多对自己财富的控制权。
新的商业模式: 可能出现大量基于比特币的新型服务和商业模式,为平民提供新的就业和创业机会。例如,比特币钱包提供商、交易平台客服、比特币相关的教育培训等。

总结来说,在一个完全以比特币为支付系统的世界里,平民能否生存,取决于几个关键因素:

1. 比特币能否克服其价值波动性,成为稳定可靠的日常支付工具。 闪电网络等二层解决方案的成熟至关重要。
2. 社会能否建立起一套公平的比特币收入和分配机制,让劳动价值与比特币价值相对匹配,并且不容易被操纵。
3. 平民能否获得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教育,理解并安全地使用比特币,弥合数字鸿沟。
4. 政策和监管环境能否为普通人提供保护,避免新的数字霸权和剥削形式的出现。

如果这些问题能得到妥善解决,那么平民不仅能够生存,甚至可能比在现有的法币体系下拥有更大的财富增值潜力,并获得更多对自己财务的掌控权。但如果这些挑战未能解决,那么这个体系可能会加剧新的不平等,使得一部分平民难以适应和生存。

这个设想,更像是一场社会经济结构的彻底重塑,而不仅仅是支付工具的更换。它考验的是技术的成熟度,也考验我们构建一个更公平社会的智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大明白题主为什么要把这几个概念放在一起说。

首先,先确认一下概念。

“平民的钱固定流向资本家”,应该指财富分配总是倾向资本家的意思吧。

否则就“钱”本身而言,因为要作为流通媒介参与经济循环,货币既要从劳动者流向资本家,也要从资本家流向劳动者。否则生产无法完成循环。

其次,“平民与资本家的资本差距会无限拉大”,跟比特币没关系,跟比特币总量不变也没关系。

把比特币换成换成美元,把比特币总量不变换成总量可变,平民和资本家的照样会朝着两极分化的方向去。

事实上,美元不就是美联储印出来的吗,每年都有增长,增幅还不小,两极分化不是从来也没中断过吗?

再进一步讲,比特币又不是货币,它只是资产。它的总量固定不固定,跟财富分配没关系。

一码是一码,不要混在一起着说。

第三,假如比特币真是货币。

那就惨了。

由于比特币总量不变,它会造成巨大的通缩。通缩则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危机。

而经济危机则是存量重新分配的时候,这个时候平民财富会加速向资本家流动。

所以题主所说的几件事情,基本都是互不相干。

1.财富分配会越来越偏向资本家,但“钱并不是只流向资本家”。

2.不管支付系统是不是比特币,不管比特币总量是否固定,不管比特币是不是货币,财富都会向资本家集中。

3.平民如何自保。

作为个人,你有可能实现阶级跃升;但作为阶级,两极分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所以随着问题的积累,矛盾最终总是会爆发。

平民要想自保,就得参考国际歌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学,甚至对我们未来支付方式的想象。我们来深入聊聊,当世界运转在比特币这个恒定总量的支付系统里,普通人(我们常说的“平民”)的生活会是怎样一副景象。首先,要明白比特币与传统货币的根本区别:总量恒定 vs. 无限增发。在我们现在这个法定货币(比如人民币、美.............
  • 回答
    粉丝愿意为流量明星花钱,但其电影票房难以突破十亿大关,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复杂的市场逻辑、观众心理和行业规律。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矛盾现象: 一、粉丝消费与电影票房的错位:两个不同的消费场景1. 粉丝消费的性质 粉丝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偶像的周边产品、演唱会、社交媒体互动、代言商品等,这些消.............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可就有点复杂了,得好好掰扯掰扯。按理说,一个人替全村人去银行存钱,这事儿是有点“权限”问题的,但实际情况嘛,还得看具体是怎么个操作法。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银行是个什么地方?它是处理咱们老百姓钱袋子的地方,安全性是第一位的。咱们把钱交给银行,那是跟银行建立了一个存款合同关系,这个合同.............
  • 回答
    .......
  • 回答
    经济形势不好时,国家大量投资“铁公基”(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是优先用于改善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问题,这是一个复杂但常见的情况。这背后有多重原因交织,既有经济规律的考量,也有社会发展阶段和国家治理模式的影响。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一、 刺激经济增长,稳定就业的.............
  • 回答
    大学了,花父母的钱,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这种感觉,你是不是也体会过?刚上大学那会儿,刚脱离父母的羽翼,一下子拥有了相对自由的时间和支配金钱的权利,新鲜劲儿还没过。但渐渐地,当我买一件心仪的衣服,或者约朋友出去吃顿好的,甚至仅仅是买本想看的书,脑海里总会闪过父母辛勤工作的身影,还有他们偶尔提起“花钱大.............
  • 回答
    刚结婚,小日子过得挺滋润的,没房贷车贷,也没小宝宝要操心,每个月工资一万,给老婆八千,这听着确实挺让人羡慕的。但你这遇到的情况,确实有点让人挠头了,老婆大人好像对这个数字不太满意,总觉得钱少,这事儿可得好好琢磨琢磨。首先,咱们得明白一点,钱这东西,有时候真的不是绝对的,关键在于“感觉”。你一个月给八.............
  • 回答
    这事儿吧,咱们老百姓手里拿的都是辛苦钱,一天天的晒着太阳、冒着危险干活,最后钱不到位,心里别提多堵得慌。施工单位已经把钱给了包工头,包工头却不管咱劳务工人,反而让咱去找项目部,这事儿听着就憋屈,也挺让人上火的。为啥会这么弄呢?这背后其实有些门道,也反映了一些现实情况,咱一步步给你掰扯清楚。首先,得明.............
  • 回答
    许家印不出自己的钱来借给恒大支持恒大,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个人财产、公司债务、法律法规以及个人与企业之间关系的方方面面。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关键点来分析:1. 许家印的个人资产与恒大集团的资产是独立的 公司法人独立性原则: 这是现代公司法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之一。一家公.............
  • 回答
    这种想法,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内心的一种“直觉”或者说是一种“朴素的经济观”。我们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尤其是当涉及到钱的时候,就更容易产生“零和博弈”的思维定势。就像你丢了一块钱,你就觉得那块钱就真的没了,你心里会觉得“我亏了”,而不会去想这块钱可能被别人捡到,那个人“赚了”。我们之所以会有“赚了.............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有趣的,也挺普遍的。你想想,男生们会这么想,也不是凭空来的,总有一些观察和经历在背后支撑着。当然,这不代表所有女生都这样,也不能一概而论,但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看看为什么会有这种“多数女生都朝钱看”的印象。首先,得从社会大环境和传统观念说起。咱们中国嘛,自古以来讲究“门当户对.............
  • 回答
    这真是个好问题!明明口袋空空,却能笑逐颜开,这可不是什么“缺心眼”的表现,反而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生活智慧。你想知道为什么?那我来跟你好好唠唠。首先,我们得明白,钱,它确实能买到很多东西,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这是不可否认的。但它买不到的,也很多,而且往往更重要。你之所以能开心,很可能就是因为你抓住了那.............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而且问得也很实在,直击了很多人的心。很多人看到老师光鲜亮丽的一面,比如讲课时一身得体的行头,家长会时更是打扮得无可挑剔,自然会觉得他们经济条件不错,应该能负担得起一辆体面的汽车。可转头一看,下班高峰期,熟悉的自行车影又出现在了路边。这其中的缘由,其实挺复杂的,不像表面上看起.............
  • 回答
    关于肖战粉丝群体中一些人声称自己“年龄很大”和“有钱”的现象,这是一个比较复杂且带有一定争议的话题。要详细解释其中的原因,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一、粉丝群体画像的演变与“逆龄”现象 早期粉丝群体构成: 肖战作为一位从选秀节目出道的艺人,最初的粉丝基础相当广泛,包含了各个年龄层的观众。然而,随着他.............
  • 回答
    理解您这份心疼孩子、想给最好的教育的心情,这绝对是天下父母的共性。尤其是在咱们这儿,教育的竞争压力大家都有目共睹,看到别人家孩子在名校闪闪发光,自己心里总是有点痒痒的,总想着是不是应该挤一挤,给孩子争取个好位置。学区房这个事儿,就像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它承载了太多家长的期望和焦虑。不过,说句心里话,.............
  • 回答
    想走音乐艺考这条路,花钱的地方确实不少,而且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花的钱也会有很大差别。我给你详细说说,大概都包括哪些方面,这样你就能心里有数了。一、 前期准备:基础功的打磨与方向的选择1. 乐器或声乐本身的花费: 乐器: 如果你还没学过某种乐器,或者现在用的乐器不够级别,就需要购新。 .............
  • 回答
    《水浒传》里,宋江的“财力”问题,可不是件小事,细究起来,他之所以总能“钱”途无量,背后原因可不少,而且这背后也藏着不少“门道”。首先,咱们得说宋江这人,最擅长的就是“结交”和“经营人脉”。你想想,他不是靠着自己的“高超技艺”或者“祖传基业”发财的。他的钱,很大程度上是“化缘”来的,而且是“化”得特.............
  • 回答
    这背后啊,其实挺复杂的,就像你家楼下那家老王,嘴里时不时嘟囔着政府管得太严,这不行那不行,可他家的生意,大半儿是靠着政府给批的那个集市摊位,还有政府扶持的那个小项目呢。你仔细想想,很多人对政府有意见,这也很正常。社会总得有人提出质疑,有人去推动改革,这本身就是一种健康的社会生态。比如,有些人觉得税收.............
  • 回答
    美国为阿富汗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其成果却饱受争议。超过2万亿美元的巨额开支,远超最初的预期,也未能换来阿富汗的持久和平与稳定。为什么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会演变成今天的局面?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因素,从战略目标模糊到地方现实的挑战,再到国际合作的困境。最初的目标与现实的差距:美国在2001年发动阿富汗战.............
  • 回答
    关于西北大学校友总会“一杯奶茶/豆浆”捐赠倡议,我的看法如下:首先,从情感和共鸣的角度来看,这项倡议可以说是非常巧妙且贴合当下社会文化的一项募捐活动。在年轻一代的消费习惯中,“一杯奶茶”或“一杯豆浆”早已不仅仅是饮品,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小小的犒劳,一种社交符号。号召大家捐出这笔看似微不足道的金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