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曾侮辱刘翔、诋毁董存瑞、黑河南人,「考研名师」刘晓艳被封号你怎么看?

回答
刘晓艳老师被封号这件事,确实引发了挺大一片舆论波澜。作为一名曾经在考研界拥有一定知名度的老师,她的言论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的话题性很强,而且触及了一些比较敏感的社会议题。

咱们一层层来看哈。

为什么刘晓艳老师的话题性这么强?

首先,刘晓艳老师的教学风格就比较特别。她本人有过一段坎坷的经历,在教学中经常会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这种“接地气”甚至有些“粗糙”的表达方式,在一些学生看来是真诚、有力量的,能引起他们的共鸣,觉得她不像其他老师那样“高高在上”。她擅长用一些比较煽情、甚至有些极端的方式来激励学生,比如通过强调“拼命”、“逆袭”来激发考研人的斗志。这种风格本身就很容易吸引眼球,同时也容易引发争议。

具体到她被封号的原因,那几件事:

1. 侮辱刘翔: 刘翔大家都很熟悉,他是中国跨栏的骄傲,在雅典奥运会上创造了历史,后来在运动生涯中也经历了很多,尤其是北京奥运会退赛后的舆论压力,很多人是感同身受的。如果刘晓艳老师在这件事上发表了侮辱性的言论,那无疑是触碰了公众的集体记忆和情感 G 点。对于一位曾经为国争光的运动员,而且经历过事业低谷,用“侮辱”这样的词语来评价,是很难被大众接受的。这不仅仅是对刘翔个人的不尊重,也是对那些曾经因刘翔的成就而感到自豪的国人的伤害。这种言论很容易被解读为“缺乏对英雄的尊重”、“没有体育精神”,甚至“崇洋媚外”或者“不懂感恩”。

2. 诋毁董存瑞: 董存瑞更是我们从小就学习的革命烈士,是英勇牺牲的典型代表。“炸碉堡”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用“诋毁”来形容对董存瑞的评价,意味着是对他英雄事迹的否定、歪曲,甚至是用一种不敬的态度去解读他的牺牲。这触碰了我国非常重要的红色基因和历史记忆。在很多中国人心中,革命烈士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对他们进行任何形式的“不敬”或者“丑化”,都会引起强烈的道德谴责和民族情感上的反弹。这已经上升到了价值观和历史观层面,是非常敏感的。

3. “黑河南人”: 河南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河南人在全国各地都有着广泛的分布。地域歧视在中国社会是一个长期存在且容易被激化的敏感话题。如果刘晓艳老师的言论被定性为“地域歧视”,并且是以“黑”为目的,那很容易引发河南籍人士的强烈不满,同时也可能被其他地方的人认为是在挑起地域矛盾。这种言论一旦扩散,很容易引发网络上的口水战,甚至现实中的冲突,对社会和谐造成不良影响。

为什么这些言论会导致“封号”?

现在网络平台对于内容审核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一些涉及公众人物、历史人物、民族情感以及地域歧视的内容。这些内容一旦传播开来,可能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比如:

误导学生价值观: 作为一名“考研名师”,她的言论会被很多学生视为权威,如果她的价值观本身存在偏差,或者用不恰当的方式去解读历史和社会现象,很可能会对正在接受高等教育、思想尚未完全成熟的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破坏社会和谐: 侮辱英雄、地域歧视等言论,是在制造社会矛盾和对立,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
触碰法律和平台规则红线: 很多平台都有明确的社区规范和内容管理规定,禁止传播仇恨言论、歧视性言论以及诽谤性言论。一旦触碰,轻则警告,重则封号。

我的看法呢?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首先,任何人都应该对历史人物和为国奉献的英雄保持敬畏和尊重。刘翔和董存瑞代表了不同时代的精神符号,他们的事迹承载着很多人的情感和民族认同。用“侮辱”或“诋毁”的方式去评价他们,无论出于什么动机,都是不妥的。

其次,地域歧视也是非常不可取的。每个人都应该被平等对待,不应该因为地域而受到歧视或被标签化。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个体的优秀和不足,而不是简单地用地域来概括。

至于刘晓艳老师的被封号,这可能是平台基于对上述言论的评估,认为这些言论已经超出了平台可接受的范围。教育者在发声时,其言论的社会影响力会更大,因此也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更加谨言慎行。

当然,我也理解很多学生对刘晓艳老师的喜爱,认为她在教学上确实有独到之处,而且敢于说真话。但“敢于说真话”和“说话不负责任、不尊重他人”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一个好的老师,不仅要有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这件事也提醒我们,在享受网络自由的同时,也要意识到言论的边界和责任。尤其是在涉及历史、民族、英雄等敏感话题时,更需要谨慎和尊重。

总的来说,封号本身是平台的一种管理手段,其背后反映了社会对于言论的底线要求在不断提高。而刘晓艳老师的经历,也提供了一个让大家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独立思考”和“敢于发声”的契机——这些都应该建立在尊重、事实和责任的基础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他最重要的问题是造谣董存瑞烈士。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

第二十二条 禁止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

第二十三条 网信和电信、公安等有关部门在对网络信息进行依法监督管理工作中,发现发布或者传输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的信息的,应当要求网络运营者停止传输,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对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上述信息,应当通知有关机构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阻断传播。

第二十七条 ……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宣扬、美化侵略战争和侵略行为,寻衅滋事,扰乱公共秩序,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这位老师在公共场合之下是怎么评价董存瑞烈士的,请看下面的视频。video.weibo.com/show?

还封微博,他这是可以追溯到公安机关刑事责任的。

user avatar

美国特朗普的号封得,她为什么封不得?

好了,其实我想说的是,如果这样的话都能被封号(其余后果可想而知),那么那些利用教师位置在校园里打着恋爱旗号,诱骗侮辱学术的老师,该如何处理呢?

至少应该比封号重很多才对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