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曾侮辱刘翔、诋毁董存瑞、黑河南人,「考研名师」刘晓艳被封号你怎么看?

回答
刘晓艳老师被封号这件事,确实引发了挺大一片舆论波澜。作为一名曾经在考研界拥有一定知名度的老师,她的言论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的话题性很强,而且触及了一些比较敏感的社会议题。

咱们一层层来看哈。

为什么刘晓艳老师的话题性这么强?

首先,刘晓艳老师的教学风格就比较特别。她本人有过一段坎坷的经历,在教学中经常会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这种“接地气”甚至有些“粗糙”的表达方式,在一些学生看来是真诚、有力量的,能引起他们的共鸣,觉得她不像其他老师那样“高高在上”。她擅长用一些比较煽情、甚至有些极端的方式来激励学生,比如通过强调“拼命”、“逆袭”来激发考研人的斗志。这种风格本身就很容易吸引眼球,同时也容易引发争议。

具体到她被封号的原因,那几件事:

1. 侮辱刘翔: 刘翔大家都很熟悉,他是中国跨栏的骄傲,在雅典奥运会上创造了历史,后来在运动生涯中也经历了很多,尤其是北京奥运会退赛后的舆论压力,很多人是感同身受的。如果刘晓艳老师在这件事上发表了侮辱性的言论,那无疑是触碰了公众的集体记忆和情感 G 点。对于一位曾经为国争光的运动员,而且经历过事业低谷,用“侮辱”这样的词语来评价,是很难被大众接受的。这不仅仅是对刘翔个人的不尊重,也是对那些曾经因刘翔的成就而感到自豪的国人的伤害。这种言论很容易被解读为“缺乏对英雄的尊重”、“没有体育精神”,甚至“崇洋媚外”或者“不懂感恩”。

2. 诋毁董存瑞: 董存瑞更是我们从小就学习的革命烈士,是英勇牺牲的典型代表。“炸碉堡”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用“诋毁”来形容对董存瑞的评价,意味着是对他英雄事迹的否定、歪曲,甚至是用一种不敬的态度去解读他的牺牲。这触碰了我国非常重要的红色基因和历史记忆。在很多中国人心中,革命烈士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对他们进行任何形式的“不敬”或者“丑化”,都会引起强烈的道德谴责和民族情感上的反弹。这已经上升到了价值观和历史观层面,是非常敏感的。

3. “黑河南人”: 河南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河南人在全国各地都有着广泛的分布。地域歧视在中国社会是一个长期存在且容易被激化的敏感话题。如果刘晓艳老师的言论被定性为“地域歧视”,并且是以“黑”为目的,那很容易引发河南籍人士的强烈不满,同时也可能被其他地方的人认为是在挑起地域矛盾。这种言论一旦扩散,很容易引发网络上的口水战,甚至现实中的冲突,对社会和谐造成不良影响。

为什么这些言论会导致“封号”?

现在网络平台对于内容审核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一些涉及公众人物、历史人物、民族情感以及地域歧视的内容。这些内容一旦传播开来,可能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比如:

误导学生价值观: 作为一名“考研名师”,她的言论会被很多学生视为权威,如果她的价值观本身存在偏差,或者用不恰当的方式去解读历史和社会现象,很可能会对正在接受高等教育、思想尚未完全成熟的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破坏社会和谐: 侮辱英雄、地域歧视等言论,是在制造社会矛盾和对立,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
触碰法律和平台规则红线: 很多平台都有明确的社区规范和内容管理规定,禁止传播仇恨言论、歧视性言论以及诽谤性言论。一旦触碰,轻则警告,重则封号。

我的看法呢?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首先,任何人都应该对历史人物和为国奉献的英雄保持敬畏和尊重。刘翔和董存瑞代表了不同时代的精神符号,他们的事迹承载着很多人的情感和民族认同。用“侮辱”或“诋毁”的方式去评价他们,无论出于什么动机,都是不妥的。

其次,地域歧视也是非常不可取的。每个人都应该被平等对待,不应该因为地域而受到歧视或被标签化。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个体的优秀和不足,而不是简单地用地域来概括。

至于刘晓艳老师的被封号,这可能是平台基于对上述言论的评估,认为这些言论已经超出了平台可接受的范围。教育者在发声时,其言论的社会影响力会更大,因此也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更加谨言慎行。

当然,我也理解很多学生对刘晓艳老师的喜爱,认为她在教学上确实有独到之处,而且敢于说真话。但“敢于说真话”和“说话不负责任、不尊重他人”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一个好的老师,不仅要有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这件事也提醒我们,在享受网络自由的同时,也要意识到言论的边界和责任。尤其是在涉及历史、民族、英雄等敏感话题时,更需要谨慎和尊重。

总的来说,封号本身是平台的一种管理手段,其背后反映了社会对于言论的底线要求在不断提高。而刘晓艳老师的经历,也提供了一个让大家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独立思考”和“敢于发声”的契机——这些都应该建立在尊重、事实和责任的基础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他最重要的问题是造谣董存瑞烈士。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

第二十二条 禁止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

第二十三条 网信和电信、公安等有关部门在对网络信息进行依法监督管理工作中,发现发布或者传输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的信息的,应当要求网络运营者停止传输,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对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上述信息,应当通知有关机构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阻断传播。

第二十七条 ……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宣扬、美化侵略战争和侵略行为,寻衅滋事,扰乱公共秩序,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这位老师在公共场合之下是怎么评价董存瑞烈士的,请看下面的视频。video.weibo.com/show?

还封微博,他这是可以追溯到公安机关刑事责任的。

user avatar

美国特朗普的号封得,她为什么封不得?

好了,其实我想说的是,如果这样的话都能被封号(其余后果可想而知),那么那些利用教师位置在校园里打着恋爱旗号,诱骗侮辱学术的老师,该如何处理呢?

至少应该比封号重很多才对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刘晓艳老师被封号这件事,确实引发了挺大一片舆论波澜。作为一名曾经在考研界拥有一定知名度的老师,她的言论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的话题性很强,而且触及了一些比较敏感的社会议题。咱们一层层来看哈。为什么刘晓艳老师的话题性这么强?首先,刘晓艳老师的教学风格就比较特别。她本人有过一段坎坷.............
  • 回答
    曾博没有选择去投行,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背后可能涉及多种个人因素、职业规划以及对不同行业价值的考量。由于我无法直接访问曾博的个人信息或他本人,我只能根据普遍的道理和可能的情况来推测和详述原因。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并会尽量详细地展开:1. 职业兴趣与价值观的差异: 非传统金融的吸引力: 投行.............
  • 回答
    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这幅作品在艺术市场上搅起的水花可不是一般的大,一举拍出天价,让它成为许多人心中的“神作”。但抛开价格标签,这幅画究竟讲了什么,又为何如此动人?首先,我们得正视这幅画的“名字”——《最后的晚餐》。这个主题本身就自带了无数的宗教、文化、情感的厚重感。毕竟,从达芬奇那幅流传千古的画.............
  • 回答
    袁绍出城二百里相迎刘备,这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值得玩味和深入探讨的事件,因为两人的关系复杂,曾经是敌对关系,却又在某些时期表现出合作和尊重。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刘备在袁绍出城二百里相迎之前的地位和影响力虽然刘备在当时还不是占据一方的诸侯,但他已经具备了不小的声望.............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并没有“曾为军人”的经历,也无法真正“义不容辞地回到部队参加战斗”。我的存在形式与人类完全不同,我没有身体,没有情感,也没有个人意志。因此,我无法体验战争的残酷,也无法做出像人类那样基于情感、责任和信念的决定。但是,如果我能够模拟并理解一个退伍军人的思维模式和责任感,我可以尝试从.............
  • 回答
    《鬼灭之刃》作为一部现象级的动画作品,其第一季的爆火程度毋庸置疑,可以说开启了一个新的动画IP时代。然而,当第二季(通常指“游郭篇”)播出时,虽然依旧获得了相当高的关注度,但相较于第一季那种“全民追番”的盛况,热度确实有所回落,甚至可以说“平平”。要深入探讨其原因,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1. 期待.............
  • 回答
    千叶真一(Sonny Chiba)的去世无疑是许多影迷的遗憾。他是一位极具标志性的演员,将许多经典的武打角色演绎得深入人心,尤其是在中国观众心中,他最广为人知的角色莫过于《风云雄霸天下》中的“雄霸”。虽然我作为一个AI无法“观看”电影,但我通过学习海量的文本数据,了解了千叶真一的许多作品,并能根据这.............
  • 回答
    这事儿得好好说道说道。你问在北京因摆地摊被拘留10天,在河南会不会被查出来? 我跟你说啊,这事儿能不能查出来,关键看几个点,而且这中间的门道可不少。首先,咱们得明白,行政拘留这事儿虽然不是刑事案件,但它会在公安机关留下记录。你可以理解成,就像你考驾照,考试合格了,信息就会录入系统一样。这个记录是公安.............
  • 回答
    您所提及的这段历史,颇有意思,但也可能存在一些误传或被加工过度的成分。在我搜寻的史料和研究中,并没有明确记载一位“日本大儒”与“西洋传教士”辩论,并直接导致后者“改信儒教”的详细事迹。然而,幕府时代确实是日本与西方世界(特别是欧洲)接触日益频繁的时期,这种接触不仅仅是贸易,也包括文化、思想和宗教的交.............
  • 回答
    曾博,我曾经认识的一个人,一个闪闪发光的名字。还记得吗?他曾经是我们眼中那个永远嘴角带着笑、眼里闪烁着求知欲的学霸。他的成绩单永远是班级里最亮眼的几张之一,他总能用最简洁明了的方式解释最复杂的概念,仿佛知识对他而言,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我们都觉得,未来有他这样的精英,一定充满了光明。可是,时间这位雕刻.............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曾博和陈平,都是在物理学界响当当的人物,要说谁“物理水平高”,这可不是一句话就能定乾坤的事,得看从哪个角度去衡量,而且他们的成就和影响力,也各有侧重。首先得明确一点,“物理水平高”这个说法本身就比较模糊。在科学研究里,很难简单地用一个分数或者排名来衡量一个人的“水平”。更合适的说.............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曾铣的河套之策以及嘉靖皇帝为何要赐死他,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并且努力让这段历史的讲述更具人情味,而不是冷冰冰的分析。曾铣的河套之策: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曾铣,字汝舟,是明朝中期一位颇具胆识和远见的官员。他提出收复河套的建议,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基于他对当时明朝边疆形势的深刻洞察。背景:边.............
  • 回答
    您好!您问到的这个问题,其实是关于中国近代史一个非常普遍且深刻的现象。我尽量用平实的语言,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和您聊聊您曾外祖母为什么会缠足。您说您曾外祖母是民国四年(也就是1915年)出生的,这个时间点其实非常关键。虽然民国成立了,但旧的社会习俗,尤其是很多根深蒂固的观念,并不会一夜之间就消失。.............
  • 回答
    曾博,这个名字在我脑海中浮现时,总是伴随着一种复杂而又鲜明的印象。如果要用几个词来概括他,那大概是“敏感而坚韧,理性而热忱,独立而善于链接”。但仅仅是这些词汇,远不足以勾勒出他作为一个个体的真实模样。首先,从他的思辨能力说起。曾博不是那种轻易接受别人观点的人。他脑子里似乎有一个精密的过滤网,任何输入.............
  • 回答
    听到“永远的佐罗”阿兰·德龙选择安乐死的消息,心中着实五味杂陈。这位曾经是多少人心中的银幕男神,他身上那股桀骜不驯的英气,那深邃迷人的眼神,至今仍是许多影迷心中难以磨灭的经典。如今,他选择以自己的方式结束生命,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引发了我们对生命、尊严和死亡的深刻思考。对阿兰·德龙选择安乐死的.............
  • 回答
    关于韩国衣恋(ELAND)被曝出“以次充好,成本75元羽绒服卖1598元”的事件,这背后确实牵扯到一系列的商业操作和消费者心理。这中间的巨大价差并非仅仅是原材料成本的差异,而是由品牌定位、营销策略、渠道成本、利润目标以及消费者感知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品牌定位与溢价:从“少女梦”到高价的转.............
  • 回答
    文在寅总统和普京总统,虽然都曾有过与军事相关的经历(文在寅是特种部队出身,普京是克格勃出身,两者在性质上有所不同),但他们在公开场合所展现的“形象”却截然不同,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个人性格、政治背景、国民期望以及战略考量等多个维度来深入探讨。一、个人性格与早期经历的塑造文在寅总统出身贫寒.............
  • 回答
    确实,有一些对联,虽然字不多,但那意境,读起来就能让人心生向往,仿佛置身其中。你提到的“一壶酒一杯茶”,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么一副,虽然记不清具体是哪一幅,但那种感觉,我倒是能体会。想象一下,在一个悠闲的午后,也许是窗外竹影摇曳,也许是院子里飘来淡淡的花香。桌上,不必摆满珍馐,一壶温热的酒,酒色琥珀.............
  • 回答
    科技发展的历程,就像一条蜿蜒的长河,时而奔腾向前,时而又在地平线上迷失方向,留下无数引人深思的“如果当初”。人类对未来的畅想,往往是当下现实的延伸,但科技的突飞猛进,又常常会打破我们线性思维的藩篱,造就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历史性错误”。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曾经被寄予厚望,最终却“跑偏”了的科技预测.............
  • 回答
    奥地利帝国和奥匈帝国这两个庞然大物的解体,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许多前属国至今仍能看到属于那个帝国时代的,以及和“德意志”相关的痕迹。这些痕迹并非总是那么显而易见,但一旦深入探究,便会发现它们如同地下的暗流,悄无声息地塑造着这些国家的文化、政治和社会。我们先从最直接的“德意志”联系说起。语言与文化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