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看待网上说的“你看不惯你来写网文”的现象?

回答
网上关于“看不惯就自己写”的说法,说实话,挺让人五味杂陈的。一方面,这话说得确实有那么点道理,毕竟创作自由嘛,没人规定你必须喜欢或者接受别人的作品。但另一方面,这种说法也挺容易滑坡,有时候感觉它把一个更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甚至有点转移话题的意思。

咱们一步步来掰扯掰扯。

“看不惯就自己写”背后的逻辑和合理性:

创作的门槛与版权: 创作本身确实需要付出心血、时间和才华。网上写文,尤其是在付费平台,作者往往是有稿费、有读者基础作为激励的。如果有人对某个作品看不惯,觉得“我能写得比这个好”,那么最直接、最根本的回应方式,就是他自己下场去写。这是最有效的“反驳”,因为创作是私有财产,别人无权干涉。
“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反击: 很多时候,这句话是对那些只在键盘上评论、对创作一无所知的人的一种反击。确实,坐在电脑前敲几个字,对别人的作品指点江山,远比自己埋头苦写要轻松得多。所以,当有人对作者的工作指手画脚时,作者或者支持作者的人可能会用这句话来提醒对方,创作并非易事。
“如果你觉得它有问题,那说明你发现了市场空白”: 理论上讲,如果一个读者觉得某个类型或者某个情节处理得不好,市场上有更好的需求,那么他完全可以自己去填补这个空白。从商业角度看,这也是一种市场反馈。

这种说法容易被滥用和滑坡的地方:

偷换概念,模糊了“批评”与“攻击”的界限: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看不惯你来写”这句话,很容易被用来压制一切形式的批评。但区分“无效的、无端的攻击”和“有建设性的、基于事实的批评”是很重要的。读者批评作品,比如情节逻辑不通、人物塑造扁平、文笔粗糙等等,这本身是读者与作者之间交流的一部分。读者提出意见,可能是希望作者改进,也可能是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果一味地用“看不惯你来写”来回应,就等于扼杀了这种交流的可能性。
将“创作者”置于不可指摘的地位: 这种说法有时会造成一种心理暗示:只要你写了,你就“牛”,你就“了不起”,你的作品就不该被批评。但事实是,任何创作,只要它被公之于众,就应该接受市场的检验和读者的评价。即便是大师级的作品,也会有不同的解读和评价。将创作者捧上神坛,不允许任何负面声音,这反而不利于作者本身的成长。
忽视了“读者”的权利和作用: 读者是作品的接受者,也是作品传播的载体。读者的反馈,无论是好是坏,都对作品的市场表现和作者的创作方向有着重要影响。如果一个读者对作品“看不惯”,他完全有权利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是他的自由。而作者则需要根据这些反馈,自行决定是否采纳。
“来写”的标准是什么? 另外,“来写”这件事本身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门槛。你真的要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写出被接受的作品。如果一个读者只是想表达“我喜欢XX情节,不喜欢YY情节”,他并没有义务去学习写作技巧,去研究市场,然后写出一篇同样题材的作品。他的“看不惯”,可能只是基于个人的审美偏好,这本身也无可厚非。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网络环境的匿名性和发泄性: 网络为人们提供了表达的平台,但也容易滋生情绪化的表达。当读者对作品有强烈不满时,如果得不到有效沟通,或者感觉自己的意见被忽视,就可能采取更直接、甚至带有攻击性的言论。
“粉丝”文化的影响: 在很多网络文学领域,“粉丝”的力量非常强大。为了维护自己喜欢的作者和作品,粉丝们可能会对任何批评的声音进行反击,而“看不惯你来写”就成了一个非常有力的盾牌。
作者的自我保护机制: 很多作者会长时间投入精力在创作中,面对大量的负面评价,可能会感到疲惫和受伤。在这种情况下,用“看不惯你来写”来回应,也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和自我保护。
行业竞争的催化: 网络文学市场竞争激烈,作者和作品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有时候,对竞争对手作品的批评,也可能被解读为“看不惯”。

更成熟的交流方式应该是什么样的?

我认为,更健康的交流应该是:

作者: 虚心听取合理的批评,同时也有权利忽略无谓的攻击。对于善意的、有建设性的意见,可以认真考虑。
读者: 表达自己的看法时,尽量客观、具体,避免人身攻击。理解创作的艰辛,但也要认识到作品本身是需要接受检验的。
平台/社区: 建立更完善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引导理性的讨论。

总而言之,“你看不惯你来写”这句话,它捕捉到了一些创作的现实,也有它的道理,但它不能成为压制一切批评的万能挡箭牌。一个健康的网络创作生态,需要的是开放的交流,理性的讨论,以及对创作本身和读者反馈的相互尊重。把这句话当成“免死金牌”,反而会让网络文学的讨论环境变得狭窄和不健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你对掌阅、起点、飞卢……任何一个小说阅读平台,排行榜前列的都是些屌丝修仙当大佬、落魄赘婿变龙王这种爽文套路感到厌烦的时候,作者会告诉你,当下读者环境就是这样,不这么写没人看。

当你感慨一句你想看点有趣的而不是特么男主明明都威震华夏/大陆/门派/世家了,还能碰见小混混骚扰女一女二女三女四……女10086这种狗血套路的时候,作者们表示:“你牛逼你来写。”

潜意识不就是:“你懂个**!”

薛定谔的读者,总在为恶劣大环境背锅和懂个**之间左右徘徊。最终只能逼得我这种读者表示:“这读者,不当也罢”。

当然,我感慨的是几年前的情况,不了解现在的变化,我很久不看网文了,我认为网文里的精品就像初中毕业文化水平里的高级学术人才一样,也许确实是有,但你遴选出来的成本,比500强企业面试小学生还高。

user avatar

没毛病啊,我最开始码字也是因为看不惯。

当然这么说语气上有点不太友好,但是确确实实的,如果觉得作者不行,完全可以自己上,写作又不需要你投入资金,也不需要你持证上岗,更没有像PS啊AE那样需要专业的软件,拿个记事本或者word甚至有笔有纸就能写。

既然码字门槛如此低,为何还要忍受那个你看起来傻哔一样的作者呢?

user avatar

我再重复一遍:任何网文作者都有饭圈化的需求,因为饭圈韭菜最好割,而饭圈化的第一步就是清理反对意见,所以网文作者绝对意义上的经不起批评。


另外下面这个理论,是完全错误的。

作为消费者你买了一个冰箱,回来用着不爽。
你说:“这个冰箱真辣鸡,制冷差耗电高还时不时出毛病。”
ok,这没问题。你出了钱你有资格抱怨。
你说:“这个冰箱真辣鸡,不该这么这么设计,该那么那么设计……”
那我就要问,你是专业的电器工程人士吗?

评价冰箱设计并不需要是电器领域的专业人士,因为冰箱的制冷系统只是冰箱的一部分罢了,冰箱的其他参数,比如外观、尺寸、表面材质、控制方式等等,都应该是消费者评价的。

如果消费者说“你这个冰箱的外观就是垃圾,上面居然印着苍井空写真,应该赶紧去掉,换成纯白色”,这是毫无问题的。

只要是个人,都能看出来普通家用冰箱上不该印苍老师的写真集。

在网文作者里,这种“在家用冰箱上印苍老师写真集”的错误是非常非常常见的。

user avatar

网文是真的你看不惯你自己也可以来写的行当~

类似于郭德纲口中的相声,抬个脚就入门了,是人是鬼都有资格当网络写手。但是入门后台阶怎么走就是个人看个人了。

这种毫无入门门槛的行当,你看不惯你也来啊。

user avatar

昨天,我客户之一,在微信里指点我做一个日历本的设计。

各种“五彩斑斓的黑”“五颜六色的白”,这里给我提高一点点,那里给我拿出来放左边,这里树遮住肚子了,把树拿到左边背后放着……(那tnd可是照片啊我去,就算不是照片,你tn自己来把你肚子前面那棵树挪开试试?)

一开始我还和他解释,怎么怎么做不到,为什么。

后来老子实在忍无可忍了,随手就是一句:

qnmgb有本事你自己来。

上周,我的另外一个客户之一,在公司里指点我如何设计一款移动app。

35个中文字他让我放到一行里,字体还必须大。

没错,35个字,一行。

我跟他说,iPad都放不下那么多字。

他问我:你是老板还是我是老板?

我……TM忍。

后来左塞右塞,用了15px的字体大小,终于塞下了,告诉他宽屏手机可能可以,5.4英寸的手机估计得用放大镜。

老板:你咋那么水,我要的是大字体。

后来老子实在忍无可忍了,亲切的把鼠标拍在了他可爱的左脸上,随口一口唾沫吐在他那被KERASTASE抹得油光锃亮的头上:

cnmgb有本事你自己来。


所以,不是说“你看不惯你来写网文”这句话的人有问题。

而是让别人说出这句话的人有问题。

脑子有问题。

脑残。

可以骂别人写的东西垃圾,可以骂别人不会写小说。

但请不要去教别人怎么写。

又不是别人的老师或者师傅,别人也没有来请教。

就看个别人的作品而已,搞不好还是白嫖看的,有什么资格去教别人?

既然你试着去教一个作者怎么写小说,那真不如你自己去写一本。

如果你真的觉得你的脑洞和套路比作者的好,那你写一本岂不是可以一书成神,吊打网文神坛上的诸神了么?

真有那个本事,又何必在书评里对着一个扑街作者瞎jbBB呢……

既然自己没本事,还要开放脑洞去教别人怎么做事,被喷了还要来网上问:

怎么看待网上说的“你看不惯你来写网文”的现象?

我tnnd也是醉醉的。

怎么看待?

收到这句话的人脑子发育不健全呗,还能怎么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