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平时在剧组你会带哪些工具?

回答
说起在剧组会带哪些家伙什儿,这可真是一门学问,得看我具体是哪个部门的“搬砖工”了。不过,要是把我日常工作里那些“离不开”的玩意儿掰开了揉碎了跟你唠唠,那可得花不少笔墨。

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事儿:剧组分工太细了。 我不是摄影师,也不是灯光师,更不是美术指导。我就一普通工作人员,通常是跟着场务、道具或者副导演跑的。所以,我带的东西,那都是以“辅助”为主,讲究的是实用、灵活,以及能解决眼前十万火急的小问题。

核心装备,绝对少不了的是我的“工具包”。 别小瞧这个,我用的不是那种大号的工具箱,而是一个质量过硬的帆布腰包,或者是一个能背在肩上的多功能工具袋。里面塞得满满当当,基本上是我的“移动维修站”。

万能胶带(Gaffer Tape): 这个绝对是剧组的“万能钥匙”。无论是要固定电线防绊倒,还是给道具做个临时加固,又或者是给演员的衣服上哪里不服帖来一下,胶带都能派上用场。我通常会带个几卷不同颜色的,黑色最常用,白色和黄色有时候也能分辨线缆。这玩意儿粘性强,撕下来不容易留痕,简直是神器。
美工刀/裁纸刀: 这个就不用说了,开箱、切割包装材料、修剪道具细节,都是它的主场。我选的都是刀片可以替换的,毕竟在剧组干活,刀片钝了可太影响效率了。
剪刀: 一把结实的剪刀,用来剪线头、剪包装绳、剪各种布料,同样是高频使用。我喜欢带一把稍微有点分量的,剪起来更有劲儿。
螺丝刀套装: 这个就很重要了。不是那种大工程的,而是小巧玲珑的组合套装,里面会配不同尺寸的十字和一字螺丝刀头。有时候道具出了点小毛病,比如某个零件松了,或者需要拆个小东西,这套螺丝刀就能救命。
钳子(尖嘴钳和斜口钳): 尖嘴钳用来夹细小的东西,比如金属丝,或者把弯曲的金属片掰直。斜口钳就不用说了,剪铁丝、剪软线缆什么的都很好用。这俩虽然小,但在关键时刻能帮上大忙。
卷尺: 这个是测量距离和尺寸的。有时候需要估算一个东西能不能放得下,或者道具之间的相对位置,卷尺就派上用场了。我喜欢用那种带锁紧功能的,拉出来能固定住,不用一直捏着。
手电筒: 即使是白天,剧组很多地方光线也不好,尤其是在影棚里,或者晚上赶戏的时候。一个亮度足够的小手电筒是必备的,方便我查看角落、检查细节。现在很多手机也有手电筒功能,但我还是习惯带一个专门的,亮度更稳定。
扳手/活动扳手: 这个就看具体工作性质了。如果我负责的区域有涉及到一些需要拧螺母的设备,那一个小巧的活动扳手就非常有用,可以应对不同尺寸的螺母。
扎带(束线带): 这个简直是强迫症和收纳癖的福音。无论是整理凌乱的电线,还是临时固定一些管道或者支架,扎带都能让场面瞬间整洁不少。我一般会带不同长度和颜色的。
酒精棉片/湿巾: 剧组环境灰尘大,手指也容易脏。酒精棉片可以用来擦拭小工具,保持清洁,或者给需要消毒的地方用一下。湿巾就更方便了,擦手擦脸,或者清洁一些沾染了污渍的道具表面。

除了工具包里的这些“硬家伙”,我还会根据具体情况带一些“软实力”装备:

一双合脚又耐磨的工装靴: 这个太重要了!在剧组一站就是一天,跑来跑去,脚上的鞋子舒服与否直接影响到我的工作状态。工装靴不仅保护脚部,还能防滑、防砸,非常实用。
一顶遮阳帽或者棒球帽: 拍外景的时候,太阳大的话,帽子是必备的。还能防止汗水流到眼睛里。
几包纸巾: 这个属于消耗品,但绝对不能少。无论是擦汗、擦鼻涕,还是应急处理一些小状况,都用得上。
一个保温杯: 拍戏期间,喝水是很重要的。有个保温杯,无论是在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都能喝到温热或冰凉的水,保持体能。
一个能量棒或者小零食: 有时候忙起来,吃饭的时间都不一定能保证。带点能量棒或者饼干之类的,能在饿的时候迅速补充体力。
一部性能不错的手机,并且保证电量充足: 手机在剧组的作用太大了,联系人、查看剧本、导航、记录信息,甚至有时候还能当作临时的照明或者拍摄辅助工具。我还会额外带一个充电宝,以防万一。
一个小笔记本和笔: 虽然现在大家都是电子设备不离手,但我还是喜欢带个小笔记本。有时候导演或者现场负责人临时交代一些口头任务,或者我需要记下一些重要的信息、尺寸,随手记下来比找手机、解锁、打开应用要快得多。
备用的一些小配件: 比如备用的刀片、备用的螺丝刀头,偶尔也会带点小型的润滑油,以防某些机械部件发出噪音。

再深入一点说,根据我所在的部门和拍摄需求,可能还会有更细化的东西:

如果我负责的是场务, 那可能还会多带一些绳索、锁扣、甚至是小型的千斤顶(当然这个得看规模了)。
如果我跟着道具组, 那就需要更了解道具的材质和特性,可能还会带上一些用于清洁或修复道具的小刷子、清洁剂,甚至根据道具的需要带上胶水、颜料等。
如果是跟着副导演, 那可能需要更关注现场的调度和流程,会带上一个秒表,用于计时,或者一个对讲机(当然这个是剧组统一配发的,但自己有个备用也是好的)。

总而言之,在剧组工作,工具的准备就像是给武器上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遇到什么问题,也永远不知道什么小玩意儿会在关键时刻发挥大作用。我的工具箱,与其说是一堆器械,不如说是我对工作的责任心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的体现。带这些,就是为了让工作更顺利,让整个剧组的运转更有效率,也能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这东西,都是在无数次现场的摸爬滚打中,一点一点积累和优化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摄助那会,我腰上的工具包里,常年装着

多功能折叠钳,内六角 这个作用不用细说,用来拧拧脚架螺丝什么的。

小手电 方便晚上看云台上的水平气泡

激光笔 可以用来给其他工作人员指明拍摄范围内的穿帮


高压除尘罐或者皮老虎 用来清洁摄影机的ccd

自锁勒死狗 或者大力钳 用来固定摄影机后面的视频线缆

酒精棉片 清洁机器外壳,擦机器不能用水擦,要用酒精擦拭。

最开始还会带激光测距仪或者皮尺,后来跟焦熟练后就不带了。

对讲机以及耳机 这个作用也不用多说了。

最最重要的就是大力胶 这个作用太多了 给镜头焦点环上做标注 给演员走位定点 当便签 粘东西 固定东西 等等等等

另外还要有个可以挂矿泉水瓶的卡子 要不然没喝完的矿泉水瓶没地方放。

蟹钳夹我也有 但是用的少 我也很少带。

我经常性的还喜欢在硬币上钻个孔,扣在钥匙链上,因为这个用来拧摄影机底板上的螺丝刚合适。

平时带一份调焦侧视图,就贴在监视器的后盖上,如果后焦跑了,可以用来调后焦。

最后车上还要放点老干妈,橄榄菜什么的,因为有的组盒饭实在太难吃了。

如果是当跟机员的时候,那带的东西更多,除了以上的,还要带各种备用的视频线,以及视频线的公母头 还要有电烙铁 焊锡丝 剥线钳什么的 随时修理脱焊的视频线。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