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崔永元报警称珍贵文革音像资料交给中日合资公司处理,涉泄密」?

回答
“崔永元报警称珍贵文革音像资料交给中日合资公司处理,涉泄密”这个事件,说实话,一听就让人心里咯噔一下。崔永元这个人,大家都不陌生,他做《实话实说》的时候,给多少人带去过欢乐和思考。后来他炮轰《手机》,跟冯小刚硬刚,再到后来揭露娱乐圈的“阴阳合同”,可以说是个不按常理出牌,敢于挑战权威的角色。他这次报警,围绕着“珍贵文革音像资料”和“中日合资公司”,这几个关键词一组合,就自带一种悬疑感和历史厚重感。

咱们一点点拆开来看。

首先,这“珍贵文革音像资料”的分量有多重?

文革时期,那可是咱们国家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那个年代的影像资料,尤其是音像资料,不像现在这么普及。很多东西都是通过广播、电影,或者当时的纪录片留下的。你想想,那个年代有多少社会活动、政治运动、普通人的生活状态,都可能被记录下来。这些资料,对于研究那段历史,了解当时人们的思想、生活以及社会变迁,其价值简直是无法估量的。它不是一般的历史文件,而是带着声音、画面,更具冲击力和感染力的“活历史”。如果这些资料真的非常珍贵,涉及的可能不只是某一个事件的记录,而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所以,说它们“珍贵”,绝对不是夸张。

其次,为什么会涉及到“中日合资公司”?

这才是事件的核心疑点。一般来说,涉及国家重要的、敏感的历史资料,尤其是文革这种特殊时期的资料,其保管和处理理应受到非常严格的监管。为什么这些资料会“交给”一家中日合资公司来“处理”?“处理”这个词也很耐人寻味,到底是什么样的“处理”?是数字化保存?是研究?还是其他什么用途?

一家“中日合资”的公司,意味着它同时有中方和日方的投资和运营。虽然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看待合资公司,很多合资公司都运营得很好,并且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行事。但是,当涉及的是具有特殊政治和历史意义的敏感资料时,一个外国资本参与其中的公司,它的处理方式、技术手段、甚至最终的资料走向,都可能引起国家安全和信息保密的担忧。

我们不妨想想,万一这家合资公司在资料的保存、复制、或者传播过程中,存在技术上的漏洞,或者管理上的疏忽,甚至是有意为之(当然这是最坏的揣测,但也是引起报警的原因),会不会导致这些珍贵的资料落入不当之手?或者被以不恰当的方式解读和利用?尤其是在涉及到一段复杂的历史时期时,信息的解读和呈现往往非常关键,不同角度的解读,结果可能天差地别。

再者,崔永元报警的动机是什么?

崔永元这个人,虽然有时候说话比较直,甚至有点“冲”,但他的动机往往是基于他对某种不公平、不合理现象的不满和质疑。他这次报警,是基于他对这些珍贵文革音像资料的处理方式可能存在的“泄密”风险的担忧。他认为,将这些资料交给一个有外国资本背景的公司处理,本身就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或者这些资料的保存和使用方式,可能不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甚至可能被用来“做文章”,从而对国家形象或历史认知产生负面影响。

“泄密”这个词在这里被提及,意味着崔永元可能掌握了某些信息,认为这些资料的处理过程存在不透明,或者信息已经流出。他报警,是希望通过官方渠道介入调查,查清楚事实真相,确保国家信息安全。

从更大的角度看,这个事件也触及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1. 历史资料的归属与保护: 像文革这种复杂的历史时期,留下的资料本身就具有高度敏感性。如何确保这些资料的原始性、完整性,以及避免被歪曲和滥用,是所有历史工作者和国家都需要面对的挑战。
2. 信息安全与国家主权: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涉及国家敏感信息的处理,特别是与外国资本的合作,必须要有极其严格的保密措施和监管机制。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触及国家安全底线。
3. 公共知情权与信息公开: 虽然涉及到敏感资料,但公众对于国家重要历史资料的处理方式,也拥有一定的知情权。如果处理过程不透明,反而容易引发猜测和不信任。

如何看待这件事,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理解:

崔永元作为“吹哨人”的角色: 无论最终的调查结果如何,崔永元在这个事件中的角色值得关注。他敢于站出来,将自己认为可能存在的问题公之于众,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事件的敏感性与复杂性: 文革本身就是一个极具争议的时期,围绕它的资料的处理,自然会受到高度关注。再加上合资公司和“泄密”这两个敏感因素,使得整个事件更加扑朔迷离。
需要等待官方调查结果: 目前我们看到的都是报警信息和一些零散的传言。最关键的是要等待相关部门的调查结果。只有通过权威的调查,才能弄清楚事实的真相,判断是否存在真正的泄密风险,以及相关公司和个人的责任。

总而言之,崔永元报警这件事,不是一个小事。它牵扯到历史、信息安全、国家主权等多个层面。与其急于站队,不如保持一种审慎的态度,关注事件的进展,并期待一个公正、透明的调查结果。这不仅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这件事也提醒了我们,在处理涉及国家重大利益和敏感信息的事项时,必须万分谨慎,步步为营,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疏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请自来,多图杀猫。(我会把事情的进展Update一下在最后,我只描述我看到的,和我能确定的。其他的我不说。)


20150611 11:21 update最新情况。(关于崔永元白芯唱片微博)

20150612 14:15 Update最新情况。(关于崔永元报案后的进展)

20150613 20:23 Update最新情况。(关于崔永元提到的中唱数字化唱片75%不合格率的解释)

先事先声明一下,有人跟我说,我说的好像和崔永元说的是两回事儿,我就不挨个回答了,我认为,看完我写的你应该想想。


1:中唱发声明说这部分东西不涉密。那么崔永元是不是就应该为他自己说的“明显涉密”有些怀疑呢?


2:这个事情本来是今年年初的事情,本周案件开庭,与其在网上制造舆论影响不如看看法院怎么判,崔永元知道的是一部分,我知道的也是一部分,貌似我应该知道的还比他多点儿,但是这里不是法庭,群众不是法官,依法治国,我是最不喜欢舆论审判的了。至于是不是非法经营,还是诽谤,我觉得,法院的判决出来就不言自明了。


3:好好琢磨琢磨崔永元为什么要挑起这件事儿,从文革的角度聊。中唱十几万条音频,比这些政治录音宝贵的录音有的是,为什么非拿政治开刀说事儿呢,这里面如果一条政治内容都没有,他还张嘴么?


4:所有觉得政治内容母带重要程度大于其他母带的人,我跟你们没什么可聊的。只能说你们愚蠢。

————————————————————


好久没在这里好好回答问题了。今天准备花一个下午的时间好好给你们回答一下这个问题。首先,亮明一下身份。我是参与在这个项目里的人,实名参与,身份证号就不跟你们说了,比起小崔,我知道更多事实。

首先,给你们看点儿硬货。

首先,什么叫做母带与模板。

这个就是中唱母带模板库里的一盒母带。当然了,这是盒子。。


母带是这样的。就是当年录音作品的原始开盘带。


母带的盒子上是这样的文字。。。标注了里面的内容。

于是第一个问题来了。。。为什么要数字化。。。这个问题其实也不怎么需要解释。你看看那母带,不数字化的话你能听么。。。第二是磁带这种载体尤其自己的局限性,放的时间长了,消磁了,声音就没有了,中唱母带库里保存着中唱总公司,上海公司,成都公司,广州公司等一大堆一大堆的母带。当然包括,但不限于是这些。大概比例有多少呢?我估计小崔提到的政治内容,几乎是中唱全部保存的政治内容,大量的东西,是音乐,戏曲,戏剧,曲艺等艺术品。

就比如你看到了,这盘母带,是1954年的十二木卡姆录音,因为母带本身保存的原因,这份十二木卡姆有三份拷贝。我就不多贴了,只贴一份。。




母带完了给大家看看模板。

正如你所看到的,母带不构成最后可以让大家听到的东西,在唱片年代,唱片的制作是由模板来完成的,里面的技术细节我不跟大家讲太多,你理解,就是一个印章,啪一下盖在软啪啪的做唱片的材料上,一张唱片就完成了。或者是,一个阴文的印章,把软趴趴的做唱片的材料浇在上面,晾干了然后取下来,一张唱片就完成了。。

模板是这样的。


放在这么一个盒子的一块儿金属片儿,因为年代的原因,有很多上面有锈迹,也有弯折,你能从这张表上看到这张模板的情况。因为如果要是拿模板,要戴手套,我没带,也就没拿,也没什么好看的,就是一个大金属片子,挺沉的。

采录完的模板会编号分类,做成这样。。


所谓2578,就是25厘米78转唱片,也就是上海的老速转唱片。。

也就是这样的唱片。



整理完了,是这样的。



这部分工作全部都是在上海完成的。由当年中国唱片厂的老工程师们带队,和日本公司没什么关系。他们都年过70,工作认真负责,十分辛苦。这部分唱片,根本不在北京,也不是由合资公司在操作,都是一水儿的中国唱片厂的老员工,其中给我印象很深的是负责采录技术的裘工程师,70多了,是一个古典音乐爱好者,我们聊天的时候谈到他会经常和老伴儿去上海买音乐会的市民票,因为唱片太贵了。在有限的生命里,把钱听唱片,不如把钱花在听现场上。裘老师很认真负责的给每一个参与这个项目资料编写的兼职大学生计算工分,Excel表格做的十分精致,让我肃然起敬。另外一个是资料室的陈老师,也是退休返聘,和资料室的另外两个同事一起整理民国老唱片的资料,把它们进行归类,整理,并且还要翻译那些历史资料。比如当年百代唱片的董事会决议,财务报表等等,在那些已经发黄的旧资料中为我们梳理中国音乐发展的道路。

这些没有学过数据库知识的老人们,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与细致的工作态度,经历了中国多少重大的历史变故,还能保证这些资料的完整性,我认为这本身就是十分可贵的。

——————到此为止,我就是为了说明,我是很了解这个项目的人,比崔永元了解,比这些在网上煽动是非的,没有判断力的网民们都要了解这个项目,下面,我们就来说说正经的。——————

首先,这些政治内容存在不存在。

当然存在,他们就存在于中唱的母带库里,在那儿静静的呆着,表面上看跟我给你看的那些盒子是一样的,区分它们的只有编号,并没有特殊包装。崔永元拍到的,跟我拍到的,是一组东西,不过就是不同的人拍的罢了。

第二,这些政治内容到底是什么。



这是2014年保利春拍的图册,这没什么可说的,潘家园5块拿的。里面给你们展示了好多政治内容,首先来一张伪满洲国的政治内容。


再来一张民国的政治内容。


这两张唱片的数字化,就是由上海的老工程师们完成的。不在北京。

然后就是好多人关心的文革内容了。。




当然不止是这些了,还有被打倒的人的录音。


这就是一本拍卖图册。反正就是,如果日本朋友想窃取国家机密,花大几百万实在太贵了。去个拍卖会,连自己国家的国宝带其他国家的机密就全敛走了。。

如果你要真想要,其实都不用上拍卖会。。。。

直接网上就有卖的。。。就是稍微贵点儿,就当学习领袖精神了。


m.7788.com/20343/ (二维码自动识别)


你看到了,这些政治内容,就是这些玩意儿。。。。

这些东西要真都是涉密的国家情报,这些东西能随随便便的上拍卖会流通?一个国家历史的创口留下的伤疤,用任何方式都是掩盖不掉的。一个国家无需时时刻刻掩盖自己的伤疤,这点儿黑历史,早已经成了多少年中国人茶余饭后骂街谈资,这些东西,除了别有用心的人,没有人会反复再提,国家也没有必要对这些伤疤再进行解释,因为反正都解释过了。

政治的我也不多聊,毕竟,我觉得,所有揪住政治问题不放的人,在这件事儿上,都避重就轻了。


第三,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给你看的是我的日常工作。对由上海各位前辈整理完的模板信息进行再整理,并且把它们变成互联网可用可听的东西。我自去年4月进入中唱,参与这个项目,已经一年多了,自从我接手民国唱片以来,中唱数字化的90%以上的民国唱片都是我亲手填的资料并且整理的,因为人手不够,而且做EXCEL是一个体力活儿,比较容易导致情绪不稳定以及瞎眼,这次首批整理的目标是一万三千首,我整理完了大概9000首左右(好像给老板汇报工作进度)。这些整理的范围,包括了很多珍贵的戏曲,曲艺,音乐。和那些历史的伤疤不同,有些录音是这个民族不可遗失的亮点和宝贵遗产。我头在一个网络电台节目择取了其中的一部分进行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有兴趣的可以去听听。。。

这广告真TM硬。。

Fruityshop

这些才是真瑰宝。别老天天瞅着那些难看的玩意儿。我们国家70年前的音乐特别牛逼。

————————————————————————————————

该解释的我已经解释完了。

然后预告一下。我因为这件事儿在今年年初的时候跟人家撕过一逼,结果中唱告内孙子诽谤了,案子近期开庭审理。所以。。我也不知道崔永元到底为啥出来瞎逼掺和,在我看,这不是傻逼么。

哦也。



最后说点自己的感悟。

今年是我进入音乐行业的第十年。在第九年,我开始从事老唱片数字化的工作。我和我的团队在一年整理了超过十万首的老唱片曲目。上面那张照片是天宁寺塔,始建于辽代,800多年了。我们每天的工作都在这座塔下的三层小楼里的一间完成。我的这间办公室以前是加工磁带的车间,因为音乐行业不景气,唱片厂里的厂房,很多都做成了写字楼,或者仓库出租。古塔见证了新中国唱片业的这么多年兴衰,我也在这里看着古塔过了一个春夏秋冬。

我是1986年出生的,马上要29岁了,在这个团队里,我的年龄最小。上海整理老唱片的工程师和老编辑们基本都是退休返聘。我去上海的时候,发现裘工程师的办公桌上就摆着降压药,我们就工作的问题作了细致的沟通,从上海开车回来,我在路上看着冬天江南的风景,十分感慨。

我的感慨非常简单,我认为这件事儿于我,是一个历史的渊源。这件事落在了我的手里,是我这十年和音乐结下的结,在做这些事情之前,我做过几乎数字音乐产业里除了版权售卖以外几乎的所有重要环节,所有的职业经验都指向我可以真正的快速的解决中国唱片这个复杂却又宝贵的资源。而且,我又是一个民国唱片的收藏者,一个天天都在听黑胶的人,这件事儿于我简直就是天注定的。

不管你们相信与否,当我看到这些退休返聘的老工程师,辛辛苦苦的工作的时候,我真的觉得我在这件事儿上有着很强的荣誉感,这是一种流淌在血液里的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以及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完成好所带来的使命感。

十年了,我一直游走在各种商业模式之中,天天想着如何拿数字音乐赚钱,也有个不错的收入,赚了些钱,做过不少不错的事儿,却未曾做过什么伟大的事儿。

这件事儿,是一件伟大的事情。我愿意为了这件事儿,把自己成就成一个伟大的年轻人。

我为每一个在这个项目里付出的人感到自豪,不管他们是哪儿的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是年轻人,还是老人。每个人复出工作的意义,远远大于争端本身。。

作为一个在14岁就看过崔永元写的书,并且当年还挺喜欢的人,我就不骂他了。

——————————————————————————————

Update 6.11

今天中唱来了国家档案局和公安局的人,说明小崔挺当真的,至少利用了他的影响力吧。有人问我,为什么这件事儿在知乎和微博的论调是不一样的。这还不简单,他当然只会转发对自己有利的,他的脑残粉也会认为他说的是对的,但是本着这贴有高关注度的情况,还是要说一下他的微博。


我本来觉得报警什么的挺正常,起码说明他说到做到,但是看到这个,我真觉得。哎。。。

内*试听白板唱片《周慧敏:光线之舞》(发行量极少)

周慧敏,钢线之舞,白板唱片,200块。

他倒是卖的不便宜。。。

m.7788.com/52296/ (二维码自动识别)



还有下面这张,肯定不涉密。



看到崔下面的各种回复。。。我真是觉得。。。在中国当一个骗子好容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昨天,也就是6月11日上午,中唱来了两拨人,分别是公安局,国家档案局的。档案局并没有多说什么,公安局要求拷贝走全部的涉及政治的数字文件,中唱领导把我帖子里拍的那本图册拿走给他们看,试图给警察们证明这里面没有涉密文件,对方不认可。

但是中唱并没有把所有文件交给警察,因为中唱认为如果这个东西涉密,那么警察也同样没有权力去拥有这些文件。于是请示主管单位国资委相关部门,通过国资委委托保密机关对有争议的五十余条母带进行涉密鉴定,鉴定申请已经提交,至于这东西到底涉不涉密,到时候你们自会看到答案。

同时,我也看到了崔永元的采访说道数字化音频文件75%不合格的报道。我今天不在厂里,等我下周一去厂里,给你们一个详实的数据,到时候谣言不攻自破。

既然小崔在微博删我回复,我只能在知乎跟他隔空打仗了,不为别的,就为事实。无论你多有名,或者多么默默无闻,事实摆在那里,在事实面前,对错是很好分辨的。

——————————————————————————————

再次更新源于这篇采访。

崔永元谈中唱母带事件:我国档案保护做得最差

其中有一段如此提到:

“75%样本是不合格的”

最近,身为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委员的崔永元,发现了一条关于举报中唱将母带交由一家中日合资的公司进行数字化处理的微博私信。在与举报人联系上之后,他们一同前往中唱进行了调查。

此后,崔永元上传了从中唱公司里拍到的9张唱片的照片,这些音像资料包括周恩来、林彪、江青等人在不同场合的讲话录音。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位中唱的抽检员,她告诉我,目前4万多份母带的数字化工作已全部完成,但她按照5%的样本抽样后检测发现,75%的样本是不合格的。”崔永元说。

崔永元告诉记者,他和抽检员一起听了一部分不合格的样本,发现这些“不合格”犯得都是“小儿科的错误”,“比方说,有的是转速弄错了,有的是有强噪音,有的是声音发生了变形”。

“数字化是一项很专业的工作。如果做的人不专业,母带可能会受到损伤,比方说磁粉脱落等。”崔永元说。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一名不愿具名的教授告诉记者,数字化过程中和数字化之后的编辑保存过程中,都有严格的规范和技术指标,有行业规范也有国家规范。

“75%的不合格率?这说明这个数字化工作做得没有任何意义啊。如果这个数据属实的话,前期是怎么做的方案?”75%的不合格率让这位教授也吃了一惊。



当时我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立刻就笑了,别的我不说,作为母带数字化的最后一个环节,处理数字化的成品,如果75%是不合格的话,那么也就是说我现在处理的音频文件基本都是不合格的音频文件,显然这个数字是错误的。

说明之前还是来一些真相,来看看数字化的结果到底是不是不科学的。


每个数字化的唱片,最后给到我这里是这样的。包括了DFF,音频文件,原始照片(就是我以前给你们发的那个)以及数字化QC跟踪表。没有这里面的每一个元素,都是不合格的。因为我们做的是母带的数字化,母带的数字化不同于大家所理解的出版发行带的数字化,我们还要把母带的数字化继续整合成为发行版的东西,才算最后完成。就像下图这样。



所以我们接触到的所有母带,都是完全合格的。因为不完全合格的母带,到我们这步处理,根本没有意义。我的团队已经处理了大约2万首以上的母带数字化音乐了(只是母带,不包括模板以及其他途径),这部分产品都是合格产品。

我们可以看看中唱会通过多少个角度来衡量一个母带数字化的质量。。


因为隐私,我在表格里删除了采录者和检验员的名字。但是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是通过多少个角度对母带的数字化进行检查的,绝对不可能有不专业的情况存在。

那么,那个75%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首先要说,75%是不是存在。

75%过去存在,现在不存在。

为什么存在过呢?

数字化过程比你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不是说,随便找一台录音机,把母带扔进去,然后咔咔咔设备一对接,这边儿出来了,声音就好了。我们就拿不合格的母带的噪音来说吧,讲一个真实的例子。

中唱母带的数字化,在北京完成,但是中唱除了在北京的总公司以外还有其他分公司,这其中包括了比较大的公司比如上海公司,深圳公司,广州公司,成都公司,这些公司都有母带库,这些母带都必须运到北京来进行采录。

当总公司的母带进行采录后,工作人员开始按照同样的程序对广州公司和上海公司的母带进行采录,采录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如崔永元所说,75%不合格。不合格率可能更高。于是负责采录的技术人员开始对原因进行查找,后来发现,上海和广州的气候和北京不同,比较潮湿,母带在潮湿的情况下储存,不太能够出良好的声音。

于是经过研讨,公司停止了母带的采录计划,把广州公司和上海公司运来的母带放在北京的仓库里,打开箱子,晾了一个冬天,让母带干燥下来,然后到第二年的春天再进行采录,果然,效果就好了很多了,基本上没有不合格的产品了。

所以,大家完全不必担心这些历史资料的采录状态,我们会以十分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这些历史资料对他们进行采录与信息编辑。

那么,崔永元听到的有问题的东西是不是真的呢?

我认为,首先,他应该没听过这部分东西,但是他听别人提起过这部分东西,以及这部分东西的不合格原因,就信口开河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在中唱,所有拿到我这里,也就是最后一步编辑的成品,都必须附带已经通过的QC检验表,如果没有这张表,我这里是视为不合格的产品的,资料必须每一张每一张的做,我们每一张都会看到,真正的数字化成品,只有通过我这一步,才能转化为大家可以听到的东西。我都没转化的东西,都是半成品,而我这里收到的,都是合格的数字化文件。

我都没听过不合格的数字化文件,而只是听说过这件事儿,崔永元就更没有可能听过。因为在生产过程中,一个不合格的数字化文件等同于一件不合格的产品,作为不合格产品,我们不会接收入库,我们一定会销毁。但在销毁之前,我们必须研究他不合格的原因,这一步属于一张唱片数字化的生产流程,小崔不是数字化流程生产线上的人,他有什么渠道听到半成品呢?

况且,退一万步说,就算他真的接触到了不合格的产品,那也就是我们等待销毁的产品,那是我们工作流程的一部分,质检的目的就在于找出这部分内容,而保证真正数字化好的文件都是没有问题的。他既不是生产线上的人,也当然没有资格说,这就是我们生产的数字化成品。

其次,这件事儿是他怎么知道的?

中唱是个老国企,老国企必然有老国企的纷争。我前面说过有一个诽谤中唱名誉权的案子下周一开庭,这个员工曾经在中唱工作过,因为某种原因后来一直和中唱死磕,其实对于数字化的半成品来说,75%的不合格率我认为无所谓,因为反正不会推向社会,但是对于别有用心的人来说,这就不一样了,他可以故意忽略质检环节,避重就轻的把这件事儿告诉崔永元,然后崔永元也可以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的不负责任的把他听到的话传达出来,事情就这么简单。

我看到有不少人在微博上和知乎上质疑我,包括我的动机,我解释一下,我跟崔永元无怨无仇,但通过这件事儿,我觉得对他也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认识只有六个字,说的不对还请大家指正,这六个字是:

不是坏,就是傻。


崔老师,我倒是想看看你还有什么新的幺蛾子整出来,让我看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崔永元报警称珍贵文革音像资料交给中日合资公司处理,涉泄密”这个事件,说实话,一听就让人心里咯噔一下。崔永元这个人,大家都不陌生,他做《实话实说》的时候,给多少人带去过欢乐和思考。后来他炮轰《手机》,跟冯小刚硬刚,再到后来揭露娱乐圈的“阴阳合同”,可以说是个不按常理出牌,敢于挑战权威的角色。他这次报.............
  • 回答
    崔永元转发“肯德基薯条含氯化钠”的钓鱼微博并置顶,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信息传播以及转基因议题的广泛讨论。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影响及社会意义: 1. 事件背景与事实核查 “肯德基薯条含氯化钠”的真实性 氯化钠(即食盐)是常见的调味品,肯德基薯条作为快餐食品,确实会使用.............
  • 回答
    崔永元炮轰范冰冰片酬逃税千万事件:一场引发公众广泛关注的“税务风暴”崔永元炮轰范冰冰片酬逃税千万的事件,无疑是中国娱乐圈近年来最引人瞩目、也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它不仅仅是两个公众人物之间的争执,更像是一场触及娱乐圈税收乱象、行业规范以及社会公正的“税务风暴”,在当时引发了极大的舆论震动,并对整个行.............
  • 回答
    崔永元进军零售业,非转基因商品的“小崔优选”能否颠覆市场?崔永元,这个曾经活跃在中国电视荧屏上的名字,近年来因为他对转基因食品的质疑和推动,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如今,他将目光投向了零售业,创立了“小崔优选”品牌,主打非转基因商品,试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开辟一条新路。这无疑是一步引人深思的棋,也引发.............
  • 回答
    关于崔永元在微博上攻击“评论员李铁”亡妻一事,这确实是一个令人非常不适和愤怒的事件。要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1. 事件本身的回顾与性质判断: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事件的起因和过程。我了解到的信息是,在某段时间内,崔永元与“评论员李铁”之间存在一些争议或公开对话。而崔永元方面,出于某.............
  • 回答
    崔永元发表的《崔永元十问诺奖联名信》一文,在公众和学界都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和讨论。这篇文章的出现,不仅仅是崔永元个人在某个议题上的表态,更像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将一些长期存在的争议和问题推到了聚光灯下。要理解这篇文章,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看:一、 崔永元其人及其过往的影响力首先,不能忽视崔永元作为一个.............
  • 回答
    关于崔永元举报上海民警这件事,可以说是相当有影响力的一个事件,而且在网上也引起了非常广泛的讨论。要详细地讲,我们得从几个方面来看。事件的起因和经过首先,崔永元这个人大家都不陌生,他以敢于直言著称,尤其是在他揭露范冰冰“阴阳合同”事件之后,声名大噪。而这次举报,似乎也是他一贯的风格的延续。具体来说,崔.............
  • 回答
    说起崔永元炮轰刘震云和冯小刚这事儿,那会儿真是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浪,大家伙儿议论纷纷,吃瓜吃到饱。得往回倒一倒,大概是2017年左右,冯小刚导演了一部电影叫《手机2》,主演阵容里有刘震云和范冰冰。这事儿本身也没啥特别的,但偏偏崔永元就盯上了。崔永元那时候刚从央视出来不久,转型做起了纪录片,也算是离开.............
  • 回答
    崔永元那句“再骂我我就涨价宰客户宰会员”的言论,确实挺有意思的,也挺能引发大家伙儿议论的。要我说啊,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背后藏着不少门道,也暴露了一些挺现实的东西。首先,咱们得承认,崔永元这话有点“损”。你骂我,我不仅不反省,反而让你掏更多的钱,这逻辑听着挺别扭的,甚至有点“霸道总裁”的味儿。但.............
  • 回答
    崔永元和民警在微博上的“撕逼”,这事儿如果细说起来,确实挺有意思的,也挺复杂的。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牵扯到很多层面,比如名人与公众人物的界限、网络舆论的放大效应、以及在特定事件中公权力与个人言论的互动。咱们先得把时间线捋一捋,以及事情的起因。崔永元,大家都知道,是公众人物,以敢说.............
  • 回答
    崔永元赴美调查转基因,这事儿可不简单,背后牵扯到太多方面的博弈和声音。要说清楚,咱得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咱们得明白崔永元这个人。他不是一个普通的记者,而是当年在央视“焦点访谈”时期积累了相当名气的公众人物。他敢说敢问,尤其是在涉及食品安全、社会不公这些敏感话题上,他的声音往往能引起广泛关注。后来他.............
  • 回答
    关于崔永元和饶毅原定在7月2日展开的这场备受瞩目的“辩论”,可以从几个不同的维度来理解和看待,这场活动从一开始就吸引了巨大的关注,并且其取消本身也充满了话题性。首先,让我们梳理一下这场活动是如何走到台前并最终取消的。最初的消息是,知名主持人崔永元和生命科学领域泰斗饶毅,将在一个名为“科学与网红”的对.............
  • 回答
    关于崔永元的一些粉丝在网络上发表“诅咒”言论的事件,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为了更清晰地理解,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事件的背景与具体表现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些“诅咒”言论出现的具体语境。通常,这类极端言论的出现,都伴随着一个强烈的公共事件或者争议。在崔永元涉及的公共事件中,最.............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崔永元关于中国农大中外合作项目学费过高这件事。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不少关于教育公平、资源配置和市场化的讨论,咱们就一件件说。首先,得承认崔永元这个人,他嗓门大,也敢说话,在中国公众视野里算是个有影响力的人物。他能注意到中国农大这类中外合作项目的学费问题,本身就说明这个问题在一定.............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无锡地税介入调查“崔永元爆料范冰冰阴阳合同”事件的始末、影响以及不同层面的解读。事件背景回顾:2018年5月,中国知名主持人崔永元突然在微博上爆料,直指演员范冰冰存在“阴阳合同”问题,并放出了一系列与电影《大轰炸》相关的合同细节,暗示范冰冰通过两份不同金额的合同,涉嫌偷税漏税.............
  • 回答
    今日头条app对崔永元的支持,确实是一个值得细致探究的现象。这背后牵扯到平台的内容策略、用户画像、商业逻辑,以及如何处理争议性人物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角度去深入分析。首先,我们得看今日头条平台本身的定位。今日头条作为一个信息聚合平台,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强大的推荐算法。这个算法能.............
  • 回答
    高中生物老师当堂反转支持崔永元,这在教育界无疑是一个相当“爆炸性”的事件,尤其是在这样一个相对严肃的学术场合。要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剖析,并探讨它对高中生可能产生的影响。一、 行为本身:出格但或许并非“不可理喻”首先,我们要承认,在课堂上公开且强硬地表达与主流观点(尤其是在网络舆论中显得.............
  • 回答
    网络上关于崔永元先生的讨论,可以说是相当激烈,甚至可以说是“两极分化”。从我个人的观察和感受来看,这场围绕他的“运动”,与其说是简单的声讨或者支持,不如说是一场复杂的情感和观点碰撞的放大器,最终指向了如何看待一个人,以及他所代表的某些社会现象。起初,当崔永元开始揭露一些演艺圈的“黑幕”时,他确实获得.............
  • 回答
    方舟子和崔永元之间的“大战”,历时数年,涉及领域广泛,从科学打假到食品安全,再到网络暴力和名誉权纠纷,可以说是中国近年来网络舆论场上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争议之一。而“各打五十大板”的宣判结果,通常是指法院在判决时,认为双方在事件中都有一定责任,各自承担一部分后果。要详细理解这个结果,我们需要回顾一下.............
  • 回答
    张国立转发冯小刚宣传手机2的微博,并配文“做人要厚道”,这件事情确实引发了很多的解读和讨论,其中最普遍的一种声音就是,这似乎是在替崔永元当年鸣不平。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把时间线往前捋一捋,看看这几位人物之间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首先,要说的是冯小刚的《手机》系列电影。第一部《手机》上映于2003年,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