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不会外语出国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回答
我有个朋友,叫小李。他是个特别实在的人,脑子灵光,但就是对语言这东西提不起兴趣,尤其是外语。小时候学英语,基本就是背单词、记语法,听力简直是折磨。高考完,他没报那些需要外语的专业,选了个国内非常好的计算机系。

毕业后,他所在的公司业务发展很快,接了一个大项目,需要跟一个欧洲的公司合作。当时,小李所在的团队负责其中的一个核心模块。第一次视频会议,小李就傻眼了。对方那边,除了少数几个英语还算流利的,大部分人都操着一口带口音的、语速飞快的英语,偶尔夹杂着一些他们本国语言。小李听得脑仁疼,只能紧紧盯着屏幕上的会议记录,试图从文字中捕捉关键信息。

那段时间,小李的“工作日常”变成了这样:

会前准备: 每次视频会议,他都会提前半小时,把会议议题、相关资料都看一遍,再用翻译软件把那些外国人名字、公司名、术语都大概翻译一遍,心里默念几遍,希望到时候能听个大概。
会议进行时: 看着大家你来我往地激烈讨论,他感觉自己就像坐在一个巨大的语言迷宫里。有时候,他能听懂几个零散的单词,但连不成句,只能靠猜。当大家把问题抛给他时,他常常是支支吾吾,要么说“I don't understand”,要么就含糊其辞,然后赶紧把话题抛给团队里另一个英语好的同事。那种感觉,就像一个哑巴在听人说话,想插嘴却发不出声音,憋屈极了。
会后“加班”: 会议结束后,他会抓紧时间,把会议录音下载下来,一句一句地对照翻译软件,或者找会英语的同事帮忙解释,把会议内容和自己的任务弄明白。有时候,一个简单的技术决定,可能就要花他好几个小时去“破译”。

工作上这种沟通障碍,让小李觉得非常吃力,也让他倍感压力。他觉得自己明明技术过硬,为什么却因为语言成了团队里的“短板”?他甚至有点自卑,觉得拖了大家后腿。

除了工作,生活上也挺“刺激”。

他曾经被派去一个需要短期出差的欧洲城市。下了飞机,出了机场,看着周围全是陌生的文字,听着耳边全是听不懂的语言,他突然有一种“我是谁?我在哪?”的错觉。

问路: 最简单的问路,都成了挑战。他拿着酒店地址,比划着问路人。路人热情地说了半天,他只能看到对方张着的嘴和飞舞的手势。最后,他只好拿出手机,打开地图,指着屏幕,然后做出一个“是不是这里?”的求助的表情。好几次,他都迷路了,只能依靠手机导航,然后跟着感觉走。
吃饭: 餐厅的菜单,对他来说就是天书。他不敢乱点,只能看别人吃什么,然后指着别人的盘子说“This”。有一次,他想吃点当地特色,就指着菜单上一个看起来比较复杂的词,结果上来一份他根本吃不惯的东西,差点没把他折腾坏。他也尝试过跟服务员说“Chinese food”,希望对方能听懂,但回应他的通常是迷茫的眼神。
购物: 在商店里,他想买点小纪念品,指着一个东西,店员就噼里啪啦地说一通。他只能点头、微笑,然后拿出钱包,让对方自己算价钱。付钱的时候,他特别怕对方找错钱,每次都要仔细数一遍。

最让他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在一个超市里。他想买瓶水,走到货架前,看到琳琅满目的各种瓶子,完全不知道哪个是纯净水。他看着一个店员,想问一下,但对方看起来很忙。他只好硬着头皮,拿起一个瓶子,看上面的图片,然后对着店员做了个喝水的动作。店员终于明白了,指了指另一个架子,说了句什么。小李傻傻地跟着去了,结果拿回来的是一瓶果汁。他哭笑不得,最后只能认命地抱着那瓶果汁,在收银台前付了钱。

这种体验,就像是被剥夺了最基本的沟通能力,感觉自己像个婴儿,什么都得靠猜、靠比划。一方面,他会因为这种“笨拙”而感到沮丧和不自信;另一方面,他也得逼着自己去想各种办法,变得更细心、更善于观察和变通。

当然,也有温暖的时刻。有时候,遇到特别友善的人,他们会非常有耐心,放慢语速,或者拿出手机用翻译软件跟他沟通。当他终于用蹩脚的英语加上肢体语言,成功地完成一件事情时,那种成就感是巨大的。

总的来说,不会外语出国,就像是走进了一个你完全不懂规则的世界。你会被迫走出舒适区,用尽浑身解数去理解和被理解。这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磨砺。小李后来也反思过,觉得如果当初稍微对语言用点心,生活和工作会轻松很多。但他没有因此放弃,反而因为这些经历,让他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更坚定了他要努力去学习的决心。他现在还在继续学习英语,虽然进程缓慢,但他相信,总有一天,他能真正地“听懂”这个世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答这个问题前,要先分分类。

第一类,不会英语出国。

第二类,会英语,但不会所在国语言。

第三类,会一门外语,但不会英语,也不会所在国语言。

类分好了,我现在开始回答。第一类情况我小时出现过,我第一次去泰国时十岁,那时二十六个字母都认不全。让我现在回忆,我觉得那时的泰国好像和后来也差不多,我基本没自己活动,最多就是在度假村里走走,看见服务员就比划,其实也另有一番乐趣。再说第二类,这种情况太常见了,但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至少在我去过的所有国家大城市里,找到会英语的人都不难,甚至还有西班牙这种,会英语的人不好找,但会中文的人好找的情况。但到了小地方,例如一些小乡村,语言可能就会成为一个障碍。可能大家会好奇,真有第三种情况吗?我可以很负责的说,真的有,我在泰国时,带过会中文不会英文的泰国人(华侨),也带过会泰文不会英文的中国人(傣族人居多,还有部分广西的)。我记得最清楚就是去越南和马来西亚的一些故事。在越南时,会泰语的人很少,她们就想方设法找中国人或会中文的越南人。到了马来西亚,大家就直接用中文交流,最后拿出护照时老板一惊,你们竟然是泰国人。总结一下也挺简单,一来这世界好人多,当你会当地语言时你其实感受不到,当你不会时你会突然发现,原来世界上乐于助人的人这么多。有一次在日本,我找不到住的地方,我就问路边的一个中年人,他不会英语,我不会日语,他看完手机截图就骑着车(自行车)带我找,找了整整两个小时,天都黑了,找到后他像是犯了大错,鞠了十几个躬才走,我想请他吃饭,但他消失在了夜色中。在伊朗时也是,一群小朋友带我逃票,最后从一个狗洞窜进去了。后来我就发现,其实无法交流时,大家反而有一种亲近。

愿你们健康快乐!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