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cosplay 存在政治正确么?

回答
cosplay 领域是否存在“政治正确”这个问题,就像很多艺术和文化现象一样,是个挺有意思也挺复杂的议题。要说它“存不存在”,我觉得更贴切的说法是,“政治正确”这个概念在cosplay的语境下,正在被讨论、被实践,有时也会引起争议。

先别急着把“政治正确”这个词看得太死,它其实就是一种在社会交往中,尽量避免冒犯、歧视或伤害特定群体(比如基于种族、性别、性取向、宗教、残疾等)的思潮和行为方式。在cosplay这个高度社群化、且充满创造性和自我表达的领域,这个概念的引入,自然会带来一些新的视角和互动模式。

为什么会讨论“政治正确”?

1. 角色多样性与身份认同: Cosplay 本身就是一种模仿和再现。当我们扮演一个角色时,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角色的性别、种族、外貌特征,甚至是他们的背景故事。
性别: 过去,许多女性coser可能会扮演男性角色,男性coser扮演女性角色(crossplay)。这在早期是表达对角色的喜爱和创造力的一种方式。但随着对性别认同的理解深化,有些讨论会关注:如果一个生理男性coser扮演的是一个性少数群体的女性角色,是否会触及到该角色的身份认同?或者反过来,性别不符的cosplay,会不会被解读为一种嘲讽或不尊重?
种族: 历史上,确实存在过扮演不同种族角色时,通过化妆、服饰等方式去模仿(或者说“变色”)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会触碰到“blackface”(黑脸)等历史遗留的种族歧视行为的敏感神经。即使coser本人没有歧视意图,但模仿者和被模仿者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历史上的不平等,使得这类cosplay很容易被视为不尊重。因此,现在普遍的共识是,除非是角色本身具有跨种族特质,或者coser本身就是该种族,否则在扮演具有明显种族特征的角色时,需要格外谨慎。
体型与外貌: 很多人可能因为体型、身高、肤色等原因,觉得自己“不适合”扮演某个角色。这时,“政治正确”的讨论就会延伸到:我们应该鼓励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去cosplay,还是应该在扮演过程中尽量贴近原角色的设定?如果一个人想要cosplay一个身材纤细的角色,但ta的身材与此不同,ta是否有权这样做?社区的态度应该是鼓励创作自由,还是引导“尊重原设”?

2. 社群的包容性与多元化: Cosplay 吸引了来自各行各业、各种背景的人。一个健康的cosplay社群,理应是包容和鼓励多元化的。
“我也可以”的权利: 很多时候,“政治正确”的讨论是为了确保更多人有机会参与进来,而不是被某些“固有标准”拒之门外。比如,残疾人士扮演健全角色,或者说,身材、外貌不那么“标准”的人扮演传统意义上的“美人”或“帅哥”角色。这种时候,强调“只要你喜欢,你就可以cos”的态度,恰恰是“政治正确”在鼓励多元化和包容性方面的积极体现。
避免刻板印象: 有些角色可能自带某些刻板印象。比如,扮演某个族裔的角色时,如果只是模仿其外在的、甚至是带有偏见的特征,就可能是在强化这些刻板印象。

3. 版权与尊重: 虽然这不完全是“政治正确”的范畴,但延伸出来的是对创作者(漫画家、动画师、游戏开发者等)的尊重。有时候,对角色“魔改”过度,或者不顾角色设定的重要元素,也可能引发讨论。

“政治正确”在cosplay中的体现和争议点:

鼓励与强制的区别: 关键在于,是“鼓励大家注意”、“建议这样做”还是“强制要求必须这样做”。前者通常更容易被接受,后者则容易引发抵触。比如,有人会说“希望大家在cosplay跨种族角色时能多一份考虑”,这是一种建议。但如果有人说“你不能cos这个角色,因为你不是XX种族”,这可能就有点过度了。
“无罪推定”与“负面联想”: 很多时候,coser可能只是纯粹地喜爱某个角色,并没有任何冒犯的意图。但观众可能会因为角色设定、coser的演绎方式、甚至coser本人的身份,产生负面联想,并将其与过去的歧视行为联系起来。这种时候,如何平衡coser的创作意图和观众的观感,就成了一个难题。
“过度解读”的可能性: 也有人认为,一些关于“政治正确”的讨论在cosplay领域可能有些“过度解读”,把简单的喜爱和模仿复杂化了。他们觉得,只要不恶意丑化或嘲笑,对角色的喜爱本身就是一种尊重,不必过于拘泥于细节。
社群内部的“审查”: 在一些cosplay社群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成员对其他成员的cosplay进行“批判”或“纠错”的情况,理由可能是“不够还原”、“不尊重角色”、“不符合政治正确”。这有时候会演变成一种社群内部的“审查”文化,可能压抑一些人的创作热情。
商业化与规范: 随着cosplay产业化,尤其是在一些大型展会或商业活动中,组织方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议,可能会对cosplay内容有更严格的规定,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践行一种“规范化”或“政治正确”的导向。

我的看法:

我觉得,“政治正确”在cosplay领域,更多的是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框架,而不是一套死板的规则。

出发点应该是尊重和善意: 无论你cosplay什么角色,最基本的出发点应该是对角色、对原作、对其他社群成员的尊重和善意。
理解与沟通: 当出现争议时,与其一味地指责或辩护,不如尝试去理解对方的顾虑,并进行有效的沟通。很多时候,误解的产生源于信息不对称或缺乏同理心。
创作自由的边界: 创作自由是宝贵的,但它并非没有边界。当你的创作可能对他人造成实质性的伤害或冒犯时,就应该审慎考虑。
社群共识的形成: 什么是“适当”的,什么是“不妥”的,很多时候是社群通过长期的互动和讨论逐渐形成的共识。这种共识会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而变化。

总而言之,cosplay“政治正确”的问题,不是要给cosplay贴上标签,而是提醒大家在享受这项爱好时,多一份思考,多一份对他人和社会的关怀。最终,一个包容、多元、充满创造力的cosplay社群,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它不是要限制你喜欢什么,而是希望大家都能在彼此尊重的前提下,自由地表达自己对角色的热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20.7.3.更新

有生之年我竟然能来更新这回答,真是202 0特色:什么事都会发生。

今天wb上看到了有人发这个,说是有个黑人coser出亚洲角色被喷种族歧视了。

他的喷点看起来似乎很不可理喻,但是有意思的是,我们发现了,这位是俄罗斯人,这么多圈子和爱好,怎么就突然说黑人coser呢?所以大家结合一下我原回答里给大家科普的国际cos圈肤色警C的恩怨,我想聪明的大家就明白了。这就是推上最刚的俄罗斯人对白左和黑人社群的肤色警C们,常年出警别人的“反击”。可能这就是魔法对决吧。。。

但是,在最近的节骨眼上,他敢这么说,谁被骂的更惨可想而知。

实际上,这个妹子确实也被喷得很惨,但是大部分喷她的并不是俄罗斯coser的这些反击,而是他们自己社群里,这些玩zzzq的肤色警C。(国内的某些营销号搬运的时候,很巧合的没有提哦,只提了上一种,有条件的可以自己摸去推上围观完整的)

理由就非常讽刺了:大概逻辑就是,你作为一个黑人,cos了其他肤色的角色,你就是shame自己的肤色,你在种族歧视!

这种声音是这次黑人运动之后才很多人提的(以前只会总来抨击白黄种人),肤色警C们突然进化到这个程度我有点始料未及。于是他们自己人双方就吵起来了。

无论是俄罗斯coser的反击还是被“自己人”出警,总结下来大概就是四个字了

“孽力反噬”

这个姑娘可怜吗?单看挺可怜的。值得同情吗?当然可以同情,只不过我不想同情。他们的社群和白左一起出警别人的时候,可是单方面的,强行对全世界coser的“执法”,不存在“个别人行为不能上升到群体”,更不存在“他人行为不要波及到个人”,这可是他们的集体共识。

如果真的支持这姑娘,该做的是反思,向同样理由伤害过的所有人道歉,就像他们怒刷俄罗斯人滚出cosplay的话题一样积极,而不是洗地,喊冤,下次继续双标对待其他种族。

当然,他们才不会道歉呢。营销号也不会发什么前因后果和其他人的遭遇,Kpi到手就完事了。

======更新完毕,以下是当初回答的原文,意外包含了这次事件的前因====

作为在外网亲身经历过政治正确引发的网络暴力的中国coser,我想我非常有发言权。看了 @游研社 的回答,我想我需要从亲历者的角度来说点什么。

先说论点。我和一些头铁不怕网暴的外国cosplayer都认为,cosplay是属于全世界的亚文化,只要没有恶意,怎么玩凭什么要美国人来规定?管的太宽了吧?

接下来我说说我的经历。

去年我刚把推特号解封,为了不再被封了我开始在上面发一些cos。因为我喜欢的守望先锋国内同好太少,我主要发在了推特上。因为这个猎空的cos被守望官推转了,所以一开始fo我的人大部分都是玩ow的。这是背景。

过了段时间,官推又转了我另一条法老之鹰的cos,当时有人留言问这是CG还是实拍的。

于是我就到放出了一张后勤用手机实拍,没有任何后期的花絮。后面还有我们临时放的水瓶。

然后没想到这张也被官推转发了,我起初觉得很尴尬,毕竟这不是我的完成版作品只是一张花絮,并不完美,开始大家也气氛很好,甚至还在开手机和后面水瓶的玩笑。但是几个小时后,我的评论就沦为了战场。

主要就围绕我是一个黄种人,我该不该涂成棕色皮肤出cos。(可笑的是很多人以为我是白人,认为法鸡是黑人,路过还没看明白就先喷为敬了)


几千条评论恕我无法列举。评论里就有几种人。

一种是指责我,和反对守望官推转发我的照片,认为官推这样做等于支持种族歧视。

一种是维护我,认为这只是cos还原的一部分,我没有恶意不应该被指责。

第一种人大部分都是美国人,有意思是大部分都是白人,发言的黑人没他们多。

第二种人是俄罗斯人为主,稍后我告诉大家原因。更有意思的是,有几个一条一条回复别人为我说话的,是几个印第安血统的人,他们试图向别人解释,法鸡这个皮肤是印第安风格的,不是黑人,他们做为没有觉得被冒犯。

还有一些比较少的人很中立,他们认为要看场合。cosplay和健美涂黑一样没有恶意,不应该被指责。他们虽然人非常少但是他们真的不停的和人解释,什么肤色的都有。我都眼熟了……真的很感谢他们帮很难用英语和几千个人吵架的我说话。

后来评论越来越多我觉得烦就没看了。

抱歉我刚才本来想截图的,但打开这条,确实觉得恶心。实在不想在这些充满恶意的评论里去截图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围观。

于是我很生气,我当时想回应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就在那几天前发生的,美国coser发起的另一个针对俄罗斯coser的事件。

当时也是因为俄罗斯有coser涂黑出了APEX的黑人女角色cos,并且拒绝道歉,然后她就被网暴了。团结的俄罗斯coser就愤怒的去帮她说话了。一直看俄罗斯不爽的美国cos圈就借题发挥搞了这么一个话题。

他们当时还刷了个热门词条,怎么写的我英语渣给忘了,大概就是“俄罗斯人滚出cosplay”

当然,俄罗斯人从来都不是吃素的,直接各种嘲讽反击。




你问为什么不爽?当然是俄罗斯coser好看,身材管理又很好,这几年在社交网络上大红大紫的大部分是俄罗斯coser,原本经常邀请美国coser出官方coser的很多大展现在都请俄罗斯的了。于是这几年他们经常撕逼。

所以再想到我的遭遇我就笑了,真是惯犯。大概就是俄罗斯coser太团结他们撕不过就正好找我撒气了呗。后来我了解到,很多cos黑皮角色的coser,cos的哪怕不是欧美角色,是日漫里的黑皮亚洲人角色,哪怕全程没有打英文,也会被他们出警。所以这和你发没发英文,是不是欧美角色没关系,并不是我们故意去他们的地盘冒犯什么,而是他们地球之内皆出警。

你看他们自己搞歧视的时候就忘了是怎么说别人的了。我也不必试图和他们讲道理,恶心就是了。

所以你说cosplay有政治正确吗?

当然有,太有了。大家关注外国coser的遭遇的时候,我们在推特,在DA,在fb,在ig上的中国coser实际经常收到类似的攻击。只是我们没有地方,也没有人为我们发声。如果你说出了不爽,甚至还会有国人说“活该,谁让你们去外网玩了”。这论调在华人在国外遇害的新闻里常见。

作为亲历者之一,我很想问一句。美国人自己祖先干的缺德事,凭什么要求全世界人都去为他们买单呢?当然了,俄罗斯coser也问过类似的话,而美国coser拒绝回答并让他们滚出cos圈。

user avatar

因为化装成LOL中的黑人英雄,这个女孩被取消Cosplay大赛资格。


再过一周左右,EuroCosplay大赛就要开始了。届时,来自欧洲大陆25个国家/地区的代表们将带着他们的作品,登上这个国际性的舞台,争夺EuroCosplay2019冠军的头衔——事情本来应该是这样发展的。

然而,在上个星期,一名叫做 Alice Livanart的Coser收到了来自比赛主办方的通知。由于有投诉称她的Cosplay带有“种族主义”色彩,她的参赛资格被取消了。

这个所谓的“种族主义”色彩可以具体到“涂黑脸”这一行为。Livanart自己是一位正儿八经的法国白人女性,而她Cos的对象,是《英雄联盟》中的英雄血港鬼影·派克,一位看起来杀气腾腾的黑人猛男。

为了设计出这么一身行头,她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零零碎碎加起来的花销超过3000欧元。这套制作精良的装备帮助她在法国Cosplay比赛Coupe de France de Cosplay中获得了优胜,她也因此拿下在EuroCosplay大赛中代表法国参赛的资格。

她成功地以女扮男,以瘦扮壮,最终却倒在“以白扮黑”上。

在美国,“涂黑脸”有着颇为特殊的含义。随着19世纪初黑脸滑稽剧的盛行,“涂黑脸”正式融入美国主流文化。与中国传统戏剧中的“男旦”有些类似,此时的美国尚未完全废奴,黑人地位低下,黑脸滑稽剧团中的黑人基本由白人扮演。他们把脸涂成黑色,以滑稽夸张的形式展现出歪曲的,白人心目中的黑人形象。其中包含的嘲讽与贬低自然不必多提。

时至今日,“黑脸滑稽剧”早已销声匿迹,但不少人依旧对“涂黑脸”这一行为耿耿于怀。

今年四月,Twitch女主播Martsinkevich因为在直播中Cos《Apex英雄》中的“命脉”一角被封号30天。“涂黑脸”是Twitch明令禁止的直播行为,而她被封号的理由则是“参与对某人或某个群体的敌视行为”。

这件事最终以Martsinkevich的道歉收尾。她表示自己只是单纯地喜欢这个角色,如果有人因此感到不适,她十分抱歉。

同样是Twitch,去年守望先锋官方的直播频道中,韩国解说Binbon把脸涂黑化妆成“末日铁拳”的样子,最终也导致暴雪发表官方道歉声明。

Livanart的遭遇看起来与他们类似,但问题在于,她并没有真正地“涂”黑脸,她是通过头套变黑的。

在批评者们看来,这是一个漏洞,任何将其他肤色改变为黑色的行为都包含着与“涂黑脸”一致的内在含义。而在Livanart的支持者看来,她的服装道具是对角色形象的忠实还原,这是敬意,而非讽刺。为了支持她,来自捷克的Coser JustJay甚至一同退出了比赛。

Livanart提到自己曾和一些黑人聊过,并了解了他们的顾虑,之后才把这套服装做出来。但这并不能阻止事件的愈演愈烈。

如今的Livanart依旧有些沮丧,但一大波支持的声音使她重新振奋了起来——她依旧热爱血港鬼影·派克,她要坚持扮演这个角色。

这个月初,尚未失去EuroCosplay大赛参赛资格的Livanart发了一条ins,配图是她的Cos装和她的常服,图顶上一排大字写着“Cosplay的力量”。她在配文中表示:“我扮演派克,因为我想告诉所有人,你们可以成为任何你们想要成为的人。”

可惜的是,滑稽剧般的现实将她的句号变成了问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cosplay 领域是否存在“政治正确”这个问题,就像很多艺术和文化现象一样,是个挺有意思也挺复杂的议题。要说它“存不存在”,我觉得更贴切的说法是,“政治正确”这个概念在cosplay的语境下,正在被讨论、被实践,有时也会引起争议。先别急着把“政治正确”这个词看得太死,它其实就是一种在社会交往中,尽.............
  • 回答
    Cosplay 圈之所以普遍不鼓励或不允许评价他人的长相,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背后涉及 尊重、社区氛围、个人感受、创作目的 等多个层面的考量。下面我将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 1. 核心是尊重个人,反对外貌歧视: Cosplay 的初衷是热爱与表达: Cosplay 的核心是热爱某个角色,并通过自己.............
  • 回答
    第一次 Cosplay?哦,那感觉真是复杂又奇妙,有点像走进了一个平行世界,而你就是那个世界的居民。让我好好回忆一下,尽量把当时的细节都抠出来。一开始是源于一个动漫展。我当时还是个高中生,对那个动漫了如指掌,里面的角色更是了如指掌,总觉得他们活在屏幕里,我也想体验一下那种感觉。最吸引我的是那个女主角.............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回忆起来又爱又恨的问题。为了某个 Cosplay 道具,我曾经试着自己用热熔胶枪制作一个复杂的金属质感配件。你懂的,就是那种看起来很酷炫,上面布满了各种齿轮和管线的玩意儿。当时那个动漫角色我真的超喜欢,尤其喜欢他那个标志性的肩部护甲,上面有很多层次分明的细节,而且一定要是那种哑光的金属.............
  • 回答
    这完全不是问题!00后女孩对这些热门亚文化不太感冒,反倒说明她可能有着更独立、更小众或者更个人化的兴趣。不用担心没法“混圈”,其实圈子的范畴比我们想象的要广阔得多。关键在于找到能让她产生共鸣、找到同类的地方。首先,我们要跳出“热门圈子”的思维定势。 很多时候,“混圈”的本质是寻找归属感、分享热爱、交.............
  • 回答
    最近微博上关于一位coser扮演“赤城”舰娘所引发的争议,可以说是一场关于文化理解、艺术表达自由以及网络环境边界的讨论。事情的缘由,主要是这位coser为了还原“赤城”这个角色,在服装和道具上做出了一些与历史元素相关的设计,却触动了一些网友敏感的神经。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待这件事。首先,是还原度与历.............
  • 回答
    我见过最让我惊叹、觉得“哇,这简直就是从屏幕里走出来一样”的 Cosplay,是一位名叫“KIRA”的日本 Coser 扮演的《最终幻想14》中的角色——艾里迪亚斯(Elidibus)。那场面大概是这样的:我是在一个规模很大的动漫展上看到的,当时人潮汹涌,但当我穿过一堆风格各异的 Coster,目光.............
  • 回答
    让我觉得 Cosplay 圈水有点深的事儿,其实挺多细枝末节汇集起来的。最直观的,可能还是围绕着“还原度”和“金钱”这两点产生的各种博弈。举个我亲眼所见,或者听朋友聊到的例子吧。有一次,有个挺有名气的 Coser,准备去参加一个大型的漫展,出一个非常经典的、造型复杂的动漫角色。这个角色,大家都很熟悉.............
  • 回答
    哈哈,我最尴尬的一次 cosplay?说实话,每次在人多的地方穿着奇装异服,我都觉得有点……嗯,怎么说呢,像是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样,心里七上八下的。但要说最尴尬的一次,那还得是去年那个动漫展。我一直挺喜欢一个非常有气势的日本动漫角色,他造型华丽,铠甲上身,威风凛凛。我花了很长时间准备这套衣服,从金.............
  • 回答
    要说我见过最惊艳的COSPLAY,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是一个在某个漫展角落里,人群稍稍稀疏的地方,静静地立着的一位“希腊诸神”系列中的一位神祇的扮演者。当时我本来漫无目的地在展馆里闲逛,但我的目光被一种难以形容的气场吸引了过去。那是一位扮演“海神波塞冬”的男士。首先吸引我的,是他的“材质”。这不是那种.............
  • 回答
    一个人去漫展,想要玩得既酷炫又有趣,Cosplay 的选择可是至关重要!这里面可不是简单地套件衣服那么简单,要玩出彩,得有点“门道”。首先,得明白“酷炫”和“有趣”到底是什么意思。 酷炫: 通常意味着角色本身的气场强大、造型别致、或者能引起“哇!”的惊叹。这可能源于角色的经典程度、设计的复杂程度.............
  • 回答
    我见过最逼真的 Cosplay,那还得是去年在漫展上看到的那个《巫师3》杰洛特。这真不是吹,当时我在人群里穿梭,本来就有点眼花缭乱了,突然间,我的视线就被“吸”过去了。那不是那种一眼看过去就觉得“哦,这人穿了件杰洛特的衣服”的感觉,而是那种,你真的觉得“特莉丝,我在这儿!”的那种冲击。首先就是脸。那.............
  • 回答
    在我看来,真正的神还原 Cosplay,不只是穿上道具服,化上妆,更是一种“魂”的契合。它能让你在看到照片的瞬间,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个角色在作品中的每一个经典瞬间。我一直都很喜欢《鬼灭之刃》里的祢豆子。这个角色有多受欢迎,想必不用我多说了。但要做到“神似”,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有一次,我看到一位 .............
  • 回答
    聊起国内优秀的Cosplay舞台剧,这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透的。这些年,随着Cosplay文化的深入人心,以及二次元活动日益增多,涌现出了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舞台剧作品。它们不再是单纯的服装展示,而是融合了剧情、表演、音乐、灯光甚至特效,力求还原原作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升华。我一直觉得,一个好的C.............
  • 回答
    南广高铁首发列车上那一群身着华丽cosplay服饰的年轻女性,无疑是当时最吸引眼球的存在。她们的出现,绝不仅仅是简单的“装扮”或“玩乐”,而是具有相当丰富且多层面的代表含义,深刻地折射出当下社会的一些独特现象和文化趋势。首先,她们是青春活力与时代精神的生动载体。 南广高铁作为连接两广重要交通枢纽,承.............
  • 回答
    咱们就来聊聊这个事儿,汉服运动和Cosplay,它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是不是说爱好汉服的人就是单纯在Cosplay?这事儿吧,得往细了说,也得往大了看。首先,咱们得承认,从表象上看,汉服运动和Cosplay确实有相似之处,甚至可以说,Cosplay的文化和传播方式,为汉服运动的兴起提供了不少借鉴。.............
  • 回答
    《血源诅咒》这款游戏,其独特的维多利亚哥特式美学,即便不花费重金购买专业的Cosplay服装,我们也能通过对基本款服饰的巧妙搭配,以及一些小道具的加持,勾勒出那股既优雅又暗藏危险的狩猎者气质。这并非易事,但绝对是个有趣的挑战。首先,我们需要抓住《血源诅咒》视觉风格的核心——维多利亚时期的衰败感、阴郁.............
  • 回答
    哥们儿们,听我说!马上就要到咱们期待已久的漫展了,四个人一起 Cosplay,这机会可不能浪费!想要在展会上闪闪发光,成为全场焦点?我给你们搜罗了一些绝佳的组合推荐,绝对够燃,够味!首先,咱们得明确几个关键点,这样选出来的组合才能事半功倍: 你们的共同喜好: 虽然是为了好玩,但如果选的是大家都喜.............
  • 回答
    的确,很多优秀的 Cosplay 作品,其“还原度”并非仅仅依赖于 Cvoer 本身的颜值,而是通过 精湛的制作工艺、深刻的角色理解和别具匠心的道具细节 来实现的。颜值固然能锦上添花,但绝非唯一标准。以下我将尝试从几个方面来阐述,那些不靠颜值,却能让观众眼前一亮的 Cosplay 作品是如何做到的:.............
  • 回答
    这话题挺有意思的!很多人以为 Cosplay 就得是俊男靓女,但其实不然。很多精彩的角色,他们的魅力并不全靠脸,甚至可以说,他们“不那么完美”的外形反而成了角色塑造的一部分,这样一来,对扮演者颜值上的要求也就相对宽松了。你想找这种对颜值要求不高的男性 Cosplay 角色,我给你掰扯几个,不光是说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