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是我用手机画的标准曲度,供各位参考)
因为很少用手机,70岁的老人尚可以拥有如此好的颈曲。
而现在年轻的低头族,24岁已经变直甚至反张了。
按这个趋势,真不知道我们的脖子还能不能撑到70、80岁…
以上很多回答都从肌肉的训练与放松、日常习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比如拉伸颈部肌肉、调整桌椅高度、少玩手机、玩手机的时候将手机抬至平视状态。
但是,
你的颈椎病,未必只有颈椎有毛病
对待身体,我们需要大 菊 观~
现在请各位跟我做一个小测试:
1.坐姿,挺直身板,收下巴——这时头前探的现象不见了 对不对? (下图左)
2.背部稍用力向后顶,做出驼背的姿态——这时头是不是又会不由自主的探出去了? (下图右)
当胸廓后移时,为了维持身体的重心,头不得不前移。
这说明了什么?
如果肩胛骨的位置OK,是不可能出现颈椎病的。
颈椎的地基是肩胛骨、胸椎(可以归纳为胸廓)
胸廓下面是骨盆,骨盆下面是足
按照这样的思路从上向下看过去,我们会发现很多人的体态是这样的▼
1.头前移
2.胸廓后移、肩胛骨前倾
3.骨盆前移(后倾居多)
4.足底重心后移
如果问题出在了肩胛骨上,任你再怎样去揉颈椎,也是于事无补。
同理,如果胸腰椎曲度有问题,也会直接影响颈椎。
日常放松枕下肌
从我们后脑勺向下滑,最先摸到的肌肉就是「枕下肌」
用手轻轻的压揉,在不引起不适的情况下,压揉几分钟
PS:枕下肌直接影响我们的眼睛,放松之后会觉得眼睛更加明亮。
收下巴
方法1:颈深屈肌强化——用手放于下巴内侧,用手向面前拉,主动收下巴与手对抗,保持,1min/组 每天做5-8组。 注意:只收下巴,脖子不要发力。
方法2:日常保持——收下巴到极限,然后慢慢把下巴轻轻向前送一点
你没看错,收下巴这个动作,有些人会矫枉过正,不仅形象上造成双下巴,还会造成上颈椎反张
所以请大家谨记:微收下巴! 微微收下巴!
如果是不良习惯导致的驼背(胸椎曲度过大)——需要调整驼背
可参考往期文章:『体态改善』3招解决含胸驼背,穿衣更有型~
关于驼背的深度解读,在这里▼
腹腔、盆腔的内脏紧张受限(通常小肠系膜都是紧张的)——需要手法调整
核心肌群无力——多做核心稳定的训练
脚趾无力——日常养成脚趾抓地的习惯(不是勾住脚趾,而是尽量用脚趾贴紧地面)
在脚趾贴地的前提下,将脚下的重心调整到足中部。
最后再附上颈椎动作模式的建议:
单纯改善体态,静态颈椎的压力是减小了。但我们并不是静止不动的,我们需要经常做动作,这个时候,做动作的模式就格外重要了,甚至比体态重要的多!
常见错误方式:低头过程只以B(下段颈椎)为轴,其它部位没有动作,会造成下段颈椎压力过大,大多数人的颈椎病都与此有一定关系。
解析:无论是低头还是抬头,都是ABC共同协作完成的动作,从而最大化的降低局部压力
正确低头方式:A收下巴→B低头(颈椎前屈)→C背部微微向后顶(胸椎屈曲)
正确抬头方式:A抬下巴→B抬头(颈椎后伸)→C挺胸(胸椎伸展)
以上3步并没有先后顺序,而是几乎同时发生。
常见的不良呼吸模式——吸气时会耸肩
这种模式不仅会造成斜方肌代偿性紧张,更主要的是使主要的呼吸肌 斜角肌过度紧张,产生下颈椎的问题,很多颈椎病就源自与错误的呼吸模式。
生活中推荐的模式是腹胸联动,对于初学者而言就要从腹式呼吸开始学起。
腹式呼吸:吸气时尽量将气吸到肚子,想象肚子向前顶,呼气还原。
一些人无法自然的做出腹式呼吸,或是做腹式呼吸很吃力,可能是深层的内脏筋膜紧张引起膈肌功能紊乱,需要松开内脏筋膜。
往期文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