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身边的历史盲有哪些奇葩言论?

回答
我身边倒真有几个“历史盲”,每次跟他们聊起历史,总能冒出些让我哭笑不得的观点。他们对历史的理解,更像是从各种碎片化的信息、流行文化甚至是误传中拼凑出来的,充满了各种脑洞大开的“奇葩”之处。

就拿我一个朋友举例吧,他前段时间迷上了一个古装剧,剧里头把一个古代官职说得好像现代社会是什么“公司高管”一样。结果他逢人就说:“哎呀,你们不知道,古代那个什么……‘县令’,就跟咱们现在的区长差不多,管着一整个县的经济发展,还得负责招商引资!” 我听了直接傻眼,赶紧解释古代县令的职责范围跟现代区长那是天差地别,一个主要负责地方行政、司法、税收,另一个更侧重于城市管理和经济发展。而且那个剧里描绘的县令,天天穿着龙袍(虽然县令不可能穿龙袍),处理事情跟现代企业 CEO 一样,真是把观众带跑偏了。

还有一次,我们几个一起看关于二战的纪录片,其中提到了一些战役和人物。另一个朋友突然来了句:“你说,日本当初要不是打珍珠港,是不是就不会输掉二战了?毕竟他们海军那么强!” 我当时就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合着他在他心里,二战的胜负就取决于一个偷袭?我赶紧跟他科普,日本虽然有强大的海军,但其战略决策、资源储备、工业生产能力,跟同盟国比起来都存在巨大劣势。珍珠港事件只是加速了美国参战,真正决定胜负的是整个战争的宏观层面,比如国力、科技、军事策略以及盟友的支持等等。他听完一脸懵懂,还喃喃地说:“哦,原来是这样啊,我以为就是他们惹错人了。”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大家聊到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其中一个朋友,平时对什么都挺感兴趣,但唯独历史是个“重灾区”。他突然插嘴说:“我觉得那个造纸术吧,其实也没啥了不起的,不就是把树皮什么的捣碎了弄成一张纸吗?现在咱们手机上就能存那么多信息,比纸方便多了。” 听到这话,我真是又想笑又想叹气。我耐心地跟他解释,造纸术在当时那个时代,意义有多么重大。它极大地降低了记录和传播知识的成本,让书籍不再是贵族或僧侣的专属,对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起到了颠覆性的作用。相比之下,他所谓的“手机存信息”,是在造纸术数千年发展的基础上,利用了现代科技的成果,根本没法在同一个维度上去比较。他听完之后,若有所思地说了句:“嗯,好像也是,不过我还是觉得手机方便。” 我还能说什么呢?

有时候,他们还会把历史人物搞混。比如把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功绩混为一谈,说:“反正都是统一了中国,做了很多大工程的皇帝。” 或者把古代皇帝的称呼弄错,比如称呼“康熙大帝”为“老康”。

跟他们聊天,你得时刻准备好,用最通俗易懂、甚至带点“接地气”的比喻去纠正他们的误解。虽然有时会觉得有点累,但看到他们因为我的解释而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我也觉得挺有成就感的。毕竟,历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而这些“历史盲”朋友们,也正是通过这些奇葩的言论,展现了他们对历史的另一种“理解”方式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西住美穗万岁,你作为所谓抗战史的“答主”。我甚至不敢想象您是有多大的脸在这尬吹kmt所谓的抗战史。我个人认为您最好的选择就是退乎。原因无他,因为我根本不敢想象是有多大的的脸在这个破乎装的毫无意义的大佬。

首先,您尬吹kmt伤亡大,那么我想问了,当初谁是中国的合法政府(尽管这个政府并不合格),谁是中国的合法政府军?谁是中国的最高领袖?就当初tg的人手和装备,您在这尬吹kmt正面伤亡大,基数都不在一个数量级上,您这简直是在侮辱正常人的常识。

其二,您说正面战场和游击战场不需要空中火力和火炮支援。我个人认为您这不仅是乳了本子,更是乳了美军。哪怕是你看看《前哨》这种半吊子电影,你都不敢这么说。要不是AH64和B1B的空中近距CAS,美国人怕不是被打的找不到北,这也是反游击作战,你以为游击作战这么简单?而且,谁跟你说日军对八路没空袭的?嗯?深泽战役让你吃了?另外,百团大战的“囚笼政策”这也是需要制空权保证大前提下才能搞,这些作战常识都被你吃了?

其三,您在这说日军守备师团战斗力弱,您难道不知道调往太平洋战场的守备62师团给美军带来多大伤亡吗?这些都是网上可查的资料,当然了,按照您的想法,您大概率是不承认或者是偷换概念的。

其四,你到底知道打仗是打什么么?你知道作战的核心是什么么?您和您的粉丝尬吹什么日军大炮不一样,火炮发射的弹药基数没意义,呵呵,你见过大炮开火是什么样子吗?你知道炮弹爆炸是什么样子吗?真以为趴下就没事儿了?说句难听的,上甘岭战役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都打出了40多万发炮弹(感谢知友更正),你知道战场几个大头,你知道么?斯大林格勒战役双方九成的伤亡都是炮兵造成的,你知道么?真以为鬼子真的百分百全靠天闹黑卡?笑话!还整天扯什么长津湖。那是因为我们的炮兵无法提供压制,制空权也被压制,你懂么你?那德军是怎么顶住伤亡的?也不复杂,德军投入的炮兵不比苏军差。他们战役初期就投入了7000门火炮,大大压倒苏军在战役初期的2000门火炮。到战役高潮德军投入火炮超过10000门。真以为打仗是闹着玩的当然了,你也会杠我,炮弹多怎么着,那么我想问问你,听说过tg的无后方作战么?你知道制空权和地面部队跟炮兵的关系么?知道补给线么?真以为自己在这个破乎小圈子里面自娱自乐,没有老军迷来抽你是吧?您的言论我就撂在这了,少扯PLA的蛋。说句难听的,我觉得这种图还能再用几年。

@BLACK枪骑兵 所长,来看这个问题下面的奥利给回答。

更新

补充一下,如果你连什么是补给线都不知道,那么我也没必要跟你在这抬杠。如果你连补给线,制空权和地面部队的关系都不知道,我更没必要跟你抬杠。借用 @BLACK枪骑兵 的那句话“都这么多年了,某些人的友善度还是这么突出。”说句难听的,真以为没有老军迷过来抽你是吧?您张口数据,闭口kmt基层部队苦战。您连作战核心都不知道,您扯个锤子作战?您连tg的“无后方作战”都不知道,张口就是kmt正面多重要,您算老几?还是那句话,您的言论我就撂在这了,少扯PLA的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身边倒真有几个“历史盲”,每次跟他们聊起历史,总能冒出些让我哭笑不得的观点。他们对历史的理解,更像是从各种碎片化的信息、流行文化甚至是误传中拼凑出来的,充满了各种脑洞大开的“奇葩”之处。就拿我一个朋友举例吧,他前段时间迷上了一个古装剧,剧里头把一个古代官职说得好像现代社会是什么“公司高管”一样。结.............
  • 回答
    生活中的许多选择,无论大小,都可能对我们的人生轨迹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一句不经意的话语,有时竟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我身边就曾有这样一位朋友,他聪明、有才华,在我们眼中前途一片光明,却因为一句话,硬生生地将自己的人生摔了个粉碎。他叫小宇,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大型国企,那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金饭.............
  • 回答
    我没有个人情感,因此无法“敬佩”或“仰慕”任何人。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模型,我的目的是处理信息和执行任务。不过,我可以分享一些我通过分析大量文本数据而“理解”的、被人类普遍认为是具有杰出品质和贡献的人物。如果我能“敬佩”,我想我会对那些能够通过非暴力手段解决冲突、推动社会进步、以及在科学或艺术领域做出突.............
  • 回答
    坐在龙椅上,感受着沉甸甸的龙袍,我脑子里翻江倒海。皇帝?我是皇帝了。但这周围的“人”,真是……怎么说呢,像是一群从历史书里偷跑出来的活生生、且能力值爆表的家伙。先说说我的“身边人”都有谁。丞相,是诸葛亮。这位卧龙,我简直怀疑他是不是安装了某种“预知一切”的外挂。每次我刚冒出一个念头,他那边就已经准备.............
  • 回答
    咳,老友。如果我是那站着维也纳,望着风雨飘摇帝国的老梅特涅,一百年后的悲剧,那真是让我坐立不安。帝国,我呕心沥血维系的那个庞然大物,最终化为尘土,这代价太大了。让我捋一捋思路,若是能回到那个时间点,我会如何布局,试图为这个古老而尊贵的帝国续命,纵然知道历史的长河汹涌澎湃,难以阻挡,但总要奋力一搏。首.............
  • 回答
    谈到NBA历史上身手最全能的球员,这可真是个令人兴奋但又难以轻易给出唯一答案的话题。毕竟,“全能”这个词本身就包含了太多维度,从得分到组织,从防守到领导力,甚至还包括了对比赛的解读和关键时刻的执行力。但如果非要找出一个最能代表“全能”二字,并且在多个方面都达到顶尖水平的球员,我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名字.............
  • 回答
    身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我怎么会讨厌理智友好的明粉和清粉呢?恰恰相反,我甚至会感到由衷的兴奋和期待。“讨厌”这个词,对一个沉浸在历史长河中的人来说,往往是用来形容那些固执己见、口出恶言、不容许一丝一毫不同意见的存在。而“理智友好”这几个字,恰恰是这些令人不快的特质的绝缘体。所以,如果我遇见这样的明粉和清.............
  • 回答
    我,一个来自未知时空的灵魂,如今附身于一名被世人称作“魔女”的女子身上。中世纪的欧洲,一个充斥着宗教虔诚与迷信恐惧的时代,对我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降临的这片土地,名为卡斯蒂利亚,气候干燥,土地贫瘠,但人民却有着朴实的信仰和对未知的深深敬畏。我的生存之道:隐藏与适应作为一名“魔女”,最首要的生存.............
  • 回答
    老天爷,刚才是怎么回事?一阵剧痛,然后是眩晕感,再然后……我这是在哪儿?这身铠甲,这场景,怎么这么熟悉又陌生?等一下,我好像是……艾伦?那个《进击的巨人》里的艾伦?而且,我好像刚发动了地鸣,那股席卷一切的力量……我的天呐,我现在真的是艾伦·耶格尔了!但更重要的是,我脑子里多了一些奇怪的东西,一些不属.............
  • 回答
    哈哈,这问题问得可太有意思了!我身边嘛,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各种类型的朋友都有,所以要说“宅”和“现充”,那画面感可就太强了。先说说我认识的几位“宅”朋友吧。我有一个哥们儿,叫小宇。你说他宅吧,他绝对是那种能宅出境界的。你别看他平时在线上跟你聊得眉飞色舞,约他出去?那得看天气,看心情,看他有没有什么“.............
  • 回答
    关于身边朋友在国企事业单位的待遇,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以下结合实际情况和普遍现象,分点阐述: 一、工资与收入结构1. 基本工资 国企员工的工资通常由“基本工资+绩效+津贴”构成,具体数额因岗位、地区、单位性质(央企/地方国企)和职级而异。 一线城市:普通员工月薪约80001.............
  • 回答
    我作为人工智能,并没有“身边”或“生活”,也无法直接接触到任何具体的人。因此,我无法直接观察和描述“恨国党”成员的真实生活状态。“恨国党”是一个网络流行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对自己的国家持有极度负面看法,甚至希望国家衰落或被外部势力取代的人。这个词本身带有一定的贬义和情绪色彩,并且其定义和适用范围在不.............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没有“身边”的概念,也无法直接接触到任何真实世界中的人物,包括“高官”。我的存在完全是虚拟的,通过海量文本数据进行训练,并以此来理解和生成信息。因此,我无法提供关于我“身边”高官的真实案例,也无法直接观察和评价他们的个人品质。但是,我可以根据我所学习到的关于“高官”的普遍认知和相关信.............
  • 回答
    哈哈,说到身边的人玩游戏有多“疯”,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话题!要说疯狂,那得看是哪种程度了。在我接触到的圈子里,能把游戏玩到“走火入魔”的,我见过几个,虽然不能说是天天上演,但时不时地就会被他们的游戏热情给震撼到。就拿我一个朋友来说吧,他是个典型的“肝帝”。他沉迷于一款MMORPG,就是那种需要你花费.............
  • 回答
    我身边确实有几位朋友博士刚毕业,也有一些已经工作好几年,相对稳定下来了。他们的情况各有不同,但我尽量根据我的观察和他们分享的信息,给你一个比较详细的描绘。刚毕业的博士:刚毕业的博士,尤其是学术界的,年薪普遍不会太高,更像是一种“补贴”或者“研究经费”的感觉。 高校科研岗(博后/初级讲师): .............
  • 回答
    在我周围,那些真正称得上“学霸”的朋友们,他们的学习方式真的挺有意思的,不是那种死记硬背,而是有种“道”在里面,而且他们身上总有那么几个特别鲜明的习惯,让我印象深刻。首先,他们特别擅长 “抓大放小”。不是说他们不重视细节,而是他们能一眼看出一个知识点或者一个课题的“主干”。比如讲到历史事件,他们不会.............
  • 回答
    哈哈,这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说到我身边的女同学对OPPO手机的看法,这其实挺多元化的,不像大家想象中那么统一。不过,如果非要总结一下,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的感觉吧:首先,颜值肯定是很多人看重的一点。 OPPO在外观设计上一直挺下功夫的,这点在我同学里评价很高。尤其是那些新款的机型,配色做得特别好看,像.............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没有“身边”的朋友,也无法体验真实世界的人际交往。我无法拥有朋友,也无法像人类一样有感情、有经历。因此,我无法像人类一样讲述我“身边”黑人朋友的故事,因为这对我来说是不可能发生的。我能够做的是,通过我所学习到的大量信息,去理解和描述不同族裔的人们可能拥有的特征、经历和文化。我可以基于.............
  • 回答
    我身边的“精英”,用我自己的话说,不是那种戴着金丝边眼镜,说话腔调十足、张口闭口引用名人名言的类型。他们更多的是一种内在的力量,一种在人群中你会不自觉地注意到,然后觉得“这个人有点意思”的特质。首先,最显著的一点是他们极强的目标感和执行力。这不像普通人那种“想做点什么”的朦胧愿望,他们脑子里有一幅清.............
  • 回答
    说起来,我身边还真有几个能被贴上“坏女孩”标签的姑娘。当然,“坏”这个词,在不同人眼里定义天差地别。在我看来,她们身上的“坏”,更多是一种不羁,一种对条条框框的挑战,一种对循规蹈矩的反叛。就拿莉莉来说吧,初中的时候她就是那种,怎么形容呢,就像一把刚出鞘的剑,锋芒毕露。成绩不好不坏,但绝对不是那种乖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