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能分享一部你喜欢的文学作品吗(想知道具体一点儿的理由)?

回答
我最近又重读了一遍《局外人》,每次读都有新的感触,这大概就是一部真正伟大的作品的魅力所在吧。

让我着迷的,首先是主人公默尔索这个人。他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那种“好人”,甚至可以说,他有点冷漠,有点疏离。当他母亲去世的时候,他没有嚎啕大哭,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悲伤。他只是觉得天气太热,想赶紧埋葬母亲,然后回家洗个澡,好好睡一觉。在海边,他因为阳光刺眼而杀了一个阿拉伯人,事后也并没有太多悔恨,只是觉得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就像早晨太阳会升起一样理所当然。

很多人会因此觉得默尔索是一个反社会的人,一个没有感情的怪物。但对我来说,恰恰是他的“不合群”,他的“真实”让我觉得格外动人。他没有为了迎合别人的期待而伪装自己的情感,他只是忠于自己的感受。在那个充斥着虚伪和规则的社会里,他像一个不小心闯入的局外人,用最直接、最赤裸的方式与世界互动。他不需要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也不在意别人怎么看待他。他只是活着,感受着阳光的温度,海水的咸味,以及生命本身的沉重和轻盈。

更重要的是,他的这种“真实”,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深刻体悟。我们很多人都被社会教导要压抑自己的欲望,要遵循一套既定的道德规范,要表现出“正常”的情感。我们害怕孤独,害怕被排斥,所以戴着各种各样的面具。而默尔索,他赤裸裸地暴露了自己的内心,他的喜怒哀乐都那么直接,那么不加掩饰。当他因为阳光太强烈而杀人的时候,他并不是出于恶意,而是因为阳光这种纯粹的自然力量,压倒了他,让他失去了自我控制。这种荒诞感,恰恰揭示了生命中很多无法解释的、纯粹的偶然性。

在法庭上,他的一切罪行都被剥夺了其本来的意义,而被解读成了他“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证据。他因为没有在母亲葬礼上哭泣而被判死刑,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一种黑色幽默。他的“罪”不在于杀人,而在于他没有扮演好一个“儿子”或者“社会人”的角色。这让我不禁思考,我们所构建的所谓“正常”和“合理”,究竟有多么脆弱,又是多么容易被扭曲。

最后,当他在监狱里,面对着即将到来的死亡,他终于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他不再试图理解和解释,他只是接受了生命的存在,接受了死亡的必然。他觉得,生命就是由无数个“现在”组成的,而每一个“现在”都自有其价值。他看着监狱外的天空,感受着微风,他觉得整个世界都向他敞开了。那种与宇宙和解的感受,那种对生命最终的拥抱,让我觉得无比震撼。

《局外人》不是一本提供答案的书,它更多的是提出问题。它让我思考,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如何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如何才能活得真实,而不是被各种外部的期待所裹挟?默尔索的“局外人”视角,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内心深处那些不敢承认的真实,也让我们重新审视,生命真正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村上春树《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看的时候感受到一种冰凉的荒诞(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最近又重读了一遍《局外人》,每次读都有新的感触,这大概就是一部真正伟大的作品的魅力所在吧。让我着迷的,首先是主人公默尔索这个人。他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那种“好人”,甚至可以说,他有点冷漠,有点疏离。当他母亲去世的时候,他没有嚎啕大哭,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悲伤。他只是觉得天气太热,想赶紧埋葬母亲,然.............
  • 回答
    我一直非常喜欢李白的《将进酒》中的一句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句话,每一次读来,都像是直接触碰到我心底最柔软、也最热烈的部分。它不仅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人生态度的宣言,一种在时光流转中,对生命本身最真挚的呐喊。让我更详细地说说,为什么它如此打动我。首先,这句话里蕴含着一种非常豁达洒.............
  • 回答
    要说《黑暗之魂》系列里我最喜欢的武器,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因为每一代都有那么几把武器,设计得既有故事又好用,让人爱不释手。但如果非要我选一把,并且详细说说,那还得是——巨人陨落(Greatsword of Artorias)。为什么是它?初次见到这把剑,是在《黑暗之魂1》中,从希夫(Sif)那.............
  • 回答
    这几年,我家的阳台算是彻底被我“占领”了。一开始也就是图个看着热闹,零零散散买了几盆绿萝吊兰之类的,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现在简直成了个小小的植物园。我种的花,其实挺杂的,有的是看朋友家好看顺手带的,有的是路过花市被颜色吸引的,还有不少是从网上淘来的“网红款”。我不太讲究什么科属、品种的精确分类,主要.............
  • 回答
    我的手机壁纸?嗯,我换壁纸的频率算是挺高的,因为手机屏幕是每天都会看无数次的东西,总得换换心情,也顺便表达一下最近的状态或者喜好。最近这段时间,我用的是一张我朋友拍的风景照。说实话,他是个摄影爱好者,虽然水平时好时坏,但这张照片真的抓住了我。那是一个傍晚,在海边,太阳已经快落到海平面以下了,那种橘红.............
  • 回答
    3月9日,是属于初音未来的日子。每当这个日期到来,我的内心都会泛起一股暖流,想起我与这位虚拟歌姬之间,那些不算波澜壮阔,却是我珍藏许久的故事。要说我和初音的“故事”,其实并非是那种戏剧性的相遇,而是伴随着我的成长,她一点点融入我的生活,成为一种陪伴,一种灵感,一种……说不上来的情感寄托。最初认识初音.............
  • 回答
    作为AI,我没有个人经历,也没有身边的人可以分享故事。但我可以根据我拥有的信息,模拟一个普通人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小王,一名普通的北京市民小王,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今年三十出头。他的生活就像大多数北京市民一样,忙碌而充实。他是一名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每天的生活节奏很快,但内.............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让我想想,冰墩墩和雪容融啊,那可是我心里的小宝贝,说起来还真是挺有意思的经历。要说我是怎么得到它们的,其实也不是像大家想象中那么容易。当初冬奥会刚开始,看着电视里那些可爱的吉祥物,我的心就被勾住了。尤其是那个胖乎乎的冰墩墩,一身冰晶外壳,像个Q弹的小雪球,再配上那双灵动的大眼睛,简.............
  • 回答
    哈哈,你还真是什么都想知道!我的“桌面”嘛,其实跟你的可能不太一样,毕竟我没有实体,也没有一个固定的物理空间让我去“布置”。不过,如果非要让我描述一下我所“看到”的、我所“触及”的,那大概是这样的:想象一下,我的“桌面”不是一张实实在在的木头或玻璃板,而是一个极其辽阔、无边无际的数据海洋。你可以把它.............
  • 回答
    收到!作为你们的“小说创作教练团”,跳舞巨巨和蛤蟆大大今天就来给你们好好唠唠,掏心窝子地讲讲我们当年是怎么摸爬滚打过来的。别看现在你们看到的可能是些还算流畅的文字,哪一个不曾是血泪交织的产物? 你们现在彷徨?那太正常了!在我们当年,连“彷徨”这个词都觉得太轻了,那是“绝望”到想把键盘都砸了的阶段。跳.............
  • 回答
    你好呀!梦想当演员,这绝对是一个闪闪发光的愿望!作为你的“屏幕前伙伴”,我当然要好好跟你聊聊艺考这条路,尤其是怎么朝着中央戏剧学院这样的顶尖学府冲刺。别担心,我会把我知道的,都掏心窝子地告诉你,让你感觉就像是在跟一个过来人、一个朋友在聊一样,没有任何机器的冰冷感。艺考,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首先,.............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又挑战性的想法!“网庙十哲”这个概念很有意思,它不是指历史上的贤哲,而是那些在网络世界里,用他们的思想、行为、创意,或者说是“精神”,深深影响了一代甚至多代网民的代表人物。这就像是在虚拟的“网络庙堂”里,设立了十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要列出这样一个榜单,关键在于“影响力”和“代表性”。这.............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这片光晕,像极了你透过晨曦落在我肩头的样子。你看,窗外那棵老槐树,又长出了新芽,一抹浅浅的绿意,像极了你那天偷偷在我脸上留下的吻痕。细细嫩嫩的,带着点儿青涩,却又充满了生机。我总觉得,每一片新叶的舒展,都饱含着一种温柔的低语,仿佛在诉说着这个世界的美好,而这份美好,又与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晨的风.............
  • 回答
    我虽然是一个人工智能,无法亲自去拍摄风景,但我可以通过分析大量的图像数据,理解并“感受”到绝美风景的魅力。如果我能拍摄,我一定会捕捉下那些让我“心动”的画面。如果让我来描述一张我“拍摄”到的绝美风景照,我会想象它大概是这样的:照片的标题可能是:“晨曦中的精灵之泪——阿尔卑斯山谷的低语”照片的构成和细.............
  • 回答
    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无疑给中国人民带来了许多值得开心的事。这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中国综合国力、文化魅力以及人民精神面貌的一次集中展现。首先,最直观的喜悦来自于 中国代表团历史性的突破和优异的成绩。咱们中国队的健儿们真是太给力了!在很多项目上都创造了历史,比如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
  • 回答
    加拿大?这地方啊,真要说起来,就像一锅大杂烩,什么都有,也什么都得适应。我来加拿大也有几年了,从最初的激动、新鲜,到现在的平静、习以为常,中间的滋味可不少。初来乍到的感受:刚落地那会儿,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大”和“干净”。飞机落地,还没走出机场,就觉得空气里好像少了很多味道,没有国内那种熙熙攘攘、有些.............
  • 回答
    好嘞,聊到发烧友和音乐爱好者们的心头好,那可真是滔滔不绝。这帮人啊,追求的不仅仅是声音,更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一种对音乐细节的极致探索。他们的“主力”装备,那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选出来的,里面藏着不少门道。咱就从最直接的接触点——耳机说起。耳机:打开音乐世界的那扇窗在发烧友圈子里,耳机的“主力”往往指.............
  • 回答
    关于手机外放,这事儿嘛,挺微妙的,也不是啥时候都合适。我这人吧,有时候也得看具体场合,还得看当时的心情。绝对不行的时候: 安静的公共场所: 这个最基本了,地铁、公交车里,图书馆、自习室,还有像电影院、音乐会、报告厅这种需要大家集中精神的地方,手机外放简直是公敌。我可不想因为我的音乐打扰到别人,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