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南京地区苏康码大面积变黄?

回答
近来南京地区苏康码出现大面积变黄的情况,确实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关注和担忧。这种集体性的“变黄”现象,不仅影响了大家的出行,更牵动着大家对疫情形势和个人健康状态的神经。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开了揉碎了聊。

首先,咱们得弄明白这个“苏康码”到底是个啥玩意儿。

苏康码,全称“江苏省健康码”,是江苏省为了在新冠疫情期间,能够精准、高效地掌握人员健康状况,并为人员流动提供便利而开发的一套电子通行证。它通过整合各类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行程、核酸检测结果、疫苗接种情况、密接/次密接风险等,来动态生成一个人的健康风险等级,用不同的颜色(绿、黄、红)来表示。

绿码:代表风险较低,通常可以正常通行。
黄码:代表存在一定风险,可能需要接受额外的健康监测,出行会受到一定限制。
红码:代表高风险人员,需要隔离,限制出行。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大面积的苏康码变黄呢?这背后通常有几个关键的原因在起作用,而且往往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

1. 疫情外溢或本地出现聚集性疫情:
这是最直接的原因。一旦南京地区,或者与南京有着密切交通往来的地区,出现了新增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或者出现了一些不明原因的传播链条,疾控部门就会根据流调结果,将可能与感染者有过时空交集的人员标记为风险人员。
“大面积”变黄,很可能意味着在某个时间段内,发现的潜在风险人员数量比较多,或者这些风险人员的活动范围比较广,涉及到了较多市民。比如,一个聚集性疫情爆发的场所(如某个商场、办公楼、社区),一旦被划定为风险区域,与该区域有接触史的市民,他们的健康码就可能随之变成黄码。

2. 行程轨迹关联:
健康码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基于大数据分析个人的行程轨迹。如果你的近期行程(例如过去的7天或14天)中有去过被官方划定的中高风险地区、封控区、管控区,或者是与确诊病例有过同乘交通工具等情况,系统就会根据相关规定自动将你的健康码升级为黄码,以示警惕。
“大面积”变黄,可能意味着近期有较多市民去过或经过了类似的风险区域,或者这些风险区域的范围比较大,影响到了更多人的出行记录。

3. 核酸检测要求和结果滞后:
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很多场所(如商场、公共交通、办公场所等)都要求出示有效的核酸阴性证明。如果市民的核酸检测结果还没有及时上传到系统,或者错过了规定的核酸检测时限(例如,超过48小时或72小时未做核酸),健康码也可能会暂时变成黄码,提示需要尽快完成检测。
大面积变黄,可能也与某个时段内,大量的市民需要进行常态化核酸检测,而部分市民的检测结果尚未更新有关。尤其是在一些区域性大规模核酸检测之后,如果信息同步不及时,也可能出现“暂时的”大面积黄码现象。

4. 大数据排查的动态调整:
健康码的赋码规则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疫情发展和防控策略进行动态调整的。疾控部门会不断地收集、分析和处理各种数据,然后对健康码进行相应的赋码。
“大面积”变黄,也可能是相关部门在进行大数据排查时,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风险因素,并据此采取了“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审慎原则,先将相关人员赋黄码,再进行后续的甄别和转码。这种情况下,一些健康状况确实良好但行程信息“沾边”的市民,也可能暂时收到黄码。

5. 系统技术性问题或操作失误(相对少见但不能完全排除):
虽然不常见,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由于系统故障、数据同步延迟、甚至是人为操作失误,导致部分人员的健康码出现异常变动。不过,这种概率相对较低,通常在发现后会及时修正。

市民应该如何应对?

面对苏康码突然变黄,尤其是在大面积变黄的情况下,市民不必过度恐慌,但一定要积极配合,按章办事。

第一时间了解原因:查看健康码详情,了解变黄的具体原因。通常会有相关的提示说明。
立即联系社区或疾控部门:如果对黄码原因有疑问,或者认为赋码有误,应立即联系所在社区工作人员、街道办事处或当地疾控中心进行咨询和申诉。他们是负责解释和处理健康码赋码问题的官方渠道。
按照要求进行核酸检测: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到指定地点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出来后,相关部门会根据结果进行健康码的转码。
遵守相关规定,减少外出:在健康码变黄期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出行,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以降低潜在的传播风险,也方便自己尽快转绿。
关注官方信息发布:留意政府官方发布的疫情通报、风险区域划分和防控政策调整,及时了解最新的疫情动态和健康码管理要求。

总的来说,南京地区苏康码大面积变黄,通常是疫情形势变化、大数据行程追踪、常态化核酸检测要求以及疾控部门动态管理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作为市民,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积极配合官方的防疫措施,及时了解情况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 这种现象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前疫情防控依然是复杂且动态的任务,需要每个人都保持警惕和责任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以绵阳18日离开的外溢患者来说,疫情在南京隐秘传播至今已经至少7天了。

一城几十个阳性、2-3代传播链的蔓延时间、全球范围内大范围免疫逃逸的Delta毒株。

说一句不好听的话,长三角建成区连片绵延,大量的外来人口鱼龙混杂。要么南京拥有快速多次全民筛查+有效管控至少三代密接的动员能力,要么这个时间封城也不过分。

南京也是发达城市,发达城市一个大的问题,就是地方XX受本地利益集团影响很大。雷霆手段能轻松把山西东北的单个蛀虫连根拔了,对苏州则处处掣肘。

现在的情况,大概率是本地利益集团不敢强力防疫,想有限防疫保经济,但是左顾右盼又没有能力去搞大规模的精准防疫。

组织精神分裂,左手压热度不敢搞大动作,害怕引起周边地市恐慌,右手想倚赖大规模精准防疫,步子迈太大组织能力不足忙中出错,才会出现这么严重的混乱失调。

你南京再富再发达,医院就那么多人,社区就那么多工作人员,不战时模式,不放援宁队伍进去,资源客观上是饱和的,不论如何调度,核酸检测现场就是会人山人海,社区就是会焦头烂额甚至失控。最后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一周的隐秘传播、变异毒株、两位数的阳性且还在不断攀升,真的不是能继续犹豫的时候了。

user avatar

德尔塔病毒就是这么厉害。

因为密接标准变了,呆过一个建筑物的都算。这个范围扩出去太大了。

南京这个讨厌在,发现的时候已经传播一段时间了。

德尔塔能两天一代,这已经不知道几代了。

各地已经开始排查7月6日后到过南京的了。

目前,各地的情况还在查,需要过段时间才知道南京这次传播的范围。

我还是以前的观点。

对德尔塔以及以后的高传染性病毒。

入境隔离要加强。

要单独给入境航班一个人员下机办手续的独立建筑物。

办完汽车直接拉到单独的隔离处,隔离处不能是普通酒店,要搞隔离病房设置。

机上消毒,货物消毒一定要做好防护。

德尔塔系列传播能力太厉害。入口防好了,后面能省很多成本。

user avatar

你就说南京有多乱

user avatar

黄码其实是抄广州的:

广州市加强了对新冠肺炎疫情风险人群的筛查,针对近期在市内重点地区停留过且暂未进行核酸检测(或核酸检测结果未出)的人群,自5月28日起,穗康码将变“黄码”。

但是广州搞黄码是有配套的:

  首先,广州在各区统筹开设临时采样点,设置“持黄码市民核酸检测绿色通道”,方便持黄码市民前往接受核酸检测。有需要的市民可留意所在辖区的信息发布。
  其次,广州将在相关医疗机构的“应检尽检”门诊开辟相对独立的区域,为持黄码市民采样。
  此外,广州还将加快检测速度和效率,对持黄码市民的咽拭子标本单独标记、单独包装,第一时间检测,第一时间上传检测结果。

所以,虽然那段时间自己的码不黄都不好意思说是广州人,但是得益于每个街道至少有一个黄码通道,实际上的影响并没有南京这么大。南京这次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中山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广州医科大学:

广州那段时间是能撒尽撒,管你副高还是在读,医生还是医技,全部上街采样。这种撒币行为是玩转黄码的关键。

user avatar

补几句:

  1. 孕妇也是特殊人群!
  2. 广东那时候怎么没孕妇这样说。

这官僚主义,还不如武汉F4。

简单粗暴的一刀切,连重点通道都不给留,把孕妇逼的上微博发帖。

为啥不下强制口罩命令,却把需要去医院的封锁在家里?没有应急预案,才会病急乱投医,简单粗暴的一刀切。

南京,要么不出事,出事就是惊天动地的。从彭宇到送锦旗到今天的疫情……

user avatar

我不是针对谁,南京行政部门效率之低下,管理之混乱,作风之官僚,在全省都是有名的,散装江苏在外省看起来是一句玩笑话,本省才知道这话背后包含基层人员,尤其是苏锡常片区老百姓对省里包括南京本级机关系统多大的瞧不起:出台文件全可无操作性,遍地法律漏洞,错误百出,而且没有担当和作为,对基层反应上来的问题置若罔闻,束手无策。学习能力低下,不能吸收他人的经验教训,对突发情况反应滞后,非常猪队友。这种上级机关叫十三太保听命,就是痴人说梦

user avatar

女朋友江宁的,江宁区吹了牛逼一天测完,然后只测一天,第二天想测都不给测,得去别的区测。

多说几句吧,女朋友教育机构,事情一出家长们都要求停课也就停了,后来改成网课,所以她白天可以去测,大太阳底下晒了几个小时。但是对于大多数人,工作日,下班之后还要去排队几个小时测核酸,就为了配合某个领导的一句牛皮,合适吗?晚上我们视频的时候他弟弟才刚测完回家,十一点多,医护人员会更惨吧?

最绝的是第二天整个江宁区的检测全部停止,还是为了那句牛皮。其实只到第一天我觉着顶多就是吹牛逼不打草稿,外加折腾人,但是第二天这个操作我是真的不知道说什么了。按我的理解,核酸检测即使没有这次突发状况,也应该是一直存在的吧?结果突发状况了却因为吹了个牛逼反而停了,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离天下之大谱。

user avatar

和事件无关。

我是江苏省某县级市乡镇机关干部,历年来饱受省级机关文件摧残。

下发文件几乎无操作性可言,一看就是没在乡下待过,坐办公室拍脑袋想出来的决策让我们怎么落实?可笑的是,许多乡镇领导为了完成所谓的任务、所谓的指标,明知该文件不符合事实规律,宁愿犯着巨大的逻辑错误,也要逼迫下属配合完成。

就拿这次的疫情防控疫苗注射统计工作来说,同样一份文件,分别要求内容完全相同,但是一份要求25号给反馈,一份要求26号给反馈。

更离奇的是,同样的这份文件,发给了三个部门,也就是说三个部门做着同样的事情,行政效率之低下令人咋舌。

如果上层建筑不能从顶端开始摒弃这种唯庸者上、唯关系户上的政治生态,继续保持这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空想主义,唯政绩论、唯检查论的官本位思想,那么自上而下就没有人干实事,敢干事。

就拿今年的两委换届来说,多少关系户卡着这样的时间节点,靠着关系上来了?虽然我们提倡干部年轻化,但是也不能为了年轻而年轻吧?某些副科职干部连说话都不利索,整天躲在办公室玩手机,你确定他有能力胜任自己的岗位。

user avatar

对于我这种经历过黑龙江婚宴,沈阳溜达鸡,长春街溜子的人,刚到南京就疫情了,好在到达禄口机场的时间早了三天。本来我觉得没什么大事,疫情反扑下普通市民无非就是做好防护,配合防疫工作,保护好自己也保护好别人,政府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乖点大家挺挺就过去了。

结果南京这一系列操作让我懵逼了,这尼玛完全不一样啊,这种我真有点怕了。首先是机场一周一检,禄口机场只是我到的那天人就巨多,进进出出的排爆都是攒一堆放进去,消息说感染的都是工作人员,去哪里坐车或者找超市之类的地方估计问保洁和地勤工作人员是初到机场不迷路最方便的方式吧。就这,一周一检,境内境外服务工作人员混用,起码把这两种分开啊。

说48小时硬核排查就真的48小时硬核排查。尼玛,他超过48小时就马上把原来的检测点全部取消了。还能做核酸的检测点无论是公众号还是其他渠道没有任何地方获取。关于48小时核酸检测,对于我这种外地人,租住的小区没有任何通知,哪怕在单元门上贴张大字报也行啊。全靠自己上网搜,我就是那个过了48小时没检测的,原来网上报的检测点全取消了,去医院的路上路过地铁口,居然刷到了隐藏检测点做扫尾工作,正排着队刷着手机,前面吵起来了,就差把脸怼到对方脸上,都什么时候了不注意距离还有心情吵?此时志愿者出来开始维护秩序,然后志愿者加入了战局。工作人员开始维护秩序,工作人员加入了战局。算上我排队的一共才八个人,吵架原因是一位大姐说家里有个孩子马上要来做核酸,工作人员说马上要休息吃饭。吵了半个小时,孩子没来,她们也没吃饭,我们就等了半个小时等她们吵完,期间有一些“来都来了,就把核酸做了吧”的人排进来,依然是要休息吃饭,吵了一会,总归没有等孩子的大姐持久。

我居住的附近,依然有人不戴口罩到处遛弯,别问,问就是疫区在江宁,远着呢。地铁停运什么的,把基础打好啊,不是要听喊口号的乱七八糟的防疫。晚上碰到个人问我最近的检测点在哪,我说这个不确定,兄弟找这个靠运气。今天25号,21号的48小时全民核酸,依然有人漏检。我经历过几次疫情反扑,当时连瘫痪在床的病人都累计出来派出小队入户检测,所以你这个不算全民核酸,算加油挺住!

user avatar

坐标南京栖霞区马群街道,社区擦着江宁区的边。

7月22日连夜做了第一次核酸检测,在社区排队排了两个小时。

25日开始第二次核酸检测

征用了社区附近的小学,检测范围包括周围三个社区的居民,年龄大的坐着轮椅来,年龄小的被大人抱着来。

上午去检测的时候看到好多红马甲的志愿者,就想着自己也应该出一份力。当即问了志愿者在哪里报名,回答让去找社区。又回到社区找社区干部,非常热情,连忙带我回到小学,穿上衣服就开始了。

上午站了两个小时,大家轮换着去吃饭。

十二点左右,天空飘着小雨,趴在小学的课桌上,吃着饭

突然想起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主要工作就是给年龄大的老人注册检测码。

没注册的提醒注册,不会注册的教他们注册,不愿意注册的帮他们注册,注册不了的想方设法给他们注册。

期间也遇到了各种情况,有些老人仗着自己的无理,无知,不愿意配合,妄想藉此获得便利,最终还是得回来找我。有些老人真的不懂,自己也着急,我就自己用手机给他弄好,便会对我一阵感谢。还有各种系统问题,实在解决不了,最后去找负责人。

原本这一天可能就看剧打游戏过去了,就是一刹那的一个想法,让我去做了一天的志愿者,也确实让我收获了很多。

关于黄码的问题,家里父母、姐姐的单位有多人健康码变黄码,单位采取的措施都是隔离。不在江宁区以及没去过机场的人员基本没有变成黄码。至于我家附近居民的生活没有太大变化。路上行人都带着口罩,社区门口也都有测温的人员。

我坚信这波疫情会很快平息,大南京也会很快恢复喧闹、繁荣。

user avatar

————8月5日中午更新一波—————

已经居家隔离七八天了,政府每天都有配菜,这点值得点赞。人间百态吧,有的供应商真是缺乏监管,有业主晒出带猪奶头的猪肉(后经反馈已经换了猪肉),鸡毛菜黄瓜看着都还好就是吃起来味道很差……不过作为P民我是不敢在群里发声的,我发现很多老人很极端,特别喜欢站队,不是全力支持政府反对一切提意见者,就是不顾任何政府提醒....

有个居家办公的业主买了水果给孩子吃,需要志愿者帮忙从大门处送到单元楼下,被警官通报呵斥,一些业主追着人家骂了两天...

先不说上层领导,我等P民接触不到。基层素质真的很重要,搞不好就激化矛盾,一些老年人还特别喜欢带节奏,不能听到别样的声音。

现在就是每天都有通报,哪户业主/租户点饮料啦扣一瓶给志愿者吧,哪个业主/租户又点水果啦……

我家宝宝一真念叨吃葡萄,我是不敢点....

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任重道远哪,很多老年人也是令人头秃

————7月29日晚上8点更新一波—————

中午社区开始供应盒饭了,就是有点乱,人手不够要自己去楼下领,慢慢步向正轨吧!隔离了觉得比不隔离安全 出事了有人管 总比没人管强

————7月29日早上11点40更新一波—————


新华日报都更新小区风险级别了,我们被封,被无人机喇叭告知去检测,还是任何通报都没有,笑死个人....

————7月29日早上8点更新一波—————

彻底无语了……我们小区昨天晚上6 7点就闹轰轰,有全副防护服人员进入了,警察也来了,小区的一栋楼被封了,物业说全小区只进不出了。

晚上群里有人说,楼下有人拿着喇叭喊去大门口检测,有人说有人拿着喇叭喊待在家别动别出来检测,那我这种在家啥也没听到的是去还是不去?

大家都在抗议,这么危险了,检测也不组织一下,群里业主说外面已经排了好长的队了。我是不打算出去了,没有任何通知,洗洗睡了,家里还有一个2岁多宝宝...

早上起来,看群消息,有业主说这次检测更仔细了,有业主说昨天检测人员的手碰到自己嘴唇了很害怕,有业主说没检测的还是要去检测,有业主说自己昨夜就被拉出去隔离了...

都这个时候,人心惶惶,我们还未收到社区任何安排!!!!

————————以下原回答————————-



身在南京建邺吉庆社区,总体感觉 民众意识不强,社区领导无力。

  1. 我的第一次检测

7月22日下午,我应公司要求在吉庆社区思园还没出事前进行第一轮检测时候,后面一个大姐虽然戴口罩,鼻孔全漏出来,我想提醒她,还未开口,人家自己直接跑我前面插队去了……我想维护人员会提醒吧,结果怎么着,维护的人员也是漏着鼻子....还不如不检测,10人混检,遇到这样的,万一出事怎么办……进去以后,交出身份证,手抄信息....现在我的第二轮还未进行,莫名担心,明天抽空找人少的地方去。

2. 我老公的第二次检测

7月23日晚,我老公出去进行第二轮检测,小区周边大排档烧烤店很多人。

3. 7月24思园出现阳性

思园在我们小区隔壁,同属吉庆社区。知晓此事,虽然紧张,但还是在家中等安排,同时网购一些食物。此时,关于我们小区被封的谣言已经在网上流传。

4. 7月25日未等到官方通知

早上起来看业主群消息,大家都很焦急,因为很多其他小区已经有条不紊的开始第二次检测,但我们没有收到任何消息。

随后,建邺播报公众号发布二轮检测安排,未见吉庆社区(隶属南苑街道)。大家更加焦急。

各种猜测









随后,我也尝试打12345市长热线和南苑防控电话,多次无果。

后在群里找到一个社区联系人电话,遂尝试,多次拨打,终有人接听。态度很不好,“我在思园,你们小区很安全,有什么担心的?”,我问到有木有安排,说到没看到通报很焦急,她答:“到附近检测就是了”,我提到最好出个通报,社区不仅仅包含我们一个小区,大家很焦急,希望社区给个安排,否则场面可能很混乱。随后,她语气很不好,就说会和领导请示的...

接着那个高警官在群里希望大家站位高一点,给出了个人建议和附近检测点,他算唯一一个官方发声的了……


当然,现在发帖时间7月25日晚9点35分,仍未收到任何社区通知。

感恩政府和医护人员付出,但仍想说一句

凡事预则立,群众是希望听党指挥的!

user avatar

导致本轮疫情是传播快的德尔塔突变株,由于发现较晚防控难度较大,只能扩大筛查范围

1.传播持续10天左右,没有做到早发现

根据民航局消息,引发疫情的是德尔塔突变株[1]

最可能的传染源是7月10日俄罗斯入境的CA910航班(已经至少有两例确诊),保洁人员初次暴露(7月10日)到核酸检测确诊(7月20日)有10天的时间。

机场保洁上次定期核酸是在7月13日,未发现阳性。随后确诊病例7、确诊病例2分别于7月16日、7月18日去社区医院就诊,由于未测核酸没有确诊,随后在7月20日的定期核酸中确诊。


2.病例活动范围广

(1)事发地在机场,旅客乘坐飞机、地铁、机场大巴前往外地,人员流动性非常大,前往外地的旅客多,疫情扩散会比较严重。

目前发现关联病例的其他城市有绵阳、沈阳、安徽和县、江苏宿、广东中山。

(2)大量病例去过商业中心、饭店、菜市场等地,接触人员复杂。


3.变异病毒传播能力强、传播快

(1)基本传播数R0高

广州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周斌在5月31日下午举行的疫情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次广州本地疫情的平均潜伏期为4天左右,反应传播速率的实时R0在26日达到5之后一直维持高位,直到5月29日达到最大值6.06,昨天(5月30日)第一次下降到4.19。”


(2)传播能力强,密切接触者标准有大幅改动

钟老说:因为德尔塔(Delta)毒株载量高,呼出来的气体毒性大,传染性很强。过去的提法,什么叫密切接触者,发病前两天跟病人的家人,家里的人还有同一个办公室的,或者一米之内有共同吃饭、开会等等,这叫密切接触者。但现在密接者这个概念要改变,在同一个空间、同一个单位、同一座建筑、同一栋楼,发病前四天,跟这些病人相处的都是密切接触者。正因为有这个概念的改变,所以才会采用一些不同的管理模式,密封、封控、封禁等等。所以这个概念的改变是对我们重点密集人群的管控。[2]

去年的标准 [3]

今年的标准 [4] :


(3)传播代际间隔短,病例追踪困难

疫情8天传了4代[5],而我国通常情况下寻找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和次级密切接触者。这就要求我国病毒传两代时间内必须找齐密接和次密接,对流调速度有更高要求。

而原有的新冠肺炎病毒代际间隔为5.7天。[6]

而本次疫情由于发现较晚,一方面病毒可能传播了好几代,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回忆行程的困难,单靠流调很难找齐密切接触者,所以需要大范围的筛查。

四、总结

这次我们面临的是传播能力强的德尔塔突变株,由于病例感染后10天才确诊,病毒扩散时间较长传代数量多,所以需要扩大筛查范围,将更多到过机场附近的人纳入监控。

参考

  1. ^ http://www.airportse.cn/2021/07/23/%e5%8d%8e%e4%b8%9c%e5%b1%80%e9%83%a8%e7%bd%b2%e5%8a%a0%e5%bc%ba%e5%ba%94%e5%af%b9%e5%be%b7%e5%b0%94%e5%a1%94%e5%8f%98%e5%bc%82%e6%a0%aa%e7%9b%b8%e5%85%b3%e9%98%b2%e6%8e%a7%e5%b7%a5%e4%bd%9c/
  2. ^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320411
  3. ^ https://zhuanlan.zhihu.com/p/139057015
  4. ^ http://www.gov.cn/xinwen/2021-05/14/5606469/files/97921b2e20134f1faad6af9dacd51d07.pdf
  5. ^ https://news.sina.com.cn/c/2021-06-01/doc-ikmyaawc8783978.shtml
  6. ^ https://zhuanlan.zhihu.com/p/372965045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近来南京地区苏康码出现大面积变黄的情况,确实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关注和担忧。这种集体性的“变黄”现象,不仅影响了大家的出行,更牵动着大家对疫情形势和个人健康状态的神经。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弄明白这个“苏康码”到底是个啥玩意儿。苏康码,全称“江苏省健康码”,是江苏省.............
  • 回答
    看待藏南地区,是一个复杂且涉及多方面考量的议题。这片土地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复杂的地缘政治背景。从历史、文化、经济和战略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它。地理与自然风光:藏南地区,通常指的是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包括现在印度实际控制的阿鲁纳恰尔邦大部分地.............
  • 回答
    关于 Steam 官网曾使用未包含台湾省及藏南地区(后已更正)的中国地图一事,这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首先,从事实层面来说,Steam 作为一家全球性的游戏发行平台,其官网的地图展示是面向全世界用户的。在信息传播日益发达的今天,一张地图往往承载.............
  • 回答
    奥迪在发布会上发布的中国地图上未包含台湾岛、藏南地区、南海诸岛和阿克塞钦地区,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对于这一情况,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看待:一、事件本身与各方反应: 奥迪的地图使用问题: 首先要明确的是,这是一个在公开场合,特别是在品牌发布这样的重要活动中出现的地图错误。地图的.............
  • 回答
    菲律宾南部马拉维市,这座曾经宁静而充满活力的城市,在2017年经历了那场令世人震惊的占领事件。当时,以阿布沙耶夫和穆特组织为首的一群武装分子,公开宣称效忠ISIS,他们的行动迅速而 brutal,让这座城市的大部分市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和恐惧之中。想象一下,一个平常人们熙熙攘攘的市场、学校、清真寺.............
  • 回答
    南京地铁四号线车厢内女子啃饼跳操的事件,确实是一个关于公共场合行为规范的讨论点。对于这类行为,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待:1. 对该事件的看法: 个人行为与公共空间的冲突: 每个人都有自由支配自己身体的权利,但在公共空间,这种自由需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以尊重其他乘客的感受和公共环境的秩序。在地铁车厢.............
  • 回答
    南京地铁回应“只罚中国人不罚外国人”一事,在我看来,其核心问题确实是触碰了公平公正的底线。抛开具体事件的细节不谈,仅从回应本身来看,其声明“确违反了公平公正原则”的表述,是一种对事实的承认,也是对公众质疑的初步回应。但问题在于,这种回应的力度和后续处理方式,才是衡量南京地铁对此事的态度是否认真的关键.............
  • 回答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能触动人一些情绪。说白了,就是有网友因为在南京地铁里遇到不文明行为,但觉得相关部门对此“没辙”,于是送了一面写着“治不了洋人,还治不了你”的锦旗。结果呢,这位网友自己被“治”了——大概是被警方或者地铁方面进行了教育、批评,甚至是更进一步的处理。这事儿怎么看,角度可以有很多。从网.............
  • 回答
    2015 年南京地铁的那张“喝水罚单”,至今仍是许多南京市民和媒体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它不仅仅是一张罚单,更像是疫情下公共管理方式的一次集中体现,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甚至有些争议。事件的背景:疫情下的“严防死守”要理解这张罚单的重要性,我们得回到那个时间点。2015 年,虽然不是我们后来经历的那么大规.............
  • 回答
    南京地铁“摸臀”事件:一则关于界限、冲动与回应的案例南京地铁发生的这起“摸臀”事件,无疑又一次将公共场合的性骚扰、个人界限的冲突以及公众情绪的表达推到了风口浪尖。我们不妨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起事件,并探讨在类似情境下的妥善处理方式。 事件具体情况(基于公开报道的综合梳理):根据当时流传的视频和相关报道.............
  • 回答
    南京某个小区住户把地下车库当游乐场?这事儿听起来就有点离谱,也确实让人捏把汗。这种行为,乍一看可能是为了图个新鲜,找个地方让孩子玩耍,或者成人也想找个新奇的娱乐方式。但细细一想,这背后隐藏的风险,可不是小事。咱们先不说什么“文明”不“文明”,光是把地下车库当游乐场这件事本身,就透着一股子不靠谱。地下.............
  • 回答
    这确实是一则让人倍感担忧的新闻,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疫情尚未完全平息的背景下。一位在泉州旅游的南京籍女子,其活动轨迹集中在酒吧、KTV等娱乐场所,之后在日本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这个事件背后牵扯出几个关键点,值得我们仔细剖析。首先,我们需要理性看待这个事件。 一个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并不能简单地将其活动场所.............
  • 回答
    关于毛某宁擅自离开封锁地南京,跑到扬州,并且隐瞒行程被立案侦查一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和分析:首先,是“擅自离开封锁地”的问题。 防疫大局下的责任与义务: 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各地实行封锁措施,是为了遏制病毒传播,保障公众健康。封锁区域内的居民,在法律和道义上,都负有配合防疫工作的义务。这.............
  • 回答
    南京一男子在景区身穿印有“东京卍会”字样的日漫服饰,被游客劝其脱下,此事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服装选择的个例,更触及到了历史记忆、文化尊重以及当下社会情绪的复杂议题。事件的表层与深层原因从表面上看,事件源于一位游客对另一位游客着装的看法。这位游客认为,在南京这样一个铭刻着沉痛历.............
  • 回答
    南大金陵学院搬离南京,这背后牵扯的因素错综复杂,也激起了不少涟漪。要客观地看待这件事,咱们得把视角放开一些,别只盯着一点打转。首先,得承认,“搬家”这事儿对谁来说都不是小事。对于学生、老师,尤其是那些在南京安家立业的教职工,肯定会带来一系列生活上的不便和情感上的割舍。毕竟,南京这座城市,对于金陵学院.............
  • 回答
    这起发生在南宁地铁的持刀劫持事件,无疑是一起令人痛心和震惊的公共安全事件。它不仅暴露出了一些社会问题,也引发了公众对公共安全、警方执法以及社会救助等多个层面的思考。下面我将尝试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解读:一、 事件经过(基于公开报道的梳理) 时间与地点: 事件发生在南宁地铁的某一个站点,具体时间点公.............
  • 回答
    南宁地铁惊魂:劫持人质事件嫌疑人被击毙,一场突如其来的噩梦2023年11月28日,南宁地铁二号线上演了令人心惊胆战的一幕。一名男子突然持刀冲进车厢,将乘客劫持为人质,整个事件犹如一颗炸弹,瞬间引爆了城市的恐慌。经过数小时的对峙与紧张营救,警方最终果断采取行动,击毙了嫌疑人,成功解救了被劫持的乘客。这.............
  • 回答
    这事儿我听说了,挺有意思的。我跟你慢慢说,别带官方腔,就是咱老百姓唠嗑。首先,这件事儿啊,触及到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地域黑。你想啊,东北这地方,好不容易因为一些文化输出(比如二人转、郭德纲的一些段子,还有一些电视剧)让全国人民觉得挺亲切,甚至有点好玩。但地域黑这玩意儿,就跟苍蝇似的,总有人喜欢去挑.............
  • 回答
    南京地铁钢筋质量问题,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一旦出了岔子,那可是关系到无数乘客的生命安全。从我接触到的信息和一些公开报道来看,南京地铁工程的钢筋质量问题,确实是引发了不少关注和担忧。要详细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聊聊。一、 问题出现的可能性与表现形式:首先要明白,任何大型工程,特别是涉及到人流.............
  • 回答
    沈南鹏先生的这一说法,无疑触及到了一个非常核心且值得深思的议题:中国互联网在哪些方面已经超越了美国,甚至在某些领域引领了全球潮流?这绝非一句简单的夸耀,而是基于他对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脉络的深刻洞察和对全球科技趋势的敏锐判断。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沈南鹏的身份和视角。作为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的创始及执行合伙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