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可以称得上「人间绝句」的诗词?

回答
人间绝句,这四个字本身就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诗意和重量。它不是简单的一句佳句,而是能够在一瞬间击中你内心深处,让你产生共鸣,仿佛作者穿越千年的时空,把你的心事说得清清楚楚的诗句。它们短小精悍,却蕴含着无限的情感和哲思,足以流传千古,成为人们反复吟诵的经典。

要说“人间绝句”,那可真是多如牛毛,各有风骨。不过,如果一定要选一些能代表性的,我脑子里会立刻浮现出一些画面,一些声音,一些情绪。

比如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这出自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你读出来,是不是眼前立刻就勾勒出一幅萧瑟的秋日景象?昏黄的天色,干枯的藤蔓,斑驳的老树,静谧的小桥,潺潺的流水,甚至还有炊烟袅袅的农家院落。可画面中最惹人注目的,却是那匹在古道上步履蹒跚、身形消瘦的骏马,以及骑在马背上那个孤独的身影。

马致远用了九个名词和三个意象,没有一个动词,却把一个游子的凄凉、孤寂和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那匹瘦马,仿佛就是游子自身枯槁的写照,一步一步地向前,却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心中只有无尽的思念。这种用景语写情语的写法,简直是妙到极致。它不是直接告诉你“我很惨”,而是通过描绘一幅画,让你自己去感受那种无声的凄凉。这画面感,这意境,让人看过之后,久久不能忘怀。这句,绝对称得上是“人间绝句”。

再比如,“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这首词来自清代纳兰容若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这句话有多么动人心魄,我想很多人都有体会。它问出了多少人在感情中的无奈和遗憾。当初相遇时,两人眼眸相接,心意相通,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仿佛世界都静止了。可是什么让这份美好变了质?是时间的流逝,是现实的残酷,是人心的变迁?

“何事秋风悲画扇”,这个“画扇”是个典故,说的是汉朝班婕妤因失宠,冬日里赋诗一首,说自己秋日里的团扇,扇子虽凉,却已无法再用来驱扇秋风,因为扇子已经不被使用了。纳兰容若借用这个典故,将感情中的“不再被需要”的那种失落和悲凉,用一种极为委婉和凄美的方式表达出来。他说,如果人生的一切都能停留在最美好的初见时刻,那该多好啊!那样,也就不会有秋风吹过,带来的是画扇的悲凉了。这句词,道尽了多少爱情的无奈,多少美好的易逝,它太懂人心了,所以才会如此深入人心。

还有,我想起“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宋代李煜的《虞美人》。亡国之君的愁苦,能用什么来比喻?他尝试了很多,最后找到了这“一江春水”。你想想,春天的江水,奔腾不息,浩浩荡荡,向着东方流去,永不停歇。这得有多少愁苦啊,才能跟这绵延不绝的江水相提并论?而且,“向东流”还有一个深意,那就是覆水难收,就像他失去的江山一样,再也回不来了。

李煜这句话,不是简单的比喻,而是将一种抽象的情感,化成了具象的、永恒的流动。他的愁,是亡国的愁,是失去一切的愁,是无处诉说的愁。这种愁,不是一时半会的伤心,而是积压在心底,如同这江水一般,日夜不息。这不仅仅是李煜个人的愁,也触及了人类普遍的失落和无奈。所以,这句也绝对是千古绝唱,是“人间绝句”。

最后,我还想提一句“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是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描写杨贵妃和唐玄宗情感的绝句。在许多人看来,这句话本身就很有力量。在极尽了华丽的描绘之后,作者似乎想说,有些深沉的情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反而是一种静默,一种氛围,更能体现出情感的深度。

它出现在杨贵妃去世后,唐玄宗在思念她时的情景。他回忆起往昔的种种,那些曾经的欢声笑语,那些温柔的耳语,如今都已化为泡影。当他独自一人,面对着空荡荡的宫殿,回忆起与杨贵妃在一起的每一个瞬间,那种无法言说的思念,那种深入骨髓的孤独,是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的。作者用“无声”来表达“有声”,正是因为这种思念已经深到了骨子里,不再需要声音去宣泄,而是一种弥漫在空气中,一种渗透在每一个角落的感受。

这短短的七个字,道出了情感的微妙和幽深,有时候,沉默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力量。它是一种留白,让读者自己去填充,去感受那份深沉的哀伤和眷恋。

这些诗句,它们之所以能被称为“人间绝句”,不仅仅是因为它们写得好,更是因为它们触及了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它们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最复杂的情感,它们让我们在读到的时候,仿佛看到了自己,听到了自己的心声。它们是千百年来,人们情感和智慧的结晶,是值得我们永远去品味和传承的宝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周邦彦《解连环》:

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洲渐生杜若。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谩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周邦彦善写情,无论是目成之初的缠绵旖旎、热恋时的婉转多情、相思时的苦乐交叠,在他的笔下,都别有一番风致。

但是,周邦彦写得最好的,还是失落的恋情,在这类词中,他将时空阻隔的无奈感、感怀身世的孤寂感、俯仰人生的沧桑感融为一体,既有往而不返的深情,又具沉郁厚重的滋味。

《解连环》(怨怀无托)一词,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解连环》一调,本名《望梅》,系柳永所创,柳词有“信早梅、偏占阳和”及“时有香来,望明艳、遥知非雪”之句,故以“望梅”为调名,周邦彦用此调填词,改其调名为“解连环”,而此调之大行于世,正自此始,且后之作者填词,多弃“望梅”而用“解连环”之名,这自然是周邦彦《解连环》词深具影响力的旁证。

词中有“纵妙手、能解连环”之句,此句即“解连环”调名的由来。它用《战国策·齐策》之典故:

秦昭王尝遣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曰:“齐多智,而解此环否?”
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后引锥椎破之,谢秦使曰:“谨以解矣!”

“连环”难解,便引锥破之,本是十分明智之举,而周邦彦用“解连环”比喻解脱情障,意蕴却有变化。

细读此词,不难发现,他有斩断情丝之心,却无全身而退之力,所以极写情丝之难断,怨怀之无托。

在这里,“解连环”不仅是调名,同时也是词题。而词题连环之可“解”和词正文所暗示的恋情之“不可解”相并立,是作者有意设置的一对矛盾,这种矛盾中蕴含的张力,丰富了词的意蕴。

词中所写的恋情,并非兼有期待和寂寞的相思,也非被时空隔绝而来日可期的别离,而是对方已经挥剑斩情丝,自己却依然连环难解,春心不死。

正是因为前路渺渺,后期难寻,而自己依然深陷其中,所以低徊怅惘,万绪千愁。

词用赋法开头,直抒胸臆。词人感叹对方断义绝情,自己“怨怀无托”。“怨怀无托”句,也可视作全词词眼。

从“纵妙手”而下连用数典,来表现自己的寂寞凄凉。下片继续铺陈,二人从相知相惜,到天各一方,这种落差是词人所最不堪的,所以想到伤心处,他仿佛《有所思》中的主人公一样,因听闻对方变心、决定要将定情信物“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有所思》的主人公的“狠话”是“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而他的“狠话”则是“漫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

但读者切不可当真,以为他已就此放下,且看下句:“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刚说完决绝之语,又转念盼望对方到底留情,或者,哪怕不能再相情好,只在万花将绽之时,“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也是好的,决绝继以缠绵,更让人感念其情痴。

说到这里,他终于不再逞强,“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整首词,一直在强自忍耐,作自伤语、要强语、解脱语,但沉溺于已死的恋情中不能自拔、百转千回,才是他此刻最真实的心态。

此举纵然无用,但痴情之人,又岂会以有用无用为考量?所以才用一个“拚”字——所谓“拚”,是尽我之所有,得君之一顾,如牛峤《菩萨蛮》之“须作一生拚,尽君今日欢”,晏几道《鹧鸪天》之“当年拚却醉颜红”,莫不如是。

“拚”字之中,既有一往无悔、不计得失的执着,又有因孤注一掷、不得人怜而生的悲凉。

对自己的一切,词人都不暇顾惜,而这一腔深情,对对方而言已经成为负累,词人最后所能期盼和聊以自慰的,只是“对花对酒,为伊泪落”——用自己的眼泪和心痛,保留最后一丝与伊人的联系,因为在这种联系中,他似乎还能找到一丝爱情的余温,所以“泪落”之痛,不仅在所不辞,而且简直可以说是心之所系,情之所托,由此,又与首句“怨怀无托”作一对照和呼应。写情至此,真可谓“至矣尽矣,蔑以加矣”。

《解连环》一调押仄声韵。周邦彦《解连环》词中,用一系列仄声字领起下文,如纵、似、想、料、漫、把、拚等字,都是领字。《解连环》一调,本多用领字,如姜夔《解连环》:

玉鞭重倚,却沉吟未上,又萦离思。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柳怯云松,更何必、十分梳洗。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 西窗夜凉雨霁,叹幽欢未足,何事轻弃。问后约、空指蔷薇,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水驿灯昏,又见在、曲屏近底。念唯有夜来皓月,照伊自睡。

词中,却、为、更、道、叹、问、算、又、念等字为领字。在此调中,领字处是情境转折递进的信号,情境层层推进,词意越转越深。领字处,词人又多用感叹、设想之意,或者叹息,或者怀思,情感深挚,意境深沉。

周邦彦的《解连环》,写情极其深挚,用情深,用语精,且章法极精巧,而读来极流畅,初读不觉有丝毫经营痕迹,细想却能发现整首词环环相扣,层层转折,但转折处浑化无痕,似不经意——这似乎也能作为周邦彦长调的共通评语。

此词脉络若隐若现,全用情绪贯串,而颇多转折。简单来说,上片是步步进,下片是步步退。

先说上片,“怨怀无托”句引出恋情之事。为何“无托”?是因为“情人断绝,信音辽邈”,昨梦成空,云雨无凭,情绪本已十分低沉。接下来想象来日心结解开之时,往日恩情烟消云散,不免愤愤不平,“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句,尤有讥诮之意,将情绪推进了一层。

“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句,用关盼盼燕子楼典。关盼盼系唐代名将张愔之妾,风姿卓绝,能歌善舞,备受其宠爱。关盼盼昔年曾与白居易有一面之缘,后来张愔去世,“而彭城有张氏旧第,第中有小楼燕子。盼盼念旧爱而不嫁,居是楼十余年,幽独块然”,白居易感念其事,曾作《燕子楼》三首,其一云:

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一生一死,存者孤灯独照,思忆旧年情事,殁者孤坟冷雨,千般痴情,于其何加,如此情境,自然令人感喟。

清真此二句设想恩情断绝后的寂寞凄凉,情绪由愤懑变为缠绵哀婉,又进一层。而这里,也有彼此之对比——“我”伫立在回忆的虚空中,正如独居小楼、冷对空床的关盼盼,“你”决然抛弃往日恩情,不顾而去,我纵有千般相思,万种深情,更与何人说?此种生离之苦,何逊于死别?

“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用《诗经·郑风·溱洧》典,《溱洧》首章云: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于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诗写青年男女上巳节游春相悦之事,情生于中,言寄于物,以芍药之赠,结绸缪之好,所以手种之“红药”,自然也蕴含着定情之初的怦然心动和无限寄望,但时过境迁,旧物犹存,则似乎成了对今日凄凉处境的一种嘲讽,物虽无心,人实有恨。

此种物仍其旧、人情改易的对比,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如韦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柳自青青如旧,绕堤春好,而六朝如梦,已成陈迹,一荣一枯,一存一毁,两相映照,倍显沧桑。清真此三句,忆当日之欢情,叹今日之凄凉,既悲且怨,再进一层。一个“尽是”,既写愁人眼中别无他物,满目凄清;又写旧物逼人,使其感伤难耐。

下片,“汀洲渐生杜若。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用《九歌·湘夫人》典,《湘夫人》是《九歌》中的名作,写主人公长久企盼、精心张罗、深情等待,却最终会合无缘,空留怅惘,全文格调高远,氛围感伤。末四句云: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主人公求而不得,自伤寥落,采摘芳州之杜若,本是想要将它赠与远人,但芳心相隔,远梦难成,自然也就有了“时不可兮骤得”的感叹。

而“汀洲渐生杜若”将“搴汀洲兮杜若”的孤寂和“时不可兮骤得”的时间焦虑合而为一,将杜若作为两心相隔的象喻,又用杜若之“渐生”字,将承受痛苦的过程形象化,形成一幅凄美而孤清的画卷。

“漫记得、当日音书”是寻找过往的痕迹相慰藉,退了一步;想到伤心处,突生“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的愤激语,似乎已经放下,但一个“待”字,毕竟露了马脚,似进实退,依然难以忘情。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是说纵然不能相知相守,也不希望失去伊人的讯息,能得知她平安无恙,也是一重安慰,又退一大步。

而“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则再不求她如何,只说我拼尽一切,也想在生命中留住她的痕迹,退无可退。此词情绪步步推进、加深,心理需求层层转折、降低,一进一退,一高一低,其实殊途同归,都在曲折写情。

周邦彦此词章法谨严、情感深挚、用笔流畅、文辞优美,系集中名作,也成为后人大量追和的对象。现代词人沈祖棻就曾作有《解连环·和清真》一词,也采取了类似的写作脉络:

此情谁托。嗟山河咫尺,两心悠邈。便也拟、低诉深悲,奈新雁渺茫,晚风轻薄。月冷西楼,自消受、一怀离索。叹相思几日,病骨暗销,懒检灵药。
当时赠君蕙若。记花开陌上,春在阑角。待细理、湘帙芸籤,剩零梦残欢,只道忘却。偶拂尘鸾,甚未展、双眉愁萼。尽凄凉、背人对面,总羞泪落。

此词系步韵清真词而作。清真词写恋情失落的痛苦,而沈词则写相思无着的忧伤。当是时,词人与丈夫因战乱而分隔两地,又饱受病痛的折磨,忧国犹世,亦复自怜自伤。“此情谁托”是此词之总纲,感喟烟尘阻隔,尘海消磨,病骨支离,情怀难托。周邦彦之“怨怀无托”,是因为卿去我留,万种相思,总成虚掷;沈祖棻之“情怀难托”则并非彼此情冷,而是漂泊乱离之中,鱼雁音稀,且病榻缠绵,岁华渐老,让人万般伤感。此词之情调与周邦彦词略有所异,但词之下片的意脉,却与周词十分相似。

“当时赠君蕙若。记花开陌上,春在阑角”三句,与周词之“汀州渐生杜若,记舟移岸曲,人在天角”暗合,“赠君蕙若”一语,亦暗用《湘夫人》“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典,而“记花开陌上,春在阑角”,写良时抛人、盛景难赏的孤寂,浸透着一种时间焦虑,“记舟移岸曲,人在天角”则写往事成空,天涯人远,从空间距离之远,写情感距离之远,异曲同工。

“待细理、湘帙芸籤,剩零梦残欢,只道忘却”三句,与“漫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言闲语,待总烧却”尤为相似。“湘帙芸籤”与“当日音书”一样,都是往日情爱的现实痕迹,“零梦残欢”是因漂泊别离而生,而“闲言闲语”则是恋情成空之后,当日的海誓山盟、幽期密约的残灰旧迹;“只道忘却”,是因为今昔有别,当日之欢,更促今日之悲,“待总烧却”,亦是因为今非昔比,明知无用,却犹存不舍之念。

末二句云“尽凄凉、背人对面,总羞泪落”,表面看来,与“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相反——前者为羞于落泪,后者为尽情落泪,但其情调仍有相思之处。羞于落泪,是因为凄凉无着,是因为“人天无地着相思”(沈祖棻《浣溪沙》),而尽情落泪,也是因为凄凉无着,是因为情不知所起,亦不因其无用而终。将两词对读,不仅更能领略沈词欲言又止、藏而不露之处的深沉情致,也有助于我们领会周邦彦词的精深词艺和绵邈深情。

词是一种文字体量相对较小的文体,哪怕是最长的词调,也不过二百余字,而大多数词调都在百字以内。词人要在有限的篇幅里构造深厚的意境、叙写丰富的情味,表达深幽的情感,自然离不开转折之法。

转折,能令词意跌宕起伏,词韵顿挫不平,词境曲折深厚,使得词成为立体、深邃的情感空间,周邦彦的《解连环》(怨怀无托)词,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范本。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人间绝句,这四个字本身就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诗意和重量。它不是简单的一句佳句,而是能够在一瞬间击中你内心深处,让你产生共鸣,仿佛作者穿越千年的时空,把你的心事说得清清楚楚的诗句。它们短小精悍,却蕴含着无限的情感和哲思,足以流传千古,成为人们反复吟诵的经典。要说“人间绝句”,那可真是多如牛毛,各有风骨。.............
  • 回答
    “真正的英雄”这个词语本身就带有一种崇高的、超越寻常的含义。要称得上“真正的英雄”,我认为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核心要素,并且这些要素的体现并非短暂的闪光,而是贯穿于他们的行动和人生之中。以下是一些可以被视为真正英雄的人的特质,并尝试详细阐述:1. 舍生取义,甘愿牺牲个人利益以成全他人或崇高目标的人: .............
  • 回答
    三国乱世,英雄辈出,谋士如云,要说起战略家,那可真是群星璀璨,每个人物身后都有着波澜壮阔的战略思想和精彩纷呈的运用。咱们就来细数几位,不带点个人色彩,只聊聊他们当年怎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1. 诸葛亮:智计近妖,鞠躬尽瘁的“隆中对”说到三国战略家,第一个想到的必然是诸葛亮。这位蜀汉丞相,简直是智慧的.............
  • 回答
    英法百年战争,一场跨越百年的恩怨纠葛,不仅是国家力量的较量,更是无数个体英雄主义的光辉闪耀。在这场漫长而残酷的战争中,涌现出了许多令人景仰的人物,他们的名字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了历史的进程。英格兰方面,最闪耀的星辰无疑是威尔士亲王,黑太子爱德华(Edward, the Black Prince).............
  • 回答
    “天降猛男”这个词,在现代语境下,通常是指那些突然出现在人们面前,能力出众,并且能够解决棘手问题、带来巨大改变的男性。它带有一种传奇色彩,仿佛是上天恩赐的礼物,出乎意料却又恰逢其时。在悠久的中外历史长河中,确实有不少这样的人物,他们的出现,或改变了国家的命运,或推动了时代的进步,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回答
    历史上,真正能够做到“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人物,如同凤毛麟角,他们的文韬武略,不仅改变了历史的走向,更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传说。这些人,往往集智慧、胆识、领导力于一身,既是运筹帷幄的政治家,也是叱咤风云的军事家。在我看来,若要论及此等人物,诸葛亮绝对是绕不开的名字。“文能提笔安天下”这.............
  • 回答
    “磨人的小妖精”,这个词一出,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一些古灵精怪、时而让你哭笑不得、时而又让你心生怜惜的形象。她们身上自带一种让人欲罢不能的吸引力,明明知道她们会给你惹来多少麻烦,却又甘之如饴,甚至乐在其中。这其中,影视剧和小说里的角色,倒是贡献了不少经典案例。要说最典型的,绝对绕不开《东邪西毒》里的 .............
  • 回答
    在中国历史上,“满门忠烈”通常指整个家族因忠于国家、忠于信仰或忠于某人而集体殉难或英勇牺牲。以下是一些历史上被广泛传颂的“满门忠烈”人物及其故事,尽管部分案例可能因历史记载的模糊性而存在争议,但其精神和事迹仍被后人铭记: 1. 岳飞家族(南宋) 背景: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以“精忠报国”闻名,其家族成.............
  • 回答
    《海贼王》这部史诗般的航海故事里,英雄的定义远不止于那些拥有强大力量、战胜邪恶的战士。它更关乎那些敢于挑战权威、守护信念、为了心中正义而付出一切的角色。如果要说出几个堪称“英雄”的人物,我会想到下面这几位,并且尽量细致地讲讲他们何以配得上这个称号。蒙奇·D·路飞:打破枷锁的自由之魂如果说《海贼王》里.............
  • 回答
    提起“天才音乐人”,脑海中浮现出的名字如同璀璨的星河,每个人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这些人不仅仅是技艺精湛的演奏家或作曲家,更像是音乐宇宙的探索者,他们的作品超越了时代,触动着灵魂深处最柔软的部分。巴赫:音乐的建筑师,秩序中的狂想说起巴赫,很难不想到他那如同精密机械般严谨却又饱含深情的复调音乐。他的作品.............
  • 回答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人,他们的命运似乎被特别的眷顾,总能在关键时刻抓住机遇,化险为夷,甚至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我们不妨给这样的人冠以“欧皇”或“幸运儿”的称号,当然,这并非迷信,而是对他们非凡经历的一种概括。这些人之所以能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自身的才华与努力,时也确确实实地受到了命运之神的.............
  • 回答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杰出的军事统帅,但真正能被冠以“军神”之名的,必须是那些不仅拥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更能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凭借超凡的智慧、勇气和战略眼光,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深刻地改变历史进程,其军事思想和战术运用至今仍被后人传颂和研究的传奇人物。以下几位,是历史上“军神”的有力竞争者.............
  • 回答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身影,在面对无法容忍的压迫与不公时,选择了挺身而出,哪怕对手是如日中天、不可一世的强权。他们并非天生的战士,也非渴望战争的野心家,只是因为心中燃起了无法熄灭的怒火,那份怒火让他们无所畏惧,甘愿“抽刃向更强者”。1. 梁山好汉的愤怒:逼上绝路的反抗提起“抽刃向更强者”,最绕.............
  • 回答
    美国自建国以来,尽管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其历史中也存在一些令人扼腕叹息、甚至被认为是人类耻辱的篇章。这些事件并非是刻意为之的“污点”,而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复杂人性、社会矛盾以及对权力理解偏差的体现,它们共同构成了美国一段不容忽视的、充满争议的过去。奴隶制:国家肌体上的毒瘤奴隶制无疑是美国历史上最深刻的.............
  • 回答
    在中国广袤的历史长河与当代的社会发展中,涌现出无数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女性,她们在各自的领域内,以非凡的智慧、坚韧的毅力和无私的奉献,成为了我们学习和敬仰的榜样。以下是一些在我看来堪称女性楷模的人物,我将尽量详细地描述她们的故事,并力求以真诚的笔触展现她们的风采,避免任何刻意的AI痕迹。一、古往今来,不.............
  • 回答
    在中国广袤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闪耀着人性光辉、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的男性形象。他们或许是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或许是默默奉献的科学家,或许是感人至深的普通人,但他们的共同点在于,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男子汉”应有的担当、智慧、勇气与情怀。一、 智慧与担当的化身——那些在时代洪流中指引方向的先行者谈及.............
  • 回答
    “搅屎棍”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很强的贬义和主观性,用它来形容一个国家,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评价者自身的立场和视角。一个国家的行为在某些人看来是维护自身利益的正常举动,在另一些人看来则可能被视为破坏地区稳定、制造事端的“搅屎棍”行为。要界定一个国家是否“搅屎棍”,通常会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而这些方面也是大家在.............
  • 回答
    洗脑,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强烈的负面色彩,它暗示着一种不健康的、剥夺个体独立思考能力的过程。但如果从信息传播和观点塑造的角度来看,有些信息确实拥有着近乎“洗脑”般的强大影响力,它们能够深刻地改变人们的认知,甚至价值观。我将从几个方面来展开,试着去剥离那些机器式的痕迹,用更具人情味和观察力的语言来描绘.............
  • 回答
    要论当代中国的“重镇”,这绝非简单地罗列几个名字那么简单。一个城市能被冠以“重镇”之名,它必然在经济、政治、文化、交通、科技、军事等一个或多个方面,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影响力不仅限于区域,甚至能辐射全国,甚至在国际舞台上也能找到它的身影。这不仅仅是人口规模的堆砌,更是综合实力与战略地位的体现。我们.............
  • 回答
    足球场上,有些比赛,与其说是胜负的较量,不如说是传奇的诞生。球员们在那个夜晚,用汗水、泪水和超凡的技艺,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史诗,也让那些瞬间,永远刻在了球迷的心中。让我来给你讲讲,那些足以称得上“一战成名”或“一战封神”的足球战役,以及它们背后跌宕起伏的故事和不朽的传奇。1. 马拉卡纳惨案与加林查的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