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此爆炸的应是运送液化石油气Liquefied Petroleum Gas(LPG)的卡车。这种燃料就是大家小时候可能用过的煤气罐:
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1],LPG是丙烷和丁烷的混合物,是在提炼原油时生产出来或是从石油或天然气开采过程中挥发出来的气体。
在所有的液化石油气爆炸中,每45起就有10起与蒸汽云爆炸(Vapor Cloud Explosion)有关,VCE 是由于气体或易于挥发的液体燃料的大量快速泄漏, 与周围空气混合形成覆盖很大的范围的/ 预混云, 在某一有限空间遇火而导致的爆炸。
同时常常伴随着BLEVE(boiling liquid expanding vapor explosion,沸腾液体扩散蒸汽爆炸),导致 BELVE的主要原因包括外来火焰包围、热辐射冲击(火灾、太阳)、外来撞击、贮罐破裂、管线泄漏、槽罐火灾(罐车出轨等)、 贮罐腐蚀泄漏、管线破裂(低温、撞击)、阀门泄漏( 冻结、失效,、无法关闭)等因素。其中大多数 BLEVE 的发生是由于外来热辐射作用使得容器内易燃液体处于过热状态, 容器内压力超过对应温度下材料的爆炸压力, 导致容器发生灾难性的失效。面对如此多可能的意外,所以对从业人员要求极其之高。
这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爆炸。这一次明显就是BLEVE,应该是第一次由于外来热辐射形成的爆炸而泄漏,形成水蒸气-液化石油气气溶胶或蒸汽云,扩散之后遇到明火(如抽烟)或电火花(如老旧电器)继而被彻底二次引爆。同样质量的液化气燃烧值是TNT的十倍,所以一旦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引用:
下面视频模拟了蒸气云的扩散以及点燃(扩散速度是500米每秒),可以大概看出在常温下液化石油气极易挥发。由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膨胀约250倍:
视频出处:[4](Vapor Cloud Dispersion and Ignition),原作者:Comp Engr Apps,软件: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软件(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simulation )C3D 与 数据分析和可视化软件软件 Paraview
同时为了避免以后可能的灾难,请那些任然在使用液化石油气的家庭或者商家一定注意几点:
一,牢记定期检查和及时更换阀门和软管,以防松动老化而导致泄漏。胶管使用超过2年要更换,建议使用不锈钢波纹软管。及时更换超过8年期限的燃气器具,以防出现器具性能欠佳、保护装置失灵等问题。
二,严禁使用明检查燃气是否泄露。应定期用肥皂水涂抹在胶管(或不锈钢波纹软管)连接处、阀门处、开关处进行检查,如有气泡表明漏气;
三,禁止把燃气管道作为负重支架或者电器的地线;
四,不得在非专业人士指导下或自行拆除、改装室内管道燃气设施;
最后切记要保持厨房空气流通,洗澡时要开启换气设施;用气时不得出现无人监控现象,冬天取暖、洗澡完毕要及时关闭灶前阀。[5]
(参考于:“北京加强餐饮场所燃气防火管理 开展检查及教育”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作者:新华社)
希望前线的救灾人员,医护和老百姓都能安康。同时也能找到需要为此事负责的人。
天佑中华。
据@温岭发布 截至2020年6月15日7时许,浙江温岭油罐车爆炸事故造成20人死亡。各医院在全力救治伤员,其中伤势较重人员24人,生命体征平稳。现场大规模搜救工作已基本结束,后续搜救及各项善后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据初步统计,截至2020年6月13日23时许,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温岭东方医院、台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台州骨伤医院、温岭中医院、台州市恩泽医院共收治伤员178人,其中10人经抢救无效死亡,2人情况较轻已出院,目前在医院救治166人。同时,现场搜救发现2人已无生命体征。目前,事故共造成12人死亡。
6月13日16时46分许,沈海高速浙江台州温岭出口处,一辆由宁波开往温州的槽罐车发生爆炸,截至20时30分,已造成10人死亡、117人受伤,倒塌房屋内有人员被困失联。应急管理部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处置。当地消防救援队伍34辆消防车138名指战员正在现场处置,同时调集周边62辆消防车316名指战员和6条搜救犬赶赴增援。
据央视,初步勘查,爆炸车辆为浙CM9535号—浙CM138号槽罐车,运输液化气从宁波到温州瑞安,从高速公路出来走104国道时,在匝道发生爆炸冲出高速。目前已有9人死亡,112人受伤。
6月13日下午,在温岭市温岭西高速出口附近,一辆油罐车发生爆炸,爆炸波及周边房屋及车辆,有人员伤亡。(浙江之声)
云爆弹是一种常规炸弹武器,与普通炸弹不同的是,其内部没有装载炸药,而是燃料。云爆弹在命中目标后,先进行第一次起爆,将燃料罐中的挥发性染料全部释放到空气中。待染料蒸汽与空气充分混合后,云爆弹的延迟引信会起爆,引燃燃料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形成剧烈的爆燃。其产生的瞬间高温、冲击波和爆炸区域的氧气耗竭作用对有生目标的杀伤作用极强。一般用于对碉堡、山洞岩体等目标的打击,美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有过广泛使用,对藏匿在山洞中的恐怖分子杀伤效果极好。我军也有装备,而且从单兵火箭筒到航空炸弹都有。
上图就是一枚典型的云爆弹爆炸过程:命中目标——燃料罐释放燃料蒸汽——二次点火引爆——产生冲击波。分解过程可以看下图:
既然装载炸药的普通炸弹已经威力巨大,为什么还要研发这种云爆弹呢?原因很简单——单位重量产生的爆炸能量更高。
常见的炸药主要成分是TNT(三硝基甲苯)、RDX(环三次甲基三硝胺,也称黑索金),这些化学成分内部携带的硝基或者硝铵,是作为氧化剂存在的。所以普通炸药等于燃料+氧化剂。而云爆弹只携带燃料,氧化剂是利用空气。所以相同重量的云爆弹携带的能量要远大于普通炸弹。
当我看到这期事故的录像和文字报道,云爆弹这三个字直接出现在脑海里——第一次爆炸,液化石油气槽罐破裂,液化石油气泄漏并挥发形成燃料云:
第二次爆炸是燃料云遇到明火起爆,造成更加恐怖的杀伤效果。
我国常见的液化石油气槽罐车容积一般是50m³-60m³,罐体内最低要保留15%的空间。所以折中一下,按照55m³×0.85=46.75m³。查表得液化石油气的相对密度(15.6℃时)约为0.5589m³。所以这枚“云爆弹”装载的碳氢化合物总重量约等于26.13吨。1千克液化石油汽全部气化后,体积近500升,若以空气中烷烃浓度2%计,可组成25立方米的燃料云。那么26.13吨染料如果充分汽化,并充分与空气混合,可以产生623250m³的燃料云,相当于长宽高各86m的一个区域全部都是可以爆燃的气体。如果所有条件均为最理想,爆炸的当量相当于100吨TNT。
从航拍的事故现场画面分析:
爆炸位置不远处的居民楼,一栋的宽度至少有10m,爆炸区域的长度按比例估算差不多有120米以上,所以基本上符合前面的估算。之所以造成了19人遇难,172人住院治疗(截至 6 月 14 日)的严重后果,主要就是因为液化石油气爆燃的云爆弹效应。爆炸中心不仅产生瞬时高温,大量染料的燃烧还将耗竭爆炸区域的氧气。很多人可能是直接死于窒息。
从百度地图的卫星图像、现场航拍可以看到,事发的匝道路段和周围居民区的位置关系:
万幸,这个位置(红圈)是连片居民楼当中楼房密度最低的一个区域,如果发生在绿圈位置,不仅对居民区造成更大伤害,高速公路干道的车辆也会遭殃。
昨天看到新闻视频的时候确实把我吓得半天没能说出一句话,我们在和平年代见证了云爆弹的可怖威力。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从这起严重事故中吸取教训,不要让悲剧重演。同时也在一个侧面提醒大家,战争很恐怖,和平发展比什么都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