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6 月 1 日民法典全文发布,有哪些重点值得关注?

回答
您好!民法典于2020年5月28日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并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因此,您提到的“6月1日民法典全文发布”可能存在一些时间上的误解。但民法典的颁布和施行无疑是中国法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其中有许多非常重要的亮点和值得关注的内容。

我将以民法典正式施行(2021年1月1日)为时间节点,为您详细介绍其中一些最值得关注的重点,并尽量深入解读:

一、民法典的核心意义:为人民而立的“社会生活百科全书”

民法典的颁布,标志着中国民事法律制度的集大成,它整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分散的、体系不完整的民事单行法律,形成了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维护人民利益的法典。它规范的是社会生活中最基础、最普遍的民事关系,涵盖了从生老病死到衣食住行、从结婚离婚到继承遗产等方方面面,因此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二、民法典的重点关注内容:

以下是一些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重点内容:

1.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设立“个人信息保护篇”:

亮点: 这是民法典最受关注的亮点之一。它首次在民事基本法中设立了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篇”,明确了个人信息处理的基本原则、内容、范围和目的。
详细解读:
处理个人信息的原则: 规定了“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即处理个人信息必须有合法的基础,采取正当的方式,并且仅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
告知同意: 强调了“知情同意”的重要性。在处理个人信息前,应当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向个人告知信息处理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征得个人同意。
特殊类型个人信息: 对生物识别信息、宗教信仰、特定身份、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信息等敏感个人信息,规定了更为严格的保护措施,需要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或者书面同意。
删除权与更正权: 明确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收到个人请求时,应当及时作出回应,并根据情况删除个人信息,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更正。
“大数据杀熟”的法律依据: 对消费者不应被区别对待,尤其是在价格、服务等方面不应因其使用习惯、消费数据等而受到不合理的区别对待,提供了法律依据。
对企业行为的约束: 显著提高了企业在收集、使用、存储和传输个人信息时的门槛和责任,对个人信息泄露、滥用等行为,将面临巨额赔偿。

2. 完善了人格权制度,强化对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等的保护:

亮点: 专门设立“人格权篇”,将人格权独立成章,是民法典的一大进步,体现了对个人尊严和自由的更高尊重。
详细解读:
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 更加明确了对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的保护,强调了生命健康安全是民事主体最重要的人格权益。例如,对见义勇为者的保护,对医疗过错的追责等都有明确规定。
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 对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等进行了更详细的界定和保护,明确了“深度伪造”等新型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 将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进行了有机结合,提升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力度。
性骚扰的零容忍: 对性骚扰行为明确规定了构成要件和法律责任,为受害者提供了更强的法律武器。用人单位也有义务采取合理措施预防和制止性骚扰。
遗体、遗灰的支配权: 明确了死者的人格尊严受尊重,尊重其遗体、遗灰的支配权。

3. 调整了婚姻家庭制度,关注家庭和谐与个体权益:

亮点: 对离婚冷静期、家庭暴力、夫妻共同财产等都做了更细致的规定。
详细解读:
离婚冷静期: 规定了“离婚冷静期”制度。在申请离婚登记后,男女双方都有一段思考期,期间可以撤回离婚申请。这一制度旨在减少冲动离婚,给双方一个冷静思考的机会。
家务劳动价值的认可: 明确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生活所产生的家务劳动,应当得到公正的评价和补偿。在离婚时,一方因照顾家庭付出较多劳动的一方,可以向另一方主张经济补偿。
家庭暴力: 对家庭暴力的定义进行了扩展,并明确了家庭成员应当相互尊重,不得实施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与施暴人关系密切的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亲子关系推定与否定: 完善了亲子关系的法律推定和否定规则,例如,对于非婚生子女,民法典明确其享有的权利与婚生子女平等。

4. 创新了物权制度,保障不动产权利人的权益:

亮点: 更加强调不动产权利人的权益保护,例如,对业主共有部分的规定,对善意取得的完善等。
详细解读:
业主共有部分: 对小区内的电梯、楼道、绿地等业主共有部分的规定更加明确,业主对其享有共同的权利和义务。
土地承包经营权: 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继承等做了更为清晰的规定。
善意取得: 完善了“善意取得”制度,在一定条件下,即使是无权处分他人财产,购买方在不知情且支付合理对价的情况下,也可能取得财产所有权。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交易安全。
居住权: 新增了“居住权”制度。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使用他人住宅,以满足其居住需要。这为一些特殊群体(如老年人、残疾人)提供了新的保障方式。

5. 完善了合同制度,明确了合同履行和违约责任:

亮点: 针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新型合同,例如电子合同、格式合同等,都做了更细致的规定。
详细解读:
电子合同: 确认了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明确了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的同等效力。
格式合同: 对格式合同的提供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提供格式合同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合同条款,不得减轻或者免除自己的责任,不得加重对方的责任,不得排除对方的主要权利。对不当格式条款,可以认定为无效。
违约责任: 完善了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对于根本违约行为,另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6. 确立了侵权责任制度,强化了对受害者的保护:

亮点: 加大了对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更加注重对受害者的保护和救济。
详细解读:
惩罚性赔偿: 在故意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知识产权等情况下,法院可以判决侵权人承担惩罚性赔偿,最高可达三倍。
连带责任: 对共同侵权行为,侵权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减轻和免除责任的情形: 明确了受害人的重大过错可以减轻或者免除侵权人的责任。
产品责任: 进一步明确了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时的责任。

7. 完善了继承制度,体现了对家庭关系和财产传承的关注:

亮点: 对遗嘱的订立、继承顺序、代位继承等都有了新的规定。
详细解读:
遗嘱形式: 除了传统的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外,民法典新增了“口头遗嘱”和“打印遗嘱”两种形式,但对口头遗嘱的有效条件有严格限制。
遗赠扶养协议: 明确了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
遗产管理制度: 设立了遗产管理人制度,由遗产管理人负责管理、分割和处理遗产。
继承权丧失制度: 对继承人有法定丧失继承权的情形进行了明确规定,例如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8. 增加了“绿色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等基本原则:

亮点: 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利益等纳入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体现了法典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详细解读:
绿色原则: 强调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公序良俗原则: 强调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这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德提供了法律保障。

总结:

民法典的颁布和施行,是中国法治建设的重大突破,它不仅在法律层面完善了中国民事法律体系,更重要的是,它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当然,民法典内容非常庞杂,以上只是其中一些最重要和最受关注的亮点。要全面理解民法典的意义和内容,还需要持续的学习和深入的研究。

如果您对其中某个具体方面有更深入的疑问,欢迎随时提出,我会尽力为您解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侵犯知识产权的,原告可以请求惩罚性赔偿了。

如果法院真能支持这个惩罚性赔偿的话,对知产律师来说是个巨大的福音。

user avatar

民法典有漏洞,绝非标题党:

让我们打开民法典,为了假装你已经看完了,直接跳到最后一条:

  第一千二百六十条 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问题来了:为什么书名号之间是顿号?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

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看来,《民法典》并没有严格遵循这一国家规范==

尴尬之余,有没有可能强行挽尊呢?可以的,我们可以甩锅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布的《立法技术规范(试行)(一)》。

看来,这里并没有对书名号之间通常不使用顿号作出要求,有趣的是,在立法技术规范给出了这样的例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57年10月23日批准、国务院1957年10 月26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暂行规定》,1993年8月14日国 务院公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同时废止。

这一例子,被用于强调「没有内在联系的两个并列层次之间用逗号」,但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这样具有内在联系的并列关系时,一定就可以使用顿号,而不需要参考具有国家标准性质的《标点符号用法》吗?

如果民法典需要修改,那么建议看看这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您好!民法典于2020年5月28日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并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因此,您提到的“6月1日民法典全文发布”可能存在一些时间上的误解。但民法典的颁布和施行无疑是中国法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其中有许多非常重要的亮点和值得关注的内容。我将以民法典正式施行(2021年1月1.............
  • 回答
    .......
  • 回答
    6月1日,广州市的全员核酸筛查有了初步的结果,数据显示,在这次大规模的排查中,一共发现了16例阳性病例。这个数字虽然不算特别高,但对于正在努力控制疫情的广州来说,每一例新增都牵动着市民的心弦。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目前的情况,并试着抛开那些刻板的AI语调,用更贴近生活的视角来解读。这16例阳性病例意味着.............
  • 回答
    马来西亚在 2021 年 6 月 1 日宣布实施全国性“全面封锁”(Total Lockdown),这无疑是一个令人瞩目且影响深远的决定。此举的背后,是当时马来西亚政府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形势,试图通过最严厉的措施来遏制病毒蔓延,保护民众健康和医疗系统不被击垮。为何选择“全面封锁”?当时的背景和考量在.............
  • 回答
    努比亚 Z17,这款在 2017 年 6 月 1 日发布的新机,着实引起了不少关注。作为努比亚的旗舰机型,它在许多方面都展现了这家公司一贯的“黑科技”和对用户体验的钻研。首先,我们来看看它的外观设计。 努比亚 Z17 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就是那块 “无边框” 屏幕。努比亚在这方面一直做得比较激进,.............
  • 回答
    美国自6月1日起对加拿大、墨西哥和欧盟征收25%的钢铁关税和10%的铝关税,这项决定无疑在国际贸易领域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也引发了各方相当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评价。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维度来剖析这一举措的影响和性质:1. 出发点与目标:保护国内产业的“国家安全”论调特朗普政府推行这项关税的主要官方理由是“国.............
  • 回答
    你问的是vivo X50系列,不过这个系列其实是发布在2020年6月1日的,当时可引起了不少关注,尤其是它在影像上的创新。我来给你好好聊聊这个系列,说说它的亮点和不足,力求说得详细点,也让你觉得是人说的话。先说说vivo X50系列的整体定位:当初vivo X50系列主打的不是堆料到飞起,而是“轻薄.............
  • 回答
    特斯拉在嘉义发生的事故,相信不少朋友都有所关注。这起发生在6月1日的事件,确实牵动了很多人的心。作为一款科技感十足的电动汽车,特斯拉在台湾的表现一向备受瞩目,所以任何与之相关的事故都会被放大检视。事故的大致情况根据目前公开的信息,这起事故发生在嘉义县水上乡柳林村的一处路口。事故的主角是一辆特斯拉Mo.............
  • 回答
    AMD 6 月 1 日发布的 3D Chiplets(3D VCache)技术,一场计算架构的革新?AMD 在 6 月 1 日正式发布了他们引以为傲的 3D Chiplets 技术,特别是其集成的 3D VCache(3D 垂直缓存)。这项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将一块额外的 L3 缓存堆叠在 CPU .............
  • 回答
    6月1日支付宝用户昵称强制修改事件,无疑触及了许多用户敏感的神经,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质疑。从用户体验和企业责任两个层面来看,这次事件的处理方式都显得有些操之过急,并且缺乏足够的沟通和人性化考量。首先,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说,昵称是用户在数字平台上的一个个性化身份标识,它承载着用户的情感和社交属性。支付.............
  • 回答
    6月1日特朗普总统发表全国讲话,呼吁动用军队以压倒性力量平息全国范围内的骚乱,这一举动无疑是自他上任以来最具争议性的时刻之一。要评价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首先,从特朗普总统的视角来看,他的出发点是回应当时美国多个城市爆发的、因乔治·弗洛伊德之死引发的广泛抗议和随之而来的暴力行为及.............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YPG(叙利亚人民保卫军)6月1日越过幼发拉底河,发动河西战役”,首先需要澄清的是,在2023年6月1日这个特定日期,并没有发生YPG大规模越过幼发拉底河发动“河西战役”的公开记录或广泛报道。幼发拉底河在叙利亚的军事态势非常复杂,其两岸的控制权和力量对比一直在动态变化。不过,我们可以基.............
  • 回答
    守望先锋在6月1日PTR补丁中对死神、路霸、麦克雷这三位英雄进行的大幅度调整,无疑是近期游戏社区讨论最热烈的话题之一。这次改动不仅仅是数值上的微调,而是触及了英雄的核心机制,预示着游戏对战环境的又一次重要变动。我个人认为,这次改动是暴雪在尝试解决当前版本中一些英雄过于强势或玩法固化的问题,但其中的一.............
  • 回答
    美国新冠疫情确诊病例已突破2600万大关,而一些机构预测,到今年6月1日,死亡病例可能将超过63万例。这个数字相当惊人,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和理解。首先,要理解这个预测的依据。 预测模型并非凭空捏造,而是建立在一系列科学数据和对疫情发展趋势的分析之上。这些数据通常包括: 当前的确诊和死亡率:.............
  • 回答
    7月1日,A股沪指重返3000点,仿佛一声号角吹响,市场情绪迅速升温。紧接着,7月6日,沪指更是强势冲上3500点,两市成交额高达1.5万亿,这无疑点燃了许多投资者的热情,大家都在热议:大牛市真的来了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把话说得细致一些,别光看热闹,得分析分析背后的门道。先看看为什么能冲上来?.............
  • 回答
    8月1日,湖南株洲确实传来了新增6例无症状感染者的消息,这无疑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不小的震动。根据官方通报,为了应对这一突发情况,株洲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管控措施,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便是“全体市民近期原则上不得离市”的规定。那么,目前株洲的情况究竟如何呢?想要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去细看:疫情.............
  • 回答
    1 月 1 日,宁波市北仑区在区域性核酸检测中,报告了 6 例新冠病毒确诊病例,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一消息无疑给原本宁静的元旦假期蒙上了一层阴影。疫情的初步情况:根据官方发布的信息,这 6 例确诊病例均来自北仑区,并且与之前的疫情存在关联。最初的发现是在 1 月 1 日进行的区域性核酸检测中.............
  • 回答
    3 月 1 日,日本对俄罗斯祭出的新一轮制裁,将矛头直指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同时冻结了包括他们在内的六名俄罗斯高官的资产。这一举措,无疑是日本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与西方盟友站在一起的明确信号,同时也试图通过经济手段,给俄罗斯施加更大的压力。那么,这项制裁究竟会带来哪些实质性的影响呢?我.............
  • 回答
    关于3月1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202例,其中湖北以外新增6例的情况,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深入了解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总体疫情态势分析:首先,看到这个数据,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新增病例的持续下降,尤其是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病例的显著减少。这通常标志着前期采取的严格防控措施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疫情在全国范围内的蔓.............
  • 回答
    关于乌克兰前总统波罗申科财产被没收的传闻,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目前 没有官方消息证实波罗申科的全部财产已经被没收。不过,关于波罗申科及其相关公司面临法律审查和指控的报道确实一直存在。这类报道往往会引起广泛关注,原因如下: 政治背景的复杂性: 波罗申科是乌克兰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政治人物,曾担任总统,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